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进项少,销项多,利润高,如何解决高企业所得税?

WdLsp_缈


实务当中不少企业有这样的困惑。产生的销项多,成本票却相对较少,于是导致企业利润较高,相应的企业所得税也较高。但是,仔细分析会发现,各个企业虽然结果相似,但产生的原因往往大相径庭。所以要谈论如何解决,先要分清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一、进项少、利润高的原因。

首先,这里的进项应该不仅仅是指增值税的进项,而是指企业所得税当中所涉及到的成本。由于成本较低,那么相应产生的利润就会较高。但这样的利润高是表明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吗?还是仅仅是一种表象,则值得我们深究。

1. 企业是高利润的行业。

有些行业基于其本身的特性,能够获取的成本票确实是不多的,这样的行业往往利润率也是较高的。最典型的就是咨询行业。因为其主要的成本是人力成本,并不会取得相应的发票,所以会呈现出进项少的特点。并且行业的利润率普遍较高。因此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

2. 由于经营上的问题导致企业进项票少。

有些企业上游供应商以散户居多,多数没有开发票的意愿,使得企业难以获得进项发票,导致成本核算不准确,利润偏高或者被调整的应纳税所得额较大,所得税偏高。

3. 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导致进项票少。

有些企业没有主动取得发票的意识,那么,会导致大量的进项票流失,这时候企业由于缺少成本票,使得成本计算不完整,或者因为缺少成本票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使得所得税升高。

4. 由于采用了不合理的节税手法导致成本偏低。

比如为了降低社保或者节省个税,故意降低人工成本。那么会导致账面上的成本偏低而利润偏高。

二、针对不同原因的处理方案。

由于企业利润高,导致所得税高的原因各不相同,因此需要针对具体的原因进行分析之后,才能提出针对性的方案。

1.如果企业本身的行业就是高利润的行业,那么高利润率本来就是企业的一个行业特性和优势。因此,减税的方案更多的要考虑是否有税收的优惠。

企业需要了解的是企业所得税税率也并不只有一个25%,需要看看,企业是否能适用更低的税率?此外要积极应用地方性的优惠政策,争取到相应的税收返还,以减轻企业的税收负担。

2.如果是经营上的问题导致企业的进项少,那相对就比较复杂。

这需要考虑是否能够在供应商端做出改变?比如重新筛选供应商,更多地选择有资质能开票的供应商;或者重新测算采购的价格,看看能否通过价格协商提高供应商开票的意愿,同时保证企业的总成本不上升;或者改变供应商,看看供应商是否能享受一些税收优惠政策,从而在不提高成本的情况下接受开票;或者改变供应链,通过延长或者缩短供应链,在成本不增加的情况下使开票成为可能。当然,也可以考虑对企业自身进行一定的改变等等。

3.如果是管理上的问题导致的进项少。

那么需要在内部管理上有所加强,可以考虑的方面包括几点:

一是树立起需要取得成本发票的意识;二是建立相关的制度做保障;三是加强日常监督和控制;四是及时进行事后的总结和反馈。通过这几个步骤可以加强日常的管理减少进项票的缺失。

4.如果是因为采用了不合理的节税方法而导致企业所得税偏高,那么需要对当前的做法进行一个测算。比如,对于我们的现代服务行业和生活服务行业,本身进项的大头就是人工。这个时候我们要将人工拆分成为专职人员薪酬和兼职人员薪酬,对于专职人员的薪酬,我们不能一味的通过降低基本工资来降低社保的压力,这样会导致企业所得税偏高,对于兼职人员的薪酬,我们不能为了降低个税就不要求其开发票。我们需要做好社保、个税以及企业所得税之间的权衡,最终确保企业的总税负最低。

此外,如果企业需要对自身进行改变,比如企业想变更为小规模纳税人并申请核定征收,那么这时候还要考虑下游的客户群及占比。如果客户群都是大客户,那么会对企业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要求较高,如果企业变成小规模,那么也许客户就不能接受税率的改变,所以企业究竟采取什么样的措施还要考虑客户端情况。

三、总结。

虽然企业的表象都是进项少,利润高,但往往其背后蕴含着不同的深层次原因。因此不同的企业需要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来提出具体的方案并做出改变。任何一个适合的方案都必须是为企业“量身定制”。所以这里所说的方法也仅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希望能够给到企业一些事启发和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