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如何理解易經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這句話的含義的?

君一易經大義


這句話出自《繫辭》下。它的意思是說,《易經》這部書,廣大無際,內容祥備。有天道、有人道、有地道。兼包天地人二才而兩相重疊,所以每卦才有六爻。六爻不是別的,就是三材之道。

“兼三材而兩之”,兼是兼包,三材是前句的天道、地道、人道。所謂天道,即古代天文學,就是太陽系天體,揭示示太陽、地球、月球及其他天體運動規律,在中國哲學中稱之為“天地之心”。所謂地道,即古代自然科學,揭示四季變化與萬物生長衰亡的關係。所謂人道,是指古代人文學,揭示人類社會由漫長的原始大同社會,向家天下,的演化。

把天道、地道、人道都包括到卦中去,各用兩個爻來表示,這樣全卦就是六爻。三才各自又分為陰陽,這是“兩之”。初爻、二爻表示地道、三爻四爻表示人道,五爻六爻是天道。

“六者非它也,三材之道也”,意為:一卦安排六爻不是其他原因,而是取材於三才之道。


何老師說話


首先要了解這句話出自哪裡?

解釋《易經》的十翼中有《繫辭》上、下篇,是解釋《易經》的主要代表作。裡面有許多孔子的論述。是體現《易經》哲學思想的最高成就。

“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他也,三才之道也”就出自《繫辭下》。翻譯出來的意思就是,《易經》這本書,內容廣博宏大而又完備。其中有大自然的法則,有做人的規範,有大地的承載。同時具備這三種性質,而且每一卦象又是由兩個單卦重疊而成(即由八卦重疊組成六十四卦),所以每卦有六爻。六爻不是表示其他意思,正是體現天、地、人三才性質。

所以這句話表示是任何事物,都是體現天、人、地三才之道,也就是說有自然法則、人的規範以及大地的承載。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天時、人和、地利,也可以說成是時間、空間和環境之間的關係等。


益之道


《周易.繫辭》“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是人無才的根源,把這三者以法則統一整合起來人就能有大才,可補一切錯誤漏洞

這句話出自解釋《周易》的《繫辭》下篇第十章,是解釋《周易》的操作(十、動龍的雞手操作),即這句話中的代詞"之"的意思。

原文:“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兼三才而兩之,故六。六者非它也,三才之道也”。

破譯出來的真實意思就是:

《周易》的操作,寫為書,也不是一般說分裂的認識、單一道理、記事等內容的書,其內容廣大綜合而又信息知悉完備備用,那些分裂的、單有天、意識這第一(一橫)交換、票決的道路法則怎麼能呢(焉)!單有人這第三(丿撇)交換、票決的道路法則怎麼能呢(焉)!單有地、物質(丨豎)這第二交換、票決的道路法則怎麼能呢(焉)!它兼備如上三(天、人、地的一丿丨這一二三畫的內容),組成“才”字這三維空間卦象限的三個符號、爻(如乾卦三,就是+++)才行,而且每兩“才”、卦相處而成(即由八卦重疊組成六十四重卦),所以每卦有六個象限符號、爻(如乾重卦三爻三爻重疊,就是++++++)。這六個象限符號、爻並不是表示其他意思,也沒有其他解釋,就是如上三(天、人、地的一丿丨這一二三畫的內容),組成“才”字這三維空間卦象限的三個符號天、人、地三才相處相交換、票決的道路法則,也不是地上人車行走的道路、單一法則或不可操作的法則名詞。

人自覺不自覺地以此整段話內容辦事才叫有才,否則,就是無才,“無才可去補蒼天",即不會補天體地震預防、上層建築、頭腦思想意識混亂的漏洞。

詳見拙著《大眾龍學一一應用數學周易的破譯》《破譯背後的龍學密碼》。


龍學創始人劉樹成


《易》談天道,地道和人道,這是《易》的根本宗旨。

什麼是天道,《易》說,在天之道,曰寒曰暖。簡單理解,天道是描述寒暖的規則。

什麼是地道,《易》說,在地之道,曰剛曰柔。簡單理解,地道是描述剛柔的規則。

我們先討論寒,寒氣,叫老陰,在節氣上為冬至,是寒氣的典型代表。

我們再討論柔,柔氣,叫少陽,在節氣上為春分,是柔氣的典型代表。

我們再討論暖,暖氣,叫老陽,在節氣上為夏至,是暖氣的典型代表。

我們再討論剛,剛氣,叫少陰,在節氣上為秋分,是剛氣的典型代表。

所以,寒暖剛柔,又叫老少陰陽,是天地之道的《易》學別稱。

以上是天地之道的靜態規則。

我們再討論天地之道的動態規則,地繞日之公轉,加上月的存在和黃赤交角,由冬至起始,暖氣積聚,至立春而更新,至春分而寒暖平衡,也叫陰陽平衡,凡陰陽相合者,必生它物,此處稱柔氣,也就是木氣,以此類推,到了夏至,剛柔均衡,以生暖氣,秋分以生剛氣。

這樣,天道一個循環,在冬至,春分,夏至和秋分,分別推出寒暖剛柔四氣,所謂剛柔相推,寒來暑往,就是這個意思。

什麼叫天道,什麼叫地道?合起來看,就是自然的春夏秋冬的流動過程,如此而已。

什麼叫人道,根據道法自然的定義,人道就是人模擬天地之道的意思。

古代的一切算命術,都是基於此項定律而展開的術數。再向上推,所謂的中國古典哲學的基本假說和理論基石″天人合一″,也是由此出發的。

順便說一下,剛柔寒暖,在曆法上是二分兩至,在《易》中是坎離震兌,在五行上是子午卯酉,所以,後世用五行來研究天地人之道,是中國哲學應用學科的一種進步,那種天天抱著《易》不鬆手的人,難到不知道五行才是《易》的進化理論嗎?


海月閒人


簡單的說,天道就是宇宙觀,日出日落,月缺月圓,春寒,夏熱,秋涼,冬冷。人道就是世界觀,人的善惡,仁義,道德,信用,禮儀等。地道就是自然觀,春生,夏長,秋收,冬藏。天地人為之三才,人居其中。


乾坤放談


個人見解:

簡單點說,64卦每卦有六爻。初爻、爻二主地道(但時機比較重要);爻三、爻四是主人道(人和比較重要);爻五、上爻主天道(但位置比較重要)。

所以會做人做事就要頂天立地。要會尊天時、守地利,需人和。

不會做人,就是不三不四,不走人道。


hitman1


天道、地道、人道,簡單理解可以說就是三觀。天道是宇宙觀,地道是世界觀,人道是人生觀。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人類的一切行為,跟大自然中其它萬事萬物的行為法則一樣。上到日月星辰,下到羊羔跪乳,都是人類學習的榜樣。從“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都是以自然之理融入人文生活。易經之所以是五經之首,也是因為它是人類認識世界,培養三觀的開始。


北京風雷


我研究易經最終結果認為,易經中應該有【神道】【人道】【鬼道】三部分。

我們目前所知道的常常只是【人道】內容。並且還是“支離破碎”“一知半解”不完整的。


詩領頭羊


天有天道地有地道人有人道,天地人各有各的生存法則,只有人才是天地之間的主人,愛護土地大地才能回饋給我們食物。保護環境才能減少自然災害。運用自然保護自然,對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對神靈一樣的)這就是一個和字。人和人也要和睦做到世界和諧,這不是一個人可以做到的,需要這個世界共同努力,這個統一的思想和意志叫神。


無心也是過


子曰:“《易》之為書也,廣大悉備。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在我看來,《易經》如同智慧的海洋,其為言,則奧義古樸,哲理精深;其為象,則天地人物,易簡廣闊;其為變,則消長盈虛,動靜有致;其為佔,則彰往察來,神秘莫測;其為典,則大道之源,群經之首;其為天地之道,則原始要終,開物成務,日月星辰、風雨雷電,山川河谷,田園花草無所不備;其為人事,則國、家、君、臣,士、農、工、商,父、母、子、女,無所不備;其為社會現象,則君子臨難、小人得時、賢士治世、亂臣判逆,無所不包,有淑女、烈女、賢士、忠臣、隱士,也有淫婦、悍婦、判臣、小偷,有美麗愛情、幸福家庭,也有法理人情、衣食住行,有政治、經濟、文化、軍事,也有生態、生命、生息、生產。其中奧妙,引人入勝。……故曰易‘‘有天道焉,有人道焉,有地道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