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齐心”的大行动

<table> “上下齐心”的大行动

在检查检疫点执勤的特警。 郑奕煌 摄

/<table><table> “上下齐心”的大行动

复工企业员工上班前须通过消毒通道。

洪志滨 摄

/<table>

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国。抗击疫情,是对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从全民动员全民参与防控,到全面助力复工复产,战“疫”大考两个多月来,潮州保持本地病例“零扩散”,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率为100%,限上批发零售企业也已基本全面复工。这是潮州全市各级各部门团结一致、党员和志愿者日夜坚守、社会各界齐齐助力所取得的成果。

超3万人次日夜坚守一线卡点、检查司乘人员209.49万人次、1190个排查小组“扫楼扫街”、叫停春节民俗活动3000多场次……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潮州充分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主观能动性,上下齐抓党群共建,用“人海战术”构筑起一道道阻击疫情的人民防线。

●南方日报记者 郑淼鑫

超3万人次24小时轮班坚守一线卡点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潮州第一时间成立市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前方指挥部和社会面管控、医疗救治等7个小组,并启动疫情应急处置“四个一”机制,全面动员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潮州是广东“东大门”,是入粤的重要通道。疫情来势汹汹,如何守住这个门户,保护一方平安,显得极其重要。经研究,潮州迅速启动联合查控机制,选派公安、交通运输、卫健等部门和各基层党委政府工作人员,在入粤、入潮通道设置46个卡点,对来往车辆、人员等开展24小时疫情防控查验工作。同时,公安治安管理部门和基层派出所联合镇、村治安力量,对春节期间大型民俗活动进行管控,配合当地党委政府做好基础信息摸排和劝导、防控工作。

战“疫”初期,随着疫情形势严峻,气温骤然下降,面对面临病毒感染危险、站点条件困难、连续奋战多天,卡点执勤人员疲劳不堪的情况,潮州市决定在各个站点成立临时党支部,发挥“支部建在连上”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民警的先锋模范作用。在组织部门的倡议下,广大基层党员干部纷纷主动请战,一天内共有3454人提交请战报告。一时间,各卡点都悬挂起党旗,很多执勤工作人员的胸前也都佩戴了党徽。

“我们卡点高峰的时候一天有约7000辆车出入,每辆车的检疫时间十几秒到几十秒不等。”沈海高速潮州服务区卡点负责人王伟航告诉记者,由于车流量大,他们在服务区开辟了9条检疫车道,配备执勤人员约70名。成立临时党支部后,各个班组的组长都由党员民警担任。在党员民警的带领下,他们克服天气冷、条件差、连续作战等不利条件,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检查卡点的党员志愿者发挥了先锋模范作用,他们的工作得到入境车辆司乘人员的称赞和配合,也感动了周边村民。村民们有的送口罩,有的煮好凉茶送来。在沈海高速潮州服务区卡点,58岁的市民陈志远看见执勤人员工作强度大,天气又冷,主动无偿为一线执勤人员煮早餐和夜宵。“民警们日夜坚守,为潮州筑牢疫情防控的重要关口,特别辛苦。作为一名普通百姓,我也想出一份力。”

在潮州市湘桥区铁铺镇五乡村防控检查点,50岁的村民陈庆全更是动员一家三口义务给卡点做饭。陈庆全在卡点附近开了几年农家乐,因为疫情暂停营业。卡点上的工作人员一忙,拖过饭点是常事,送来的盒饭经不起冷风,当大伙打开盒饭时,饭菜常常是凉的。陈庆全看着有些着急,主动申请为卡点义务做饭。每天早中晚和宵夜四餐,一家三口分工,从早上6时一直忙到凌晨时分。陈庆全说,“有了这个卡点,村里很安全,大家都可以安心。”

据统计,截至2月24日凌晨卡点撤离,全市各级部门投入一线卡点的执勤人力33230人次,共检查车辆82万多车次,检查司乘人员200多万人次。

外防输入、内防反弹,全民防疫成为共识

疫情初期,正值春节返乡潮,人口流动、聚集活动增多,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如何做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成为最为紧迫的任务。加上在外潮人春节期间返乡和正月期间游神赛会等人文风俗根深蒂固,防疫工作压力巨大。

为此,潮州全面加强联防联控和群防群治,开展“到社区报到,在一线立功”行动,广泛组织机关干部、民兵武装、企事业单位等人员下沉基层。公安、卫健、交通运输等部门以及其他职能部门、各镇街工作人员联合组成检查队联手防控。充分发挥基层网格化和信息化手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上报,全力做到入户排查、重点群体监控“两个全覆盖”,确保不漏一人一户。作为抗疫之战重要一环,基层防控延续至今。

当前,社区防范境外输入压力持续存在。为做好涉外人员返潮后的疫情防控工作,潮州各地纷纷协调医务人员、公安民警、海外留学教师等骨干组建涉外人员服务专班,全力降低疫情输入风险。

程思明是湘桥区金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防疫组组长,身材娇小的她穿上均码的防护服显得有些拖沓,她只好用夹子、皮筋将防护服的袖子、裤腿扎到合适的长度。“3月16日是我第一次执行涉外人员调查任务,为回到潮州的两名留学生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第二次任务是到机场为一名国外返潮人员进行流调。”程思明说,任务几乎都是临时下达通知的,大家立马出发,接到任务时没想太多,因为这是职责所在。

众志成城,全民战疫。潮州每一个社区、每一条街道、每一根“神经末梢”都在发力,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总要求,结合自身区域特点,动员街道、社区、园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有力有序有效地推进联防联控。

在潮州恒大城,一支由业主组建的抗疫队伍还成立了临时党支部,他们主动帮助居委上门登记排查,捐献防疫物品;在东山社区,守卡点、爬楼梯、敲房门成为志愿者日复一日的工作……在各基层党员干部的号召下,广大市民群众也积极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成为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全民防疫的重要力量。

此外,为了把最新疫情资讯、防控科普知识源源不断地送到各个角落,打通疫情防控信息的“最后一公里”,潮州结合自身实际,村村响起了大喇叭。村干部、志愿者等手持喇叭穿街走巷,一辆辆宣传车进村入户宣传,滚动播出预防宣传音视频,宣传标语处处可见。

据统计,疫情防控期间,潮州共发动12万余名党员参与疫情防控,组建1100多个党员突击队,全市共组建“三人排查小组”“检查检疫组”等1190个。建立临时党支部超100个,春节期间取消旅游团队近1000个,叫停春节民俗活动3000多场次,没有发生一起聚集性民俗活动。

防疫、生产和扶贫“三不误”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的变化,企业复工复产和农村脱贫攻坚工作成了新的课题。对于潮州这样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传统经济支柱的城市来说,形势更加复杂严峻。对此,潮州先后出台两版工作指引,及时把复工复产企业员工纳入农村和社区网格化管理范围,推动防控力量向农村、向社区下沉,发挥基层党组织政治引领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坚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复工复产。

位于饶平县钱东镇的顺晖陶瓷有限公司复工后,同往常有了大大的变化。上班的员工都得先接受体温检测,进入生产车间还需要通过一个长约10米的“消毒通道”。同时,该公司为了保证员工之间的安全距离,原本能容纳5个人的工作台,改为3个人同台。该公司还在各个角落进行早晚两次的全面消毒。

随着企业复工备案制的取消,对返潮人员的精准掌握更是成为基层防控的重点。前述的网格化管理,再一次精细化。潮州要求企业复工前,全面排查所有员工,按照“一人一档”做好建档筛查工作,分类指引员工有序返岗。

3月5日,3辆从云南省玉溪市出发的专车,历经30多个小时,2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之后,终于抵达位于饶平县汫洲镇的广东省饶平县天鹤水产有限公司。为了保证员工及时安全返岗,该公司组织了点对点、一站式专车免费接送员工,来自其他地区的省外员工则全额报销交通费用。

“复工复产的难题,向政府反映后都得到全力支持。”该公司总经理林祥鹤说,政府部门得知企业有以专车形式接送员工返岗的想法之后,主动联系企业,宣传补助申领条件。按照标准每辆专车能补助约1万元,这减轻了企业负担。此外,在企业复工复产前期,防疫物资欠缺,当地政府部门主动捐赠了一批口罩、消毒水,帮助企业渡过了难关。

除了针对工业企业的指引之外,潮州也对农业复工复产出台系列指引,并千方百计在防控的基础上,帮助农民恢复生产。

复工复产之时适逢春茶采摘季,原本对茶农意味着收获,今年却让茶农犯愁。“采摘不及时不仅影响收入,还会影响第二次茶叶采摘。”饶平县新塘镇顶厝村的贫困户林志强说,受疫情影响,外地采茶工来不了,本地人自己也需要采茶,各地都面临采茶工短缺的难题。

在村党总支部和驻村工作队的发动下,村里的党员和志愿者都来帮他采摘。林志强多日来紧锁的眉头终于舒展开了。“非常感谢驻村工作队和村党总支部,也特别感谢来帮忙的党员志愿者们。”林志强乐呵呵地说,如今不仅解决了燃眉之急,他还省下了原来准备雇佣采茶工的四五千元。

在潮州,像林志强这样的茶农还有很多。同样为采茶工短缺而发愁的潮安区凤凰镇叫水坑村茶农林金思也及时获得了帮助。叫水坑村驻村第一书记蔡庆辉说,针对贫困户用工短缺问题,潮州农业农村部门在全市多个部门中组织相关人员,义务为贫困户采摘、色选茶叶。

防疫、生产“两不误”乃至扶贫“三不误”,类似叫水坑的做法,潮州通过基层力量在各地实现着,不仅让城乡“免疫力”提升,更让“战斗力”凸显。

■战“疫”镜头

潮州一家酒店23天只为一名湖北客人服务

“潮州给我留下温暖的回忆”

“潮州这座城市,给我留下温暖而又无法磨灭的回忆,感谢好心的潮州人,感谢为民的潮州警察,感谢道义的文星酒店。”这是来自湖北省孝感市的盛先生说的肺腑之言。

除夕当天,在潮州举目无亲、焦虑无助的盛先生,在湘桥区城西派出所的全力帮助下,入住潮州市文星酒店。因为疫情防控的关系,整个酒店不久后暂停营业,期间只为他一个人服务。

时间回到1月24日,盛先生趁着假期,满心欢喜,独自一人到潮州古城准备好好玩一玩。当他拖着行李箱兴冲冲地入住潮州文星酒店时,广东省已启动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城西派出所第一时间掌握其入住信息,立即组织民警联合街道、卫生院等部门工作人员主动到酒店对其进行问询、测量体温、个人信息核查和登记。发现盛先生当天体温无异常,工作人员告知其要在该酒店自我隔离14天,不得擅自离开。

民警了解到盛先生1月19日从孝感市出发,途经广州市后坐直通车到达潮州,准备在潮州游玩后再到汕头市南澳岛旅游。但因为疫情,不但预期计划无法实现,还独处异乡隔离,举目无亲。暖心的民警告诉盛先生在酒店自我隔离期间如需帮助,可以及时提出。

因疫情防控需要,1月31日,文星酒店宣布从2月1日起暂停营业,并通知盛先生另找住所进行隔离。城西派出所副所长邱元生掌握情况后,考虑到其他酒店、旅馆也已相继停业,盛先生难以找到栖身之所,立即主动与文星酒店店长卢先生协调沟通,最后同意让盛先生居住至隔离期结束。

2月6日,隔离期终于结束,盛先生却有了新的难处。他说回不了湖北,即便回去或至别处,还会被再度隔离,希望继续留在潮州。考虑到盛先生的实际困难,民警再次主动与酒店协调,希望让盛先生继续入住并适当减免部分费用。文星酒店总公司不但同意让盛先生继续在酒店入住,还免除了他接下来的住宿费用。

“潮州人民不排挤我这个来自疫区的人,解困于难,感激万分。”安心在酒店入住的盛先生心怀感恩地说,独自一人身处陌生的城市,遇到这样的疫情形势,自己既担心又害怕,没料到民警为他安排得妥妥当当,感谢这座友善的城市!

潮州民警主动请缨值守集中隔离点

“不要再换人了,有危险就我们顶”

疫情发生后,集中隔离点可以说是被感染风险最大的地方,很多人经过都会绕着走。但在潮州有这么一群人,主动请缨默默地在那里值守,充当着维护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你要戴好口罩,注意多洗手,一定要平安归来。”2月4日18时许,经过一天的值守,洪建波在饭点的时候抽空点开了妻子和女儿发来的语音,边扒着盒饭边听,脸上不自觉露出了一丝笑容,随后他发了段语音和家人报平安。对他来说,每天饭点时听听家人的叮嘱就是最暖心一刻,虽然内容几乎都是重复的。

洪建波今年44岁,是潮州市公安局潮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队副大队长,从警将近25年,他也是一名有16年党龄的老党员。

此前,潮州出现3例输入性新冠肺炎病例后,在当地有关部门的动员下,多名接触者自觉到指定隔离观察点集中隔离,接受医学观察。为了确保隔离点的安全,防止疫情蔓延,潮安公安分局根据上级要求,组织警力投入到隔离点的安保工作。

接到任务后,已经连续工作一周、负责排查疫区入潮人员的洪建波主动请缨,带队负责隔离点安保工作。潮安公安分局还动员机关民警参加隔离点的安保值守工作,许多民警纷纷报名,主动参战。

“不要再换人了,有危险就我们几个顶。”从1月31日晚开始,洪建波带领陈炜、黄昂桐、黄立彬、潘建涛、庄奕林5名民警,6个人三班倒,24小时配合卫健等相关部门,进入集中隔离点开展安保值守工作。洪建波和其他参战民警还向分局领导表示,到隔离点工作的人越少,风险越低,他们强烈要求值守到战“疫”胜利结束。

在隔离点,他们的工作主要是维持秩序,并配合卫健部门进行每日体温监测等工作。“虽然被隔离的人员未必都是新冠肺炎的感染者,但他们是否携带病毒,和谁接触过,我们都不清楚。”洪建波告诉记者,说自己没有担心过,那是假的,但作为人民警察,守护住最后一道防线,这也是职责所在。

“隔离人员如果出现情绪波动,还要及时安抚。”洪建波说,有些群众住了几天后会想家、会害怕,还有些人对病毒不了解,觉得每天测试体温都正常,急着想出去。每每遇到这样的情况,他们都得耐心地做工作,讲明病毒潜伏期长达14天,请他们在这继续接受观察。

“其实在这和之前在派出所值班差不多,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在这里被感染的风险会相对高一点。”洪建波说,“疫情当前,作为警察也好公民也好,都想站在最前线战斗。”

■战“疫”心声

“雨水湿透衣背与鞋袜不要紧,做好交通检疫工作是职责!”

——潮安区交通运输局人事股股长陈岳鹏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只要党需要我的地方,我时时刻刻都会挺身而出。”

——枫溪小学副校长蔡汉荣

“防疫一线的‘战友们’比我更需要口罩。”

——饶平县新丰镇锡康村党支部书记詹国安

“为了社区防疫,我们再苦再累也值了。”

——湘桥区金山街道防控办医疗防疫组副组长蔡桂炫

“守在农村一线,多一分细心,也许就能多排除一分隐患,确保村民多一分安全。”

——潮安区庵埠镇茂龙村驻村第一书记陈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