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 題/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 文/福爾摩小登
  • 文章聲明:本文章屬於“不易君子”原創內容,請您尊重原創,轉載請聯繫本號。
  • 圖片聲明:本文內圖片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號。
  • 盜用警告:本號已與“維權騎士”簽約,可實時監測全網盜用文章行為,請遵守道德底線,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商鞅變法,將弱小的秦國帶上強國之路。為大秦立下不世之功。但卻被新上任的秦惠文王車裂而死,甚是悲哀。

其實商鞅之死,秦孝公早就預料到了,為了保住這位與自己惺惺相惜,為大秦立下汗馬功勞的摯友良臣,死前的秦孝公就為商鞅留下了一隻保命符——軍權,但卻依舊沒能保護好商鞅。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商鞅變法

公元前359年,商鞅在秦孝公求賢令的吸引下入秦,並在秦國遇到了自己一生中最重要的伯樂--秦孝公。在秦孝公的大力支持下,商鞅將畢生之所學,都實施於秦國。開始了名傳千古的“商鞅變法”。

商鞅頒佈墾草令,刺激農業生產,實施耕戰;設立軍功,提高軍隊戰力;重農抑商,獎勵耕織;廢除貴族的井田制, “開阡陌封疆”;推行縣制,重用刑法。讓秦國一改弱勢,變身強國。

但商鞅因為變法打壓秦國的老舊貴族,還曾因太子贏駟犯法將其責罰。也就是說在變法的過程中,商鞅已經得罪了除秦孝公以外的所有人。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但秦孝公對商鞅卻極其信任,給商鞅六百里封地,讓其在封地擁有軍權。這也是秦孝公給商鞅的一條保命符,只要讓其擁有軍權,就能夠讓商鞅自己保護自己。

但有些事情,命中註定,終究躲不過。孝公死後,商鞅被殺!

那麼即位的秦惠文王為什麼非要殺了商鞅呢!

很多人認為殺商鞅是秦惠文王公報私仇,因年幼時期受過商鞅處罰險些喪命。其實不是。作為後世明君的秦惠文王豈會因此而滅殺大秦功臣。主要原因還是已下幾點:

一、商鞅之死,穩固政權

商鞅變法在秦國觸犯了不少老舊貴族的利益,司馬遷說過:“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貴族多怨望者。”,在秦孝公死後,被變法觸犯利益的舊貴族開始對商鞅進行控告,此時的秦惠文王剛剛即位,政局不穩。

剛剛經歷變法的秦國雖然變強,但依舊十分危險。面對貴族復辟的行為,秦君面臨兩個選擇:

1、殺商鞅,維護國家穩定。

2,繼續打壓老舊貴族,這樣整個秦國都會陷入內亂中。

兩者相傷取其輕,為了維護政權穩定,秦惠文王不得不處置商鞅以熄眾怒。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二、商鞅之權,威脅皇權

商鞅在秦孝公時期,因為其變法功績,在秦國已經成為一人之下的存在。他的權力太大了,威望更是遠超新君秦惠文王,世人稱商鞅為“商君”。此時的商鞅是君而非臣,在秦國的疆土上,怎麼容許一個擁有六百里封地的君王存在。

根據野史記載,秦孝公死前,曾對商鞅說,如果我死後,子孫能力不行,你可以自立為君,統領秦國。這件事無論是否真實,但都可以側面證明商鞅在秦國的權力位置過大。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再加上,前不久發生的三家分晉,田氏代齊。

為防止權臣篡位,秦惠文王非殺商鞅不可。可以說秦孝公給商鞅的權有多大,那麼商鞅的命就有多短。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三、恐商鞅為他人所用

在戰國那個大爭之世,各國都在變法強國,魏國的李悝變法,楚國的吳變法。各個國家對變法人才的需求很強。

商鞅變法已經讓商鞅本人聲名鵲起,各個國家都希望商鞅能夠為國所用。再加上當時人們對國家的歸屬感不強,忠誠度也不高,朝秦暮楚時有發生。商鞅本是衛國人,後來又在魏國為官,最後才跑到秦國。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魏國國君當時就是因為沒有聽公叔座的意見殺商鞅,才讓商鞅在秦變法,最後奪得魏國河西之地的。

所以秦惠文王如果不用商鞅,絕對不會讓他活。自己不要的東西,絕對不會讓別所用,這就是君王心態。

秦孝公給商鞅留下的保命符,卻成為了商鞅的催命符

四、總結

商鞅對於自己的死,並不意外,或者說他早就料想到自己會死。自古以來變法者都沒有好下場,商鞅如此大才,豈會不知?

作為一個政治家來、變法者來說,商鞅無疑是成功的,他的變法讓秦國強大,最後統一六國,對後世的影響也極其深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