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现在的孩子,得到了至少两代人前所未有的呵护、照顾和物质享受。很多父母都不禁感慨“如今的孩子,真的是太幸福了!”

然而,孩子生下来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与父母的思想、教养方式、行为准则息息相关。

有些父母觉得家里就一个孩子,所以想法设法满足孩子的各种要求,无限度地娇惯、纵容孩子,从来都是有求必应,而往往养出一个不懂感恩、丧失自理能力,甚至啃老的“白眼狼”。

2012年,南京街头一个14岁的女孩当街扇了父亲十多个耳光,并拳打脚踢,女孩自幼父母离异,从小跟着外婆生活,这次父亲从外婆手中争得了女孩的抚养权。由于女孩要跟着去父亲打工的城市,从此被父亲监管,失去了自由,所以对父亲拳打脚踢。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一位男孩,因为母亲拒绝给他买玩具,而在广场上哭闹甚至抓住母亲的头发。小男孩的力气很大,母亲央求男孩放手,一位20岁的女孩上来劝阻,却被男孩一声“你滚”骂走,随后男孩更加猖狂,竟然伸手掐住母亲的喉咙,母亲被憋得满脸通红。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之前提到过《变形计》里的琪琪,她生活在一个家境富裕的家庭,因为极度缺乏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奢靡的消费观念,让人非常无语。

吃饭需要二姨喂,穿衣要妈妈帮忙,脚趾甲要姑姑剪,就连三岁孩子都能做到的事情,她却全部都要家人帮忙。

其实不是她的身体出了问题,而是父母的宠溺和骄纵,让她变得懒惰无比。在正常人看来,这都是再平常不过的事,而在她眼里却是极为反常的。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父母不加节制的爱,处处惯着孩子,无限制地满足孩子的要求,会对孩子的成长造成哪些伤害呢?

1.孩子不合理的要求越来越多

孩子提出要求后,不清楚父母满足为他的条件要付出什么,一开始是一件玩具,后来是一顿好吃的,再后来可能发展成名牌衣服、鞋子、手机等,最终会让父母招架不住。

2.得到的太容易,让孩子不懂珍惜

小时候我们的玩具就那几件,女孩有个洋娃娃就能从小玩大到,男孩有个弹弓也能和伙伴吹半天牛。而现在孩子的玩具都堆满了屋子,可是还要求不停地买买买。

如果让孩子得到的太容易,会让他不懂得珍惜,认为玩具坏了,爸妈再给买一个就可以了。不懂得珍惜现在所拥有的,以后会影响到工作和生活。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3.不懂得感恩

孩子一哭闹,爸妈就立刻满足要求,所以他们就学会用哭闹来要挟父母。觉得要从父母手里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其实一顿哭闹、乱发脾气就可以,根本无法体会到父母的辛苦,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不懂得感恩。

4.性格变得自私、骄纵

一开始要求太容易满足,孩子就会无限制地提出第二次、第三次...,逐渐让父母招架不住,然而孩子已经形成习惯,认为只要自己想要的,在父母那里肯定都有求必应。

在家里如此,以后步入社会,也会变得自私、骄纵,凡事以自我为中心,一旦受挫,心里承受能力将会降低。

5.只懂索取、不懂付出

父母如果觉得孩子是自己的,给他最好的都是理所应当的,会让孩子觉得和父母提任何要求都是应该的,父母应该无条件答应。逐渐让孩子变得过于依赖父母,只懂索取,不想付出。

而一旦父母无力再满足他的需求,他就会采用极端的方式来反击。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所以作为家长要懂得拒绝孩子的要求,如果简单、粗暴、简单化地拒绝孩子会导致孩子的心理受到挫伤,产生不安、无所适从的感觉。适当地拒绝孩子是必要地,掌握一些方法非常有必要。

1.让孩子自己做出决定

如果孩子提出某个要求时,可以反问孩子:“如果你是爸爸妈妈,你会怎么回答?”

让孩子给出充分的理由,让他表达自己的想法。如果孩子给出的答案合情合理,家长可以给出表扬和积极的反馈,同时再给与补充。同时可以趁机提几个满足孩子要求的几个条件。

让孩子懂得如果想获得奖励,需要付出努力,学会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

2.讲出说“不”的理由

很多父母习惯“说不行就是不行。” 这种说法既不理智也不合乎逻辑。

正确的做法,首先做决定之前要把拒绝孩子的理由坦率认真地告诉孩子,使孩子最大最大限度地理解自己的想法,理解自己要求被拒绝的理由。

比如孩子要在客厅拍球,要告诉孩子不能拍,理由是你如果这样干,邻居会听到噪音,我们会遭到投诉。

3.坚持原则

很多家长当时拒绝了孩子,但是经不住孩子哭闹、发脾气,过一会又予以满足,这样做会养成孩子的坏习惯,让孩子觉得只要哭闹、发脾气就可以达到目的。

父母一定要保持意见一致,不要屈服迁就孩子,可以冷处理,或者想想别的办法,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兴趣,然后再找合适的机会向孩子做出解释。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4.重新看待问题

说“不”时,消除孩子的抱怨和失望的另外一种方式是教会孩子重新看待问题。也就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令人失望的问题,让事情向积极方面转变。

比如说孩子临睡前想吃巧克力,家长要拒绝,但是可以引导孩子,我们除了吃东西,是不是还可以干点别的,比如玩个游戏,你当指挥,爸爸妈妈配合。

5.让孩子学会做出成熟负责任的决定

不要一味否定孩子的要求,而是要让他思考怎样的决定才是负责任的。比方说孩子放学后有一堆作业要写,但是想先看会儿电视,可以不用说“不”,而是告诉孩子:“我知道你今天留了很多作业,而且今天必须做完,因为明天要交,动画片也很好看。我相信你能做出正确的决定。”

父母无条件的满足孩子,注定养出“白眼狼”,6个方法养出好孩子

6.说“不”时表示出遗憾和同情

当父母一味拒绝孩子的要求时,孩子会觉得父母不理解自己。这时需要表明自己能理解并且认同孩子被拒绝的感受。

先共情孩子的情绪,然后再说出拒绝的理由。

父母拒绝孩子,不是不爱孩子,而是告诉他正确处理的方式,学会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懂得珍惜,这样以后比如社会,才会少走很多弯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