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有貓膩

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有貓膩

川陀太空訊 美國宇航局開普勒望遠鏡在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顯示,一顆恆星被遮擋了22%的面積,有什麼東西會這麼大?!科學家認為一種解釋是戴森球,另一種解釋為這是一個人類從沒見過的天體。事實上五十年前關於恆星能量的使用就已經有預言出現,卡爾達肖夫指數是由蘇聯天文學家Nikolai Kardashev於1964年提出的。他看到了人類對能源需求的增長趨勢,然後推算出未來人類對能源的需求情況並對如何供應能源提出了建議。

一旦我們得到一種清潔的、來源無限的能源,你可以想象我們的使用量將會持續增長,直到地球上的每一個人耗費的能量都抵得上一個小型國家的使用量。我們將會到達卡爾達肖夫指數的各個階段,從Ⅰ型到Ⅱ型到Ⅲ型。Ⅲ型!你能想象到那時會發生什麼嗎?

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有貓膩

如果1480光年外的戴森球信號被證明是存在的,那麼地球肯定懸了,對於一個掌握恆星能量的文明,還距離我們這麼近,想想都覺得後怕。

Kardashev把這種變化分成3個類型。Ⅰ型文明能夠完全掌控所在星球的全部能源,Ⅱ型文明能夠掌控他們母星產生的所有能源,Ⅲ型文明能夠擁有他們所在星系的所有能源。這是一種非常聰明的將有巨大能力的未來文明分類的方式,一經提出,就激發了許多科幻作家的想象。

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有貓膩

我們現在處於卡爾達肖夫指數中的哪個階段?我們達到每一個階段要用多長時間?當然,假設前提是我們我們一直存在。Kardashev估計Ⅰ型文明所使用的全部能量都是基於照射地球的太陽能。我們的星球接收來自太陽大約2 x 10^17瓦特的能量。這很多嗎?聽起來確實很多。在2013年,人類總功耗為12.3兆瓦。但通過簡單的計算,這大概只佔到達地球太陽能總和的一萬四千分之一。

1480光年外發現疑似戴森球的信號:光變曲線有貓膩

聽上去我們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才能彌補這個差距。但先等一下,我們現在正處於指數增長的模式,它的速度會讓你嚇一跳。著名的物理學家Freeman Dyson預計只要200年就能做到充分利用到達地球的太陽能。這一預計讓人驚訝,但如果你知道2015年四月德國工業的總功率已經達到25千兆瓦,似乎也沒有那麼遙不可及。

請搜索微信號:川陀太空,這裡有您想知道的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