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在古代家族之中,妻妾的差別是很大的。妻者,齊也,意思就是家裡的女主人,是對家庭事務具有決策權的。

而妾只能算高級女僕,不光沒有孃家,生的孩子都不能算自己的。在古代的禮法上,妾對於正式夫妻來說,只是一個奴婢。

民國風雲人物譚延闓,就是一個庶出的孩子。

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譚延闓的母親是譚家好友的丫鬟,有天跟隨主人到譚鍾麟家做客,收拾東西的時候無意打壞了譚鍾麟家中的擺設。

譚鍾麟見這個丫鬟性格溫順又靈巧,長得也漂亮,就向好友要了她做小妾。

嫁進譚家後,她連飯桌都不可以上,懷孕的時候也不行。譚家老爺吃飯的時候,她只能在一旁端茶倒水,大氣都不敢喘。

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譚鍾麟

不過幸運的是,在譚家,嫡子和庶子就幾乎沒有區別。在家庭內部,嫡庶出身的孩子對家裡的財產具有同等的繼承權。在晚清,嫡出和庶出完全不影響社會地位,同樣科舉考試同樣做官。

譚延闓的生活並沒有因為母親是小妾而受到影響,他是十足十的學霸,22歲就中舉人,24歲中會元,還是會試第一名,是晚清最後一個會元

之後又做了翰林,辛亥革命之後成為第三任湖南都督,手握大權,還擔任過國民政府主席,行政院長等職位。

不過就算兒子這麼天賦異稟,譚延闓和一家人吃飯時,他母親也只能站著給人夾菜,兒子都吃完了,母親才能撿剩菜。

直到譚延闓高中大清最後一科進士時,徹底光宗耀祖。他的父親才讓母親坐下吃飯。

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譚延闓的母親去世的時候,他作為是湖南督軍,也是呼風喚雨權傾地方之人了,但他卻遇到了母親不能從正門抬出去的傷心事。

他對自己母親的喪事頗為堅持,因為母親是妾室的身份,在去世後族人只准妾室的靈柩棺材走側門。

為了讓母親走的風光一些,譚延闓直接躺倒在棺材上,逼迫抬棺材的人走正門,並叫喊:“我譚延闓死了,抬我出殯!”

以自己為籌碼來讓譚家人讓步,這樣一番折騰,他母親的靈柩才得以走大門出殯。

據說受此刺激,譚延闓一輩子不納妾,只和老婆一雙人,妻子死了也不再娶。

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譚延闓的政治生涯有過輝煌也有過低谷,但是在個人感情方面,他卻一直堅持一個想法,是不折不扣的專一好男人。

1895年,譚延闓和門當戶對的方榕卿成婚,婚後兩個人育有二子四女。譚延闓在外學習做官,養兒育女和照顧老人的責任都落在方榕卿肩上。

譚延闓從小目睹母親因為不是正室太太而受盡屈辱,於是便下定決心,絕不納妾,從一而終

1920年方榕卿去世,他便立誓不再續絃,之後孫中山想和他結親,就介紹自己老婆的妹妹給他,結果譚思念前妻,拒絕了他的一番好意。

母親是妾受盡屈辱,他長大當上督軍,一生只娶一個妻子,堅決不納妾

譚延闓妻子方氏

譚延闓在妻子方氏離世之後,不僅不近女色,還寫了不少悼亡詩,在《譚祖庵先生手寫詩冊》就有紀念亡妻方氏的有14 首

其中一首“往事驚心已十年,又回殘夢向燈前。空教兒女營齋奠,可有知聞到九泉?”最為出名。

世家門閥倒下的那一刻,妻妾嫡庶這些概念都已經不重要了。譚延闓一生看夠了母親被這種觀念所累,能夠堅守本心,堅決用自己的行為同這種糟粕作鬥爭,實屬不易。

參考文獻:

[1]譚延闓,《譚延闓日記》,2018,中華書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