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十全武功"中最濫竽充數的勝利——清緬戰爭

緬甸,一個我們印象中的東南亞小國,卻在我國明清時期給中原王朝造成了不小的困擾,甚至數次刀兵相見。在明朝萬曆年間,明軍就曾挫敗過緬甸的入侵(歡迎參閱《在緬甸東籲王朝的入侵下,明朝屢敗對手,為何喪失大片領土?》,瞭解明緬戰爭),但緬甸仍一直覬覦我國的雲南地區。在這種野心的驅使下,清朝乾隆年間,剛剛實現統一的緬甸貢榜王朝再次在我國西南邊疆挑起邊釁,清緬戰爭就在這一背景下爆發了。

當我們談起清緬戰爭,也許很多人都會聯想到瓊瑤的《還珠格格3》。劇中福爾康(歷史原型為傅恆的兒子福康安)就曾在這場戰爭中被緬甸俘虜。雖然故事是虛構的,但其發生的背景卻是真實的,這場發生在康乾盛世之時的清緬戰爭,究竟有著怎樣的走向和結局呢?

緬甸的野心

康熙二十年(1681年),清軍攻下昆明,平定了吳三桂發起的三藩之亂,雲南地區至此由清廷直接管轄,而在雲南與緬甸邊境這類少數民族聚居地區,則是由當地土司統治,這些土司對外臣服於清廷,但在內部擁有相當大的自主權。

乾隆

圖1 雍笈牙雕像

同時期的緬甸則在戰火中重獲新生。乾隆五年(1740年),那個當時敢和與明朝叫板的東籲王朝爆發了孟族人的起義,孟族人是居住在緬甸南部的少數民族,但此時的東籲王朝已經行將就木,無力鎮壓。乾隆十七年(1752年),孟族攻佔緬甸首都阿瓦,建立了後勃固王朝,東籲王朝滅亡。可是缺乏天命與法理的孟族統治並不穩固,就在同年,作為緬甸主體民族的緬人,擁戴曾擊敗過孟族人的英雄雍笈牙為王,建立了貢榜王朝,與孟族人分庭抗禮。經過長達四年的反覆較量,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貢榜王朝擊敗後勃固王朝實現了緬甸的再次統一。

雍笈牙認為自己作為東籲王朝的繼承者,只有不斷擴張自己的勢力,才能鞏固自己的王權,於是一邊東征暹羅(即今天的泰國),同時準備北進征服中緬邊境的土司們。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僅僅在統一全緬四年後,雍笈牙便因連年征戰染上熱病身故,但其東征暹羅,北侵雲南的開疆擴土國策並沒有動搖。此時的緬甸已經是擊敗了中南半島各國的東南亞霸權。然而,清廷對於緬甸國內的這一系列變化幾乎一無所知。

雲南邊釁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緬甸向部分臣服清朝的土司徵收貢賦。處於中緬夾縫中生存的土司,不得不為了生存而選邊站隊。有些在緬甸的兵威面前選擇臣服,有些則堅定地擁護清廷,誓死不降,並向雲南官府請求清朝的軍事支援。對於那些不願臣服的土司,如孟定土司(位於雲南省耿馬縣孟定鎮)、耿馬土司(位於雲南省耿馬縣耿馬鎮)等,緬軍便對其進行瘋狂的報復,無奈之下,他們只能屈服於緬軍的淫威。

邊關十萬火急,清廷卻採取了息事寧人的綏靖措施,這和明朝時東籲王朝騷擾雲南邊境時明廷一開始的對策如出一轍。綏靖政策並沒有讓這些侵略者感念天朝的寬宏大量與浩蕩皇恩,反倒讓嚐到甜頭的侵略者以為清廷軟弱可欺。

乾隆

圖2 乾隆皇帝戎裝像

當時清朝正處在康乾盛世的擴張期,清廷採取這樣的措施也並非是朝廷無念邊關危急,而是因為當時清朝剛剛平定新疆的準噶爾之亂、大小和卓之亂等,暫時沒有精力處理西南邊患。

首戰失利

但清廷很快就嚐到了縱容的惡果。乾隆三十年(1765年),由於緬甸東征暹羅的進軍路線靠近車裡土司,為了東征的錢糧與人力,緬軍進入車裡土司(位於雲南省景洪市)勒索錢糧、擄掠民眾。

乾隆

圖3 緬甸軍隊

此時新疆已經被平定,乾隆皇帝逐漸對西南邊境上的威脅重視起來,綏靖政策已經成為過去。雲貴總督劉藻在領會乾隆皇帝對西南邊境衝突的態度轉變後,選擇主動出擊。然而,緬軍在劫掠一番後,選擇主動撤退,不與清兵接戰,不戰而收復實地的劉藻隨即上報朝廷"大捷"。同年十月份,緬軍再次侵佔車裡,併發文清廷,宣佈車裡為緬甸領土。劉藻再次出擊,出於缺乏作戰經驗和對緬軍的無知,造成指揮失誤,兵分三路卻三路皆敗。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乾隆皇帝將其降職,劉藻竟無法承受這樣的打擊選擇自刎,第一次對緬作戰就這樣以失敗告終。

再戰再敗

首次出擊緬甸失敗,也許是因為劉藻是文官出身,不懂行軍打仗,於是乾隆皇帝為了挽回局勢和顏面,派出了自己頗為器重的陝甘總督楊應琚調任雲貴總督,統籌雲南對緬作戰。

戰事初期,由於緬軍主力仍在暹羅,因此選擇主動撤退,清軍在進攻上沒有受到抵抗,不僅收復了失地,還追擊到緬甸國內,拿下緬甸的整欠和孟艮兩土司轄區。

這次的戰果讓雲南地方官員自信心爆棚,他們紛紛鼓動楊應琚擴大戰果;同時,乾隆皇帝也希望能讓緬甸臣服,成為中國的朝貢國。於是,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九月,楊應琚調集一萬四千清軍再次南下對緬作戰,相繼拿下蠻暮土司,木邦土司。

此時緬軍主力還在尚在暹羅鏖戰,但留守的部隊也不少。緬甸國王辛標信命令緬甸將領莽聶渺遮率約一萬餘緬軍沿伊洛瓦底江北上,抵禦清軍入侵。敵軍即將來襲,駐紮在緬甸境內的清軍卻很分散。新街是從雲南前往緬甸首都阿瓦的水陸要道,但駐守此地的清軍人數竟不足千人。在數量上佔優的緬軍很快擊敗新街的守軍,隨即兵分兩路攻入中國雲南。

緬軍已展開反擊,清軍竟對緬軍動向一無所知。在此後的一系列作戰中,本應是防守方的緬軍憑藉靈活多變的戰術反而反客為主逐漸掌握了戰場主動權——清軍一旦落單就會遭到緬軍打擊,而當清軍集中兵力準備展開會戰之時,緬軍又主動撤退。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十二月十六日,入侵雲南的緬軍主力在隴川(今雲南省隴川縣)被清軍包圍,但在第二天緬軍援兵就趕到戰場,並從側翼突襲清軍,竟進而引發清軍全線潰敗,軍械槍炮盡失。一度雄心壯志的楊應琚竟被緬軍嚇破了膽,一面私下與緬軍議和,一面又謊報軍情,向朝廷彙報"大捷"。

但楊應琚屢次謊報軍情的行為最終還是被人揭發了,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下旨將楊應琚逮捕入京賜死。第二次對緬作戰仍以失敗告終。

屢敗屢戰

遭此連敗以後,乾隆皇帝對這場戰爭的心態也發生了變化,緬甸兩度挫敗天朝王師讓乾隆皇帝龍顏不悅,戰爭的目標也開始從抵禦緬甸入侵轉變為吞併緬甸。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乾隆皇帝命令西征有功的伊犁將軍明瑞調任雲貴總督,主持對緬作戰。

然而前兩次失敗並沒能讓朝廷重新審視緬甸的實力與戰略形勢,乾隆皇帝認為第二次失敗是因為雲南本地的綠營兵不堪用,對付緬甸這種蕞爾小國,只要派出兩三萬軍隊就可以將其滅國。乾隆皇帝還從四川、貴州調來軍隊,再加上雲南本地駐軍,共兩萬五千人交由明瑞指揮。此外,為了防止緬甸國王戰敗逃竄,乾隆皇帝還命令兩廣總督行文暹羅,如果緬王戰敗逃往暹羅,務必盡力追捕,清廷竟不知道此時的暹羅已經被緬甸吞併了。

乾隆

圖4 清朝的八旗軍

明瑞到達雲南後,對形勢依然非常樂觀,他只准備了兩個月的糧草,就直接命令部隊兵分兩路直搗緬甸首都阿瓦,自己親自指揮最精銳的南路軍。南路軍在蠻結遭遇到緬軍主力,在這場戰鬥中清軍發揮自己的騎射優勢,在野戰中大勝緬軍,緬軍被迫退守營寨。清軍又接連攻克兩座營寨,殺敵二千餘人,取得大勝。緬軍雖遭重創,但主力尚存,而明瑞卻被勝利衝昏了頭腦,認為緬軍不過爾爾,繼續向緬甸首都推進。當明瑞率領的南大軍到達距離阿瓦僅70裡處時,卻因糧草耗盡,陷入了彈盡糧絕的境地,這正中了採取堅壁清野,誘敵深入戰略的緬軍下懷。清軍在緬甸國內難以得到補給,只能暫時後撤。

與此同時,北路軍在老官屯久攻不下,撤回了雲南,緬軍趁此機會切斷了南路軍的後路,撤退中的南路軍很快陷入了緬軍的重重包圍中。退回雲南的北路軍自知兵力薄弱,不敢出兵救援,南路軍拼死突圍,所幸緬軍不擅長野戰,一萬七千人人的南路軍最終仍有萬餘人撤回國內。而統帥明瑞卻在突圍過程中身受重傷,最終選擇自縊殉國。

第三次出擊緬甸,還是以大敗告終,但這次清軍深入敵境,幾乎兵臨緬甸首都,也讓緬王大為驚駭,戰後不久緬甸就發來了求和文書。

最後一戰

乾隆皇帝在得知明瑞殉國、清軍大敗的消息後,龍顏大怒,他下令處決了見死不救的北路軍將領,同時開始籌劃下一次出征,決心要將其滅國來一雪前恥。乾隆皇帝任命朝廷重臣傅恆為經略,阿里袞及阿桂為副將軍,統籌此次作戰,同時又按滿兵一萬、漢兵三萬的規模籌備出征事宜。這三位將領都是乾隆皇帝最為器重的重臣,尤其是傅恆,乾隆皇帝曾將一百位功臣畫像陳列於紫光閣,傅恆名列榜首,其地位可以說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派這樣一位重量級人物出場足見乾隆皇帝的對這次作戰的重視。

乾隆

圖5 傅恆畫像

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二月,傅恆率軍出征。臨行時,乾隆皇帝親自在太和殿授之敕印,並把自己用的甲冑贈給傅恆,以表示對他的信任和期望。傅恆到達雲南後,吸取了上次被緬軍斷後的教訓,從中緬邊境北段出擊,水陸並進,計劃沿大盈江出伊洛瓦底江,再南下直取阿瓦。九月,清朝水師在兩江交匯處的甘立寨擊退緬甸水師。緬甸也在攻陷暹羅以後,將所有兵力部署在清軍南下的必經之路——新街和老官屯。南下的清軍也在此處匯合,面對緬軍的重兵佈防,傅恆放棄直撲阿瓦的策略,決定與緬軍在此展開決戰。

乾隆

圖6 乾隆皇帝的甲冑

清軍雖然在名義上籌集了四萬大軍,但由於補給困難、路途艱險,最終抵達新街、老官屯前線的清軍只有不到兩萬人,而聚集在此的緬軍至少有三萬之眾。而且由於此次清軍籌備時間較長,緬軍早已經摸清了清軍的行軍路線。正因如此,才讓緬軍第一次集結起如此大規模的部隊和清軍展開決戰。

同年十月,清軍率先發起攻勢,緬軍不敵,放棄新街退守老官屯,清軍水師也擊敗了緬軍水師。不善於野戰的緬軍在老官屯修築起了堅實的營壘,清軍數次出擊均無果而終,傅恆又不敢貿然分兵突襲緬甸首都,於是雙方都在陷入了對峙。

在對峙期間,清軍有大量士兵和軍官都因水土不服而染上重病,副將軍阿里袞、水師提督葉相德先後病死;緬軍也因為長久征戰而疲憊不堪,剛剛征服的暹羅地區又爆發了起義,緬王也因新街之敗而對勝利失去了信心。兩軍的厭戰情緒都在不斷上漲,到了十一月,雙發之間只有零星的小規模衝突了。

十一月初九,緬軍來信要求停戰,儘管傅恆堅持再戰,但包括副將軍阿桂在內的絕大部分軍官都不想再打了,於是只好同意停戰,同時又上書乾隆皇帝誇大損失。到了十一月十六日,雙方將領多次交涉後,最終議和:緬甸同意向清廷納貢稱臣,清軍則歸還侵佔緬甸的領土,並開放邊境互通貿易,同時釋放雙方戰俘。

終局

清緬戰爭就這樣拖拖拉拉打了四年,清廷最終也沒能征服緬甸,最後合約所要求的稱臣納貢,也拖到了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緬甸才派出使節奉表納貢,這場博弈至此才算圓滿結束。最終從面子上來看,確實可以認為清朝贏了,畢竟乾隆皇帝還是將這場戰爭記入他的"十全武功"之中加以炫耀,但取得這一丁點天朝顏面所付出的代價卻極為慘重,清廷損失了數萬兵力,無數銀兩,好幾位朝廷重臣、封疆大吏也因為這場戰爭丟了性命,被乾隆皇帝視為"蕭何"的傅恆也在戰爭期間染上重病,回到北京不久便病逝了。

乾隆

圖7 全盛時期的大清帝國

清軍的失利一方面是因為當時的緬甸確實是東南亞強國,而更多的是因為清朝自身的問題。一來是將領的輕敵冒進,既沒搞清楚緬軍的實力,也沒偵查到緬軍的動向;二來是因為當地駐軍承平日久,戰鬥力低下,如隴川之戰時竟全線潰逃,後面能在戰場上取得些許勝利也是靠外省調來的軍隊;第三點就是清廷自身的問題了,皇帝好大喜功,臣子欺上瞞下,皇帝看到的是王師所向披靡,前線卻是天兵丟盔卸甲。上述的三點問題並沒有引起清廷的驚醒,乾隆皇帝被自己"十全武功"的偉大功績矇蔽了雙眼,卻沒看到這些已經是大清帝國最後的輝煌。當1840年英軍艦船出現在廣東海面上時,它所面對的清軍將比清緬戰爭中的清軍更加不堪。

至於這場戰爭對後世的影響,緬甸維持了自身的獨立,清朝多了一個朝貢國,正所謂"鷸蚌相爭,漁翁得利",這場戰爭最大的收益者並不是這兩國,而是暹羅。這個國家在第二次清緬戰爭後被緬甸吞併,但緬甸為了應付後來兩次戰爭,將大部分軍隊撤回國內,暹羅又實現了復國,而在清緬戰爭中幾乎耗盡國力的緬甸也永遠失去了吞併暹羅的機會。

注:

圖1取自維基百科"雍笈牙"詞條;

圖6取自維基百科"乾隆皇帝"詞條。

校對:大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