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在土默特學校,至今流傳著這樣一句順口溜:1724母校生,漫長歲月風寒緊,苦辣酸甜盡皆嘗,革命搖籃育英雄。

在內蒙古呼和浩特玉泉區大召廣場南的文廟街,有一座古老的民族學校------土默特學校,而許多當地老人們還習慣按舊時的稱呼“土小”來稱呼他。

土默特學校自1724年建校以來已有280多個年頭。通過蒐集的片斷史料,展現了她艱難曲折的發展過程,說明了土默特人民尊重知識、立志成才,而有當前又投筆從戎英雄氣概,又反映出蒙古族人民在當前人才激烈競爭中負有光榮的歷史使命,在土默特人民心目中佔有重要的地位。廣結各民族的有識之士和優秀教師,嚴謹治校,教書育人,為蒙古人民、特別是為蒙古族貧苦老百姓,造就了大量的文化人才而名揚四方。在中國革命的各個時期和緊要關頭黨培養了一批批的熱血青年和革命戰士,成為了蒙古人民的革命搖籃。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利用孔廟以西一塊狹小的場地和本族湊集的微薄款項,承擔了當地幾乎所有蒙古族文人和部分漢族學校的初期義務教育。解放以後,又在這塊土地上肩負起重點學校的繁重任務。在小學的基礎上創辦了初中、普通高中和職業高中,為新中國的建設事業培養了大批有文化的工人、農牧民和幹部。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1636年滿洲貴族在瀋陽(盛京)就改金國為大清,不久便貶黜阿勒坦汗系土默特部首領俄木布,僅僅給其留有少量的草地和屬民,成為閒散王公,不再管理旗務。土默特成為內屬旗,旗務由朝廷直接任命的左右翼旗都統管理。到康熙末年,丹津家族從古祿格到丹津已經承襲土默特左翼都統四代近90年,丹津經營土默特也已經二十餘載,而且頗有政績,已深得民心。於是有人張羅,發動左右兩翼土默特和烏蘭察布六旗牧民以及一些商民為丹津捐贈物料,動工興建歌頌丹津家族功德的生祠。生祠動工後,丹津不敢妄自居功,也深知此事重大,於雍正二年(1724年)向朝廷“陳情奏請”,請求仿照內地興建文廟的做法,修建土默特文廟,並興辦土默特官學。雍正皇帝“洞鑑其誠,照所請準行”。就這樣,當初本是要為丹津興建生祠的地方,改建成了文廟。文廟於1724年(雍正二年)完工,兩年後官學正式創辦。現在想來,也正是丹津的奏請,如今的塞外青城成為了清代漠南蒙古地區最早興建文廟和官學的地方。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文廟建學伊始,分別從土默特兩翼60佐(蘇木)中各選聰穎兒童2名,共120名為學童;教習(老師)4名,由旗佐領(蘇木達)以下官員中選任。教習每月俸錢1200文,學生每月津貼480文,均由土默特旗庫銀髮給。就在文廟建成10年之際,清廷派兵部尚書通智為欽差大臣,來整頓土默特旗務,正是這位欽差的到來為當年土默特草原上的文廟發展帶來了勃勃生機。“通智在來到土默川的第一年,對這個邊外小城竟然有文廟和官學深受感動,於是他在雍正十三年夏(1735年)為文廟和官學立了一塊碑,碑文一是記載了丹津的家世;二是記載了文廟及官學的由來。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光緒十二年(1886年),土默特官學改名為啟運書院,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再次更名為土默特高等小學堂。這所跨越了4個世紀,走過了近300年曆程的學校,培養出了許多仁人志士,早年中國同盟會會員、土默特蒙古族雲亨、經權、安祥等就曾在這裡傳播過孫中山的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思想。而被譽為“塞北文豪”的榮祥(民國時曾任土默特旗總管,解放後任呼市副市長、內蒙古文史館館長),也曾在這裡就學。丹津提議興建土默特文廟並創辦土默特官學,既是賢能官員的傑作,也為後人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1916年畢業生照,前二排左八為榮祥,前一排右一為榮耀先

民國成立後,土默特副都統改為土默特旗總管。民國三年(1914年),土默特高等小學堂改名為‘土默特高等小學校’,俗稱‘南高’,是當時土默川蒙古族的最高學府。這裡不僅有烏蘭夫這樣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先後湧現出了榮耀先、多松年、高布澤博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革命黨人, 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為中國人民的翻身與解放,同時也為蒙古民族爭取民族平等和自治做出了卓越貢獻。”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1914年土默特高等小學堂改為土默特高等小學校,之後雖在文革期間停辦10年,但在1978年再次覆校並更名為土默特學校沿襲至今。土默特文廟在現代化的進程中拆毀了許多附屬建築,但歷經百年滄桑,土默特文廟的建築物正殿(大成殿)卻倖存了下來,至今屹。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從1949年至1966年的17年間,是學校大發展的階段。佔地面積由八千平米擴展到一萬七千裡三百平米,校舍由九十六間平房增加到二百八下餘間,在學校生有六個班將近二百人。增加到十九個班有八百多人,教職工由15名增加到62多。但是1960年以後由於學校隸屬關係的變化和其他學校的發展,本校的校名和招生範圍都有很大的變化,校名於60年、63年、65年分別改為呼和浩特文廟街小學及同年的呼市玉泉區文廟街小學。招生範圍則由原土默特七縣二市的範圍縮小為現在呼市所屬的城鄉地區。從此本校在土默川上孤花獨豔的微份逐漸淡化。直至十年動亂中財毀人散,學校停辦,引起人們極大的悲憤。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從1949年至1968年累計畢業七十六個班,約三千五百多名學生。其中絕大部分同學一如他們父輩一樣還在社會主義建設事業中辛勤地工作著。如:文精、妥木斯、雲布龍、孟愛貞、榮盛、雲裕民、雲文耀、巴世傑、哥夫、畢力格泰、賽吉爾夫等校友各自在工作崗位上為祖國的改革開放現代化而努力工作著。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1978年至1995年的第27年,學校得到了恢復和更大的發展,1978年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之際,土默特學校在熱烈的歡呼中恢復,成為自治區和呼市兩級的重點學校,設立小學、初中和高中。在“優先重點”發展民族教育總方針和集中公辦寄宿制助學金為總政策的指導下,學校分批將所有的破舊平房都拆蓋為樓房,教職工發展到一百四十多人,在校學生曾達八百四十多人,在校學生曾達到八百人之多,並向教育手段的現代化邁開步伐。1984年又開辦職業高中班,形成中小學連貫、普職教並舉的多頭辦學的重負荷運行。1986年小學初年級停止招生。1993年又採取了集中力量發展初中和職業高中的辦學舉措。加強基礎義務教育和實用人才的培養,以達三個面向、四有新人。

歷經三百年風雲歷史的蒙古學校

土默特學校培養出了許多的仁人志士,不僅有烏蘭夫這樣傑出的無產階級革命家、還先後湧現出了多松年、高布澤博等一批又一批優秀的革命黨人, 他們當中的許多人為中華民族的獨立和自由,為中國人民的翻身與解放,同時也為蒙古民族爭取民族平等和自治做出了卓越貢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