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案例分享

已經晚上十點鐘了,夜已經深了,所有人都逐漸開始進入美好的夢鄉,妮妮依舊在擺弄自己的玩具,這個時候媽媽催促妮妮快點去睡覺,結果妮妮不為所動,依舊自顧自地擺弄玩具,妮妮這種不聽話的行為徹底激怒了媽媽,然後媽媽憤怒的訓斥妮妮,接著不由分說就把妮妮拉到床上去命令妮妮立刻睡覺,就在這時妮妮大哭著說了一句:“壞媽媽,我討厭你”!

這句話戳中了媽媽的敏感內心,媽媽聽到妮妮說討厭自己的時候內心非常的受傷,她捫心自問對待妮妮是全心全意的付出,從來沒有虧待過孩子,所做的一切事情都是為了妮妮好,怎麼到頭來卻落得妮妮討厭自己的下場呢?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沉默了一會媽媽的理智也回來了,然後她問妮妮:“你能告訴我,你為什麼討厭我嗎?”妮妮思考了一會後說道:“因為你對我不好”!媽媽聽到妮妮這麼回答心中剛熄滅的怒火又忍不住要升騰起來,就在這時妮妮又說道:“我討厭你發火的樣子,如果你真的喜歡我,為什麼總是衝我發火。”

妮妮的這番話給了媽媽很大的震撼,媽媽想到自己平常工作非常的忙碌,有時候回到家之後還要繼續加班,雖然跟妮妮待在一起,但是心思卻撲在工作上,有時候妮妮會打擾她,然後她就會不耐煩對妮妮發火,想到這裡媽媽非常羞愧。

媽媽一直以為對待妮妮全心全意的付出,妮妮想要什麼就給她買什麼,平常認真工作也是為了讓妮妮有一個更好的生活水平,媽媽認為自己做得非常好,沒想到這只是媽媽認為的“好”而已,妮妮根本不需要這樣的生活,她需要的只是媽媽的愛而已。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案例分析

張德芬說:孩子天生就是最敏感的小雷達,父母表面上再怎麼說、怎麼做,都不如他們在能量層面、心理層面感受到的東西來得有說服力。

我相信絕大多數父母都會心甘情願地為孩子付出,但是父母也要清楚一點,你所認為的為孩子付出,對孩子好,真的是孩子所需要的嗎?

曾經有這樣一項社會調查,記者首先走進幼兒園,然後詢問這些孩子們:一個可以陪伴你的媽媽,還有一個不能陪伴你但可以給你很多錢讓你衣食無憂的媽媽,你會選擇什麼樣的媽媽?幼兒園的孩子們幾乎都選擇了第一種媽媽。然後記者又走進中學校園採訪,絕大多數的中學生都選擇了後者。

從這個社會調查中我們也可以得知,孩子在不同的年齡段內心需求也會不同,孩子在小時候根本不會考慮物質條件怎樣,他們僅僅需要父母的愛而已。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孩子為什麼會說討厭你?

1.內心感受不到愛,缺乏安全感

英國著名心理學家Bowlby的依戀理論指出:孩子心理的穩定以及健康發展取決於心中是否有一個安全基地。簡單來說孩子是否擁有安全感,兒童早期安全感的來源通常來自於父母,因為這個時候的兒童個人能力不強,可以依附的人只有父母,如果這個時候兒童可以得到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孩子內心就會充滿安全感,反過來也就是說如果孩子得不到父母全心全意的關愛,孩子的內心就會缺乏安全感。

心理學家戴維·埃爾金德也曾說:“孩子們最需要知道的是,他們對父母很重要,永遠都被愛圍繞。”

家長千萬不要以為孩子內心什麼也不懂,其實孩子的內心非常敏感,家長表面上如何說愛孩子根本沒用,不如孩子內心感受到的愛來得更有說服力。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2.家長跟孩子的溝通方式有問題

比如在開頭講述到的事例中,媽媽催促妮妮快點睡覺,可是妮妮並沒有聽從媽媽的話,然後媽媽就憤怒地斥責妮妮,在這個過程中妮妮根本感受不到媽媽對她的愛,感受到的只有媽媽的怒火而已,在這種情形下孩子說出“討厭”二字真的很正常。

畢竟家長明明有更好的解決方式,你為什麼非要用發火這種方式呢?你完全可以多點耐心,首先跟孩子溝通一下為什麼她還不睡覺,認真聽一下孩子不睡覺的原因是什麼,瞭解清楚原因之後再解決問題就簡單得多了。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當孩子說討厭你的時候,家長要怎麼做?

1.對孩子多一些耐心

絕大多數家長聽到孩子討厭自己的時候,內心都會很受傷,而且還覺得很憤怒,甚至會以為自己的孩子是一個“白眼狼”,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不是衝孩子發火,而是多一些耐心,認真聽一下孩子討厭自己的原因是什麼。

2.給足孩子安全感

想要給足孩子安全感其實也很簡單,首先要高質量的陪伴孩子,也就是說在跟孩子在一起的時候心思也要在孩子身上,另外一點就是讓孩子心中有被愛的篤定感。什麼叫篤定感呢?就是孩子的內心特別肯定父母是愛自己的。

有一次,幼小的我,忽然走到母親面前,仰著臉問:“媽媽,你到底為什麼愛我?”母親放下針線,用她的面額抵住我的前額,溫柔的,不遲疑地說:“不為什麼,——只因你是我的女兒!”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冰心特別的愛自己的母親,一生寫了很多讚頌母親的文章,只因為冰心知道母親特別的愛自己。想要讓孩子有被愛的篤定感其實非常簡單,家長要給孩子傳達這樣一個信念即可:我愛你,不是因為你做了什麼,只是因為你是我的孩子。

有的家長會把孩子當作自己的私有物品操控孩子,比如會對孩子說:你要聽話一點,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這種做法會對孩子的內心造成焦慮以及不安。會導致孩子認為:只有我聽話,媽媽才會愛我,一旦我不聽話,媽媽就不會愛我了。

當孩子說“討厭你”,家長無需傷心,孩子只是缺乏被愛的安全感

總結:孩子們內心最深的渴望是:父母一直愛著自己,深深喜歡著自己。當孩子說出討厭你的時候,家長不用覺得太過傷心,畢竟人在情緒爆發的時候特別容易口不擇言,孩子也不例外,這個時候你要做的就是多給孩子安全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