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二戰的時候希特勒讓隆美爾全權指揮,打蘇聯能贏嗎?

喬治85744078


在二戰開始的時候,德國利用閃電戰取得了巨大成功,被稱為地球最強陸軍的法國軍隊基本上沒派上用場,因為馬奇諾防線的失守,導致法國失去了抵抗德國的信心,此後,在整個二戰除了戴高樂將軍進行過零星的反抗之外,法國基本上沒什麼存在感,很多時候還是在英國的拉攏下一起參與一些戰爭,而這也只是因為英國為了遏制美國的影響力。



隨著戰爭的深入,德國漸漸有點支撐不住,意大利擅自開闢的北非戰場而且打的很慘,希特勒只能派隆美爾馳援意大利,間接導致希特勒進攻蘇聯的計劃延後,使得,德軍經歷了,一場極酷的嚴寒,許多德軍士兵還沒有打仗,就已經先被凍死了,而許得武器裝備,因為糟糕的天氣,使得汽車根本發動不起來,所以物資根本運不進來,這就導致許多德軍或凍死在了進攻蘇聯的路上。

而此時的隆美爾已經被困在了北非戰場上,當時德軍和意大利軍隊在經過了阿拉穆·哈爾發戰役後非常疲憊,但此時他在兵力和裝備上仍然有優勢,問題在於此時的英聯邦軍隊從印度,英國等地召集了不少軍隊調入北非,同時還獲得了美國一些汽車等物資,隆美爾的優勢完全沒有了。



隆美爾向德國國內求援,但是此時的德軍正被蘇聯軍隊牢牢地吸引在東線戰場,德國有限的資源也先提供給了蘇聯戰場上的德軍,根本無暇顧及北非的隆美爾,隆美爾只獲得了少量的資源,隆美爾只能寄希望於蘇德戰場上,德國可以快點勝利,這樣他的非洲軍團就會和位於蘇聯南部的德軍聯合起來,打敗位於北非和中東的英聯邦軍隊。

但是蘇德戰場上德軍勝利的消息遲遲沒有到來,隆美爾不得不想辦法應對即將進攻自己的英聯邦軍隊,由於缺乏情報,隆美爾不知道他們會從哪個方向進攻,所以只能佈置了50萬顆地雷,將德國和意大利軍隊交錯分佈在前線,但這會,損耗大量的油料,這正是龍苗所缺失的,而且優勢兵力被分散,不利於他們抵禦英聯邦的進攻。



如果隆美爾全權可以指揮軸心國的作戰,也未必會扭轉戰局,德軍早期的勝利,無非就是靠著閃電戰和裝甲部隊來獲得的,隨著戰爭的不斷擴大,物資問題成了決定德軍勝負的重要因素。

二戰坦克的出現改變了戰爭形式,美國的謝爾曼坦克和蘇聯的t34坦克,以數量上的優勢壓制的德軍的裝甲部隊,證明了在坦克戰爭中,數量要遠比質量重要的多,當然,天氣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德國的虎式坦克在蘇聯嚴寒的天氣中根本發動不起來,特別是凌晨和深夜,而此時往往是蘇軍進攻的最佳時刻,

許多物資也因為車子拋錨而送不到前線,就算是隆美爾也沒辦法,而蘇聯廣泛的戰略縱深也是無法改變的,蘇聯可以向後方撤退,無非就是損失的多少和撤退位置的不同。


閃電戰適合的是國土面積小,戰略縱深淺,短時間內就可以推進全國的國家,像蘇聯這種面積廣闊的國家根本不適合閃電戰爭,這是一種長期的拉鋸戰,德國耗不起,一場寒冬就足以讓德軍垮掉,就算是隆美爾,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聯合也沒辦法在德國準備不充足的時候挑戰全世界。


琅琊利劍


文史頻道第37期之沙漠之狐


蘇德戰爭是二戰歐洲的主戰場,希特勒和斯大林的對決,至今讓史學家們津津樂道。

許多的學者認為希特勒對蘇聯作戰失利,是因為惡劣的氣候和補給問題。


在筆者看來,是因為缺乏一個優秀的指揮者。

那麼如果讓隆美爾指揮對蘇作戰,他能夠帶領德國軍隊獲勝嗎?

答案是:可以。

隆美爾在北非戰場上的表現,大家有目共睹。

在意大利軍隊被打崩盤的情況下,隆美爾指揮的德國軍隊在北非戰場上,所向披靡,戰無不勝,被英國人稱為“沙漠之狐”。

隆美爾是一個非常狡猾的人,他的作戰方法和中國的游擊戰有相似之處。

第一,利用優勢地形,採取迅速的行動打敗敵人。

第二,善於偽裝自己,打敵人以出其不意。

第三,不會腦子發熱和對方拼消耗,打陣地戰

這些性格讓隆美爾指揮的北非軍團,在非洲戰場扭轉了頹勢。

如果把隆美爾調到蘇聯前線,指揮500多萬的軍隊,他的作戰方法應該不會那麼僵硬。

他會派出先頭部隊偷襲莫斯科,如果進展順利他會讓大部隊跟進。

如果戰爭受挫,他不會和蘇聯拼消耗,因為在他看來,德國的補給線太長,而蘇聯可以就地補給。

隆美爾在北非的戰術,在蘇聯方面會有所體現。


他不會允許自己的士兵,在環境惡劣的蘇聯長久作戰。

隆美爾的性格會集中優勢兵力,對蘇聯的莫斯科進行進攻。

三路出擊在戰場上,並不是最佳選擇。

所以說,隆美爾如果全權指揮,打贏蘇聯還是很有機會的。

—End—



冷月鉤沉


筆者認為,即便將隆美爾放到東線戰場上指揮與蘇聯的作戰,德國也絕對無法扭轉敗局。首先來說隆美爾這個人,雖然隆美爾與古德里安,曼施坦因並稱為納粹德國的三大名將。但是隆美爾更專注於戰術上的指揮,曼施坦因和古德里安則更擅長考慮全局。並不是說隆美爾不厲害,他在北非戰場上還能遊刃有餘,但是東線戰場上的作戰規模完全不是北非能與之相比的,庫爾斯克會戰,列寧格勒保衛戰等戰役,動輒8000多輛坦克和兩三百萬人的大規模戰役,需要一個能夠縱觀全局的戰略指揮家,然而這正是隆美爾的短板。

隆美爾之所以在北非慘敗,是因為當時德國僅有兩個港口的黎波里和班加西。缺乏燃油補給被英軍活活耗死了。可在東線戰場上,德軍的損耗又豈止是燃油這麼簡單,在西伯利亞茫茫的荒原中,人員的損耗,後勤的供給,惡劣的作戰環境和蘇聯的鋼鐵洪流,哪一個條件不都比北非要差 。在這種情況下更考驗人的全局觀,而後人評價隆美爾是戰術上的天才,戰略上的矮子,只能說他這樣的指揮官在東線戰場上很難發揮作用。

咱再來說說當時德軍和蘇聯的整體實力差距,德國的戰爭潛力遠遠比不上蘇聯,當時蘇聯在全國動員下,其坦克產量遠遠高於德軍數倍,而且在戰爭情況下,蘇聯人大量簡化坦克生產步驟,坦克工時大量縮短。反觀德國,由於希特勒的瞎指揮,將大量資源全部消耗在重型坦克的製造上,直到1944年,德軍的虎王坦克還使用公母兩種履帶,難以維護的交錯式負重輪。甚至在鐵路運輸時還要換裝專門的運輸窄履帶。德軍到這時候還在糾結這些!

而且當時的德國為了粉飾太平,直到1943年才開始進行戰爭動員,這時候一切已經晚了。當時的蘇聯背後還有英國和美國的大量援助,美國曾援助給蘇聯M4A2(76w)坦克和大量汽車等等物資,而英國也曾援助給蘇聯瑪蒂爾達坦克和丘吉爾坦克,總的來說,雙方的資源和武器產量對比都是很懸殊的,戰爭打的不僅僅是戰術,打的更是綜合國力和後勤。在這一點上,就算給德國十個隆美爾都彌補不了生產力上的絕對劣勢。

綜上所述,筆者認為當時適合在東線蘇聯戰場作戰的,只能是曼施坦因這樣的將軍,曼施坦因出身貴族,從小受過良好的軍事教育,在戰術,戰役和整體戰略上都有自己獨到的理解,其一手製定的侵略法國的計劃和佔領蘇臺德地區的計劃,都是天衣無縫,可以說是德國最全面的將才,不過無論如何,在東西兩線作戰,國內遲遲不進行戰爭動員,盲目追求武器質量的情況下,給德軍再多優秀的指揮官,都無法彌補其在戰略和資源上的巨大劣勢,其實有很多問題並沒有出在德國的將軍身上,問題最多的還是希特勒自己,完全不懂軍事卻盲目插手指揮甚至武器的研製。最終德國落敗也就不奇怪了。


兵器世界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隆美爾一直不具備指揮大兵團作戰的經驗,德軍閃擊法國期間,希特勒滿足了隆美爾想要指揮一支裝甲部隊的願望,任命隆美爾為第七輕裝甲師師長,在閃擊法國的戰役中隆美爾戰績驕人,幾乎俘虜了十萬法軍,但畢竟是戰術規模的動作。

墨索里尼染指非洲,結果被打得一敗塗地只好向希特勒求援,此時希特勒正在準備實施巴巴羅薩計劃,在無可奈何之下才派隆美爾去非洲救急,這就說明隆美爾其實不是希特勒心中的優秀將領。而德國非洲軍團滿供就兩個輕裝甲師,其他都是軸心國軍隊,由此也可以看出希特勒並不重視非洲戰場。因此隆美爾在非洲雖然一度戰功卓諸,但仔細研究就會發現隆美爾確實是個優秀的戰術家,但不是戰略家,而且隆美爾不重視後勤補給工作,為了實現戰術目標無限制拉長補給線,這也是德國非洲軍團最終全軍覆沒的重要因素。

蘇德戰爭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戰爭,也是最殘酷的戰爭,德軍閃擊蘇聯時動用了550萬軍隊,蘇聯方面則是600多萬軍隊,如此規模的戰役,隆美爾根本不具備駕馭能力,我認為 能駕馭數百萬軍隊規模戰役的德軍將領應該包括曼施坦因,龍德施泰特,馮博克等大戰略家,尤其是曼施坦因非常擅長大規模戰役佈局。換成隆美爾,可能局部勝利是沒問題的,但類似基輔圍殲戰這樣的大勝利就很難了。


毒刺劍客


一場戰爭勝負的決定因素太多了,它不止關係到軍事因素,還有政治因素和經濟因素等。但是僅從軍事角度而言,由隆美爾代替希特勒指揮東線戰事,確實會給東線戰場的局勢帶來根本性的變化,至少是好的一面的變化。


希特勒和隆美爾究竟有何不同呢?隆美爾是一位真正的懂軍事的將領,從其在法國戰役和非洲戰役中的表現來看,隆美爾是一位優秀的裝甲兵將領,尤其擅長機動作戰。而希特勒並沒有接受過體統的軍事教育,也沒有任何指揮經驗,他在一戰中連低級軍官都沒有做過。這意味著希特勒缺乏基本的建立在經驗基礎上的軍事能力,儘管他擁有一些“軍事直覺上的天賦”,但是無法彌補他基本軍事指揮能力的缺乏。這也是為何希特勒總是從戰爭經濟的角度來思考戰略問題,而不是軍事角度,說白了他不懂。


所以如果隆美爾負責指揮東線戰事的話,最大的改變就是一切戰略問題都以軍事上的獲勝為基本出發點,而不是希特勒的戰爭經濟角度和政治角度。例如在1941年的基輔和莫斯科問題上,隆美爾會毫無猶豫的選擇莫斯科,力求在冬季到來之前同蘇軍在莫斯科決戰,佔領這個交通樞紐。在將蘇軍戰線分割為南北兩段時,再回過頭來對付波羅的海三國的蘇軍或者南翼的蘇軍,擇其弱者而進攻。

由隆美爾指揮東線的另外一個重大改變就是作戰方式的改變,隆美爾是裝甲兵將領,深諳機動作戰的優勢所在,他無疑會大大加強對裝甲部隊的正確使用,不會採用希特勒的“硬性防禦”的策略。機動作戰是德軍最為擅長的,所以隆美爾接管東線指揮權雖不能說一定取得最後勝利,但是顯然蘇聯會付出更大的代價。

至於說隆美爾本身的軍事能力,尤其是其戰略指揮能力是毋庸置疑的,說隆美爾是“戰術上的巨人,戰略上的矮子”的人都是沒有深入瞭解隆美爾的人,他的軍事才能令人歎服!


戰略論


我是島主說事,這個問題我是這麼思考的。

首先,隆美爾作為二戰中名威很高的德軍將領,他的指揮才能一度讓盟軍折服。拋開戰場雙方立場不計,隆美爾在北非將英軍第8軍打得換了幾任將領,而德軍卻能攻城掠地,他的沙漠之狐稱號可見一斑。

其次,隆美爾是在二戰次要戰場上建立功勳的。希特勒派隆美爾隻身前往北非組建非洲兵團,實際上就幾個師的兵力而已,其目的是為了解救墨索里尼的倒黴意大利軍團。但隆美爾卻很滿足這些兵力,他採取的兵無常形打法讓盟軍吃盡了苦頭,把一個救援行動打成了二戰主戰場,最後逼迫盟軍和希特勒都被他牽著鼻子走。

作為一個戰場上嶄露頭角的新型指揮員,隆美爾是通過用勝利成果去證明違反軍令的指揮官。如果沒有功績作支撐,隆美爾是不會贏得希特勒賞識的。

第三,隆美爾不是全能指揮官,與朱可夫相比,他甘拜下風。

隆美爾的光環僅侷限在北非戰場初期,當蒙哥馬利走馬上任,他的輝煌戰績也就開始滑坡。而盟軍在諾曼底登陸,隆美爾卻在家給老婆過生日。此役,也預示著他的軍事生涯就此止步。

因此,就隆美爾而言,他是個與巴頓相似的軍人,飽受詬病卻戰功顯赫,屢建奇功又小毛病不少。如果讓他來指揮歐洲戰場,結果也是一樣。蘇德戰爭,軸心國輸在師出無名,輸在為希特勒侵略擴張野心買單上。

更多回答請關注島主說事,點贊和分享吧!


島主說事


戰爭從來不是一個人能夠主導的。



首先,在1944年,不管是誰去指揮德軍,都不可能贏了。

再說隆美爾,隆美爾一向都被批評為”戰術上的天才,戰略上的矮子”。我之前仔細看了一下絕大多數的觀點,大多數都是這麼認為:

(北非德軍一開始的裝備不比法國時好多少,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後扔得不到升級,圖中是隻裝了一門37短管炮的三號坦克)


......希特勒在將隆美爾派到北非之前,明確說明只是希望牽制英法軍隊,給他的部隊也不過是一個裝甲師和一個輕裝甲師。但是隆美爾擊退了英軍的追擊後,擴大了戰事,不僅讓德國在北非投入更為龐大的軍力,一昧地窮追猛打還加重了補給的壓力,為日後德意軍隊的困境埋下伏筆......



其實說實話,我認為這麼說是非常有失公允的。而恰恰相反,在很多人眼中無足輕重的北非和地中海,卻是極其重要的。其中最直接的就是,當軸心國失去了北非後,下一個目標就是意大利和西歐。

當然更為重要的就是,一旦德意徹底拿下北非,不僅可以有機會將直布羅陀和蘇伊士封鎖,切斷英國與亞洲和非洲殖民地的聯繫,還可以進軍中東,拿下豐富的油田。

而事實上,這些東西早已經在隆美爾的手稿中預料到的。隆美爾是最早認識到地中海對德國的重要性,以及大西洋海戰和戰略轟炸的重要性。



(英國著名戰略家哈特,著作《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英國著名戰略家利德爾哈特就很早承認,隆美爾是一個極具戰略天賦的人。從現在來看,隆美爾這方面的天賦,還是淹沒在他的戰術之下。



所以有時候在看到對他戰略上的批評的時候,我會比較可惜隆美爾在法國之後,就沒有勝任更重要的職務。他沒有到參謀總部,沒有去蘇聯指揮作戰,也許到時候他能發揮更重要的作用。

(隆美爾幾乎拿下了埃及以西的所有北非土地)

至於他能不能幫助德國贏得對蘇戰爭,我認為不行,因為古德里安,曼施坦因等人的前車之鑑已經證明了,在希特勒直接干預之下,這些極具才華的軍人,有時也無法發揮他們的真正實力。

(1944年,隆美爾被派往次要的西線,去修築大西洋壁壘,在他上任的幾個月時間裡,脆弱的大西洋壁壘才有了質的飛躍)


視聽團仔


隆美爾指揮也無濟於事


二戰期間德軍的軍事素養一直挺高,尤其是在蘇德戰場打出了令人吃驚的交換比,雖然隆美爾並未在東線指揮戰爭,但德軍的另外兩個著名的將領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參與了東線的諸多戰役,隆美爾、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將軍並稱德軍二戰期間三大名將,若論綜合素質,隆美爾其實並不比另外兩個人有什麼優勢,古德里安和曼施坦因在東線的戰績有目共睹,甚至可以說是東線的支柱,既然有這兩大名將參與的東線戰場尚且以失敗告終,隆美爾又有什麼逆天之能能挽狂瀾於既倒呢?


美英對蘇聯的援助

由於蘇聯的大清洗運動,蘇德戰爭爆發之初,蘇聯軍隊一潰千里,蘇聯在歐洲的國土大量喪失,大量工業被佔領,莫斯科戰役中,斯大得到日軍不會北進德情報之後,放心大膽的從遠東地區抽調精銳部隊回援,終於在莫斯科城下暫時抵抗住了德軍的鋒芒。


面對德國咄咄逼人的氣勢,為了自保,美國宣佈《租借法案》適用於蘇聯,隨後大量的武器裝備和工業設施源源不斷的運往蘇聯,蘇德戰爭這架天平終於發生了傾斜,本來喪失了大量工業設施的蘇聯在盟國的幫助下迅速恢復生機,終於在後期實現了軍事力量對德的碾壓,相比之下,受美英的戰略轟炸影響,德國的軍事工業發展受到了很大限制,並且由於德國本身資源有限,再加上美英的狂轟亂炸,德國的能源供給幾乎崩潰,後期甚至90%以上的噴氣式飛機和坦克因為缺少燃油而無法發動,成為一堆廢鐵。

所以,德國的失敗並非單純的敗於軍事,而是在綜合國力上被美英蘇三大國碾壓,這種情況並非靠一兩個能征慣戰的將領就可以改變,可以說,自從美國加入同盟國的時候開始,德國就早已敗局已定。


九州史冊


德國在二戰中被蘇聯擊敗,主要是因為蘇聯的戰爭潛力強大,綜合國力比德國更強。


在蘇德戰場上,曼施坦因的指揮能力絲毫不亞於隆美爾,然而曼斯坦因仍然沒能改變德國一敗塗地的結局。在蘇德雙方巨大的綜合國力差距下,德國在二戰後期的失敗已經無法挽回,並不是一個隆美爾所能改變的。

隆美爾是二戰時期非常優秀的一位指揮官,他的指揮藝術高超,被人們稱為“沙漠之狐”。在希特勒上臺前,隆美爾只是德國軍隊中的一名中層軍官。

希特勒上臺之後,偶然看到了隆美爾寫的《步兵攻擊》這本書,在看完《步兵攻擊》這本書後,希特勒非常欣賞隆美爾的指揮才華,將隆美爾一路提拔重用。

隆美爾也因為這本書成為了一路晉升的一個重要轉折點。

法國戰役期間,隆美爾率領的第7裝甲師平均一天行進50英里,首創了使用高射炮攻擊坦克的戰法,第7裝甲師在戰後被稱為“魔鬼之師”,這種首創式的作戰方式也讓隆美爾成了德軍名將。

法國戰役結束後,隆美爾被派往北非幫助意大利盟友抵禦英軍的進攻。

因為隆美爾被派往了北非對付英軍,在蘇德戰爭爆發後,隆美爾並沒有參加對蘇聯的作戰。在隆美爾沒有到達北非之前,意大利軍隊已經快要被英軍全殲,意大利作為德國的政治盟友,戰鬥力實在是太差,意大利軍隊在北非戰區幾乎被摁在了地上摩擦了一邊。

隆美爾到達北非後,很快便將戰場的局勢扭轉過來。

在隆美爾出色的指揮藝術下,德國軍隊在北非多次以少勝多,逐漸掌握了戰場的主動權。希特勒為了表彰隆美爾的攻擊,破格提拔隆美爾的軍銜為元帥,給予隆美爾十分高的榮譽。

然而在北非作戰後期,英軍名將蒙哥馬利被派往北非對付德軍,隆美爾在阿拉曼戰役中被蒙哥馬利擊敗,德國在北非的作戰行動最終以失敗告終。

蒙哥馬利的到來,成為隆美爾一生中在北非最大的軍事噩夢,他不知道一次次的擊退隆美爾在北非的坦克集群,還讓隆美爾在希特勒心中的地位大大下降。

隆美爾被蒙哥馬利擊敗後,希特勒逐漸冷落了隆美爾。

隆美爾從北非回到德國的時候,正值德國和蘇聯在歐洲戰場決戰的關鍵時期,然後在這個關鍵時期,希特勒卻把隆美爾調到了意大利和法國等地擔任駐軍司令員,沒有讓隆美爾繼續回到前線作戰。

在北非作戰結束後,很多人都評價隆美爾是一個戰術上的天才,戰略上的矮子。

這個評價對隆美爾來說是比較的中肯,對於隆美爾而言,他最為擅長的是獨立指揮軍隊靈活作戰,但是一旦面對軍團作戰的時候,他很容易心慌意亂,失去陣腳。

作為軍事統帥的他,這一點是他最為致命的缺點,隨著德國戰爭的不斷進行,隆美爾雖然成為了一方統帥,但是他還沒有足夠的能力能夠駕馭北非的龐大坦克軍群,以至於在蒙哥馬利進入北非戰場之後,隆美爾屢戰屢敗,退出了北非戰場。

在大兵團決戰方面,德軍最優秀的將領毫無疑問都是曼施坦因。

而在蘇德戰場上,曼斯坦因也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戰績,他曾經在斯大林格勒戰役德軍一敗塗地的時候,通過誘敵深入的方式,取得了哈爾科夫戰役的勝利,重新奪回了戰場的主動權。後來又在庫爾斯克會戰德軍戰敗的情況下,打了一場漂亮的反擊戰。


然而這些勝利都沒能改變德國失敗的結局,在蘇德戰爭的後期,希特勒也逐漸放棄了希望,將多次觸怒自己的曼斯坦因從前線調回。其實德國一直都不缺乏優秀的指揮官,德軍在整個蘇德戰爭期間的傷亡情況遠低於蘇聯。德軍之所以敗給蘇聯,主要原因就是因為蘇聯的綜合國力更強,戰爭潛力更強。即使讓隆美爾、曼斯坦因、古德里安三人強強聯手,在巨大的綜合國力差距之下,德國也沒有任何翻盤的機會。


其實戰爭並非一己之力能夠決定,更多的時候,大家需要的是配合,縱使隆美爾有很多的獨立作戰的軍事天賦,但是在大兵團作戰中,能夠依賴的還是大家的同仇敵愾,萬眾一心。


歷史總探長


不能。北非戰場證明了隆美爾的目光短淺,幾乎可以說他為了個人榮譽不顧全局的冒進最終使德國大量失血,輸掉了戰爭。

帖子《二戰德國在北非的後勤相關數據資料》

  現在讓我們來看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期德國遠征軍在北非的作戰,這是現代軍事史上不和諧的一個典型例子。1941年2月埃爾溫·隆美爾中將首次被派往意屬利比亞的首都的黎波里。開始他只有一個機械化師。當時進攻蘇聯的“巴巴羅薩”計劃正在加緊準備,希特勒認為埃及不值得攻取 [ 注:希爾格魯伯《希特勒的戰略》(1965年)第190-192頁。 ] 。因此隆美爾受領的任務極為有限,希特勒只要求他幫助意大利抵抗英軍的進攻,並不要求他攻入埃及,因為英軍的進攻幾乎快把意軍從北非的殖民地趕出去了,這對軸心國的威信將造成損害。即使對利比亞遼闊而空曠的東半部領土昔蘭尼加,德國也只是打算等到秋天過後,如果條件允許,再重新奪回。

   但隆美爾卻直接違抗希特勒本人的命令, [ 注:阿丁頓《閃擊戰時代》第165頁。 ] 把他本來就很少的一個師的部隊一分為二,一路迫使英軍沿漫長的海岸公路撤退,兵力較強的另一路則沿著岩石重疊的駱駝小路穿越沙漠。實際上隆美爾不是派遣,而是親自率領他的部隊一路向前

   因此,德國陸軍司令部一開始就反對隆美爾在埃及的冒險是十分正確的。即使希特勒予以批駁,他也僅給了隆美爾很有限的兵力。因為他欣賞隆美爾的戰績主要是出於宣傳價值:特別與俄國戰線的德軍相比。一個具有傳奇色彩的沙漠驍將為德國樹立了一個極好的樣板。當時在俄國,德軍雖已取得很大成功,但已顯示出不祥之兆。 [ 注:許多歷史學家批評希特勒拒絕在1942年夏給隆美爾派出援軍,指出只是當隆美爾在阿萊曼失敗之後才給他送去大量德軍。但到那時,德國人的目的已不再是征服埃及、而是阻止突尼斯的陷落,以保持意大利在戰爭中仍能作為自己的盟友。突尼斯已是軸心國手中的西西里對面的最後一塊北非領土了。與征服埃及不同,這是大戰略層次上的一個重要目標。 ] 而向埃及進軍並不能達到什麼重要目的,它不能使德國在北非吸引大量的英國軍隊,因為英軍在1941年或1942年根本沒有主次戰場之分,德軍則在隆美爾到達的黎波里後就很快有了主次戰場之分了。

   只有在東線,德國才可能在大戰略方面取得確定的成果。德國人通過打擊蘇聯,至少會有取勝的機會,因為在那個戰區,縱向勝利可以產生橫向後果:對蘇聯人口和資源的掠奪即可削弱蘇聯同時又可增加德國的實力,彷彿利用外交手段拉走敵人的一個盟友一樣。德國可以把蘇聯的人口和資源都用於德國的戰爭事業。徹底征服蘇聯當然會消除希特勒最大的政治謀略失誤所造成的惡果,從而使德國能夠對付因美國參戰與英國並肩作戰所表明的新的政治謀略失誤。上述例子表明,縱向領域的成功可在大戰略的層次上發揮主導的作用。

以上出自

戰略——戰爭與和平的邏輯

愛德華·魯特瓦克 [美國]

   就這樣,隆美爾於1941年2月6日被召到了總理府。希特勒給他看了一些英國和美國的插圖雜誌,上面登有理查德·奧康諾勝利開進利比亞的照片。這些照片使隆美爾的腦海裡閃現了許多念頭。當他出發時,口袋裡已裝著最高統帥部總司令凱特爾為他擬定的行動方案,指示他在羅馬和利比亞如何對付意大利人。這份文件反映了希特勒的不妥協態度:“不允許把德國部隊投入毫無意義的戰鬥。”根據這一點,他判定意大利目前的意圖僅僅是守住的黎波里。由於這一地區範圍太小,無法建立空軍基地,倘若意大利不同意在的黎波里以東築起一條防線,隆美爾就只好向格拉齊亞尼元帥表示歉意,沒有“必要”把德軍派往那裡。

   有一個暫時的機密是不能告訴隆美爾的,希特勒即將入侵俄國,為此他需要儘可能多的師去執行這一計劃。於是隆美爾僅僅接到這樣的命令:守住現有的防線,準備一次嚴格控制的有限進攻。接到口頭命令的第二天——3月21日,又有一份書面指示作了進一步的強調。他大為不滿,失望地飛回北非,並決心違背這項命令。

,希特勒嚴肅地指示,隆美爾的任務是鞏固陣地並鉗制英國軍隊。“任何必要的有限進攻行動均不得超過小股部隊的兵力……總而言之,你要避免在你開闊的右翼採取任何冒險行動,束縛自己,不要北上進攻班加西。”如果敵人的裝甲部隊開出昔蘭尼加,必將出現一種新的形勢——然而,即使在那種情況下,隆美爾也必須等候新的命令。

狐狸的蹤跡——隆美爾

戴維·歐文 [英國]

隆美爾一到的黎波里,就開始喊叫要求增援,希特勒不顧哈爾德的反對,決定將第15裝甲師增派給他。這就使保障德意志非洲軍團所需的運力增加到6,000噸。這一數字按比例而言是配備給準備入侵俄國的各集團軍運力的10倍,因而宣佈之後遭到陸軍總司令部軍需部長的強烈反對,他擔心隆美爾貪得無厭的要求會嚴重危及巴巴羅薩行動。進一步說,如果隆美爾得到更多的增援部隊,或其行動距離超過300英里,汽車肯定不夠用。根據調查,沿海航運也不可能使這個問題的嚴重性減輕多少。所以,希特勒在同意給隆美爾提供汽車的同時,又下達了一道明確無誤的命令,禁止他採取任何大規模的進攻行動,以免使他的需求進一步增大。

在此期間,隆美爾違背希特勒的明確命令,於4月初發起了進攻。他打亂英軍的陣腳,將他們趕出了利比亞,包圍了託布魯克,但在首次突擊中未能攻克,最後在埃及國境內的蘇盧姆停止了前進。隆美爾的閃電式進軍無論在戰術上怎樣輝煌,在戰略上卻是重大的失策。它既未帶來決定性的勝利,又使本已過長的交通線新增了700英里距離。不出陸軍總司令部所料,由此而產生的負擔過於沉重,是隆美爾的後勤部門所承受不起的。5月中旬,隆美爾第一次,但卻不是最後一次埋怨他的補給工作。

馬丁·萬·克列威爾德 [以色列]

[出自《戰爭與後勤》] 1977

第六章 從錫爾特到阿拉曼

馬丁·萬·克列威爾德 [以色列]

[出自《戰爭與後勤》] 1977

   由於德軍只實現了部分摩托化,又無真正強大的汽車工業作後盾,由於政治形勢要求德軍拖帶著意大利部隊這種無用的累贅,加之利比亞港口容量太小,而陸上前送距離太大,所以,不管隆美爾在戰術上的成就如何出色,進軍中東的軸心國部隊的補給問題顯然是無法解決的。在這種情況下,希特勒最初定下的派一支部隊到北非防守局部地區的決心是正確的,而隆美爾再三違令,遠離基地,盲目進軍,則是完全錯誤的,他將永遠不能得到寬恕。

————————————————————

   很清楚,隆美爾的指揮方法和他的非凡活力使德軍在戰役層次上獲得了巨大的優勢。在隆美爾的親自率領下,德國人比英國人的行動要快得多。這好比是一場典型的空戰,一名較優秀的飛行員駕駛著一架較好的戰鬥機可以對一架較遲鈍的敵機作內側轉彎,向敵機的尾部開火而不會受到懲罰,然後再轉彎第二次開火,這時候敵機還未對第一次開火作出反應。德軍在戰役層次上的優勢最終克服了它在戰區戰略層次上的明顯劣勢。僅此一例就足以證明,一個層次上的成功可以向另一個層次滲透,而這種現象與人們理所當然設想的結果多有差異。

   然而,隆美爾在1941年春天時長驅直入並沒有導致德軍勝利地攻下開羅。相反,在此後的兩年裡,英德雙方開始了戲劇性地進攻繼而又倉惶撤退的交替過程。先是一方後是另一方都超越了它們的勝利頂點。最後,德國人在1943年徹底失敗了。儘管戰果輝煌,但德國人在北非戰役層次上的優勢顯然滲透不到大戰略的層次上。從而取得決定性的勝利。顯而易見的道理是,整個北非戰役只不過是世界大戰這一更廣闊的背景中的一個小插曲而已,它的結局註定要受到其它更關鍵的戰區戰況演變的支配:在東線,德國人幾乎投入了比北非多百倍的軍隊;在西歐,諾曼底登陸後,德國投入了雖比東線少但數量仍然十分巨大的兵力;在亞太戰區,軸心國正與英國的另一些部隊作戰;在北大西洋戰區,盟國的船隊與德國的潛艇展開了搏鬥,這場搏鬥關係到盟國能得到多少補給;而在所有軸心國上空的空中戰區,盟軍的轟炸機將展開對工業區的戰略轟炸。

相互滲透的侷限性

   由此可見,即使隆美爾在北非最終打贏,他的結局也不過和駐海峽群島、丹麥以及挪威的德軍命運一樣。這些德軍曾無敵於一時,但無論如何,不得不在1945年5月7日投降。當然隆美爾並沒有在北非打贏。儘管德軍在戰役層次上對英軍具有很大優勢,但這並不能完全抵銷戰區戰略層次上空間因素的制約作用。人們的視野必須越出北非的範圍,認識到德軍作戰空間因素的廣闊性。我們可以設想,如果隆美爾得到更多的部隊、更好的補給,他很可能達到他個人的最終目標——距的黎波里1500英里的開羅和蘇伊士運河。對於一個才能僅限於戰役領域和至少在北非戰場上顯然完全不懂得戰區戰略的將軍來說,這的確是一個很大的勝利。 [ 注:或者,他本應認識到,他能夠供應的跨越的黎波里到蘇伊士運河(長達1500英里)的這支軍隊人數太少不足以擊敗英軍,而人數多到能足以完成這個任務的軍隊他又供應不了,見範·克利夫德的《戰爭中的供給》第181-201頁。 ] 然而,即便如此,這也只是一次作戰勝利,或者是幾次作戰勝利的戰果,而不是一次戰役勝利。因為戰役並未因此而結束。

   英國人仍將繼續戰鬥,他們無疑會在開羅以南通過上埃及和蘇丹的基地建立一條新的戰線,並在蘇伊土運河的西奈一側,通過在巴勒斯坦和外約旦的基地建立另一條新戰線。通過紅海水域,英國可同時向這兩條新戰線提供補給。如果置之不理,英國人就會在美國人的援助下修建基地、工場、野戰醫院、公路、鐵路和港口,以便養精蓄銳,積累增援部隊,最後收復失地。既然無法迫使英國人投降(因為只有在倫敦而不是在開羅這一目標才能達到),德國人不得不在兩者中作出抉擇:要麼消極等待英國人不斷增加實力,並對德國人在埃及已佔有的成果造成威脅。要麼進一步發動進攻,奪取那些正在針對他們進行反攻準備的大片地區。這種大規模的征服也許會使隆美爾名聲更大,但只要倫敦不想投降,隆美爾決不能取得戰役的勝利。正如馬來亞、新加坡、緬甸被日本人佔領、英國被趕出東南亞以後的所作所為一樣,英國人無疑將繼續戰鬥,在外約旦東部的浩翰沙漠地帶,在敘利亞、蘇丹的廣闊土地上,甚至在埃塞俄比亞進行抵抗。在上述地區,英國人在東線可通過波斯灣和伊拉克得到補給,在南線可通過好望角和東非得到補給。與以前一樣,英國人會著手積蓄力量,最後過渡到反攻,就像1942年後英國人在印度不斷得到加強、1944年開始收復緬甸、並繼續向馬來亞和新加坡前進一樣。(由於日本的投降,就是眼看著要收復新、馬,也沒有必要進行了。)

   即使到那時,隨著部隊在遼闊地區拉開戰線,德國人將再次面臨著兩種選擇:要麼在兩條戰線與一個日益強大的敵人展開無限期的戰鬥,要麼發動新一輪的進攻,攻入英國人佔據的對德國的戰果繼續構成威脅的那些地區。對德國人來說,只要戰役沒有結束,從的黎波里以來所取得的一切戰果就仍將是不牢靠的,就只能靠更多的戰鬥來保持。對於德軍來說這些戰鬥只能是進攻性的,這真好比德軍是迎著敵人物質力量的潮湧游泳。而這一切又是他們在政治謀略橫向領域內的根本性失誤所造成的結果。最終,隆美爾將不得不通過東非一直攻到開普敦,同時向東越過伊拉克、穿過伊朗、征服廣袤的印度,以便真正打贏他的戰役。只有到那時,英國人才無法在多條開闊的戰線上作戰。除非德國人把英軍從非洲徹底驅逐出去,並且把英軍從印度攆走,進而與日本在印緬邊境會師,英國人將繼續對前所有的戰果構成威脅,並仍舊將遙遠的的黎波里作為他們的最終目標。

以上出自《戰略--戰爭與和平的邏輯》這個書的作者是美國知名戰略學者,美國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愛德華·魯特瓦克。他的書在90年代被我國軍方主動翻譯引進國內。

 德軍最高統帥部作戰局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戰爭日誌記載道,元首對第六集團軍的處境抱有“信心”,雖然能否真正給被圍的集團軍空運它每天所需的七百噸給養是令人懷疑的。這樣的空運需要大約五百架左右的運輸機,而第四航空隊只有二百九十八架運輸機。

  那天上午,在遙遠的“狼穴”大本營,德國元帥戈林通過他的參謀長耶順內克將軍宣佈,德國空軍將負責給被圍的第六集團軍運送補給。據說戈林的這個保證是不顧緊急的警告作出的。警告說第四航空隊——事實上整個德國空軍——根本就沒有足夠的運輸機從事如此大規模的空運。德國空軍還得保持突尼斯橋頭堡的供應。--

于爾根·羅韋爾博士 [德國]

[出自《第二次大戰的決定性戰役》]

那麼突尼斯橋頭堡用了多少運輸機了?我目前查到的資料如下

為了避免海上運輸冒更大的風險,德國空軍也組建了地中海地區的運輸隊,大約有200架Ju-52三引擎運輸機和15架Me-323巨型運輸機可供調遣,每天又能從南意大利和西西里的基地額外運送585噸物資。

德國差不多將40%的運輸機給了隆美爾,每天運送585噸物資。但關鍵是,斯大林格勒本身有298運輸機,加上隆美爾的215架,剛好500架。

第六集團軍剛好需要五百架才能保持每天700噸的補給,也不至於崩潰。

第六集團軍在斯大林格勒愁的沒運輸機送補給的時候,德軍一半以上的運輸機都集中在地中海和北非

六集和斯大林格勒重要還是北非重要?

以下資料出自

卡爾·貢德拉赫博士 [德國] [《第二次大戰的決定性戰役》] 1981

我的論述:下面一段資料說明,希特勒始終是以東線為中心,北非是次要的。希特勒是考慮過發動進攻,可惜計劃都沒形成了。怎麼洗都洗不掉,1941年2月,到1942年4月。希特勒不想戰略進攻,隆美爾擠佔大量資源瘋狂進攻,影響巴巴羅莎。對此他要負全責。

----------------------------------------------------------------

  德軍在沒有強大艦隊支援的情況下奪取了克里特島,這可能使希特勒認為,地中海的局勢有利於再戰。但是他早已決定對蘇作戰,在一九四一年五月二十三日發佈的“中東”指令中,他斷然把向英軍佔領的位乾地中海與波斯灣之間這一地區的決定性攻勢(包括進攻蘇伊士運河)的時間推遲到“巴巴羅薩”作戰(進攻蘇聯)勝利結束之後 [ 注:德國的軍事實力範圍擴大到地中海東部,對他來說首先只是意味著東線深遠翼側有了更為可靠的保護。 ] 。

六月十一日起草的第三十二號指令極其詳盡地闡明瞭這一思想,並且涉及到完成“巴巴羅薩”作戰後揮師在東南歐作戰要作的準備工作,其中包括使用這條始於希臘南部的“海上新航線”,“向在地中海與近東的英軍發起圍攻”。

 另一方面,自從意大利在一九四○年底第一次企圖進攻蘇伊士運河慘遭失敗之後,軸心國就侷限於保衛意屬在的黎波里塔尼亞的北非殖民帝國這一核心地區。甚至那時也是在躊躇再三之後。希特勒才終於同意德國向其盟國意大利提供必要的援助。他之所以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害怕意大利一旦喪失其在北非的殖民地橋頭堡,就會放下武器完全背棄軸心聯盟。

由於在這同時佔領了整個巴爾幹半島而且又正要發動對俄國的進攻,德國現在有可能對地中海進行更富有雄心的考慮。希特勒便開始考慮實施鉗形攻勢,其南路將從北非向東推進,穿過埃及深入中東,從而瓦解英帝國。

可是在這種富有雄心的計劃還沒有具體形成之前,在北非的意、德部隊就被逐回到他們原先在錫爾特海灣地區的出發陣地。此時正值一九四二年初,東線的冬季危機正處於緊張階段

--------------------------------------------------------------------------------------

我的論述:最後希特勒看他沒法打下北非,希望他多拖下英軍,結果隆美爾不想給德國背這個鍋又跑掉了,具體見下資料,哈哈哈哈,自己到處惹禍,惹出禍事,上面要他自己承擔責任了,又直接甩鍋跑了,笑死我了。

這個時候談責任了,當初怎麼不談責任是幫德國省資源防守!現在上級給他的責任是防守,他又把逃跑當自己責任了,****。------------------------------------------------------------------------------

  但是另一方面,在激戰仍猛烈地繼續進行時。情況似乎突然有所好轉。十一月一日對現場情況進行了觀察之後,凱塞林認為最危急的關頭已經度過。與此同時查諾伯爵在其日記中也提到,墨索里尼情緒很好,他認為這是北非“戰事的順利發展”而致。可是這些愉快的印象,很快就由於後續不太有利的報告而消逝。這些報告使得意軍最高統帥部不得不於十一月二日下達一項命令,即“不惜任何代價”守住阿拉曼的陣地。同一天下午晚些時候,希特勒也感到有必要給隆美爾發一份熱情洋溢的無線電報,鼓勵他固守到底。電文一開始,希特勒就表白了他對在北非的部隊及其司令的充分信任,然後再次宣稱在這種形勢下,“不能有其他想法,只能堅持到底,寸土不讓”。爾後,他正式許諾要盡最大努力提供必要的補給品及裝備,接著在電報結尾時對隆美爾陸軍元帥本人囑咐道:“以堅強的意志戰勝強大之師,這在歷史上不乏前例。你可以向你的部隊指明這條唯一的道路,不勝利毋寧死!”

  然而,在這封冗長的密碼無線電報抄下來、譯好再送到隆美爾手中時,他早已決定——在十一月二日晚上十點——進行有秩序的撤退。在這次歷時十一天的戰鬥中,英軍憑著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彈藥不斷猛烈轟擊軸心國陣地。因此隆美爾置反覆給他的命令而不顧,決定把他的部隊完整地從阿拉曼撤出,決不拖下去讓他們送死,他認為這是他的責任。

--------------------------------------------------------------------------------

節選複製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