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在我眼里,中供铁军的三大能力比较强,第一个是销售管理很强,第二是人力培养做的好。第三,阿里特别喜欢讲的价值观特别出众。

接下来我就从这三点出发,给大家展开讲讲我观察了五年多的阿里中供铁军。以及向他们学习应该避免的误区。

1

企业挖掘中供销售人才的误区

大家都知道,阿里中供是以带线下销售出名的,从团购开始造成了这一波浪潮。以至于大家都想从阿里中供铁军中,为自己挖掘销售团队负责人,但中供是一个很复杂的组织。

中供巅峰时的销售团队大概有五六千人左右,算上离职的、现存的,加在一起得有一两万人,

这些人进入的年代不一,类型也不一样,意味着他们适应的公司类型、老板类型都是不太一样的。

1、强推式销售和顾问式销售

从销售特点上看,阿里中供铁军粗略分为两大类,强推型和顾问式。

■强推型:是大家比较常见的,追客户追的很紧,拼命给你销售信息、产品,话术也不多变的销售。中供有很多人都是这类型,其中的典型代表就是贺学友。他是中供发展早期很著名的一个人物,也是里程碑式的人物,贺学友的出现打开了中供系销售团队的天眼,让大家知道了原来中供会员可以能卖到这么多。

众所周知,中供是一个会员产品,是存在于阿里巴巴英文网站上面向外贸人员做营销的虚拟产品。这个产品在发展初期或很长时间段,都是需要强推的,因为几万块的产品,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而且当时外贸行业也不只有阿里一家,阿里也不是做的最早的,竞争激烈。


所以,强推这一类的销售员,在阿里发展初期对公司的业绩增长在一个很强的奠定式地位。

■顾问式:另一个类型是阿里比较推崇的顾问式销售,可以简单理解为,这类销售push的感觉不是那么强,更多的是靠自己对行业的理解、产品知识来获得订单。

顾问式销售也可以再细分一些,比如阿干和王刚的类型就不太一样。我的书里也有写过,王刚在内部被称之为猎手,一抢一个准儿命中率很高。他跟阿干那种从利他心态出发,靠自己对行业、产品、客户的理解,靠自己的勤奋获得订单的方式不太一样。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像瓜子二手车的coo陈国环又是一个类型,他是气场特别强,自身自带的很强的气场的那种高压型销售。

顾问式销售员在中供体系内的成长可能会更好一些,可能成长为很优秀的COO;而强推式出身的销售,也能成长为很优秀的coo,但是比例可能要低一些。

2、建设过系统和未参与建设型

还有一个重要分类,我在《阿里局2》中写阿干时有提到这一点:建设过系统型和只见过系统的人。


只见过系统而没有参与建设的人,可能会觉得一套方法论只适用于一家公司。而建设过系统的人,因为目睹了阿里中供这套体系的诞生和演变以及迭代,非常有可能明白其中的原理,更容易抓住其中的精髓,以至于他要把这套原理复制到其他公司时,心里也会有数。

■第一代元老:在中供体系里,越年轻的人可能就只是见过系统的人,越老的人他可能就参与建设过这个系统。所以我把2000至2002年划分为第一代元老,这一代人是中供产品刚成型时就参与进去的,基本上都多少参与了阿里中供销售体系的打造。

■中生代:2004年前后,我把他们称之为中生代人员。他们进去时,公司基本上有了规模级的营收和利润了,算是上了轨道的正统公司。我认为中生代这一波销售,比较厉害的在于他们可能参与了方法论的沉淀。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因为元老一代的方法论大部分存在在脑子里或言传身教里的过程中,没有落成文本、PPT。从2004年开始,阿里就特别注重内网学习功能的建设,这时,网上开始沉淀大量的学习资料。


我一个阿里中供的朋友说,靠着阿里内网上中供销售团队成百上千的PPT,就能再重塑一个阿里销售团队,因为这套方法论的沉淀是非常的成熟了。

■新生代:像2007、2008年以后进去的人就属于新生代了,他们进来时,产品套路都已经非常成型,打下自己烙印的空间不是很大。

如果企业要找中供的人带销售团队,我的建议是2008年前之前的都不错但是很贵,2013年之前的质量也不错,人年轻可塑性相对更大性价比高。之后入职的人经历就平淡的多了。

3、职位类型的差别


从职位上讲,一般的中供铁军销售技能都很强。但如果上升为主管级别就跟销售不一样了,从主管职位上要强调的是,他们已经变成教练了。

在中供,如果你做到了区域经理,又是另一个台阶,这时你就得考虑几个很重要的问题。考虑你的接班人体系,因为区域经理下面有好几个主管,这时就要配个政委。如果你轮岗走了,谁来接替你的位置?这时的区域经理,对接班人体系思考和管理工作的灌输,已经提上日程了。

而做到所谓的省长,能力台阶又不一样了。中供省长要求很强的系统性思考能力,要站在全局思考。老一代的省长们,大概十年前,级别已经不低了,是总监或资深总监的级别,做到省长级别意味着在中供干了已经有小10年,也管着千百号人,自己也历练了非常多岗位,就会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

市面上最“吃香”的那一波大神王刚、阿甘、鱼头,陈国环、吕广渝,都曾经是阿里中供的省长。很多人的最佳战绩都发生在这个岗位上。所以如果想去找阿里中供的人,职级体系中对应的能力台阶要思考好,要按部就班有的放矢的找。

还有一个思考纬度是要看这个螺丝钉,有没有自觉性思考。销售岗位做的时间久了,想问题、看人看事很容易陷入僵化的套路。能清醒认识自己的毛病并能进行修改的,在中供不算多。

4、如何挖掘合适的中供人才?

以上是内部的分层。如果视野再拉长一些,外部还有一个分层,那就是阿里只是代表了销售团队的一个类型。最简单的分析,

阿里销售在面向toB端、小B端是很强的,因为中供的客单价在七八万、十万左右。但有大B的客户和小B又是两个不同的类型。


大家在去找销售团队去阿里挖人时,这几点要区分开来。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那么,什么类型的公司和行业对应适合中供的哪类销售?给大家总结下。

首先,以销售为主要产能的。增加一个销售就约等于加一个销售额的这类公司,适合找中供人带销售团队,因为这种公司的产品往往比较复杂,购买决策比较长。产品定价高,适合中供铁军式的线下面对面直销。

其次,后续客户关系的维护周期比较长的这种类型公司和行业,也适合找中供的销售团队。从中供出走的人来看,大放异彩的行业其实都是这种类型的。比如美团O2O的搭建等,所以大家看看自己的产品和行业是否属于这样的类型。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2

学习阿里人力资源体系的误区

接下来跟大家讲第二块人力体系。

1、政委的几大角色

我这个标题叫“政委体系也远非万能”,先给大家勾勒一下阿里政委体系的缘起。

■政委的四大角色

政委是在阿里当时的业务leader面对工作时分身乏术,公司就决定把这一个角色分成了两半。政委本质上跟国外的HRBP没啥区别。政委在阿里的要解决的问题是,当时新人的留存率很低,业务leader分身乏术,他只看到短期的业务目标,公司很多新人业绩压力很大。

所以邓康明进来后算是一手建立起来阿里的政委体系。

“业务搭档、人力增值、公司员工的同心结、文化倡导者”,这是邓康明给阿里政委定义的这四大角色,其中我认为最突出的角色是业务搭档和文化倡导者。

业务搭档是指,如果业务一把手不在,或者临时轮岗没有合适的人选,政委就要顶替上来带领业务团队,他是要扛指标的,是业务上的二把手。


文化的倡导者,就是阿里的HR,决策权力很大,对于招人有一票否决权,对于开人等很多关键环节,都有很高的影响力。

阿里的政委从结果上更多的体现是艺术性大于专业性。大家都知道,阿里是要考核的价值观的,价值观考核的比重占50%。那这个价值观怎么考核?考核的标准是什么?人们的一言一行符不符合这个标准动作?

这个职位的感性判断有时候会比较多一些,艺术性大于专业性,就意味着里面有很多考量,是通过个人或者领导来操作判断的,有时候也有兴风作浪的可能。所以,企业建立政委体系要慎重,因为它本质上是个一把手工程。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现在在阿里内部也不太讲政委了,更多谈的是HRG,但这个角色的本质是不太变的,还是要负责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还要负责绩效职级薪酬等这些专业领域的东西。


变化体现在他们对于HR业务能力的要求不再是二号首长了,转而要求也要懂业务、理解业务的底层逻辑、能提供建设性的意见,找到关键人才。其实是降低了一点。我觉得这是对的,毕竟术业有专攻。

哪个环节政委体系发挥不了作用?就是业务环节。如果业务leader太强势,政委就变成了业务leader秘书,那跟业务leader就会发生矛盾。所以,这两个方向是有点违背人性的,因为你本身能力强,希望有更大的舞台,但现在放到二号首长的位置上,就要把自己的欲望给压制下去。所以在B2B里,政委也不是一个特别容易干的活儿

2、政委体系的适应类型

现在,阿里、蚂蚁、菜鸟三个公司的HRG大概有几百多人,新时代培养的人居多。我自己理解,新时代政委长于脑力,老政委长于心力,老政委对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感知,公司人员的同心结、使命、愿景的感知更有优势,新的政委专业部分会更好,大家要去阿里挖政委,这个也是要考量的。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那么,政委的适应类型是什么?

阿里的政委适合业务模式简单、处于高速增长期,组织规模快速扩大的公司,这是第一类。

另一个适应类型。是你的公司上下都认可公司的文化和价值观,才能把政委用好。政委说到底就是一个人力资源体系的岗位,他不是CEO、不是大股东,所以,他很大程度不能左右和决定很多事,如果要发挥好自己的作用,他做的很多事是指向根本的东西,如果这把“枪”不是老板想要的,老板就不会扣动班机。

所以我给各位创业者的建议是,不要轻易的去阿里挖个政委。你得先知道自己处于哪个阶段?真的有需求之后再去找才有效果。这是一个打钉子的过程,合适的时间打下去才有作用。

3

阿里价值观体系的学习误区


价值观,是阿里非常著名的一个特点。中供就是阿里的价值观最早的发源场景和也是应用场景。中供铁军是特别喜欢强调自己在阿里价值观的纯正性。

1、使命、愿景、价值观

我先跟大家界定一下。大家谈起阿里的价值观,其实是在说它背后的一套话语体系。用吉姆柯林斯的话就是核心理念,包括使命、愿景、价值观。

■使命:使命就像是启明星一样,你永远能够不到它,这是你生存的根基和存在的意义。你的使命是什么?本质是问这个世界有你没你,区别在哪?你在这个世界的坐标是什么?

■愿景:我的理解是更偏行业、产业、公司层面,你可以简单理解为战略,对于公司前瞻性的判断,愿景跟使命的关系是,你很难完成你的使命,如果你的使命容易完成或使命设的太小,公司发展就会遇到问题


举个例子,微软曾经的使命是,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台电脑,没想到这个目标在几十年就完成了,后来公司陷入停滞,从理念层面,就是这个原因。

■价值观是为了完成这项使命、愿景的行为规范。从范围上来讲,使命是最庞大的,然后愿景窄一些,价值观更窄一些。价值观,使命与价值观,这也是马云最常强调的一个话题了。

2、价值观远非万能

但我们思考,阿里的赢是靠着价值观吗?很多企业盲目地去学,我的建议是不要去学。阿里价值观跟其不同时间段的发展状态有很大的关系

在2000年10月阿里的西湖会议时,决定阿里命运的会议中,中供会员产品被确立为公司主要的发展方向之一,几个月后。他们才把自己的使命、愿景、价值观给梳理出来。大家注意,这几个月的时间窗口很重要,意味着公司要先务实,才能务虚。务实有结果了,务虚才会有结果,很多喜欢空谈的公司就是这一点弄反了。

如果早几个月,阿里成立之初,他们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主营卖什么产品,产品也在各种试错的过程当中,这个时候去强调存在的意义,是很空的,因为公司的现金流还是很紧张的。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但据我观察,现在一些公司看到阿里的榜样,立刻跑过去学,完全没有考虑自己公司所处的状态、这是很不科学的。所以一定要从别人的案例中总结、反思适合自己公司的使命、愿景、价值观,而且在不同的时间点、公司不同发展阶段要去进行相应的调整。

阿里从2001年的“孤独九剑”到2004年的“六脉神剑”再到2013年阿里对六脉神剑的考核,以及2019年新六脉神剑新的考核。这都说明了不同时间段阿里价值观的不同调整。

我觉得我们创业公司最初最着急的不是使命、愿景、价值观;最着急的永远是先活下去;怎么持续活下去?很多公司非常盲目,该务实的时候去务虚了。

我个人感觉。价值观的设立是你要对未来有乐观的态度。你得相信自己会有一个很美好的未来,相信自己的国家,折合行业有一个很美好的前景,才会去想这些务虚的事。这个说来简单,其实是一个挺有挑战性的,

4

你的企业坐标在哪里?


我们今天讲了学习阿里的三大误区:首先,慎重挖掘所谓中供销售团队的人;慎重运用阿里政委体系;谨慎地设立自己公司的核心理念。

今天的创业者,首先要明确自己坐标,即你现在处于什么状态,你现在是什么财务状况?如果是估值公司,就要走估值路线。公司拿到投资人的钱还能坚持多久?如果公司垮了,下一步有什么打算?你创业初的原动力是什么?你在朋友圈里是个什么地位?你在整个中国是什么地位?

考虑这些问题就会让你很清晰地意识到,你是谁?你为什么走到了今天这个位置?你接下来要往哪里去?你一定得非常坦率地去想这些问题,只有坦率了,才能理性,才能冷静下来。


为何你的销售总不开单?因为你不懂识别“销售大神”?

我们这个社会,有太多人没意识到自己不足、对自己的坐标不太清楚,这个是我看到一个很常见的毛病。

你清楚地找到了自己的坐标,再坦率理性地面对欲望,我认为你才能找准自己的未来的定位。

你在找到自己将来坐标的过程,理性就会体现在两方面,第一学习欲望会更准确,很多案例当中蕴含的道理和逻辑都是有自己的适应性的,你没学成并不意味着这个道理不对,学成了也并不意味着这个道理就是真理了。


其次,明白欲速则不达,跑得快的都要付出代价。理性的思考,让你在看到外面世界喧嚣和热闹时,你即使没有处于热闹中,也能冷静的面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