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春秋時期,楚國本來是南方的一個小國,爵位也僅僅是子爵。但楚國曆代國君勵精圖治,滅掉了周圍很多國家,逐漸發展成為大國。到了羋通上位後,勇武善戰,根本不把周天子放在眼裡,向周天子請求封個王爵,周天子打心理還是瞧不上楚國的,所以就不準。

楚武王大怒,乾脆自稱為王,成為楚國的第一個王爵。楚國大族“鬥氏”和“屈氏”,也是因楚武王給兒子的封地在鬥地和屈地而來。鬥氏家族又稱若敖族,軍政大權多出於此族,比如鬥伯比,成得臣,鬥越椒,斗子文。

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楚莊王即位後,大權旁落,朝政大都被鬥氏家族把持,於是就過了三年花天酒地的生活,也不處理政事,成天躲在後宮裡鬼混,以此來麻痺這些權臣。

但很多大臣都很痛心,紛紛進諫。

楚莊王被他們搞得很煩,乾脆下了道命令:"敢進諫的人殺無放!"很多人都嚇得不敢多說話,但還是有人不怕死的。

大夫伍舉入宮進諫。

當時楚莊王左手抱著鄭國來的美女,右手抱著越國來的美女,坐在樂器中間,聽著淫靡的音樂,開心得不得了。

伍舉說:"我想請大王猜個謎語。"楚莊王來了興趣,急忙問是什麼謎語。

伍舉說:"楚國有一隻大鳥,一連三年不飛也不叫。請問是什麼鳥?"

楚莊王說:"三年不飛,但一飛就能沖天;三年不鳴叫,一鳴驚人。你下去吧,我知道了。"可幾個月過去了,楚莊王反而比以前更墮落了。

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大夫蘇從看不下去了,跑去進諫。

楚莊王板著臉說:"你不知道我的禁令嗎?"

蘇從說:"如果我的死能換來大王的醒悟,這是我的願望!"

楚莊王很感動,於是改掉了以前的壞毛病,開始上朝聽政。他把那些小人抓起來,殺掉了好幾百人,並提拔了幾百個賢臣。由於伍舉和蘇從當初勸諫過他,他知道這兩人一定忠心,所以把朝政交給他們。

楚莊王還選用孫叔敖為令尹,發展生產,整頓吏治,改革軍事,實力日益增強。

楚莊王抓緊訓練軍隊,並發動對外戰爭,取得了一系列勝利。不久他討伐陸渾戎,路過洛陽的時候在當地閱兵。

洛陽是東周的首都,楚國在此閱兵是一種示威。

掛名的周天子嚇壞了,急忙派王孫滿前去慰勞。

楚莊王笑嘻嘻地問東周的九鼎大小輕重。九鼎是天子的象徵,他這麼問表示了自己的野心。王孫滿是個很聰明的人,但楚國國勢熾盛,於是不卑不亢地答道:“在德不在鼎,周德雖衰,天命未改,鼎之輕重,未可問也。”

楚莊王說:"你別阻礙我看九鼎。把楚國的魚鉤的尖頭蒐集起來就足夠鑄造九鼎了。"

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王孫滿說:"你怎麼忘了?當年舜和禹統治時期,遠方的部落前來歸附,獻上了九塊銅,禹用那些銅鑄造了九個鼎,從此就作為傳國之寶。夏桀沒有德行,九鼎就搬到了殷商,讓商朝延續了600年之久。紂王暴虐,九鼎就歸了周。只要有道德,鼎即使很小也必然重;如果沒有道德,再大的鼎也很輕。當年周成王佔ト的時候,佔ト到周能傳30世,延續700年,這是天命。現在周雖然衰落了,但天命沒有改變。所以鼎的輕重不是你能問的。"

楚莊王頓時語塞,意識到取代周王室條件還不成熟,便退兵歸國。

陳國發生內亂,楚莊王前去平亂,殺死了作亂的大臣,可叛亂平定後楚莊王卻把陳國滅掉,納

入了自己的地盤。這種不講道義的行為引起了申叔時的反感,大家都慶賀,但他卻沒有表示。

楚莊王問他為什麼不慶賀,他說:"俗話說牽著牛過別人家的田地,田地的主人就把牛牽走了。踐踏別人的莊稼固然不對,但為了懲罰卻把人家的牛牽走,這不是太過分了嗎?大王因為陳國爆發內亂而率領諸侯討伐,以道義為名卻貪圖人家的土地,以後還怎麼號令天下?"

楚莊王覺得很慚愧,就恢復了陳國社稷。

一年後,鄭國背叛楚國而和晉國結盟,楚莊王出兵討伐,打了整整3個月才攻下了鄭國都城。

鄭國國君打著赤膊,牽著一頭羊出城投降。(赤膊是表示沒有防衛,牽著羊是表示自己就像羊

一樣任其宰割,表示投降的誠意。)他請求不要滅掉鄭國,並保證忠於楚國。

大臣都建議不要聽他的 楚莊王卻說"鄭國國君能夠讓自己受委屈,居於人下。這種人一定能取信於民,怎麼能滅亡他呢?“

楚莊王於是下令退兵三十里,和鄭國結盟。剛訂盟約不久,晉國來救援的軍隊就到了,雙方大戰了一場,晉軍大敗。

這是幾十年來楚國第一次戰勝晉國,從此樹立自己的霸主地位。

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戰勝晉國後,當時楚軍中的一位將領潘黨向楚莊王進言:“是否把晉軍遺下的大量屍體集中起來以土封築成‘京觀’,給後代子孫顯示,使他們不忘記這一大武功”。

但楚莊王當即就回答說:“從‘武’字這個字義來看,是‘止’‘戈’兩個字組成的,也就是說,戰爭的目的,在於制止戰爭。過去周武王在戰勝商紂之後,作《頌》說:‘把干戈和弓矢用車載去收藏起來,我求其美德陳佈於夏樂之中,成就王業而保有天下’。

借鑑周武王,我看所謂‘武功’,就是;禁止強暴,消彌戰爭,保持強大,鞏固功業,安定百姓,調和大眾,豐富財物。能做到這些,才可以留給子孫不忘記這種武功。利用別人的失機,而獲益於別人的損亂,何能豐富財物!?周武王有七項德,而我一項也沒有,拿什麼去顯示後世子孫!?倒不如在河岸祭祀一下先君的宮廟,敬告一下戰爭勝利,算是完成了一件事罷了!‘武‘,不是我們的功業!”

縱觀楚莊王和潘黨的這一番對話,可見他的豁達態度和宏偉胸懷,真正是一位有自知之明而又適可而止的理智君王。

楚莊王借鑑周武王,告訴你什麼才叫真正的“武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