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磨一剑——歼十诞生路

承前启后,大胆创新——奠定祖国航空工业技术基石


十年磨一剑——歼十诞生路

歼十

歼-10战斗机(英语:J-10或F-10)北约代号:萤火虫(Firefly)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轻型、多功能、超音速、全天候、采用鸭式布局的第三代战斗机,中国空军赋予其编号为歼-10,对外称J-10或称F-10


十年磨一剑——歼十诞生路

说起歼十,不得不说歼十之前的歼九

十年磨一剑——歼十诞生路

歼9风洞试验模型

歼-9 是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所制造的截击机,其设计方案几经波折,最后因为指标要求过高,技术条件无法实现而于1980年取消计划,计划虽然取消了,但是在项目中积累的经验为后来的歼十研制起到了技术支持,科研人员对鸭翼有了一定的认识,对鸭翼在飞机上布局的优化,气动的效能,位置有了更好的经验。

十年磨一剑——歼十诞生路

歼十

1994年,01号原型机开始建造,1998年3月23日首飞(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依照惯例02号原型机用于地面测试。

1999年12月歼-10开进行飞行测试。 2002年6月首架装备俄制发动机的歼-10小批量生产型号首飞。2003年歼-10生产型正式交付。

2003年12月歼-10双座型号原型机首飞(双座型原型机已送至航空博物馆展出)。

2004年,中国空军开始换装歼-10战机。

2005年首次出现了带有空中加油探头的歼-10战机。2008年11月5日在中国珠海航展上首次对民众亮相。 歼-10战机衍生出单座及双座型号,航电系统基本由国内研发生产 [1] 。

2019年10月1日,1架空警-2000预警机和8架歼-10飞机组成领队机梯队,10月1日飞临天安门广场上空接受检阅。歼-10飞机拉出七道绚丽的彩烟,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