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哺乳類動物中最大的種群是齧齒目動物,共有2272種,佔哺乳類動物總量的40%以上。除了南極洲外,它們幾乎分佈在世界上每個地方。齧齒目動物又被分為松鼠形亞目、豪豬亞目、河狸亞目、鼠形亞目4大類,它們都有一個明顯的特徵,就是上下顎有兩顆“大門牙”,其中以各種‘鼠’類動物佔了齧齒類動物總數的絕對比重。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或許在多數人的印象中,松鼠有一根毛茸茸的大尾巴,一副萌萌噠的神情,平時只會吃松果、藏食物,基本上沒什麼戰鬥力,對上那些眼鏡蛇、響尾蛇只會淪為食物的份。其實不然,松鼠家族中有一種膽量堪比平頭哥、敢鬥毒蛇的成員——南非地松鼠

非洲挖洞小能手,700平方米的地方發現60多個洞穴入口!

  南非地松鼠(學名:Xerus inauris),英文名:Cape ground squirrel,也叫開普地松鼠,為松鼠科非洲地松鼠屬物種,主要棲息在撒哈拉以南非洲乾旱或半乾旱地區,蹤影常見於博茨瓦納、萊索托、納米比亞、南非及津巴布韋等國乾旱的大草原、灌叢帶。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ps:根據習性,松鼠科也可為樹松鼠地松鼠,顯而易見,它們一個生活在樹上,一個生活在地下。一個是爬樹高手,一個是挖洞高手。另外在地松鼠屬裡,還有一個比較出名的成員——喜馬拉雅旱獺(即土拔鼠,它屬於松鼠科旱獺屬物種)。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南非地松鼠屬於雜食動物,以植物的種子、雜草及昆蟲為食。其體型相比樹松鼠成員略大,成年雄性的平均長度為45.2-47.6釐米,雌性的長度約為43.5-44.6釐米。雄性體重為423-649克(最大可達1000克),雌性體重為444-600克。它們的尾巴幾乎和身體一樣長、一樣大,體色在深棕色和淺棕色之間變化,體側有明顯的白色條紋,尾部則有兩條黑色縱紋。另外,雄性松鼠的‘蛋蛋’異常大,堪比一顆高爾夫球,和它小小的外形一點都不相符。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地松鼠都是挖洞小能手,南非地松鼠也不例外。它們用“無影爪”撲哧撲哧幾下,不出半小時,一個藏身的洞穴就挖好。據研究資料顯示,科研人員曾在700平方米的區域中發現了60個洞穴入口,並且這些洞穴群之間的距離為200m。儘管如此,但南非地松鼠一生大部分時間都是在地上度過。

尾巴:猶如一把遮陽傘,也是鬥毒蛇的法寶!

  南非地松鼠一生下來就配備了堪比遮陽傘的尾巴,在豔陽下覓食時,用毛茸茸的尾巴遮住身體制造陰影,讓它們在酷熱的地面上保持涼爽。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另外研究顯示,南非地松鼠的尾巴有調節體溫、(挖洞時)散熱的作用。科學家曾抓了4只地松鼠並在它們腹部植入了微型溫度裝置,每5分鐘記錄一次體溫。結果顯示,在地面溫度高於30攝氏度時,地松鼠會頻繁地豎起它們的尾巴。隨後反覆退回洞穴並重新出洞,但每次出洞前,地松鼠的體溫會都會下降1-2攝氏度。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此外,這條尾巴還是鬥毒蛇的工具,有類似鬥牛那塊紅色旗子、逗貓棒的作用。日前有攝影師在南非卡拉哈迪跨界公園拍到南非地松鼠纏鬥黃金眼鏡蛇(Naja Nivea)的過程。只見這隻松鼠不停地向眼鏡蛇挑釁,從畫面看,眼鏡蛇攻擊了不下10次,但是每次都被地松鼠快速地躲開,最終地松鼠將眼鏡蛇趕跑。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南非地松鼠:咬到我算你贏!

  黃金眼鏡蛇,是非洲蛇傷最多的毒蛇之一,毒性僅次於黑曼巴(體色其實不全是金黃色)。網上有科普說,成年地松鼠之所以不怕毒蛇,原因是其體內有一種特殊的蛋白質,可以分解、中和響尾蛇或眼鏡蛇的毒素,這情況與平頭哥蜜獾差不多。但其實最關鍵的是,地松鼠利用了眼鏡蛇感知熱源的紅外線輻射的特點,面對毒蛇時,迅速使自己的尾巴升溫(讓血液流到尾巴上),然後頻繁擺動尾巴干擾毒蛇判斷,從容地將毒蛇驅逐出自己的地盤。ps:在研究觀察的案例中,南非地松鼠大部分只會驅趕毒蛇,並沒有咬死吃掉。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黃金眼鏡蛇:過來看看你而已,沒什麼事,我先溜了……

  南非地松鼠:滾吧!

一夫多妻制,頭碰頭搶地盤!

  南非地松鼠是群居動物、不會冬眠,一般3或4只成年雌性加上其後代(約9只左右)組成一個小群體。成年雄性與雌性分開生活,通常為4-5只,它們僅在雌性發情時才會加入到雌性群體當中。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南非地松鼠每天出洞覓食前都會安排成員當哨兵,警戒天敵,還會依不同天敵(巨蜥、胡狼、鼓腹噝蝰)發出不同頻率的叫聲。警報聲有兩種形式:發出短促而刺耳的“ bi-jo”聲音,表示嚴重的危險,而中等音調的“ bi-joo”聲音則用於較小的危險。

非洲一種不善爬樹擅挖洞的松鼠,敢單挑眼鏡蛇,咬到我算你贏

  南非地松鼠有特殊的地盤宣示行為,它們會站起來以頭碰頭狀似跳舞的方式,恫嚇、驅逐入侵者。同時在繁殖季時,雄性松鼠也會用這樣的方式來奪交配權。可以說非常公平,不會發生流血事件。

  結語:

  南非地松鼠,在生態環境中是有趣且重要的一員。一方面它們利於植物的傳播,一方面它們挖的洞穴為類似貓鼬那樣的動物提供了藏身之所(經常和貓鼬住一起,貓鼬也充當警報器警告地松鼠是否有捕食者的危險)。但同時它們身上攜帶很多寄生蟲以及狂犬病毒,在非洲某些地區,有時會破壞農作物被迫害為農業害蟲,從而遭到當地農民的毒殺。而所幸的是,種群數量暫未受到威脅。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