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喜寶說:“我一直希望得到很多愛。如果沒有愛,很多錢也是好的。如果兩者都沒有,我還有健康。我其實並不貧乏。” - 亦舒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時,不是很理解,甚至覺得有些事故,有點俗套;可當我讀完《喜寶》這本書,再讀這句話時,能感受到“亦舒女郎”身上獨有的理智與迷人之處。

忍不住去搜索倪亦舒,發現《我的前半生》這部風靡的都市情感劇,竟然也是改編的亦舒的同名小說。

聯繫這兩部作品中,女主角的共同風采頓時躍然紙上。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我的前半生》劇照

亦舒筆下的“亦舒女郎”大多擁有獨立的人格和睿智的思考能力,她們多半不相信男人,更願意讓命運的遙控器掌握在自己手裡。

她們在愛情到來時懂得享受,在愛情離開時又瀟灑轉身,理智地讓人不禁心生豔羨。

有人驚訝為什麼“亦舒女郎”總能保持理智,處世波瀾不驚,聰明而又精明。

其實,“亦舒女郎”所具有的特色,來自於亦舒的情感經歷。正是生活經歷的磨礪,造就了她獨特的魅力。

她擁有過三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是香港導演、設計師和畫家蔡浩泉,17歲的她瘋狂追求這個才華橫溢的貧窮畫家,3年後因為經濟問題鬧翻,亦舒選擇離開;第二任是一見鍾情的

TVB演員嶽華,當時的嶽華已經60多歲,在亦舒主動攻勢下,嶽華選擇和女友鄭佩佩分手。婚後,亦舒懷疑丈夫和前女友仍有私情,最終離婚。

直到第三段,通過相親認識了香港大學教授梁先生,移民去了溫哥華,她才過起了真正人間煙火接地氣的日子。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這兩段感情中,亦舒都義無反顧地追求了愛情,難免也摔得遍體鱗傷。

在我們看來,亦舒是一個非常冷靜理性的作者,其實她也曾經一味去追求愛情的濃烈,忘記了自己的成長。

也正是這樣的經歷,讓她明白,能靠得住的只有自己,從而塑造出一個個令人著迷的“亦舒女郎”形象。

在“亦舒女郎”的身上,總散發著獨立女性的魅力。她們浪漫卻又現實,相信愛情又不沉淪。

那麼亦舒通過筆下一個個“亦舒女郎”的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看“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啟示一、思考獨立——敢於為自己的決定買單

<code>好家庭的女孩往往都天真地離譜。——亦舒/<code>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喜寶》封面

《喜寶》這本書的一開頭,就是母親用打工攢下的全部積蓄,為喜寶換了一張去英國的機票。

與普通留學不同的是,喜寶只擁有這張機票。到英國了去哪裡住、去哪裡上學、怎麼生活,母女二人對此一無所知。

因為母親的沒有能力為她規劃下去,能做的也只是最後推她一把。但喜寶並不覺得這是一次冒險,她認為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

於是她義無反顧去了英國。自己打工讀秘書學校,半工半讀,再加上男朋友韓國泰給她補貼生活,一路拼拼湊湊,竟然也考上了劍橋。

這種頑強的生命力和果斷的決策不是一般女孩子具有的。我們往往都被家裡保護起來,在萬事俱備的時候再去行動,承擔最小的風險,選擇著有保障的生活。

“好家庭的女孩往往都天真地離譜。”喜寶第一次見到勖聰慧時,一眼就判斷出來聰慧是一個好家庭的孩子。

確實,聰慧第一次見面就非常熱情,不僅留下喜寶的電話號碼,還主動邀請她去參加訂婚宴,並且想要撮合喜寶和自己的哥哥勖聰恕。

“她並不笨,只是天真。”喜寶這樣評價道。

好家庭的女孩考慮問題容易簡單,她們沒有受過太多委屈,不懂得人心險惡的程度,思考問題容易片面,邏輯思維能力缺乏鍛鍊。

在考研的過程中,會發現很多同學在報考院校時候十分糾結。回想起從小升初、初升高、包括選大學的時候,為什麼我們卻沒有這麼糾結?

因為那時候,往往有父母替我們做決定,即使不大包大攬,也會給我們建議。於是,擇校的後果也就可以由父母承擔


所以我們並不糾結,無論好壞,都可以歸因於父母。

而考研時,很多同學從小到大第一次自己做重大決定。


除了專業、地區、難度等因素之外,是承擔風險衝名校、還是保守地退而求其次,都會成為一項艱難的選擇。

我們往往因為突如而來的壓力,而變得手足無措。

我們害怕自己的選擇不是最完美的,害怕承擔失敗的後果,在糾結中不知何去何從。在面對同樣的情況時,詹青雲卻有另一種態度。

她從小就敢於選擇自己的人生,敢於為自己的選擇負責。

在香港中文大學獲得政治學博士學位後,阿詹想去美國見世面,籌備兩個月就拿下GRE滿分;想半路出家學法律,就直接去申請哈佛學位;家裡負擔不起學費,索性貸款百萬求學。

詹青雲明白不可能所有好的事情都是自己的。“先躺平了,再努力努力”

父親總是和她這樣說。她對於自己的未來沒有過高的預期,認為額外的幸福都是上天的饋贈。

於是她她敢於做出決定,敢於承擔後果,毅然決然貸款100萬去哈佛攻讀法學碩士。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薛兆豐評價詹青雲

阿詹敢於做出背上百萬的負債,因為她相信自己絕對可以掙回來。她不僅對自己有信心,對自己的選擇也無比堅定。正如奇葩說中薛教授對她的評價,“她貧,但是她不窮。”

年輕人的財富需要時間的積累,量變才能產生質變。阿詹貧,因為她現在確實沒有很富有;她不窮,因為她有獨立的思考能力,遲早會富有。

在奇葩說賽場沉著冷靜的思考,落落大方的表現,以及紅了之後低調的做事方式,都是她富有的成本。

<code>“年輕人不是替你一個人在謀幸福,不是一個人看開了就可以,他需要為這個世界拓寬邊界,是讓所有的人都有機會把道路越走越寬。是趁著年輕,我偏要勉強。”/<code>

自己做決定多一些的人,思考的次數要多,也更加深入。因為是由他自己為決定買單,在思考和斟酌的過程中,他會權衡利弊,充分考慮多方因素。

在這個過程中,邏輯思維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

我們不用非要像喜寶一樣孤注一擲地去冒險,不用在安穩的生活中主動製造危機,但一定要學會居安思危。

在平靜的日子裡尋找鍛鍊的機會。比如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後果,自己去保持精神獨立,擁有思考能力,不做那個“天真的離譜”的女孩。

小到今天吃什麼、做什麼,大到一份工作、一座城市,你要學會自己選擇。可以去問家人、朋友的建議,可以同大家商量,但是一定要自己做最後的決定。

無論是好是壞,自己通過思考來選擇。從小的事情開始,保持理智,自己去決定,慢慢學會掌控自己的人生。

啟示二、生活獨立---生活的重心要在自己身上

<code>自愛,沉穩,而後愛人。無論怎麼樣,一個人藉故墮落總是不值得原諒的,越是沒有人愛,越要愛自己。不必對全世界失望,百步之內,必有芳草。-亦舒/<code>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曾經說,“我人生的意義是你賦予的。”

婚後的她全身心都在家庭裡,老公孩子便是她全部的人生,逛逛街買買鞋,富太太一般無憂無慮。

為什麼陳俊生敢出軌,為什麼他敢放棄這段婚姻?

因為出軌的代價很小。一家人住的房子是他的,一家人生活的工資是他掙來的,他打心底裡覺的自己的功勞是最大的,手無縛雞之力的羅子君對他沒有任何的威脅力。

如果出軌的代價小、利益大,當勾人的婚外戀,遇上家裡的傻大姐,試想結局會怎麼樣?

一項婚姻調查中顯示,在出軌那一刻,87%的男人是選考慮不到代價的。只有當面臨家庭破碎、老婆孩子離自己而去的時候,才考慮到了代價

<code>在《絕望的主婦》中,女主路奈特曾經也是職場精英,後來做了全職媽媽。


當她嗅到婚姻的不正常時,她指著鼻子對丈夫惡狠狠地說“你要是敢出軌,我向你保證你餘生一個孩子也見不到,我保證!”/<code>

小事展現自己的規則意識,讓他看到你的執行力,清楚你的底線。從做事態度中就讓他明白,出軌的後果會有多麼嚴重。在出軌的那一刻,他還會忘記代價嗎?

他不敢,因為他知道你不好惹,惹了你是要付出代價的。

知名社會心理學家艾略特·阿倫森在《社會性動物》裡早就指出,人的行為會受到社會情境的影響,不同的社會情境,會把人顯現出不同的模樣。

結婚十年,羅子君遠離社會的日子越來越長,漸漸不再懂得丈夫的心。夫妻之間的共同話題越來越少,甚至基本常識都會鬧出笑話,連自己的小兒子都不如。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羅子君的無知

整天疑神疑鬼患得患失,知識停留在十年前的層面。老公工作上的事情絲毫起不到幫助作用,生活中也只會盤根問底和女同事的關係,為丈夫在情感上雪上加霜。

這樣的婚姻,連妹妹子群都告訴她,“你看那個家庭主婦有好下場的,好日子是回到頭的”。

閨蜜唐晶也提醒她,“你去算算養自己和兒子要多少錢,你能不能負擔”。

而風平浪靜生活中的子君,只覺得妹妹在咒她,唐晶的提醒是多此一舉。

當你把自己的遙控器完全交到別人手中,等待你的只能是被人操控。

當你的喜怒哀樂都完全依附另一個人的身上,慢慢地,這樣的你會喪失魅力,等待的只能是被拋棄。

同羅子君相反,姜喜寶是一個永遠知道自己要什麼的女孩。她的夢想是劍橋畢業,成為叱吒風雲的大律師。

即使遇到了自己的糖心爹地勖存姿,即使父子二人同時追求她,鬧翻了天,她也只覺得吵鬧。

“還有事嗎?沒事我要去書房複習功課了”,轉身上樓,去沉浸在更重要的事情中,似乎這一場鬧劇不是因她而起。

《親密關係》這本書指出:壞的比好的更有力量,我們與伴侶偶爾刻薄或挑剔的交往比我們為他們做的千樁好事更有影響力。

姜喜寶有自己的追求,她明白什麼才是最重要的。連身家過億的糖心爹地,都要考慮她是不是學校有課程,才能計劃兩人的行程。正是這種堅定、有主見、執著的性格,讓富豪勖存姿著迷不已。

在大學生活中,你會看到年輕的男女,經常這種問題吵架。“你為什麼沒回我消息?”“你剛剛又去幹嘛了?”“你是不是不愛我了?”這種無聊的問題說白了就是“閒的”,毫無意義。這種情況還會發生在兩個生活規劃不對等的人之間。

比如一方生活充實,工作、學習、健身,規劃的井井有條;而另一方無所事事,打遊戲或者刷劇之外,剩下的時間和精力就是胡思亂想、無中生有。於是一方無暇應對,另一方几近崩潰。把生活的重心都放在對方的身上,這樣的感情,又能維持多久?

愛情從來都是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

你把自己的生活規劃好,一個人生活的時候就是風生水起,兩個人在一起才能錦上添花

總指望一個人出現在你的生活中,救你於水火之中,最後也不過是扶不起的阿斗。因為生活,是要靠自己用心經營的。從人的自私心來說,明知是一個深淵,又有什麼值得他奮不顧身地跳進去呢?

獨立的人格、獨立的生活,是我們無論何時都不可以拋棄的。它們不僅僅是我們做女人的底線,更是在發生變故時,能夠救我們於水火之中的稻草。


啟示三、情感獨立——你的伴侶不應該是愛與幸福的唯一來源

<code>情緒這種東西,非得嚴加控制不可,一味縱容地自悲自憐,便越來越消沉。一個成熟的人往往發覺可以責怪的人越來越少,人人都有他的難處。
-亦舒/<code>

相比瓊瑤劇中的女主,“亦舒女郎”更加懂得控制情緒。面對分手時,二者也會有截然不同的表現。

第一張圖是女主面臨被分手時的情緒表現,幽怨的眼神與哭哭啼啼的訴說,小女人的一面表露無疑。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幽怨的眼神與哭哭啼啼的訴說

第二張圖是女主面臨男友移情閨蜜的狀態,“戒指好看我可以自己買,我也會好好愛護我自己。”她控制著自己的情緒,讓一切顯得沒那麼糟。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冷靜而理智的狀態

或許有讀者認為,瓊瑤女主類的女性更加惹人憐愛,百轉千回哭哭啼啼最終贏得男主的心。的確,童話一般的故事讓人忘記現實的殘酷。

但是別忘了,“亦舒女郎”從來不相信愛情是持久的,她們從不把自己依附於男人身上,愛情的遙控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現實生活中,“亦舒女郎”類的女性更適合生存下去,也更讓人著迷。

“亦舒女郎”在面對挫折時,可以去大哭一場、大吃一頓,也可以允許自己消沉一週,給自己緩衝的時間;但是她們絕對不會消沉,不會“黛玉”一般自怨自艾,不會“祥林搜”一般無休止地訴說自己的不幸。

我們要學會“局外人思考”的模式。俗話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我們往往能夠給朋友客觀而有效的建議,當自己陷入其中時,卻喪失思考能力。

在事情發生時,先深呼吸讓大腦保持冷靜,再去想象:假如這件事發生在朋友小A身上,你會如何給她建議。

從漩渦中跳出來,更有利於我們恢復理智,對局面做出正確判斷,理智決策。

在《星際穿越》中,提到過這樣一個心理學定律:越害怕發生的事情,越容易發生。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墨菲定律

這是由心理學家愛德華·墨菲(Edward A. Murphy)提出的“墨菲定律”。

在戀愛中也存在這樣的墨菲定律:在心儀的女生/男生面前,特別怕犯錯,結果卻往往容易表現刻意不自然;你越是害怕伴侶離開你,牢牢地想要抓緊對方,就越是抓不住。

就像是你想抓住一把沙子,越用力握緊它,它流失的速度越快。

這一切都是戀愛中的得失心作祟,對對方的需求感太強,導致表現減分。

《親密關係》這本書告訴我們,女性之間的友誼以情感分享和自我表露為特徵的,而男性的友誼則是圍繞著共同活動、相伴相隨和搞笑娛樂而展開的。

女性相比男性更加感性,克服感性決定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持冷靜。

無論是愛情還是友情,工作還是生活,她們都懂得如何消化情緒,調整自己。

“亦舒女郎”具備的一大特質,就是她們在事情面前冷靜的出奇。她們時時刻刻都會提醒自己,伴侶不應該是愛與幸福的唯一來源

如果不能認清楚這一點,把討你開心、哄你高興當做伴侶的職責,親密關係將很難維護。

在《親密關係》這本書還指出:低自尊的人常常會小題大做或者知覺到根本不存在的排斥,從而破壞他們自己的親密關係。

我們期待在親密關係中獲得親密感是很正常的。可是如果所有的安全感、自尊或者其他過多的情感,都要由對方滿足的話,就是一件幾乎不可能達成的事情了。

在索取和無法滿足之間死循環,就造成了“粘人精”的現象。

很多女生在戀愛之後,戀愛腦一發作,就變成全世界只有“他”一個人,為他笑、為他哭。把自己的情緒完全放在另一個人身上,它的重量是愛情承擔不起的。

回你消息了就開心,不回你消息就失魂落魄。這種情況,在熱戀期無妨,當生活趨於平靜,對方是否還希望你如此粘人?自己對對方的需求劇烈增加,這個時候,你在他眼裡的價值就降低了。

“你為什麼不回我消息?”這真的是太蠢的一句話了。當你問出這句話時,你希望得到什麼回答?

“噢,我剛剛沒看到”:如果他真的沒看到,看到了自然會回答,又何必多此一舉;如果是看到了不想回,你又何必問出口,還不是落得無趣。

不如將注意力轉移,去做自己的事情,你並不是閒的沒有事情做,你只是心被牽住了。慢慢拿回來,去做你的愛好,絕不做“粘人精”。好的感情是雙方有空間、有距離,大家在一起追求舒適、自在,而不是游擊戰一般你追我擋,還要費心找藉口來糊弄你。

<code>賀涵:你幹嘛要為老公,為孩子過一輩子呢?子君:我愛他們!賀涵:你這不叫愛,你這叫取悅。/<code>

在《我的前半生》中,崩潰的羅子君一直認為一切都是由於自己太愛這個家了。直到最後才明白“愛,不是取悅”。只有先取悅自己,才會被別人尊重,才有愛人的能力。


其實我們的快樂完全可以通過別的方式來滿足,比如畫畫、讀書,都可以滿足我們的部分情感需要。而記得這個事實的前提,是你要學會先尊重自己的去情感需要,把取悅自己放在第一位

人生短短數十載,最要緊的是滿足自己,不是討好他人。

啟示四、經濟獨立——保證槓桿的平衡能力

<code> 以前的女人可以坐在蘭閨中溫馨地繡上一輩子的花,現在這種時節已經過去。 - 亦舒/<code> 

在《我的前半生》中,羅子君結婚後就心安理得地做一名家庭主婦。面對丈夫出軌,第一反應是崩潰,咒罵丈夫不遵守“養她一輩子”的諾言。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怨天尤人的羅子君

心理學上有一個效應,叫做印象整飾效應

。我們呈現出是什麼樣子的,別人就會對我們形成相應的印象。

她的形象,完全由自己的所作所為形成了“好吃懶做,矯情富貴”的闊太太。當她為自己貼上了這樣的標籤,不僅被商場的售貨員背後奚落,連家中的保姆都不服氣,敢對她使點臉色。

<code>“哎,有沒有搞錯哎!雖然我和她都是俊生養的,可是我是女主人哎,她是保姆,曉得伐,怎麼敢對我大呼小叫!”/<code>

女主人要去和保姆爭家庭地位,悲哀中又透露著心酸。她以為的付出,卻被質疑沒有生存能力。

<code>【誰沒有生存能力啊?我給人家做老婆,我養孩子,我那麼不容易,那叫沒有生存能力?你換過來試試?


我曾經也和唐晶一樣,大學畢業,也在外企工作了半年,是陳俊生把我娶回家,是他不叫我工作的,是他許諾我一個完美幸福的人生。他說他要養我的,這個家就是我的工作。】/<code>

直到婚姻破裂,羅子君被拋棄之後,才不得被迫認清現實。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唐晶鼓勵羅子君

與其被迫離開舒適地帶,不如居安思危,在風平浪靜的時候,就逼著自己成長。

無論何時,都不能交出自己的工作能力。

婚姻本就是一場勢均力敵的持久戰,你提前交出了自己的武器,甜言蜜語過去之後,剩下的只有被迫投降。

沒有生活能力的她,不得不選擇從超市打工開始做起。一個喪失工作能力的女人重新回到社會,這個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社會地位的落差,從富太太到超市理貨員;心理的落差,從小公主到打工妹,多重的壓力讓生活變得更加艱難。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不願意面對現實的羅子君

她不得不從超市理貨員做起,每天辛苦上班,嬌滴滴的身子一下子沒辦法適應,晚上還想借閨蜜的美容卡去做臉。

閨蜜唐晶不得再一次提醒她,“白天掙得還沒有一次保養的錢多,你這樣子下去是不行的。”

《親密關係》中指出:我們在尋求以最小代價獲取能提供最大獎賞價值的人際交往我們只會與那些能夠提供足夠利益的伴侶維持親密關係。 不過,由於每個人都這樣做,所以親密關係中的伴侶雙方都必須滿足自己的利益,否則親密關係不可能持續下去。

無論何時,我們都要保證基本的掙錢能力。

不與社會脫節、不喪失工作能力,保證自己擁有“反擊能力”,才能讓伴侶之間的槓桿平衡。

擁有經濟來源和保留工作能力並不等於必須化身為職場女強人,即使是在家中做全職媽媽,也可以尋找新的賺錢途徑。

朋友的姐姐在帶娃期間,開始寫嬰幼兒產品測評賺稿費,寶寶長大一些又帶著寶寶拍小衣服,給商家做廣告。

即使暫時找不到馬上就能賺錢的事情,也要保持學習能力。讀書或者利用空餘的時間考證,都是很不錯選擇。

你的學習能力和進取心都會成為你的籌碼,讓你的伴侶不敢小瞧你,為你在家庭中證明自己的地位。

<code>命運旅途中,每個人演出的時間是規定的,冥冥中註定,該離場的時候,多不捨得,也得離開。 - 亦舒/<code>

退一萬步講,即使走到了無法挽留的那一步,與其糾糾纏纏,不如瀟灑轉身。

前期有了經濟能力、精神支柱,你不僅生活充實、氣質優雅,轉身離開又何妨。與其守著一個空殼,不如換一種方式經營自己的生活。

從《喜寶》到《我的前半生》,“亦舒女郎”給當代女性的四個啟示

只有群困潦倒的老姑娘,才會成為笑柄。

總結

亦舒能夠保持理智,描繪出一個又一個的“亦舒女郎”,因為她經歷過“糊塗”的狀態,熬過了一段段刻骨銘心的經歷。

如果我們能從小說中獲得啟示,從“亦舒女郎”的身上學到經驗,相信可以少吃很多苦。


雖然往往有些苦不自己經歷是不會有深刻感悟的。

就讓“亦舒女郎”作為一個美好的形象存在,在我們自己的生活中,扮演一個領路人的形象。在必要時,為我們提供一個解救的方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