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周幽王十一年(公元前771年),申侯聯合繒國、西夷犬戎,攻打周幽王。周幽王死在驪山,西周首都被洗劫一空,西周滅亡。

周幽王死後,諸侯們與申侯共同擁立前任太子姬宜臼繼位,是為周平王,都城東遷至洛陽,史稱東周。

周王室在戰爭中幾乎全軍覆沒,周平王在諸侯的扶持下登基。這時候,對於諸侯來說,周王室已經式微,中國歷史進入諸侯爭霸的春秋戰國。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春秋初期諸侯國

春秋初期,有一百多個諸侯,當時實力最強的五個諸侯被稱為“春秋五霸”。

這裡的“霸”,並不是現代漢語中代表強勢的意思。

那時候的“霸”字通伯,之所以稱“霸”,代表他們是諸侯裡的尊長,負責配合周王室調和諸侯國之間的矛盾。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春秋五霸

齊桓公稱霸,遇事必須召集諸侯會盟,連周王室也得派使者參會。所以,與其說齊桓公是春秋時代的霸主,不如說其是盟主更為貼切些。

齊桓公是如何當上春秋時代霸主的?

古往今來,真正的強國必須具備兩個條件:

  1. 威懾敵國的強大武力
  2. 無法被撼動的經濟實力

威懾敵國的強大武力,能夠保證國內經濟和生產環境的相對穩定;強大的經濟實力,又能夠成為穩固國防的重要保障。

二者互為充要條件,缺一不可。

國家經濟的強大,必然源自一套能夠提供相對公平競爭的經濟制度。這套制度,對內能為國民提供一個自由創造的空間,對外進行經濟滲透,影響他國的政治。

齊桓公做了什麼,讓齊國的經濟崛起了呢?

司馬遷在《史記·管晏列傳》中提到:

“管仲既用,任政於齊,齊桓公以霸,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管仲之謀也。”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齊桓公任命管仲為相

齊桓公是第一代春秋霸主,其實,他本人並沒有高人一等的才幹,反倒是個整日在後宮娛樂的花花公子。

但是,人家運氣好啊。

齊桓公成為春秋霸主,只因為一輩子只做對了一件事:拜管仲為相。

正是管仲,將齊桓公一步步推向春秋霸主的寶座。

管夷吾治國——制度改革

我們都知道成語“管鮑之交”,管仲少時與鮑叔牙交好,經鮑叔牙向齊桓公舉薦,得以成為齊國之相。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管鮑之交”成為歷史佳話

春秋時期,實行的是周天子的分封制,所以周王室式微,諸侯得以慢慢做大。但諸侯國同樣也是分封制,公子小白(齊桓公)也要受制於擁立他的貴族。

當時在齊國,高、國兩姓世襲貴族的勢力最大,齊桓公的一切生活開支,外交經費,主要都是這兩家貴族出。

所以,兩家的經濟負擔很重,但為了參與政治活動,兩家必須得掏錢。

管仲為了獲取高、國兩姓貴族對自己改革的支持,免除了兩家對齊國公室的供奉。從此,王室支出全都依靠稅收。

有人會說,你管仲這是對舊勢力妥協啊。看看人家商鞅變法的改革,直接革貴族的命。

是這樣嗎?

商鞅的下場你也看到了。舊勢力之所以有勢力,怎麼能夠那麼容易被你拿下?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商鞅採取激進的變法,受到貴族勢力反噬,終受車裂之刑

改革的真諦在於,以最小的損失尋找前進的路徑,這就需對立的雙方能夠相互妥協。妥協也並不代表投降,而是避免一刀切、用力過猛,引發社會動盪。

管仲讓給舊勢力一些利益,換取了高、國兩家的政治話語權(因為齊國公室依賴兩家的經濟支撐)。

管夷吾長期生活在底層社會,深知百姓之疾苦。所以他的治國策略的核心理念就是“民富則國強”

《史記·管晏列傳》

故其稱曰:“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上服度則六親固。四維不張,國乃滅亡。下令如流水之原,令順民心。”故論卑而易行。俗之所欲,因而予之;俗之所否,因而去之。

意思是:“只有倉庫裡的糧食堆滿了,老百姓才會重視禮節;只有老百姓豐衣足食了,他們才會知榮辱。在上位的人遵守禮度,親屬內部才會團結。不講禮義廉恥,國家必然滅亡。上面發下的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頭一樣,一定要使它順乎民心。”所以,他的言論通俗而易於推行。老百姓所需要的,就給他們;老百姓不需要的,就廢掉它。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政令好比是流水的源頭,一定要使它順乎民心

國家之間貧富的差異在於制度,包容性的制度造就繁榮,榨取式的制度短期內會帶來國力增長,但長期終究會帶來衰退。

管仲的“富民政策”其實很簡單,就是國家不濫用權力,營造出一個輕賦稅徭役的環境。管仲相信,人民會自己努力去創造財富。

因為齊國的自耕農主要負擔是徭役,就是徵發勞動力耕種貴族的公田。有興趣瞭解周代井田制的朋友可以參考文章《 》,裡面有對井田制的詳細介紹。

管仲免除了自耕農沉重的徭役負擔,將公田分給自耕農,還廢除了商品稅、人頭稅。

那麼問題來了,稅都免了,齊桓公一家老小的生活開支誰來出?

彆著急,往下看。

管仲治國——“官山海”對資源進行國有化

所謂“官山海”就是將山和海都變成官家的,說白了就是將鹽和鐵收歸國有,搞鹽鐵專賣。

古代農耕社會,鹽和鐵是老百姓生活最不可或缺的兩樣東西,一個是身體必須,一個是農業生產必須。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鹽是人的生活必需品

齊國靠海又多山,鹽鐵自然是主要產業。只要壟斷鹽鐵銷售,在價格上稍微增加一點,就比收人頭稅多出很多。

既然社會對鹽鐵的需求那麼大,在鹽鐵產業鏈下生存的人,必定也不在少數。

你官家突然一下子將這產業壟斷了,會不會引起社會矛盾?

這時候,就體現出管仲那剛柔並進的改革手段的高明之處了:

管仲為了避免官方對鹽鐵行業進行壟斷,造成矛盾激化,規定了官方只壟斷鹽鐵的銷售環節,仍舊將生產環節留給鹽商和鐵商。

這種不斷人財路的做法,也是鹽商和鐵商能夠接受的。

因為,古代受到交通物流的限制,長途運輸的成本往往比產品本身的利潤還要高。所以,鹽鐵商生產出的產品,其銷售半徑一般不會超過百里。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鐵器是古代農業生產的必需品

管仲的政策執行後,由官方統一收購鹽鐵商的產品。

從此,鹽鐵商們只專心生產就行了,不用再擔心銷售和庫存的問題;官方搞鹽鐵專賣,由於規模效應(規模越大,成本越低),運輸成本相比個人也大大降低了。

因此,這“官辦民營”的方式,其實是雙方雙贏的一個政策。

一個國家經濟實力,體現在它的貨幣上

一個真正的強國,必須要擁有強大的貨幣體系。

無論弱國怎麼防範,強國的貨幣都一定會流入它的地盤,影響它的經濟秩序。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齊國刀幣

從出土的春秋時代文物來看,春秋貨幣影響力最大的應該是刀幣、布幣、和蟻鼻錢,分別對應著齊國、晉國、和越國。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晉國布幣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越國蟻鼻錢

從貨幣體系來說,春秋時期的真正強國應該是齊國、晉國、越國,分別對應齊桓公、晉文公、和越王勾踐。

齊國的鑄幣叫“齊刀”,原型是捕魚工具,叫“小刀”,由於各時代“小刀”的鑄造標準不同,市場上流通的貨幣並不統一。

管仲拜相後,開始鑄造“造邦刀”,這種新的刀幣比市場上流通的“小刀”重,刀緣圓潤,文字工整。

這既體現了國家蒸蒸日上的經濟實力,也向展示了國家貨幣的信譽。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造邦刀

為了用造邦刀替換掉市場流通的“小刀”,管仲在災荒時期向農民低價出售糧食,規定允許用舊“小刀”購買;在秋收時期,又以造邦刀高價購買農民手裡的餘糧。

就這樣,管仲以讓利的方式,平穩的完成了貨幣的替換,官方對鑄幣實現了壟斷。

不戰而屈人之兵——齊桓公的“刀”

手裡有了成熟的貨幣體系,齊桓公的“造邦刀”,就有了用武之地了。

“衡山利器,天下無雙”,齊桓公的“造邦刀”,第一個指向了盛產兵器的衡山國。

以戰爭的方式謀取利益,其成本永遠是最高的。以管仲的智慧,當然不願意這麼幹。

管仲的策略是,派人去衡山國高價收購兵器,抬高市場價格。等各路諸侯到前來衡山國爭相採購兵器時,衡山國的兵器供應就顯得捉襟見肘了。

看到兵器市場如此火爆的局面,衡山國國君即將發財的心情,早就安耐不住了。

於是,衡山國君命令:“既然天下爭購我們的兵器,那價格就提高二十倍。”

暴利的趨勢下,人往往會失去理智。

衡山國的百姓一看,造兵器有這麼大的利潤,誰還辛苦的種地啊。因此,農民紛紛扔下手中的鋤頭,回家打鐵。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鍛造兵器

這正是管仲希望看到的局面,讓衡山國的“發財夢”先繼續做下去,他把目光轉向了趙國。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管仲畫像

同樣的策略,齊國派人去趙國大量高價採購糧食,讓糧食市場在短期內水漲船高。

於是,包括衡山國的各路諸侯為了發一筆橫財,爭先恐後地將自己的餘糧出售給齊國。

就在天下諸侯歡呼雀躍地數錢時,齊國突然停止了糧食採購與兵器採購。同時,在夏收前,齊桓公出兵衡山國。

衡山國君這下可傻眼了,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打仗需要大量的軍糧。國內的糧食已經賣的差不多了,其他諸侯的情況也差不多,天下的餘糧都到了齊國。

現在衡山國人手裡攥著錢,卻無處買糧食,更要命的是,兵器也差不多賣光了。

就這樣,衡山國君面對齊國的大兵壓境,只能乖乖地投降,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衡山之謀”。

高額的利潤,一定會衝昏人的頭腦。國家的精英也不能免俗,看到暴利往往會第一個向前衝。等到全國人都去幹一件事後,暴利行業的泡沫也會被擠破。

不戰而屈人之兵,齊桓公所憑藉的是,鋒利的“造邦刀”。

五年中,齊國用這種方法先後收拾了魯、代、呂等諸侯,齊桓公一步步地登上了春秋霸主的寶座。

達文有話說

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往往是由制度決定。同樣是富國強兵的制度,管仲和商鞅選擇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路徑與方法。

管仲採取“藏富於民”的包容性制度,就像在社會種下一顆飽含活力的種子,相信終有一天,它能長成一棵枝繁葉茂的大樹。

而商鞅採取的是一套“一切為王權服務”的榨取制度。這種制度下,國家利益完全由精英階層掌控。

受到榨取更多利益的誘惑,精英階級可能會通過資源配置的方式鼓勵經濟增長,畢竟蛋糕做大了,也意味著他們分得更多。

但是,榨取制度下社會缺乏技術創新的刺激,很難長期維持增長。因此,經濟也終將失去動力。

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功”的最高境界 | 齊桓公的“刀”

圖 | 正如鄧小平所說,“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

長期擁有政治和經濟特權的精英階層,習慣了不勞而獲。即使在困難時期,他們也不會約束手中的權力。

就這樣,帝國往往在權力爭奪中崩塌。

更可悲的是,權力就像魔戒一樣,一旦擁有主人,就會驅使他墮落。原本是暴政的反對派,在推翻暴政之後,往往也變成了暴君。

制度一旦形成,便具有制度慣性,因為政治制度和經濟制度可以互相強化。

可惜,管仲沒看到自己的制度改革得以成熟運轉那一天,就撒手人寰。管仲死後不久,齊桓公也被他的寵臣易牙餓死於寢宮。

齊國也在日復一日的權力鬥爭中,逐漸衰敗,再也沒有重現當年霸主的榮耀。

和齊國不同,歷代秦王卻能將商鞅的制度奉行到底。嬴政橫掃天下,建立了大秦帝國。但是,秦朝最終也因為權力的反噬而亡國。

後代帝王雖然意識到了前車之鑑,但也終將難逃被權力吞噬的命運。直到滿清覆滅,中國歷史就這樣,週而復始地輪轉了兩千年。

看似熱鬧,其實,卻是在原地打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