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9日起,綦江餐飲服務單位符合這些要求即可恢復堂食

從3月9日開始,綦江餐飲服務單位可提供堂食服務啦,但必須要符合這些要求。

一、堂食大廳開放正常就餐時50%的接待量,並分時段就餐,同比例拉開桌與桌之間的間距,每張桌之間距離保持2米以上,長條桌同排顧客隔位相坐,單向相坐,圓桌顧客隔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小於1米;每個包間(包廂)只設置1桌,每桌就餐人數不超過平時正常就餐座位數的50%;給予客人提供雙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汙染;對共同就餐的人員,餐飲服務單位需至少登記其中一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等相關信息。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要做好就餐人員的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體溫超過37.3℃)的不得進入就餐。

二、繼續暫停包括婚、喪、嫁、生、壽和農村自辦宴席等大型聚集性用餐。

三、嚴禁餐飲服務單位圈養、宰殺活禽動物,嚴禁加工製作“活禽”“野生”“野味”等菜品。

據餐飲服務單位就餐特點和疫情防控要求,綦江區制定了《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防控指南》希望各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防控措施以及復工營業報備時的相關要求。

3月9日起,綦江餐飲服務單位符合這些要求即可恢復堂食

食材進貨檢查

(一)禁止經營、貯存野生動物或野生動物製品。

(二)不得采購、飼養和現場宰殺活禽畜動物。

(三)對肉及肉製品做好索證索票工作,確保肉類來源可追溯,尤其是加強對豬肉“兩證一報告”的查驗,嚴禁採購、使用病死、毒死或死因不明的禽畜動物肉類及肉製品。

從業人員管理

(一)餐飲服務單位應每天對從業人員進行晨檢(必要時每餐前檢查),做好記錄和建檔工作,發現有發熱(37.3℃以上)、感冒、咳嗽症狀、呼吸道感染的在崗員工,應立即停止其工作並督促其及時就診,在醫院確診為非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前不得上崗。

(二)所有在崗員工應全程佩戴口罩,避免扎堆聊天,按規定及時更換口罩。

(三)從業人員應儘量避免與具有呼吸道疾病症狀的人員密切接觸,避免接觸野生動物、養殖或生病禽畜動物。

(四)從業人員在製備食物前、加工生食或熟食之後、餐前便後、接觸垃圾後,要用流動水和皂液採用六步洗手法洗手,手部揉搓時間不少於15秒。從業人員應提醒就餐人員在就餐前洗手。

就餐服務

(一)暫停包括婚、喪、嫁、生、壽和農村自辦宴席等大型聚集性用餐(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二)復工營業後的經營。允許有限制的提供堂食服務,堂食大廳開放正常就餐時50%的接待量,並分時段就餐,同比例拉開桌與桌之間的間距,每張桌之間距離保持2米以上,長條桌同排顧客隔位相坐,單向相坐,圓桌顧客隔位相坐,面對面距離不小於1米;每個包間(包廂)只設置1桌,每桌就餐人數不超過平時正常就餐座位數的50%。給予客人提供雙筷位勺或公筷公勺餐具,防止交叉汙染。

(三)對共同就餐的人員,需至少登記其中一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聯繫電話等相關信息。大中型餐飲服務單位要做好就餐人員的體溫檢測,發現體溫異常(體溫超過37.3℃)的不得進入就餐。

(四)食品加工製作要符合《餐飲服務食品安全操作規範》。不同類型的食品原料要分開儲存、分開加工;烹飪過程要做到生熟分開、燒熟煮透。食品處理區應設置足夠數量的洗手設施,加大食品加工設施設備的清潔頻次,保障設施設備潔淨並運轉正常。

(五)確保餐用具嚴格清洗消毒後使用。餐用具要保持清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消毒方法採用煮沸/流通蒸汽消毒15-30分鐘或採用洗碗機等其他物理消毒方法;也可用25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199份水)浸泡,作用30分鐘後再用清水洗淨。也可參照《推薦的餐用具清洗消毒方法》。

場所清潔消毒

(一)每天對就餐場所、保潔設施、人員通道、電梯間和洗手間等進行消毒,洗手間應配備洗手水龍頭及洗手液、消毒液等。所使用消毒劑應在有效期內,消毒劑須現配現用(下同)。消毒方法採用配製濃度為500mg/L含氯消毒液(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99份水),擦拭或噴灑消毒,消毒順序由外向內,作用30分鐘,然後用清水擦拭乾淨。對於顧客接觸多的地方(如走廊、電梯、扶手、把手、洗手間、廁位等),每天消毒不得少於6次。

地面或牆壁有汙染時,可用500 mg/L~1000 mg/L含氯消毒液溼式拖地(配製方法舉例:某含氯消毒液,有效氯含量為5%,配製成1000 mg/L含氯消毒液時,取1份消毒液,加入49份水),消毒作用時間應不少於30分鐘。

(二)保持加工場所和就餐場所的空氣流通,定期對空氣過濾裝置進行清潔消毒。使用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時,應保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運轉正常,應關閉迴風,使用全新風運行,確保室內有足夠的新風量,定期對送風口、迴風口進行消毒,每週進行關鍵部位的清洗、消毒或更換。通風系統的經營場所發生疑似、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後,應關閉集中空調通風系統。應在當地疾病防控部門的指導下,對集中空調系統進行消毒和清洗處理,經衛生學評價合格後方可重新啟用。

(三)提供網絡訂餐送餐服務的,送餐人員每日早晚測量體溫,出現發熱、乾咳等症狀,應立即停止工作並佩戴口罩及時到就近醫療機構發熱門診就診,症狀消失前不得上崗。送餐期間要全程佩戴口罩,按要求定期更換口罩,還應對外送餐食的保溫箱、送餐交通工具等進行每天清潔消毒。配送過程中,儘可能採用無接觸配送的形式,避免因面對面接觸存在的傳染隱患。建議使用“食安封籤”對配送餐品進行密封。建議增加外賣信息追溯卡標明製作人、裝餐人和送餐人姓名和體溫狀況。

宣傳培訓

提高對疫情防控形勢的認識,配合政府加強對疫情防控有關政策法規、科學知識、防控措施的解讀和宣傳,加強對店內疫情防控的宣傳工作,如張貼禁止接待大規模聚餐活動的指示牌、餐飲服務單位食品安全“九嚴禁九做到”等的溫馨提示。

注:本指南適用於所有餐飲服務單位(不含單位食堂、學校食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