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被感動到的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美好”

一瞬間的被感動

總有很多時刻帶給你某一種驚喜,就像是一個問候,一個故事,一句話。也許是從事家庭教育,親子關係相關的心理工作的原因吧,對於孩子總有著超出理性的歡喜和發自於心的理解。在於諸多家長溝通和交流的過程中也不自覺的會從孩子們的角度出發,去看問題,引導家長。所以當看到有一位作者發自內心的說“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美好時”,內在被什麼東西暖暖的撞擊了一下,擴散開的溫暖沁入心脾,久久都沒有散去。

2019年被感動到的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美好”


因為感動所以感慨

因為接觸到太多以自己的主觀去幹涉孩子成長的家長; 因為看到太多因為無法做自己而放棄自我沉溺消沉的孩子; 因為明白了許多的家長在用自以為的愛固執的傷害孩子; 因為了解了孩子們無法被感知的內心。所以,有時會顯得很激進的試圖教育家長,但發現自己也似乎落進了所智障的漩渦。於是警醒變得尤為重要。如果我不能理解此時的家長,又與這些家長不能理解孩子們有何異。

開始接納的自己越來越清晰,在面對許多的問題和現象時也慢慢都有了方向。看到孩子們美好的世界時會掩不住的喜上眉梢,不為他們考了多少分的成績,也許只是一個真心的表達,一個比之前進步一點點的行為,都足矣打動我。也帶著這份欣喜聽取家長們反饋到的所有孩子表現不好了,孩子又出現什麼什麼樣的情況了的信息。

2019年被感動到的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美好”


世界有如此多的美好

很想把網絡上報道的一位父親因為兒子考了7分的成績,爸爸花了1000塊錢為孩子慶祝的訊息告知給家長們。因為爸爸的欣喜,一年後孩子取得了57分的成績。心寒寒的看到底下的跟帖說“ 如果是我,早就被打的找不到東西 ”“ 要是我,爸爸的皮帶早就抽出來等在那裡 ”……世界是一樣,可是好像又完全的不在一起。

我們都以為很美好的是一種固定的意義,卻沒有看到很美好的是在與孩子一起成長的點點滴滴。如果美好是一種現象,守護美好才是我們需要去努力的前提。如果說現在美好沒有如期而至,那我們經歷的所有又何嘗不能成為美好的開啟?童星林妙可可謂是家喻戶曉的人物吧!大家似乎都會以為這個2008年在奧運會上一唱成名的孩子是美好的代言。可是時光荏苒,許多年後,17歲的她連北影的邊兒都沒靠上,而其他的軌跡也都印上了商演無數的痕跡。而那一年站在幕後和音的楊沛宜卻考入北大附中,加入了世界兒童和音專業團隊。

2019年被感動到的一句話:“走進孩子的世界,感受他們的美好”


孩子們為成長付出的所有都是美好

人生的足跡不是以今日論長短,也不是以明日定格局。所有經歷的過往中,我們努力前行的美好才是生命的底色,孩子為前行付出的努力就是每一個不可再尋回的美好。美好不是現象,是我們面對現象的內心軌跡。

文/曉斐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