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 有此氣度能成大事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林則徐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 有此氣度能成大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李傳波書法《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作品來源:易從網

林則徐:(1785年8月30日-1850年11月22日),福建 侯官縣人,字元撫,又字少穆、石麟,晚號俟村老人、俟村退叟、七十二峰退叟、瓶泉居士、櫟社散人等,是清朝時期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詩人,官至一品,曾任湖廣總督、陝甘總督和雲貴總督,兩次受命欽差大臣;在中國有“民族英雄”之譽。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 有此氣度能成大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觀山書法新品《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作品來源:易從網

上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表示要有海一樣的寬宏胸懷。“海納”,比喻容受量大。晉·袁宏《三國名臣序贊》:“形器不存,方寸海納。”李周翰注:“方寸之心,如海之納百川也。言其包含廣也。”“百川”,江淮湖澤的總稱。“有容乃大”,語出《尚書·君陳》:“有容,德乃大。”

上聯的意思說,海之所以浩瀚廣大,在於能涵納百川細流;人的德行要廣大,也要有像海一樣的廣闊胸懷。寬則得眾,“惟有德者能以寬服人”(宋·晁說之《晁氏容語》)。有了海納百川的寬闊胸懷和氣度,就能“容天下難容之事”,就能與人與己“無所不容”。這種對他人所表現出的寬容,就是儒家所倡導的“恕”,即以仁愛之心待人和凡事都要設身處地為人著想,“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這種人己統一的情操,不僅利於個人身心健康,境界提升,也可以調整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使之達到合理融洽的境地。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 有此氣度能成大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實力派書法家石開新品《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作品來源:易從網

下聯: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表明立身辦事的堅定心志。下聯以歷經風吹雨打,雷劈電擊而屹立高聳的陡峭巖壁為喻,表明要排除一切雜念,堅持正義,做一個無私無畏、剛直不阿的大丈夫。

下聯闡述堅韌不拔的志向源自何方,無欲則剛。人是有七情六慾的,對於一個東西過度的熱愛會導致個人的迷失,誤入歧途。王勃曾有“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的豪言壯語,諸葛亮也有“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的警句,儒學講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佛教也有剋制“貪嗔痴”,個人境界才能提升。對於突破名聲、物質欲、控制慾,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堅持正確的方向。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書法 有此氣度能成大事

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

觀山新品行書《海納百川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作品來源:易從網

上下聯的最後一字——“大”與“剛”,來源於《孟子·公孫丑》第2章。享壽84歲的孟子在談到“我善養吾浩然之氣”的時候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意思是說,這種浩然之氣,最偉大,最剛強。聯語引用此典,更表明了作者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這種海納百川的胸懷和“壁立千仞”的剛直,來源於“無慾”。這樣的氣度和“無慾”的情懷以及至大至剛的浩然之氣,正是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維生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