多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6-1.8節,好色?交友?分歧越來越大

建議對著原文讀10遍以後再看他人的翻譯,好書不厭百回讀,這些讀書會群友的翻譯都是讀了上百遍後的其義自見,在公益群老師的引導下都可以自己做出翻譯,一節節摘下屬於自己的一直渴求的碩果。

今天1.6和1.7節是5個人的翻譯,1.8節是8個人的翻譯。

特別提醒:1.7節的“易色”兩字各人的翻譯有很大分歧;1.8節的“無友不如己者”分歧更大,大家閱讀時可多注意。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多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6-1.8節,好色?交友?分歧越來越大

同道論道

二、《論語》1.6節讀經群各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

1.6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吳爸爸的翻譯

孔子說:“為人子弟,在家對父母要孝順,出外對朋友師長要恭敬,凡事嚴謹負責,誠實守信,把仁愛推及到大眾,親近有仁德的人,這些德行做好了,有餘暇,再去學習文化知識。

2、熊媽媽的翻譯

孔子說,弟子在家就要孝順父母,出去了就要尊敬師長,說話要謹慎,要廣泛的去愛護別人,和那些有仁德的人往來,還有餘力的話,就得去學習知識

3、陶居士的翻譯

孔子說:“弟子,在家要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尊敬兄長,要行為謹慎,言語有信,博愛眾人,親近仁者,這些都做到還有餘力的話,就去學習文化知識,並不斷從中覺悟,圓滿自己的德行。

4、肖爺爺的翻譯

孔子說:“學生在家要孝敬父母,在外要尊敬師長,愛護兄弟姐妹,行為要端正,做事要謹慎,要言而有信,博愛眾人,親近有仁德的人,這些都做好了的話,就去學習文化知識,並不斷積善成德,努力做到德才兼備。

5、彭老師的翻譯

孔子說:“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外出拜師學習,要順從年長於自己的人,言行謹慎,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如果還有閒暇時間和餘力,則用以學習古代典籍,增長文化知識。”

大家在閱讀觀察各人翻譯細微的不同處時,對原文又熟悉了幾遍,會有更多的領悟和不同的觸動,還能體貼翻譯的人不同的個人風格特點。對本章節翻譯,歡迎大家批點。

多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6-1.8節,好色?交友?分歧越來越大

行有餘

三、《論語》1.7節讀經群各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

1.7 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本節第一句翻譯分歧很大,“易色”兩字倒底該當何解?

1、吳爸爸的翻譯

子夏說:“尊敬賢德之人,要形貌莊敬,至誠盡意;孝順父母,要竭盡所能;效忠君王國家,犧牲自我也在所不惜;對待朋友,言而有信。即便沒有受過教育,我也確信他是有教養的人。

2、熊媽媽的翻譯

子夏說,能尊敬賢者,而不看重女色,侍奉父母可以用盡全力,輔佐君主,可以獻出自己的生命,和朋友來往,要言而有信,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沒有文化,我也一定要說他有文化。

3、陶居士的翻譯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而看輕女色,待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同朋友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即使他自己說沒有學過什麼,我也一定要說他己經學習過了。

4、肖爺爺的翻譯

子夏說:″一個人不能重色輕友,要尊重有德才兼備的人,女色次之,孝敬父母要盡心盡力,忠效國君要有犧牲精神,當祖國需要你的時候,你必需不顧一切挺身而去。對待朋友,要講信任、講義氣,要言而有信。這樣的人,即使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也一定要說他己經學習過了。

5、彭老師的翻譯

子夏說:“一個人能夠尊重賢者,輕視女色;侍奉父母,能夠竭盡全力;服侍君主,能夠獻出自己的生命;與志同道合的人交往,說話誠實恪守信用。這樣的人,儘管他自己說沒有學習過,我一定認為他已經學習過了。”

“易色”兩字倒底該當何解?你也可以有自己的看法。大家在閱讀觀察各人翻譯細微的不同處時,對原文又熟悉了幾遍,會有更多的領悟和不同的觸動,還能體貼翻譯的人不同的個人風格特點。對本章節翻譯,歡迎大家批點。

多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6-1.8節,好色?交友?分歧越來越大

賢賢易色

四、《論語》1.8節8位讀經群家長的翻譯,原文如下

1.8 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

本節“無友不如己者”句翻譯分歧最大,倒底該當何解?

1、吳爸爸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內心不仁厚自然沒有威信,做學問也不能深入、堅固。人要以忠實誠信為本。不交不從本心良知而行的朋友。有錯不要害怕及時改正。

2、肖爺爺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自重就缺乏威嚴,學習知識也無法牢固掌握。要以忠實和誠信為主,不交不如自己的朋友,有錯誤就不怕改正。人非聖賢,誰能無過"

3、陶居士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4、石退伍軍人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持重就沒有威嚴。經常學習就不會固執己見。學習要以忠信為主。不和跟自己志趣不同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勇於改正。”

5、熊媽媽的翻譯

孔子說:“君子,不莊重就沒有威嚴;學習可以使人不閉塞;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6、趙女士的翻譯

孔子說:"人,不自重就缺乏威信和威嚴,所學知識也不牢固。做人,要以忠誠守信為主,不要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錯誤和過失不要害怕改正,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隨時修正完善自我"

7、彭老師的翻譯

孔子說:“品德高尚的人,不莊重就沒有威嚴;所學也不堅固;要以忠信為主,不要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了過錯,就不要怕改正。”

8、袁女士的翻譯

孔子說:"人,不自重就缺乏威信和威嚴,所學知識也不牢固。做人,要以忠誠守信為主,不要和與自己不同道的人交朋友,有錯誤和過失不要害怕改正,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隨時修正完善自我"

“無友不如己者”的分歧很多,這一句倒底該當何解?你也可有你自己的看法。大家在閱讀觀察各人翻譯細微的不同處時,對原文又熟悉了幾遍,會有更多的領悟和不同的觸動,還能體貼翻譯的人不同的個人風格特點。對本章節翻譯,歡迎大家批點。

多個老百姓翻譯《論語》1.6-1.8節,好色?交友?分歧越來越大

君子威重


公益不易,原創艱辛,互動一下吧!天涯共此屏,餘香暖心中。請在下方留言寫下您的想法。是否也想加入讀書會呢?保證教您也能輕鬆拿下屬於你的碩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