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我們終其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無聲告白》

原本我以為,《無聲告白》的悲劇,僅僅是因家庭的教育期待過高,子女承受不了而造成的。但當把這個家庭悲劇放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去綜合考量,才驚訝地發現:

這部小說反映的,絕不僅僅是普通的家庭式矛盾,更多的,是跨越種族的華裔家庭,深陷文化夾縫而產生的艱難處境。

可以說,這個家庭中的每個人,都迷失了自我。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01《無聲告白》是一部怎樣的“神作”?

《無聲告白》是當代華裔女作家伍綺詩的處女作,2014年出版後,立馬引起了不小的轟動,一舉拿下2014年美國亞馬遜年度最佳圖書獎第一名,並獲得美國國家公共電視臺以及《娛樂週刊》《學校圖書館期刊》《赫芬頓郵報》《書目》等數十家媒體資訊平臺的極力推崇。

美國作家赫克託·託巴爾在《洛杉磯時報》中這樣評論這部作品:

異常優秀、非常完整的一部處女作……這個故事令人心痛,吳綺詩非常巧妙地將這部複雜、跨越多個年代的小說的線索串聯在一起。


《無聲告白》是一部難得的佳作,獨具魅力,她深入寫出了這個美國家庭裡每個人內心的秘密。讀完的時候,仍讓人淚流不止。

《紐約時報書評》也對這部作品大加稱讚:

即使我們熟知身邊有這類故事,也從來沒在美國小說中見過……


這部小說寫的是成為‘異類’的那種負擔與壓力,這種負擔與壓力,通常會摧毀一個人,而不是塑造一個人。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無聲告白》作者伍綺詩

《無聲告白》講述了一個美國中產5口之家的故事,丈夫詹姆斯是一位華人二代移民,名校畢業,在大學做歷史教授,擁有終身教職;妻子瑪麗琳是一位美國白人姑娘,擁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個個成績優異。

然而,這個看似“和諧完美”的家庭,卻釀出了一出大女兒投湖自盡的悲劇。

小說運用了巧妙的敘事方式:一開始就用“莉迪亞死了,他們還不知道”設置疑問,吸引讀者一探究竟。

隨後,在探究這起案件的過程中,每個家庭成員心中的秘密、痛苦、無奈,也都一一揭開,引出了深藏在這個家庭背後的深深危機,最終他們與自己和解,找到了真正的自我。

接下來,我將結合當時的社會環境和代際關係,剖析這個特殊家庭中,每個人內心的迷失與痛苦。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02 苦苦想融入美國社會的父親,讓兩個孩子感到壓力

莉迪亞的父親詹姆斯是華裔二代移民,他出生在美國,父親憑著一紙合約,冒名頂替別人家的孩子來到美國。詹姆斯的父母在一所當地的學校打工,身份卑微,工作艱苦。詹姆斯雖然接受美國的教育長大,但他“從不覺得自己屬於這裡”。

於是他刻苦奮發,努力學習,想通過學習來實現階層上升。

詹姆斯是學校裡唯一的華人,經常受到同學的嘲諷譏笑,他覺得自己“好比動物園的動物趴在籠裡,拼命忽略周圍的遊客”。

因為與眾不同,他感到痛苦失落,也做出了相應的努力:為避免不帶外地口音,他從5年級開始,便不與父母講中文;為了不讓別人嘲笑自己,他不交朋友,刻意隱藏父母身份,面對羞辱也不進行反抗……

但卻仍然沒有獲得當時白人社會的認可。

最終,他憑藉努力考上了哈佛大學,這種情況也沒有得到改變。

“沒有朋友,在椅子上坐不穩當的習慣依舊沒改,就好像隨時會有人過來攆他走一樣。”

本以為可以留校,卻因為自己獨特的華裔身份而錯失留校任教的機會,只能選擇一所普通大學任教。

從此,他更加迷茫無助,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認同。

有一天,他遇到了瑪麗琳,似乎感到“美利堅向他敞開懷抱”,他愛上瑪麗琳也是因為她能夠完美融入人群;而瑪麗琳愛上他,是因為他與眾不同。

詹姆斯怕妻子嫌棄自己的華裔身份,避而不談自己的父母家庭,兩人在深深的誤解中生活了十幾年。

詹姆斯對自我的迷失,也反映在了代際關係上。

對於兒子內斯,詹姆斯在他身上看到了更多華裔特徵,因此看到他就像看到當年的自己。

當內斯游泳被白人欺負時,詹姆斯不教他反抗,反而說

“他應該學會接受玩笑”,而讓兒子慢慢疏遠了自己,父子關係緊張;

他還讓內斯專心學習,努力成為好學生,所以在兒子體育競技落榜時,他說“如果讀書比賽你一定贏”。

在父親的暗示下,內斯也認同了自己的“與眾不同”,他不參加集體活動,專心研究天文學,成為同學眼中“只會搗鼓書本和望遠鏡的傢伙”,融入不了集體。

而對於女兒莉迪亞,他傾注了大量的心血,因為莉迪亞長著一雙白人的藍眼睛,詹姆斯認為這是女兒能夠融入白人社會的標誌。

因此,他會送女兒最漂亮的、“大多數人都喜歡”的裙子,鼓勵她多交朋友;她會因為“今年流行戴銀的”,而送給女兒銀項鍊……

一切只因為,莉迪亞身上承載著父親沒有完成的融入主流文化的心願。

但詹姆斯只是一廂情願,莉迪亞身上的華裔特徵,讓她在學校根本交不到朋友。面對父親打著“愛”的口號的催促,莉迪亞只能在家假裝與同學打電話,讓父親相信自己有很多朋友。

而莉迪亞內心,卻因為承受著父親的壓力和同學的疏遠,而感到深深的無力感,她自嘲自己是“雜種狗”,找不到真正的歸屬感。

所以,父親詹姆斯的不安全感和焦慮,投射到了兩個孩子身上,也造成了家長和孩子關係的失衡,給兩個孩子帶來壓力和恐慌。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03一心想“做自己”的母親,卻忽略了孩子真正的需求

莉迪亞的母親瑪麗琳,成長於20世紀五六十年代的美國,當時性別歧視依然很嚴重,女性被看作男性的附庸,相夫教子似乎是女性實現自我價值的唯一途徑。

顯然,像瑪麗琳這樣有夢想、有拼勁兒的特殊女性,在當時的社會,她的自我實現受到了嚴重限制。

瑪麗琳身處單親家庭,母親在高中教家政課,是一位傳統而保守的女性,卻被丈夫無情拋棄。

父愛的缺失、母親失敗的婚姻,讓年少的瑪麗琳不能產生正確的性別認同,她認為“做醫生是她想象得到的最能與母親生活方式拉開距離的職業”。

在瑪麗琳看來,母親是失敗的,她無數次地告訴自己“你不想要這樣的生活”。

為了逃避母親那樣的人生,她處處追求不同,標新立異;不聽母親“要嫁給一個優秀男人”的勸告,毅然決然地嫁給看起來沒有遠大前途的詹姆斯;並且從此不再與母親見面,直到母親去世。

本來,瑪麗琳的“醫生夢想”就很艱難,因為在當時的社會,醫生以男性為主導,女性一般選擇做護士。

沒想到,與詹姆斯的婚姻,讓瑪麗琳的夢想更難實現。

婚後,她懷孕了,生下莉迪亞和內斯之後,不得不在家照看孩子、做家務。

家庭與夢想之間,構成了強烈衝突:

一方面,瑪麗琳試圖擺脫家庭的束縛,去追逐自己的醫學夢想;另一方面,她又不得不考慮家庭的需要。這種兩難的處境,讓瑪麗琳迷失了自我,她迷茫、無助、彷徨。

“我意識到,我現在的生活並不快樂。我頭腦裡總是憧憬著另一種生活,但實際情況卻事與願違。這些感受在心底壓抑了很久……”

最終,在家庭與自我實現之間,她選擇了自我實現:一聲不吭地,離家出走,去大學續修課程,卻因為發現再次懷孕而回歸家庭。

迴歸後的瑪麗琳看似是告別了夢想,但卻把自己未竟的夢想,轉移到了大女兒莉迪亞的身上。

她開始嚴格要求莉迪亞的學業,想讓她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精心培育的玫瑰”,擁有自己不曾實現的人生。

但她從沒有想過女兒是否喜歡,她從來不曾瞭解過女兒的內心世界。

而莉迪亞也從沒有反抗,因為當初母親離家出走,她一直以為是自己不夠聽話造成了。當母親迴歸,她只能選擇乖乖聽話,以防止母親再次消失。

這讓她失去了自我,成為依賴和討好型人格,認為自己的人生就是為了贏得母親的歡心;她想學好醫學,卻發現對於理工科,她無能為力;她渴望家庭的溫暖與美好,但母親卻無時無刻不再傳遞給她“夢想最重要”的信念。

“終其一生,她都能聽到母親堅定有力地叫囂: ‘醫生、醫生、醫生。’”

存在主義心理學家羅洛梅認為:“兒童若遭到父母排斥,便會帶來主觀的衝突,這種衝突的形式是,一方面無止境地依賴別人,另一方面堅信其他人靠不住,會排斥她。”

可以看出,莉迪亞最終悲劇的發生,是因為她的自我完全建立在他人的肯定之上,主體自我嚴重缺失,一旦失去了依附,就會釀成悲劇。

而對於兒子內斯,瑪麗琳卻對他是冷漠至極。她從來只表揚莉迪亞,無視內斯的存在,這對親子關係造成了嚴重的損害。身處這種環境的內斯,只能選擇努力學習來獲得解脫,最終考入哈佛大學,走上了與父親一樣的道路。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04 兩次打擊,促成了莉迪亞兩次性格轉變,最終釀成悲劇

那麼,莉迪亞最終落水,到底是經歷了怎樣的心路歷程?

從小說中,可以看出,莉迪亞有兩次性格轉變。

第一次是被內斯推入水中,童真幻滅。

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莉迪亞承載了父母雙方的期望:母親期望她成為一名醫生,父親希望她成為“受歡迎的人”,因此,她成為家中的中心,詹姆斯和瑪麗琳都圍著她轉。

而這讓內斯心中憤怒痛苦,作為家中的長子,為什麼父母把所有的愛和關注都給了莉迪亞?為什麼自己連想要吃一個煮雞蛋的願望都得不到滿足?為什麼自己想當航天員的想法得不到父母的尊重,自己收集的宇航員圖片沒人願意看,去博物館也無法看到心心念唸的模擬星空展?

終於,有一天內斯和莉迪亞同時來到了湖邊,內斯憤怒地將她推入了湖中。

而莉迪亞此刻卻感到了解脫,她終於不再面對做不完的數學題。而當她從容地在水中掙扎時,內斯卻拉住了她的手。

因為內斯在她沉入水中時,意識到,沒有了莉迪亞,情況也不會得以改變。

此後,莉迪亞便將內斯作為自己在這個家中的救命稻草,她也褪去了童真,不再是無憂無慮的小女孩,而是小心翼翼地扮演著好女兒、好學生的角色,以免母親再次離開,父親不滿意,內斯離她而去。

第二次是被傑克拒絕,自我意識終於覺醒。

落水事件後,莉迪亞把內斯作為唯一的救命稻草,就算父母的期望再沉重,但家中有一個內斯,她就可以寬慰一些。

然而,內斯最終考入了哈佛大學,她唯一的希望,也要隨之破滅了。

內斯被哈佛錄取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靂,讓她徹底崩潰。即便將哈佛的錄取信藏起來,也沒能阻止內斯離開家。

內斯離開家之前,莉迪亞物理考試不及格,向內斯求救,然而得到的卻是內斯的無視;內斯離開家之後,莉迪亞曾經給他打電話,在電話那頭,得到的卻是內斯的嘲諷。

莉迪亞的精神支柱徹底崩塌。

於是,她轉而去跟壞小子傑克交往,這是一種對父母、對內斯的反抗。

因為內斯一直不喜歡傑克,而與傑克交往,也不符合父母對她期望的形象。

當她對傑克逐漸萌生愛意,卻發現傑克喜歡的是內斯,而自己一直是自作多情。

內斯離家上大學、被傑克拒絕、來自父母越來越沉重的精神壓力,讓莉迪亞發生了第二次性格轉變。

“至少我不會一直讓別人告訴我該做什麼。至少我不害怕。”傑克的話刺痛了莉迪亞,但也啟發了莉迪亞,讓她的自我意識開始覺醒。

最終,她選擇了曾被內斯推入水中的那片湖。

“她會告訴她的母親,夠了。

就算她物理不及格,就算她永遠當不成醫生,那也沒關係……

她要把項鍊和書還給父親,她再也不會把只有撥號音的聽筒扣在耳朵上,她再也不會假裝成另一個人了。

從現在開始,她要做她想做的事情。”

最終,莉迪亞下定決心,投入湖中,擺脫他人的期待,做回真正的自己,完成了精神上的洗禮。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05 寫在最後

故事的最後,瑪麗琳發現母親生前的烹飪書被莉迪亞珍藏,終於讀懂了女兒,明白了自己一直以來走入的誤區。

詹姆斯發現多年來的“文化盲從”只是一種徒勞,也意識到了這種徒勞給兒女帶來的傷害,開始重新反思並修補與內斯的父子關係。

詹姆斯和瑪麗琳重歸於好,用愛挽救了這個即將破碎的家庭。

可以看出,《無聲告白》通過對一個華裔家庭細緻入微的刻畫,揭示了西方種族意識形態下的社會現實,展示了生存於文化夾縫中的精神困境,也表達了對掙扎於這種困境中人們的深深關懷。

這部作品,也讓我們反思社會文化、代際關係、性別平等、子女教育、自我認同等一系列衝突與焦慮,可以說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與教育意義。

在不同的文化、不同的種族、不同的價值觀下,如何堅定自我,而不是盲目從眾,是我們窮盡一生,都應該深入思考並不斷追逐的課題。

借用書中最喜歡的兩句話結尾吧:

“一切苦難都會過去,學會和自己和他人和解,放過自己也放過別人。”

“我們終此一生,就是要擺脫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與君共勉。


《無聲告白》中,身處美國中產家庭的她,為何選擇離開這個世界?


作者簡介:孟小喵,多平臺原創作者,關注女性、情感和心理。用書與筆,為你呈現精彩溫暖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