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帶給你致命一擊的恰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


生活中帶給你致命一擊的恰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


人生不能沒有朋友,你身邊的朋友事關你生命質量,安危所繫。

你的閨蜜、你的知己、你提攜過的下級,諸如此類,他們如果反目害你一定是致命的,原因無他,因他知道你的所有隱私,知道你的軟肋所在,一出手就是彈無虛發,招招致命,刀刀見血。
這是近日在讀《明史》中,看到嚴嵩的作為有感而發。

嚴嵩走紅是在嘉靖中期,信任他的是世宗皇帝,也稱嘉靖帝。

嚴嵩父子把持朝政20多年,世宗基本把所有朝中政事均委託給他,自己專心修道,嚴嵩父子儼然皇帝第二。也是他把明朝害的幾乎病入膏肓,從此以後明朝的統治就進入加速下行的通道,積重難返。

嚴嵩是個進士,為謀生設法找到在朝中做官的老鄉夏言。通過夏言進入南京任一般的辦事員,後夏言進入內閣,把他調到北京,任禮部尚書,進入高層部門,和世宗皇帝有了接觸的機會。


世宗信道教,基本不上朝而專心修道。修道中的儀式所用的誦讀文字叫做《青詞》,嚴嵩第一篇寫的青詞名為《慶雲賦》。

世宗一看那是“字字經典,語語精工”,愛不釋手。此後所有這方面的文章均由嚴嵩主筆,世宗對他異常寵信,反倒對夏言疏遠冷落了。

人們認為小人大都是不學無術,其實不然。小人之所以難對付,就在於有才氣,容易以才上位。大奸大惡也須有才才行。否則的話,想幹壞事還沒有資格和機會。

夏言自認為自己地位功勞資格均在嚴嵩之上,加之嚴嵩又是自己的同鄉,對他還有提攜知遇之恩,所以對他不在意,對他有點直來直往盛氣凌人。

這就是書生的通病——傲氣。但嚴嵩就很忌諱,內心滋生了不滿,慢慢有將夏言排擠出去的想法。


夏言也是皇帝近臣,能力超群,頗受皇帝信任,要排擠他出去還是不容易。

生活中帶給你致命一擊的恰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


嚴嵩表面還是尊重夏言,視為長者畢恭畢敬,但暗中使陰招。這是小人的共同特點。明槍易躲暗箭難防,象夏言這樣的人根本不會想到暗箭出自嚴嵩。

一次嚴嵩、夏言還有郭勳謁陵,完畢後嚴嵩請表賀,夏言說回京再說,世宗採納嚴嵩的建議。郭勳和夏言此前就有矛盾,嚴嵩此後就和郭勳兩人常常在皇帝前挑撥說夏言的壞話,架不住常說,世宗竟然信了。讓夏言退休回家。

後來郭勳因罪下獄,世宗又想起夏言,覺得還是老臣可靠,又啟用夏言,夏言重新歸來,對嚴嵩有所警惕,但是最終還是上當。

嚴嵩的兒子嚴世蕃因貪賄被告發,這事就由夏言主管,所有人上門說情一概拒絕,面都不見,這下嚴嵩慌了,怕兒子受不住刑咬出自己。

帶著兒子去找夏言,夏言的門人不通報不讓進,嚴嵩父子就在夏言門前長跪一天。

夏言心軟放了他兒子一馬。

後來發生北方戰事,因主戰主和之爭嚴嵩唆使他人誣陷將領曾銑,夏言曾支持他主戰的觀點,由此又唆使人說夏言受賄,很多大臣替夏言說情,嚴嵩步步緊逼,最終世宗,也就是嘉靖帝批准處死夏言。

看了這段歷史故事的朋友可能會有些感同身受,本人就經歷過幫助別人反被傷害的事,和平年代,當然是發生在職場上,後來才明白打工或者官場的同事很難成為知己。

有些女性把自己的戀愛中的白馬王子的詳情介紹給閨蜜,結果被閨蜜捷足先登,搶了去。這叫“雀佔鳩巢”。

人生就是一本書,慢慢看,慢慢品味,慢慢思考,能夠分辨出身邊的小人,並和其保持距離,這是最重要的自我保護手段。但這需要智慧和閱歷。

多留意身邊人,很多官員落馬的舉報信息都是來自身邊人,蘇萊曼尼被美國斬首,其信息提供者也是來自身邊人。

難就難在身邊的小人物你很難分辨,其面目和內心的醜惡很難提前暴露,等你知道了被傷害時,可能早已經失去反抗能力了。這就要有從身邊人日常細小的行為中,分辨內心世界的能力,明察秋毫,一葉知秋,防範於未然,避危於無形。

生活中帶給你致命一擊的恰是你身邊最親密的人

史書上評價嚴嵩是“陰柔險詐”。有段時間嚴嵩和夏言在皇帝心目中難以分優劣,世宗暗中派身邊人觀察監視,夏言是個正直的人,直來直往,不可能去討好那些身邊的普通工作人員,而嚴嵩則不然,身上隨時帶著金銀,幾乎每個皇帝身邊的工作人員都得到過他的金銀,這些人都在皇帝前說嚴嵩的好話。

君子和小人鬥總是甘拜下風,根本原因就是小人無底線,而君子坦蕩蕩,對人不設防,很難躲過暗箭的傷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