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 共克时艰——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区防控生产实录

王孝香


2020年开年伊始,便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性的肺炎疫情,按下了城市的“暂停键”,全国上下都投入到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贵州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按照中央、省、市、县的决策部署,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编织精密严格的疫情防控排查网,用疫情“防控线”坚守园区生产“生命线”,保证园区铝产业链健康发展。


龙头企业主动作为,严格管控防疫一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面对来势汹汹的肺炎疫情,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链的龙头企业双元铝业公司及时研判、紧急部署、高效组织,与关联企业上下齐心,全力配合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

“疫情形势相当严峻,生产经营不能耽搁,时下是考验大家伙的时候了,即刻起,各部门负责人要打起十二分精神,下沉防控一线,以‘不过节、不过年’的姿态,全身心投入疫情防控和稳抓生产各项工作中,切不能出现半点差错!”除夕当日,在双元铝业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上,公司党支部书记、董事长黄厚涛发出动员令并作出强调。


上下齐心 共克时艰——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区防控生产实录

双元铝业厂区进口处,安保人员为进出人员测量体温


防疫守“底线”,生产有保障。大年初二,双元铝业开通疫情防控“绿色通道”,优先落实疫情防控经费,围绕个人防护、消毒查杀等物资需求,紧急采购调运,为职工及家属科学发放防护口罩7000余只、送去关爱的同时筑牢防疫“防火墙”;采购乳胶手套1000双、消毒水近20件、红外测温仪10把,全力保障防控供应。

“进出的每一辆车和每一个人我们都要严格检查和消毒,领导也不能例外。”物业部主管曹洪介绍,接到防控任务后,自除夕当日开始,防控小组实行24小时轮班制,一、二号岗每天检查消毒进出车辆50余辆,为1000余进出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严格做好相关台账,确保不漏一车一人。与此同时,消杀护卫队每天对生产区、办公区、住宿区、食堂等区域进行3-4次清洁和消毒,确保不留卫生死角。

而园区的其他关联企业,在按下复工复产“开机键”前,多管齐下,“线上+线下”相结合,做好员工返岗前的疫情排查及防疫知识的普及。“复工之前,我们从北京订购了5000只口罩,在保证员工做好自我防护的同时正常开展生产工作。”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下称莹月帆铝业)的办公室主任田锦芳介绍,公司复工后制定了详细的人员排查台账,与员工签订疫情防控承诺书,并提前将返岗员工信息报备给水城经开区,省外返岗员工进行核酸检测,一切正常才返岗上班。

在贵州力威铝业生产车间进口处的显示屏上,滚动播放着疫情防控的相关知识。据了解,该公司在做好员工疫情防控台账登记的同时,还利用钉钉软件对员工进行线上疫情培训,确保人人知晓,全员参与到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来。

在这个特殊时段里,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以严格到位的防疫措施、精密严细的防控网络,为车间的生产筑起了疫情“防火墙”,截至目前,园区铝产业关联单位尚未发现一例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车间生产平稳有序。


有序复工抓生产 火力全开保订单


疫情防控不放松,复工复产同推进。

作为铝及铝加产业链最上游的龙头企业,为给下游企业复工复产提供铝水供应保障,疫情和春节期间,双元铝业电解铝生产车间坚持满负荷生产。今年1-2月完成原铝产量2.24万吨,较2019年同期增长857吨;实现工业总产值3.11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长约0.24亿元。在生产发展的同时,有力的支持了水城铝产业下游相关企业的稳定发展。


上下齐心 共克时艰——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区防控生产实录

双元铝业生产车间


2月8日,贵州省政府办公厅下达了关于有序推进企业项目复工复产的通知,水城经开区铝产业链中下游关联企业在省、市、县及水城经开区的安排部署下,有序复工复产。铝及铝加工产业园各企业生产车间逐渐按下“播放键”,火力全开保生产、追进度,争取把耽误的时间抢回来,把损失补回来。

“因为突发疫情,较往年来说复工晚了几天,现在我们手上的订单都来不及做,基本上是老客户下单,订单已经排到了三个月后。”据莹月帆铝业田锦芳介绍,公司刚复工时在运输方面受到了一定的影响,但现在随着疫情形势渐缓,运输的问题也基本解决了,现在车间满负荷正产。

产业链中游企业贵州十九度铝业的生产车间内,生产线如火如荼地运行着,“一天的产值在120万元左右,从我们开始复工到现在,已经接到接近2000万的订单,目前手上大概还有800多万的订单没做出来,现在的订单一天比一天多。”十九度铝业总经理田应辉高兴地说,复工以来,车间满负荷生产,订单应接不暇。

“昨天园区下游的札亚铝业已经在催我们这边的铝棒了,目前车间正在加紧生产。”贵州水城亮星铝业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文称亮星铝业)总经理周兰波介绍,随着产业链下游铝加工企业的有序复工复产,订单量在逐渐增加,也陆续接到广东市场的订单。

如今,水城经开区铝及铝加工产业园里,车间隆隆的机械声和着空气中弥漫的消毒气味,各生产车间,随处可见工人们忙碌的身影,大家规范戴着口罩,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娴熟地操作,生产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目前园区多个企业已恢复了正常的生产秩序和产出水平,渐渐步入步入发展正轨。


稳中求进增活力 产业集群效应凸显


“我们目前是生产销售铝卷,铝瓦投产后,可以实现铝卷的自产自销,增加产品的附加值,让园区的铝产业链更加完善。”田锦芳介绍,莹月帆铝业将另成立一家新的公司,以莹月帆生产的铝卷为原材料生产铝瓦,建成投产后将是贵州省内第一家专门的铝瓦生产基地。

而在安润吉铝业新建成的生产车间,12条漆包线生产线于3月5日正式启动。目前该基地在西南地区属于最大的漆包铝线生产基地,年产3000多吨,也是贵州省唯一的漆包线生产企业。


上下齐心 共克时艰——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区防控生产实录

安润吉铝业漆包圆铝线生产车间


自2016年双元铝业正式复产以来,依托其生产的电解铝产能,水城经开区先后引进了十几家中下游铝加工企业,有中游水城亮星铝业铝合金棒、安润吉铝业线杆加工、莹月帆铝业连铸连轧合金薄板、铝王铝业圆柱锭等项目;下游十九度铝业型材加工、安润吉拉拔铝丝和漆包线、力威铝模板加工等项目。目前,“1+3+N”的产业链布局基本成型,逐步实现了产品结构从生产原材料到生产中高端产品的转换。

产业链环环相扣,附加值节节攀升。从产业链来看,铝产业园区以双元铝业为“粮仓”,中下游各铝加工企业或互为“食物链”,如札亚铝业以亮星铝业生产的铝合金棒,贵州莹月帆铝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铝卷带、铝板材为“食物”生产室内外金属铝质天花吊顶、铝型材等产品;又或公司内部形成小型产业链,如安润吉铝业,将双元铝业的铝水第一轮转化成初级铝制品——铝线杆,再经过铝丝拉拔生产线拉成不同型号的中级产品,最后进入新建投产的漆包线生产车间,生产高端产品铝漆包线。企业之间的原料互供、资源共享,使园区电解铝深加工产业链条不断延伸。

现如今,水城经开区铝产业园区的铝制品涉及铝棒、铝线杆、铝板材、铝圆片、铝合金模板、铝制环保装饰材料、贵炬电器、山火电器、全铝合金家具等,产品丰富多样,附加值节节攀升。

下一步,在水城县经开区的统一部署下,铝产业链还将引进多家铝精深加工企业。截止目前,园区引进的安泰达商贸有限公司铝合全门窗生产项目、百川塑钢门窗护栏有限公司铝合金门窗加工项目、贵州九衡铝业有限公司铝合金建筑型材及工业型材加工及其配套和下游产业项目在建,建成投产后将为铝产业链增加活力,进一步丰富产品业态,做强铝产业集群效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