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起,綦江餐饮服务单位符合这些要求即可恢复堂食

从3月9日开始,綦江餐饮服务单位可提供堂食服务啦,但必须要符合这些要求。

一、堂食大厅开放正常就餐时50%的接待量,并分时段就餐,同比例拉开桌与桌之间的间距,每张桌之间距离保持2米以上,长条桌同排顾客隔位相坐,单向相坐,圆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小于1米;每个包间(包厢)只设置1桌,每桌就餐人数不超过平时正常就餐座位数的50%;给予客人提供双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污染;对共同就餐的人员,餐饮服务单位需至少登记其中一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要做好就餐人员的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体温超过37.3℃)的不得进入就餐。

二、继续暂停包括婚、丧、嫁、生、寿和农村自办宴席等大型聚集性用餐。

三、严禁餐饮服务单位圈养、宰杀活禽动物,严禁加工制作“活禽”“野生”“野味”等菜品。

据餐饮服务单位就餐特点和疫情防控要求,綦江区制定了《疫情期间餐饮服务单位防控指南》希望各餐饮服务单位严格落实主体责任、防控措施以及复工营业报备时的相关要求。

3月9日起,綦江餐饮服务单位符合这些要求即可恢复堂食

食材进货检查

(一)禁止经营、贮存野生动物或野生动物制品。

(二)不得采购、饲养和现场宰杀活禽畜动物。

(三)对肉及肉制品做好索证索票工作,确保肉类来源可追溯,尤其是加强对猪肉“两证一报告”的查验,严禁采购、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动物肉类及肉制品。

从业人员管理

(一)餐饮服务单位应每天对从业人员进行晨检(必要时每餐前检查),做好记录和建档工作,发现有发热(37.3℃以上)、感冒、咳嗽症状、呼吸道感染的在岗员工,应立即停止其工作并督促其及时就诊,在医院确诊为非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前不得上岗。

(二)所有在岗员工应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扎堆聊天,按规定及时更换口罩。

(三)从业人员应尽量避免与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状的人员密切接触,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养殖或生病禽畜动物。

(四)从业人员在制备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后、餐前便后、接触垃圾后,要用流动水和皂液采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时间不少于15秒。从业人员应提醒就餐人员在就餐前洗手。

就餐服务

(一)暂停包括婚、丧、嫁、生、寿和农村自办宴席等大型聚集性用餐(恢复时间另行通知)。

(二)复工营业后的经营。允许有限制的提供堂食服务,堂食大厅开放正常就餐时50%的接待量,并分时段就餐,同比例拉开桌与桌之间的间距,每张桌之间距离保持2米以上,长条桌同排顾客隔位相坐,单向相坐,圆桌顾客隔位相坐,面对面距离不小于1米;每个包间(包厢)只设置1桌,每桌就餐人数不超过平时正常就餐座位数的50%。给予客人提供双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污染。

(三)对共同就餐的人员,需至少登记其中一人的姓名、身份证号码、联系电话等相关信息。大中型餐饮服务单位要做好就餐人员的体温检测,发现体温异常(体温超过37.3℃)的不得进入就餐。

(四)食品加工制作要符合《餐饮服务食品安全操作规范》。不同类型的食品原料要分开储存、分开加工;烹饪过程要做到生熟分开、烧熟煮透。食品处理区应设置足够数量的洗手设施,加大食品加工设施设备的清洁频次,保障设施设备洁净并运转正常。

(五)确保餐用具严格清洗消毒后使用。餐用具要保持清洁,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方法采用煮沸/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钟或采用洗碗机等其他物理消毒方法;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钟后再用清水洗净。也可参照《推荐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场所清洁消毒

(一)每天对就餐场所、保洁设施、人员通道、电梯间和洗手间等进行消毒,洗手间应配备洗手水龙头及洗手液、消毒液等。所使用消毒剂应在有效期内,消毒剂须现配现用(下同)。消毒方法采用配制浓度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擦拭或喷洒消毒,消毒顺序由外向内,作用30分钟,然后用清水擦拭干净。对于顾客接触多的地方(如走廊、电梯、扶手、把手、洗手间、厕位等),每天消毒不得少于6次。

地面或墙壁有污染时,可用500 mg/L~1000 mg/L含氯消毒液湿式拖地(配制方法举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为5%,配制成1000 mg/L含氯消毒液时,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30分钟。

(二)保持加工场所和就餐场所的空气流通,定期对空气过滤装置进行清洁消毒。使用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时,应保证集中空调通风系统运转正常,应关闭回风,使用全新风运行,确保室内有足够的新风量,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每周进行关键部位的清洗、消毒或更换。通风系统的经营场所发生疑似、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后,应关闭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应在当地疾病防控部门的指导下,对集中空调系统进行消毒和清洗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

(三)提供网络订餐送餐服务的,送餐人员每日早晚测量体温,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应立即停止工作并佩戴口罩及时到就近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症状消失前不得上岗。送餐期间要全程佩戴口罩,按要求定期更换口罩,还应对外送餐食的保温箱、送餐交通工具等进行每天清洁消毒。配送过程中,尽可能采用无接触配送的形式,避免因面对面接触存在的传染隐患。建议使用“食安封签”对配送餐品进行密封。建议增加外卖信息追溯卡标明制作人、装餐人和送餐人姓名和体温状况。

宣传培训

提高对疫情防控形势的认识,配合政府加强对疫情防控有关政策法规、科学知识、防控措施的解读和宣传,加强对店内疫情防控的宣传工作,如张贴禁止接待大规模聚餐活动的指示牌、餐饮服务单位食品安全“九严禁九做到”等的温馨提示。

注:本指南适用于所有餐饮服务单位(不含单位食堂、学校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