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縣孤莊頭五虎會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孤莊頭村五虎會

孤莊頭村五虎會入選第七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五虎會廣泛流傳於雄縣、安新縣一帶,傳說柴榮、趙匡胤、鄭子明、高懷德、苗光義五人推車販運,遇官府盤剝、土匪搶劫,他們走一路打一路,為窮苦人掙得利益,後人為紀念這五位義士成立了雲車會,後更名為五虎會。

河北省雄縣昝崗鎮孤莊頭村,位於雄縣城北8公里的昝崗鎮,是著名的武術之鄉。村民多以教習武術為生。本村岳氏散手宗師劉仕俊教徒眾多。

劉成有師從劉仕俊、董憲周、得少林武學真傳,尤精岳氏散手和翻子拳;還有劉崇政、李振生、李有林、孔繁喜均為劉仕俊高徒,五人為第一代五虎,執教五虎會。當時,會中多數人練就一身好拳腳。

第二代五虎,活動於清光緒年間至民國初期,劉志祥等5人在著名武術大師陳子正帶領下去江南以武會友,號稱五虎下江南,名振一時。

第三代五虎會有劉書雲,徐靜波,李寶英,劉萬青,劉法孟。

建國後第四代傳承人尹志江、劉書顏、張更瑤、馬明甲、劉儒池繼續授徒傳承武術。改革開放後武術更加受到村裡人重視,習武者越來越多。

第五代傳承人孟春華、陳俊新、馬金鐸、郭建華、尹立兵。

在五虎會由娛樂表演向武術方向發展的過程中,吸收了少林拳,翻子拳,岳氏散手,七星螳螂拳的招式,從多種武術門派裡汲取滋養,形成了現在的五虎表演形式。

五虎會作為民間武術,表演時除拳術外,還手持刀、槍、棍(雙節棍、三節棍)等器械,有單練也有對打。表演時有打擊樂器伴奏。

五虎會基本內容包含少林、翻子、鷹爪翻子、岳氏散手、七星螳螂五個門派的拳術、器械、對練數套。

少林拳有少林錘、小洪拳、大洪拳、少林拳,器械有少林棍等。翻子拳有18路散手、72行門。套路有脆八翻、捋手翻、站樁翻、波浪翻,器械有三才劍等。

鷹爪翻子拳:八步追、八面追、十路行拳、五十路連拳。器械:六合槍、大杆子、八母梨花搶。對練有一百零八手,單刀進槍等。

岳氏散手分上八翻、中八翻、下八翻、24個散手組成,內功有1渾元內勁樁、2柔筋活血樁、3獅子滾球樁、4搖身雙拍莊、5反背彈抖樁、6雙龍攪尾樁、7白蛇纏身樁、8雙龍盤柱樁。

外功有鷹爪功、鷹爪點石功、鷹爪提壇功、百把樁功、鐵掌功、鐵臂功、鐵布衫、貼肋等。

七星螳螂拳術有蹦步,螳螂蹤式連拳,器械有螳螂劍、對練等。

孟春華1967年生,七歲時拜本村尹志江為師,學習鷹爪翻子拳,打下了堅實的武術基礎,成年後再拜本村劉會民學習七星螳螂拳。由於刻苦練功,熟練掌握了各種兵器器械,尤其擅長長穗劍,七節鞭,十三節鞭,在大型武術賽事中多次獲獎。且熱心於武術傳承,幾年來在村裡免費授徒。廣為人贊,更熱心於村裡五虎會傳承,多方奔走,積極操辦申報非遺工作。其女孟靜賢,7歲習武,精通鷹爪翻子拳和七星螳螂拳,並多次參賽獲獎。其侄孟鵬超,男,十歲習武,畢業於石家莊河北體育學院,精通各門拳術。

監製:宋法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