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梁、唐、晉、漢、周(史稱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這一時代,一般被史學家稱之為五代王朝。從長江流域到珠江流域又分別建立

吳、南唐、吳越、聞、南漢、楚、荊南、前蜀、後蜀,連同河東地區的北漢,共有十國。除此之外,劉守光在河北北部建的燕國,李茂貞在風稱岐王,沿邊各族所建渤海國、契丹國、大理國等,還未包括在內。如果全部算上,又何止十國!

五代十國的時期,是從開平元年(907年)朱全忠建立後梁,到顯德七年(960年)後周王朝滅亡的這五十四年。在這個時期,沒有出現過一次大統一的局面。先是後梁、後晉兩家的戰爭,之後又有後周、北漢兩國的爭戰。當時南北各地許多政權並存,社會很不穩定。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國與國之間的征戰不休不必講了,就連各國內部也不太平。當時五代十國的內部,大部分仍然保存著唐朝後期的藩鎮體制,節度使管轄數州,蓄養重兵,儼然以國中之國而自居

所以說五代時期,五代十國分裂割據只是其一,而各國內部藩鎮林立,更是五代十國的另一個顯著特點,為什麼會出現這個局面?原因是很多的,主要有五個原因

原因之一:武人執政,戰爭頻繁

五代十國的開國者,原先都是各地區的節度使。他們通過戰爭,打敗了自己的對手,登上帝王的寶座。朱全忠、李存勖、石敬瑭、劉知遠、郭威、王建、孟知樣、楊行密、錢繆、王審知、劉隱、馬殷、高季興等人無一例外。

這些人的出身,其中有遊手好閒的流民,也有沙陀貴族或沙陀軍人,甚至還有家奴、木工、士卒、農民、鹽販、流浪孤兒等等。他們中間不少人都是目不識丁,只知道騎馬射箭,揮刀舞劍的武夫。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這些人一旦當上了君主,雖然也重用前朝或本朝士人,像敬期、郭崇韜、桑維翰、王樸、嚴可求、駱知祥、宋齊丘、梁震、馮清等人,為他們出謀劃策,但是比起和這些君主一起起家的軍隊將帥、侍衛親軍都指揮使等武將時,這些士人就難有作為。其實士人的地位,在當時,是非常低的,舉幾個簡單的例子。

後漢侍衛親軍都指揮使史弘肇,就曾經公然叫囂,說什麼建立政權,戡定禍亂,只需要長槍大劍,耍弄筆桿的文人沒有用!

石敬瑭時期,桑維翰充當謀主,出任樞密使、宰相。大將楊光遠討平魏博範延光後,回朝面奏桑維翰專權。石敬瑭就不得不把桑維翰貶為相州節度使,以此來安慰軍中大將。後來契丹軍隊攻佔汴州,軍將張彥澤陰謀掠奪家財,又將桑維翰殺死。

李崧曾事後唐、後晉兩朝,官至宰相兼樞密使。後漢高祖劉知遠進入開封,將李崧房屋賜予攬有軍權的宰臣蘇逢吉,其家人有些不滿,李崧害怕受牽累,連忙將房產契卷送與蘇逢吉。蘇逢吉仍不甘心,竟以謀反罪將李崧處死。

朝中的宰相,都是如此輕易的遭到武夫們的攻訐以至殺害,朝廷內外其他文官的處境就可想而知。

唐朝後期,除河朔地區外,各地節度使、刺史一般任命進士出身的官員擔任。五代時期這種情況就比較少見,擔任節度使基本上都是武夫,可以說是真正的武夫當國

"藩侯郡牧,多以勳授"。

這種現象已經成為各國的普遍事實,翻閱五代史書,隨處可見這樣的事例,我們簡單來看幾個較為典型的事例。

華溫琪早年參加黃巢起義軍,失敗後到處流浪,後來投奔朱溫,擔任後梁的開道指揮使,然後因戰功升任絳、棣、齊、晉四州刺史、定昌軍節度使。唐莊宗滅亡後梁,華溫琪卻沒有因此遭殃,手中掌握有軍隊,反而又被後唐封為順義、鎮國軍節度使。

沙陀人安叔千,不通文字,但立有軍功,後唐拜為壽州刺史,以及振武、靜難、橫海、安國、建雄等軍節度使。

王進雖沒有戰功,但是卻有另外一件本事,就是他走路飛快,從太原到洛陽往返,僅用五六天時間,這項技能在當時可以說是神技了,可以用於情報的傳遞,所以就特別受到後唐、漢、周幾朝皇帝的賞識,授任禁軍將領以及汝、鄭二州防禦使、相州節度使。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當時不只是北方,南方各國也大多是武將專權,楊行密平定準南後,諸州長吏多用武夫。王建建立前蜀國,其統治集團的主要成員都是跟隨他從許州(今河南許昌)起兵的軍事將領,如晉暉、張劼、王宗儔、王宗弼、王宗滌、王宗侃等人,都分別官至中書令、馬步軍都指揮使、節度使、刺史等。馬殷統治湖南的核心骨幹,都是同他一道由河南進入湖南的舊部同僚,如蔡州人許德勳任內外馬步軍都指揮使,許州人王環任水軍指揮使,汝南(今屬河南駐馬店)人姚彥章為長直指揮使,察州人範攻充嶽州刺史。

五代十國時期,唯一不用武將作為地方刺史的,

只有南漢國,而是任命士人充當。但是南漢遠離中原與江準各國,所以並沒有多大的政治影響。

五代十國的局面就是那些帝王,依靠手中掌握的軍隊,通過戰爭,戰勝對手,或者趕走原來的帝王,從而登上皇位。所以他們之間,存在的只是爾虞我詐,根本就沒有什麼信任而言!

"江南山東,各有割據,鬥力則人各有力,用兵則人各有兵"。

五代十國的戰爭的形式,基本上可以分為五種不同情況:

各國相互兼併或謀求統一全國的戰爭,

各國中央政權與地方藩鎮的戰爭,

各國最高統治集團內部纂奪權力的戰爭,

契丹入侵中原的戰爭,

起義戰爭。

五代十國時期,各種戰爭相互交織,錯綜複雜,五十多年間從未停止。這些戰爭的主要戰場在大河南北廣闊平原地區,其次在江淮以南一帶。既有進攻鎮州(今河北正定)、幽州(今北京市西南)、潞州(今山西長治)、河中、壽州(今安徽壽縣)等重要城市的攻堅戰,也有華北平原曠野的遭遇戰,還有南方河川地區的水上作戰。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各國主要依靠步兵、騎兵進行戰鬥,江準地區及珠江流域水師交戰的規模也相當可觀。幾萬或幾十萬人同時參戰,規模龐大。戰爭的結果固然造成不少地區人員大量傷亡,社會經濟嚴重破壞,給廣大人民群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但是通過戰爭,也逐步打破了唐末以來各地軍閥勢均力敵的僵持局面,敗者為寇,勝者為王,為最後宋的統一,提供了機會。

原因之二:樞密使職權的擴大

五代十國時期,為什麼會出現武夫當國,武人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局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樞密使的職權被無限擴大。樞密使最初是設置於唐代宗永泰年間(765~766年),剛開始多是以宦官擔任,負責向皇帝進奏表章,又將皇帝意圖傳遞給宰相,起上報下達的作用。

唐朝末期宦官專權,

兩樞密使和統領左右神策軍的兩護軍中尉,號稱"四貴",威逼宰相,甚至廢立皇帝,權勢極大。後來朱全忠誅殺宦官,以心腹重臣蔣玄暉為樞密使,不久蔣被殺,遂罷樞密使。

後梁時期,朱溫改樞密院為崇政院,不再任用宦官,以親信大臣敬翔為崇政院使。後梁祟政院的任務不多,地位也不是太高,它所起的作用,無非是皇帝的顧問而已。

"備顧問,參謀議,于禁中承上旨,宣於宰相而行之"。

這個職責和唐朝最初的樞密使的職責相同。敬翔為人又深沉穩重,有謀略,所以深得朱溫的特別信賴。因此後梁朝廷的軍謀民政全部由敬翔負責處理。"宰相受成命,行制敕,講典故,治文事而已。"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後唐時期,李存勖又改崇政院為樞密院,設樞密使,由士人、宦官相互充任。唐莊宗先以佐命功臣郭崇韜、宦官張居翰為樞密使,對掌機務。張居翰深怕招惹是非,不敢過問政事,一切軍政事務都由郭崇韜處理。宰相豆盧革、韋說也都聽命於郭崇韜,不敢有任何異議。郭崇韜不僅參決軍政機要,調動軍旅,還親自統兵討伐前蜀,開創五代時期樞密使領兵出征的先例。此時的樞密使的權力,已然是比起唐朝初期和後梁時期樞密使的權力可是大多了。《舊五代史》對這一時期的樞密使職務是這樣評價的:

"處機密之任,事無大小,皆以參決,其勢傾動天下。"

後來郭崇韜與唐莊宗先後被殺,繼任的唐明宗不再信任宦官,用親信大臣安重誨任樞密使

。此時樞密使的權勢已然更加膨脹了,史書中記載了安重誨的兩件事,就足以證明當時樞密使的權力究竟有多大了。

事件之一:宰相任圓與安重誨有矛盾,忿而辭職,退居磁州(今河北磁縣),安重誨竟偽造聖旨,殺死任園。

事件之二:安重誨與唐明宗養子、河中節度使李從珂不和,又私自發布樞密使文書,指使河中牙內指揮使楊彥溫拒絕李從珂進入河中。事情敗露後,安重誨不顧唐明宗的反對,派遣軍隊攻打河中,殺死楊彥溫以滅口。

後晉天福四年(939年),晉高祖石敬瑭鑑於後唐樞密使安重誨專權擅政,侵犯了皇帝的權力,決定廢除樞密院,所管政務歸中書省辦理。四年後,經宰相馮道幾次奏請,又恢復樞密院,此後一直延續到後周滅亡。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後漢劉知遠建國後,以楊邠、郭威為樞密使。宰相李濤奏請說,現在關西動亂不安,楊、郭二樞密使應當出鎮外地,平息動亂,樞密使職務可由宰臣蘇逢吉、蘇禹珪擔任。後漢皇太后對此十分不滿,於是中書省發佈詔命:南衙各司奏請政事,全部由楊邠裁決;領兵作戰,出討關西三鎮,則由郭威兼任統帥。

我們從上面的詔命可以看出,到了後漢時期,樞密使的權力已經大到了由過去的專門主管軍事,變成了民政、軍政一把抓了,而當時的宰相竇貞固、蘇逢吉和蘇禹珪只有拱手聽命的份。

我們同時也可以看出,樞密使的職務,在北漢時期,又明顯地分成政事、軍務二項,而二樞密使則是各司其職。

郭威建立後周,仍以鄴都起兵的佐命功臣王峻為樞密使,隨後還幾次派王峻統兵征戰;但是同時又以

文臣範質、鄭仁誨為樞密副使,並深得郭威的信任。

郭威誅殺王峻之後,周世宗柴榮先後以文臣鄭仁誨、魏仁浦、王樸為樞密使,範質為參知樞密院事,這就逐步解除了樞密使的直接統兵權。

後周這些文臣出身的樞密使專掌軍機而不統兵的事實,到了北宋時代,就形成了以文官出任樞密使的制度。

五代樞密使的權力不斷增大,樞密院的機構也就不斷的相應擴展。後梁時期曾設置判官或副使1人,開平二年(908年)又置崇政直學士2員,選拔有從政經驗、文學才能的人士擔任。後來逐漸增多,分為樞密使、知樞密院事(或參知樞密院事)、樞密副使、樞密直學士、樞密承旨、樞密副承旨、主事、令史等,成為直接隸屬於皇帝的龐大官僚機構。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南方諸國也設有樞密使。前蜀如同後唐一樣,兼用宦官、士人為樞密使。前蜀高祖王建先以所寵愛的舞童唐道襲,任樞密使,掌管機要。王建養子王宗佶就因此而看不起唐道襲,直呼其名,反而遭到唐道襲的誣告謀反而被殺。

後梁貞明四年(前蜀天漢二年,918年),王建病重,認為前蜀老將大臣多是跟隨自己從許昌起兵的同僚,幼主王衍難以控,特用親信宦官宋光嗣為樞密使,專掌國家大事,宰相王錯、庾傳素唯命是從。可見南方的那些割據政權中,樞密使的權力也是很大的。

"事無大小,一以委之,府庫金帛恣其所取不問"。

後蜀孟昶認為樞密使權力太大,難以制服,就勒令樞密使王處回退休,派王昭遠為通奏使、知樞密院事,這就使得樞密使的權勢更加的擴大。

綜上所述,五代十國時期,樞密使的權力之大,和唐代時期有著本質的區別,五代時期樞密使的權力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樞密使兼任宰相、藩帥,其他宰相卻屈居其下,聽其指使;其次,樞密使主管軍政大事,參與軍事機密與軍隊調遣,甚至領兵征戰。之所以會出現這些情況,是因為五代十國加強中央集權、軍事活動增多有著十分密切的關係。

原因之三:各國之間的內訌和自相殘殺

五代十國時期,雖然只有五十四年,但是它歷來被史學家普遍認為是封建時代最為黑暗的時期之一。五代十國期間,各國內訌迭起,兄弟誅戮之事,層出不窮,後梁、後唐、楚、閩等國尤為突出。

清.趙翼:"古來亂之極,未有如五代者"。

梁太祖朱溫晚年沒有確立太子,乾化二年(912年)病重時準備傳位於養子朱友文,並以親生兒子朱友珪為萊州刺史。朱友珪立即潛入左龍虎軍,與統軍韓勍一起領禁兵入官內,殺死朱溫,自稱皇帝,命弟友貞為開封尹、東都留守,就地殺死朱友文。後梁軍政大臣不服,人心惶惶。北面都招討使楊師厚殺死魏博牙將潘晏,擅自進入魏州。河中節度使朱友謙不從朝命,棄梁歸晉。元老重臣敬翔稱疾不問政事。均王朱友貞又秘密聯絡駙馬都尉趙巖、侍衛親軍都指揮使袁象先、北面都招討使楊師厚,再次發動政變,殺死朱友珪,取了政權。

自相殘殺的宮廷流血衝突,加速了後梁的滅亡。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自相殘殺的例子不僅僅侷限於後梁,滅亡後梁的後唐莊宗李存勖,到晚年也是落得與朱溫同樣的下場。同光四年(926年),洛陽發生兵變,唐莊宗被殺。唐明宗李嗣源也拒絕確立太子,第二子從榮、第三子從厚相繼發動兵變,用武力搶奪帝位。天福元年(936年),李嗣源的女婿、河東節度使石敬瑭得到契丹的援助,進軍洛陽、開封,建立後晉政權。

後唐王朝在一系列內亂中遂告結束。

北方如此,南方這樣的事情也有。閩國統治集團內部相爭,也上演了一幕幕骨肉殘殺的醜劇。閩王王審知於同光三年(925年)病死,子延翰繼位,其弟王延鉤與王審知養子、建州刺史王延稟聯合起來攻入福州,殺王延翰。王延稟推延鈞為主,自己返回建州。長興二年(931年),王延稟又進攻福州,兵敗被殺。清泰二年(閩國永和元年,935年),王延釣病重,子王繼鵬與皇城使李倣引兵進入宮內,殺死王延釣,王繼鵬稱帝,改名王昶。此後,閩國宮廷內部殘殺更加激烈。天福四年(閩國水隆元年,939年),拱宸、控鶴軍將朱文進、連重遇發起兵變,殺死王昶,立王審知之子王延羲(後更名為曦)為帝。開運元年(閩國天德二年,944年),朱文進、連重遇又殺死王延羲。朱文進當上了閔主,連重遇統管六軍,在福州的王氏家族50餘人全被殺死。不久,連重遇又殺朱文進,投降於建州的王延政。南唐李琭見福建大亂,出兵滅亡了閩國。

南方楚國的內訌也是相當激烈,楚王馬殷諸子10餘人都覬覦王位。

長子馬希振看破紅塵,棄官當道士。馬殷於長興元年(930年)死後,子希聲、希範先後嗣位。後晉天福十二年(947年)馬希範死,國內分成兩派,都指揮使張少敵擬立武平節度使馬希尊(馬希範長弟),而長直都指揮使劉彥瑫等人藉口馬希範遺命,擁立馬希廣為王。馬希尊不服,幾次上表後漢朝廷,請賜王爵,並要求與馬希廣分治湖南,遭到後漢朝廷的拒絕。乾祐三年(南唐保大八年,950年),馬希萼稱臣於南唐,請求支援,然後攻入長沙,殺馬希廣而自立為王。後來馬希尊又與同母弟馬希崇爭鬥不休,為南唐滅亡楚國,提供了可乘之機。

五代十國的統治集團內訌迭起,既增加了國家的禍亂程度,也加速了各國政權的更迭興亡。

原因之四:小人干政

為什麼說是小人干政?那是因為對干政的人,無法下準確的定義。可以這樣說,在五代時期,只要是皇帝身邊的人,都有機會幹一下政的。他們中間有宦官,有外戚,還有伶人。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唐朝後期,宦官集團既掌握著中央禁軍神策軍,又控制了樞密院,其權力凌駕於皇帝、宰相之上,危害極大。朱溫在滅亡唐朝的過程中,大批宦官遭到誅殺。建國以後,又以崇政院取代樞密院,派親信軍將統領禁軍,宦官勢力深受限制。但梁末帝執政又重用外戚

趙巖、張漢鼎、張漢傑一夥人控制禁軍,參謀機要他們仰仗權勢,"天下之賄,半入其門",朝政日益腐敗。

後唐莊宗進入洛陽後,宦官勢力死灰復燃。宮中宦官與伶人相勾結,嚴重干預朝政。河南縣令羅貫為人剛正不阿,拒不接受宦官、伶人的請託,被誣陷致死。郭崇韜挺身而出,堅決為羅貫辯護,引起宦官、伶人的切齒痛恨,最後也被宦官李從襲、向延嗣、馬彥珪等人迫害致死。

河中節度使朱友謙拒絕宦官、伶人的勒索,早已引起他們的不滿。郭崇韜死後,朱友謙不顧個人安危,親自入朝洛陽,要求揭發宦官的罪行。伶人景進惡人先告狀,又誣陷朱友謙與郭崇韜一起密謀造反。唐莊宗聽信讒言,將郭祟韜朱友謙等人的全家統統系害。伶人郭門高(後改名郭從謙)因演戲得到唐莊宗的寵愛,升為禁軍將領,後來在洛陽兵變中殺死唐莊宗。後唐明宗執政,雖然前期也勵精圖治,減少了宮人、伶人,誅殺宦官,但延至晚年,

王淑妃與宣徽使孟漢瓊、樞密使馮贇(以上二人皆宦官)等糾集在一起,操縱國家大事,殺死了重臣安重誨及秦王李從榮。後唐末帝時期,外戚劉延皓官至樞密使、天雄節度使,依仗姐姐劉皇后的權勢,胡作非為,掠人田宅、財貨,剋扣兵士土糧餉,激起魏州兵亂。

後晉出帝石重貴納叔母馮氏為後。馮後兄馮玉立即身價抬高十倍,由鹽鐵判官提升為樞密使、宰相,"軍國大務,一決於玉。"凡刺史以上官員的任命,其他宰相都不敢過問,由馮玉一人決定。馮玉收受賄賂,資產鉅萬。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前蜀高祖王建后妃很多,徐賢妃、淑妃姊妹得寵,專房用事。徐賢妃與宦官唐文扆結成死黨,由唐文扆掌管六軍,殺死太子王元膺(張貴妃所生)。王建想以信王宗傑為太子,徐賢妃、唐文扆又買通宰相張格,立徐賢妃所生王衍為太子。後梁貞明四年(前蜀天漢二年,918年)王建病危,唐文扆派禁兵把守宮門,打算將追隨王建的功臣宿將全部殺害。王建養子王宗弼搶先攻入官內,將唐文底貶官眉州(今四川眉山)。徐賢妃毒死王建後,王衍稱帝,宦官宋光嗣任樞密使、判六軍諸衛事,與宦官王廷紹、歐陽晃、李周輅、宋承薀、田魯儔一夥人朋比為奸,干預政事,驕縱貪暴。宦官王承休想當秦州藩帥,故意提出要到秦州選擇美女獻給皇上,王衍隨即任命王承休為秦州節度使。王承休到秦州後,建造行宮,強取民間女子,引誘王術去秦州巡遊。王衍還未到達秦州,後唐大軍已進入西川,前蜀政權迅速滅亡。

南漢劉玢稱帝,夥同宦官、伶人一起尋歡作樂,朝政腐敗不堪。弟劉悵繼位,重用宦官林延遇、宮人盧瓊仙,專權內外,大肆屠殺。劉悵當政,愚蠢無比,認為朝臣各有家室子孫,不能盡忠於國,只有不能生兒育女的宦官可以信任。劉重用宦官龔澄樞、陳延壽、林延遇、宮人盧瓊仙及女巫樊鬍子。朝臣如希望得到重用,要同宦官一樣,先閹身然後提拔。宦官與朝官尖銳對立尚書左丞鍾允章幾次奏請誅殺宦官,遭宦官許彥真誣告而被殺。宦官勢力愈益囂張,直至南漢滅亡。

原因之五:藩鎮從跋扈走向沒落

眾所周知,五代十國是沿襲唐朝的政治、軍事體制,在各地均設置有節度使,後梁設置有21個,前蜀則是10個,南唐有9個,其他各國也多少不一。節度使權力巨大,不但管轄一至幾個州,而且還兼任所在州刺史,掌管本藩鎮的軍事、行政、經濟大權,有權推薦州縣官,召闢幕僚。

五代各國皇帝,都想採取措施加強中央權力,削弱節度使的職權,但是各國都有一些強藩巨鎮,拚命反抗,竊地割據。各國要求加強中央集權與藩鎮分散權力的矛盾鬥爭,貫穿可五代十國的整個時期。

北方五代王朝藩鎮勢力大,動亂多;而南方九國的藩鎮勢力小,動亂少。但五代十國藩鎮由跋扈逐步走向衰落是必然的趨勢。五代藩鎮的跋扈走向衰落的過程,其中位於河北地區的魏博節度使,最有典型意義。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它的興衰過程。

魏博鎮地處河北大平原南部,濱臨黃河,人口眾多,經濟發展,唐中葉以後長期蓄養重兵數萬,多次擊退李唐王朝的進討,割據一方。後梁建國前後,魏博節度使羅紹威、羅周翰被迫歸附,後梁長期在這裡屯駐重兵,將魏博牙兵誅殺殆盡,魏博鎮局勢一度比較平靜。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梁國北面招討使楊師厚,後來入魏州,趕走了節度使羅周翰,自稱藩帥,召募牙兵數千人,重新恢復唐朝魏博鎮佔地割據的狀態。貞明元年(915年),後粱魏博節度使楊師厚卒,梁末帝為削弱魏博藩鎮勢力,將該鎮分割為二,設天雄、昭德二節度使,立即遭到魏博兵士的強烈反對,發動兵變,脅迫新上任的天雄節度使賀德倫投降河東。晉王李存助抓緊時機,進入魏州,殺死魏博軍將張彥等八人,平息了動亂。魏博後來隸屬於後唐。

後唐同光四年(926年),魏博指揮使楊仁最領兵戍守瓦橋(今河北雄縣),期滿返回。後唐政府認為魏州防務空虛,害怕鬧事,要求成軍暫留貝州(今河北清河西)。魏博效節指揮使趙在禮遂擁兵佔領魏州。後唐朝廷派大將李嗣源出征,李嗣源又從魏州南下,奪取帝位。

後唐天成二年(927年),魏博軍將龍晊率奉節軍九指揮約三千五百人,入遠成蘆臺軍(今河北青縣),不給器仗鎧甲,魏博兵將嚴重不滿。

後唐北面招討使房知溫將成兵及其家屬數萬人全部殺害。"魏之驕兵,於是而盡",當地割據勢力又遭到嚴厲的打擊。

清泰三年(936年),後唐屯駐魏州禁軍將領張令昭作亂,趕走魏博節度使劉廷皓。後唐末帝命大將範延光討亂,張令昭連同七個指揮使的禁兵被屠殺。魏博六州又歸於範延光。

後晉、後漢時期,魏博節度使範延光、杜重威在後晉、後漢也是相繼擁兵作亂,兵敗後屈膝投降。後周朝經過各方面的改革,國家實力大增,魏博及其他藩鎮都不敢再稱兵作亂,才與中央朝廷的聯繫比較密切。

五代時期,魏博鎮先後發生過六次軍事動亂,地方割據勢力囂張至極,但結果都失敗了。魏博驕兵連同他們的家屬多次遭到大規模的屠殺。魏博節度使幾乎全部由五代各王朝任命,而且大多由河朔地區以外的人士擔任,任職時間比較短暫。他們來去匆匆,將不專兵,與當地地主豪強、藩鎮軍隊很難形成利害相關的緊密聯繫。後來的節度使,主要是依靠朝廷的提拔來達到升官晉爵的目的。

到了後晉時期,魏博已分割為鄴都、彰德、永清、鎮寧四個藩鎮,管轄地盤大大縮小。至此,從唐後期開始得魏博鎮長期父死子襲、兄終弟及的現象,終於得到了改變,延續了將近二百年的魏博鎮已走向衰落。

五代十國時期的其他地區的藩鎮也大致相同。比如後晉成德節度使安重榮、山南東道節度使安從進、後漢河中節度使李守貞、風翔節度使王景崇、永興節度使趙思綰等人,雖然割據稱雄,驕橫跋扈,不可一世,但最後都以失敗而告終。


五代時期為什麼出現長期割據局面?不僅是藩鎮,至少有這五個原因


上面所講的各國皇帝與藩鎮之間,其實即使在藩鎮內部,內訌也是屢見不鮮後梁夏州都指揮使高宗益殺節度使李彝昌,後唐靈武都指揮使許審環謀亂,雲州步軍指揮使桑遷攻打牙城,後晉延州兵士逐節度使周密。這些以下欺上的事例不一而足。這些藩鎮之間的內訌雖然多,但是他們往往都勢孤力薄,又沒有外面的支援,所以都很快被平息下去,或者一時取勝後,後來又妥協,重新又臣服於皇帝。南方諸國中,湖南劉言、王達、周行逢、福建留從效等紛紛自立,吳國田、安仁義之亂,也都屬於藩鎮跋扈的行為。

所以五代諸朝,這對這些將驕兵悍的實際情況,從後梁開始就不斷的擴大中央禁軍,削減地方軍隊,派禁軍屯駐全國一些軍事重鎮,分割藩鎮地盤,不斷調動藩帥,限制各藩鎮舉薦州、縣官人數。這些措施對迫使藩鎮勢力衰落也有著重要的作用。

綜上所述,這五點原因造成了五代時期的各國內政不修,內訌不斷,武夫當國和不重視士人的選舉提拔,又使的各國國君可以肆意妄為而不必勵精圖治,但是這在無意之間卻達到了五代各國之間一個無意的默契,相互之間沒有能力相互吞併,一直等到趙匡胤的出現,而這五點,也就是五代十國能夠割據存在五十四年的具體原因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