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漢朝有名皇帝皆出於西漢,而東漢似乎總被忽視?

姑蘇城南


說漢朝有名的皇帝都出自西漢,這個提法是有問題的。

在五胡十六國時代,劉淵建立漢政權,為了表示自己是繼承漢室皇統,他煞有其事地修建八座漢代皇帝祭廟,包括“三祖”與“五宗”。“三祖”就是三位開國皇帝,西漢劉邦、東漢劉秀、蜀漢劉備;“五宗”就是五位傑出的皇帝,包括漢文帝、漢武帝、漢宣帝、漢明帝、漢章帝。這八位最傑出的皇帝,西漢有四位,東漢有三位,蜀漢有一位。從這裡可以看出,西漢的賢君雖然比東漢多,但也只是略多而已。

可是,為什麼我們在講到漢代皇帝時,給人感覺東漢皇帝的知名度要遜於西漢呢?這裡有幾個原因,我且分析如下:

第一,東漢總體上不如西漢強大

漢代分為西漢與東漢,但是西漢比東漢要強大得多。

無論從文治還是武功上說,東漢都不及西漢。譬如文治,東漢的“明章之治”比不上西漢的“文景之治”。為什麼呢?一個是明章之治的時間短,對社會產生的效果不及文景之治。同時,漢文帝在仁政上有許多開創性的事業,比如廢除連坐法,廢除誹謗罪、妖言罪,廢除肉刑等等,其歷史意義之深遠,是東漢明章時代所無法比擬的。

再說武功。西漢的軍事力量比東漢要強大許多,西漢有強大的中央軍、邊防軍及地方軍,而且軍種完備。東漢初期,廢除了許多軍種,地方的軍事力量相當薄弱。因此,西漢時代,整個帝國基本上是開疆拓土。到了東漢時代,儘管仍可以守成,但是開疆拓土的動力已經不足了。

第二,東漢的短命皇帝特別多

東漢總共有十四個皇帝,活過四十歲的只有三個,分別是前兩任皇帝光武帝(六十二歲)、漢明帝(四十八歲)與末代皇帝漢獻帝(五十三歲)。其餘十一位皇帝,沒有一個超過三十五歲,甚至有三個嬰兒皇帝,沒活過三歲。短命皇帝之多,在中國各個朝代中堪稱第一。

其實東漢皇帝裡面,也有許多才華出眾的,比如漢章帝與漢和帝。特別是漢和帝,十四歲時就發動政變,把竇憲給整垮了。如果漢和帝能像漢武帝那樣,統治帝國半個世紀,估計也是一代雄君,可惜他三十歲就死了。

反觀西漢皇帝,平均壽命要遠遠長過東漢皇帝,特別是幾個重要的賢君,在位時間都在二十年以上,漢武帝甚至超過五十年。一個皇帝再出色,也需要時間來完成其偉業。從這點看,西漢皇帝無疑是比較有條件的。

第三,讀者對東漢歷史的瞭解程度,不如西漢

讀者對西漢的皇帝瞭解比較多,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多數讀者對東漢歷史的瞭解是比較少的。

我寫過西漢的歷史,也寫過東漢的歷史,從讀者的反應來看,我感覺多數人對東漢的歷史並不瞭解。為什麼呢?因為東漢的歷史,相對來說比較壓抑。從內政上看,整個東漢的歷史,充斥著外戚集團與宦官集團擅權亂政,一部東漢史,至少半部比較黑暗,令人不忍猝讀。

從對外戰爭來說,西漢的故事是很清晰的,主要是漢匈戰爭,外帶大漢帝國向周邊開疆拓土,線索是很清楚的。可是,到了東漢,故事就變得十分複雜。東漢與羌、匈奴、鮮卑、烏桓之間有著扯不清道不明的複雜關係,一會是友,一會是敵,沒有下苦功去理清線索,就會越看越糊塗。因此,讀懂東漢史,比讀懂西漢史要難得多。這也造成讀者對東漢的瞭解,遠遠不如西漢。


君山話史


東漢王朝疆域圖

相對而言,東漢王朝在人們的心目中,總不如西漢王朝那麼有分量。東漢王朝多少有些落寞的感覺。其實呢,東漢王朝在整個中國古代的大一統王朝之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

東漢開國皇帝劉秀像

東漢和西漢對比,要是論疆域,則東漢大於西漢。東漢王朝在西域控制的面積遠大於西漢。而在其他地區所控制的疆域則基本相同。要是論戰功,竇固、竇憲遠征北匈奴,完全是主動出擊,根本不像西漢時被動反攻。竇憲北征的結果是在狼居胥山進行了封禪之後,草原上暫時沒有了人類的蹤跡。北匈奴也被迫踏上了西遷的道路。要是論文化成績,從建武五年光武帝就開洛陽開陽門外修建了太學,太學的規模達到招生三萬多人,這三萬多人所學都是詩書禮易春秋這些典籍,為了方便他們學習,熹平四年政府將經典刻於石頭之上,立於太學門外,稱熹平石經。晚清時期學者皮錫瑞在其《經學歷史》中稱東漢是“經學極盛時代”。東漢是宦官勢力真正走上了政治舞臺的時代。但在宦官專政的黑暗時代裡,也爆發了不屈不饒的抗爭,三李杜前後相繼,以至於顧炎武在近兩千年之後還感嘆“風俗之好,三代以下,無尚於東京者”。

那麼為什麼東漢會在人們的印象之中那麼寂寞呢?其原因就在於,東漢王朝太中規中矩了。比如西漢的開國皇帝劉邦及其功臣,都是一群草莽英雄。而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本人是一箇中規中矩的儒生,而其主要功臣則是以世家子弟為主。誕生於西漢的《史記》和誕生於東漢的《漢書》,都是史學名著,《史記》裡司馬遷有自己獨立的是非評價標準,而司馬遷的這個特點卻遭到了班固的批判,班固認為就應當以官方公佈的標準來評價歷史。西漢的經學家如董仲舒,不僅要做學問,他們還都在關心時政。東漢的學者如賈逵、馬融、許慎、鄭玄,學問很大,但卻在政治上沒有多大的影響。西漢的儒生熱衷於推翻體制,比如董仲舒的再傳弟子眭弘就上書漢昭帝要求皇帝退位,西漢中後期的儒生也都敢於把批判的矛頭直指皇帝。而東漢的儒生則是積極地維護體制,他們是典型的只反貪官不反皇帝,用後世的標準來看,東漢的儒生都是忠臣。西漢的大將衛青、李廣等人,都是平民出身。東漢的大將竇憲、竇固、皇甫嵩等人,都是名門之後。西漢的大臣之中不少平步青雲,比如公孫弘是第一個由布衣而登相位的儒生,漢元帝時期的丞相匡衡是勤學的楷模。但東漢的大臣,多是累世公卿,比如弘農楊氏四世三公,汝南袁氏四世五公,其他譙郡桓氏、潁川荀氏、潁川陳氏、太原王氏、滎陽鄭氏等等。就連對待功臣的方式,劉邦的大功臣韓信發出了“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的哀嘆,而劉秀則是雲臺記功,雲臺二十八將等功臣都富貴綿長。若論文學家,西漢時期司馬相如有“鳳求凰”的傳奇,而東漢時期的班固、張衡等人則沒有這樣的浪漫……

我想大概就是這樣的原因使得東漢在人們心中的分量不如西漢那麼重吧。


野叟雜談


漢朝作為中國歷史上繼秦之後興起的大一統王朝,歷時約四百年,在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上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當人們列舉兩漢有名的皇帝時,絕大大多數都出自於西漢,如漢高祖、漢文帝、漢景帝、漢武帝、漢元帝等等,而東漢時期只有漢光武帝以及漢末的漢獻帝。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個原因。

首先,東漢夾在西漢和三國之間,前後兩者的光芒實在是太耀眼,以至於東漢黯淡無光。比如說,漢高祖劉邦和項羽之間展開的楚漢爭霸,以及當時還有蕭何、張良、韓信、范增等眾多傑出的人物,幾乎人所共知。再比如東漢末年的三國,更是中國歷史上人才輩出的時代。曹操、劉備、關羽、諸葛亮等,幾乎是家喻戶曉。再加上後世的演義小說以及當代的影視戲劇,漢初和三國無疑都是重大題材,讓人們對這段歷史有更多的瞭解。

其次,就東漢自身而言,也實在是乏善可陳。除了漢光武帝和漢獻帝之外,其餘的東漢皇帝都沒有在位超過20年的,而且大多是幼年登基,剛成年不久即死去。同時,東漢在政治上也沒有太多的創新,沒有留給後世留下深刻印象。此外,東漢政治還開始了外戚和宦官輪流交替執政,更是為後世詬病。後來東漢在黃巾起義的打擊下,名存實亡了三十多年。所以,東漢給人整體就沒有留下太深刻的好印象,更別說東漢皇帝了。


國家人文歷史


外部壓力不一樣了。

西漢建立的時候,匈奴剛剛統一,彼時匈奴的老大堪稱匈奴第一雄主,放到中國,地位影響一點都不比秦始皇差。那就是冒頓大單于。

冒頓大單于率領匈奴人,壓制中國好多年。先把劉邦圍在白登山,大漢朝剛建立就差點被一鍋端。劉邦死後又給呂后寫信,表達了想睏覺的迫切願望。呂后說自己老啦,送了幾個宮女過去平息一下。

武帝之前,匈奴人打到長安附近是常事,皇帝睡覺都要睜一隻眼睛,隨時準備跑路。

這種狀態下,皇帝自然更為矚目啦,所幸大漢朝在這種情況下完成了積累,在武帝時期雙方開始打得有來有往,起碼皇帝和首都的安全不在是問題了。

到了東漢時期,發生了一件事情,徹底改變了漢朝個匈奴的力量對比。那就是,匈奴人分裂了。

匈奴人分裂成南北二部,所謂內部的叛徒比外面的敵人更可恨。你看我們對強大的敵人是很尊重的,但是對叛徒那是殺之而後快的,一個道理。於是,為了對抗強大的北匈奴,南匈奴向大漢朝投降了。

從此,戰爭順風順水,大量的匈奴人被編入軍隊,在漢人將軍的帶領下把大草原掃了一遍一遍又一遍。有了熟悉地形天文的帶路黨,加上漢人本就領先的軍工業,北匈奴被打得遠躥西域,最終融合在中亞人民的汪洋大海之中。

這種情況下皇帝很難惹眼啊。

另一個就是位面之子劉秀的傳奇光芒太耀眼,遮擋了其他人。

穿越者王莽成功上位,發動的一些列改革引發了位面的自我糾錯,位面之子劉秀,攜天地之大氣運橫空出世。

在劉秀的傳奇下,什麼皇帝都出不了頭啊。


玩懷舊


的確,漢朝的著名皇帝大多在西漢,從漢高祖劉邦一直到漢宣帝劉詢,幾乎每一位皇帝都是名垂青史的,不過這些著名皇帝也的確做出了一些功績,比如漢高祖劉邦,漢朝的天下就是他打下的,文帝和景帝前後相繼開創了“文景之治”,漢武帝時期創造力大漢盛世,昭帝和宣帝又 開創了“昭宣中興”,而反觀東漢的皇帝,不僅知名度不高(除了光武帝劉秀和漢獻帝劉協之外幾乎沒有什麼著名皇帝),而且的確沒有做出啥成績。

東漢的皇帝在光武帝劉秀之後,一屆不如一屆,明帝和章帝執政時期還算可以,因而歷史上有所謂“明章之治”,明章二帝繼承光武帝的政治作風,推行德政,弘揚文化,與民休息,的確取得了一些成績。

但是在明帝章帝之後,漢朝皇帝就每況愈下了。繼明章二帝之後的和帝也曾經有機會有一番大作為的,可是天不假年,他僅僅活了27歲就駕崩了。後來的殤帝、衝帝和質帝都是在位僅僅一年就駕崩了,其中殤帝和衝帝都是在襁褓中就夭折了。東漢的皇位繼承出現了很大問題。而且,因為皇帝都太年幼,所以朝政由宦官和外戚輪流掌握,這也直接導致了東漢時期的戚宦之爭。反而皇室因為力量孱弱,所以無法在朝政中有話語權。

後來的桓帝和靈帝在位時間倒是比較長,但是這倆皇帝能力有限,品德不好。桓帝靈帝掌權期間,朝政敗壞,桓帝時期發生了著名的“黨錮之禍”,許多正義的大臣被禁,桓帝因為沉溺於酒色,所以35歲就走了。靈帝繼位後,更加荒淫無度,做出了在宮內設置人工集市,自駕驢車等一系列荒唐的事情,所以靈帝末期爆發了黃巾起義。

漢獻帝出名倒不是因為他能幹,而是因為他太窩囊,在位25年,沒有過過一天自己決定的日子,一生都是別人的傀儡。

所以,東西漢相比,高下立判,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東漢皇帝老被忽視。


青年史學家


一般我們說到漢朝著名的皇帝,大家一般會想到漢高祖劉邦,漢武帝劉徹,其次可能會想到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和漢景帝,以及那位有名的賢君,“布衣天子”漢宣帝劉詢,再可能便是東漢的光武帝劉秀!而這其中,除了光武帝劉秀是屬於東漢,其他漢朝的有名皇帝都是出自西漢,為什麼會這樣呢?主要有兩個原因。

東漢所處的歷史時期非常“尷尬”

東漢之前是西漢,東漢之後是三國,而這兩個時期,正好是歷史研究非常熱門的兩個時期,而夾在其中的東漢也因此被人們有所忽略,一般談到東漢,大家都會想到東漢末年精彩紛呈的三國時代,現代,與三國相關的文學著作,遊戲,影視可謂是層出不窮,三國時期基本已將東漢時期給遮掩。再一個,東漢之前的西漢也是一個精彩紛呈的時代,特別是漢武帝時期,漢朝可謂是當時世界上的第一強國,西漢更是有很多精彩的故事廣為後世流傳,可以說,東漢是被這樣的兩個時代給“淹沒”了。

西漢是崛起時期而東漢是走向末路

漢朝分西漢和東漢,只因其中隔了一個短暫的王莽新政!西漢時期主要指王莽新政之前,這一時期是從無到有到強的時期,從劉邦的建國,到後來的文景之治,再到漢武帝將漢朝推向歷史的高峰,這一時期,是備受世人矚目的,故這一時期的有為之君也給世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而東漢自從光武帝劉秀建國,之後是一段平穩過度時期,到後面,逐漸昏君幼帝層出,宦官當權,以致走向末路,故有為之君少,也給人印象不深。

“品歷史人文,悟真理人生。”專注歷史文化的探索,我是靈魂的感觸!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我的頭條號哦!


靈魂的感觸


首先,漢朝有名的皇帝主要出自西漢,直接原因就是西漢的皇帝確實不少都是大有作為。比如西漢開國皇帝劉邦,和項羽進行了楚漢戰爭,手下擁有張良、蕭何、韓信等大將的輔佐,其本身傳奇的經歷,實在是幾本書都寫不完。在劉邦之後,漢文帝、漢景帝開啟了文景之治,為漢武帝劉徹的南征北戰奠定了良好的基礎。除了以上四位皇帝,西漢還有漢宣帝、漢昭帝等比較有作為的皇帝。與此相對應的是,雖然漢光武帝劉秀非常優秀,但是其後的皇帝大多比較平庸乃至昏庸。

其次,相對於西漢時期的皇帝,東漢皇帝很多是年幼登基,而且在位時間非常短,所以在影響力普遍較低。對於東漢這一歷史階段的10多位皇帝,漢殤帝、漢衝帝、漢質帝、漢少帝等皇帝的在位時間幾乎都在一年以內。所以,非常明顯的是,在位時間不到1年的皇帝,顯然不會有什麼作為,更難有什麼值得歷史書寫和記錄的地方了。對於東漢中後期的皇帝,因為外戚、宦官等勢力的干預和影響,所以皇帝的權力受到了極大的制約和限制,也即成為了傀儡之君。

再者,對於東漢這一朝代,在制度上幾乎缺乏開拓和創新之舉。一定程度上,對於整個漢朝的制度,基本都是由漢高祖劉邦和漢武帝劉徹這兩位皇帝來奠定的。而就東漢這一朝代,自漢光武帝劉秀之後,其制度主要沿襲西漢的舊制。因為沒有新的制度的建立,加上在開疆拓土上也沒有什麼比西漢更大的成就,所以其歷史影響力自然想多較弱。與此相對應的是,就隋朝這一朝代,雖然時間較短,但是科舉制、三省六部制、京杭大運河等事件的影響力,促使這一朝代的皇帝就非常出名。

最後,對於東漢來說,前有開疆拓土的西漢王朝,後有魏蜀吳激烈競爭的三國時代,因為司馬遷《史記》等史料的影響,西漢王朝的人物、事件等得到極大的流傳。而就三國時代來說,《三國志》、《三國演義》促使該時期的皇帝人物家喻戶曉。由此,比較尷尬的是,東漢處在西漢和三國這兩個歷史階段之間,其歷史影響和傳播自然受到了不小的影響,連帶著該時期的皇帝也幾乎總被忽視。


情懷歷史


關於這個問題,我在這裡只說一點主要的原因,一個王朝的興替其實是多元化的,我們學歷史看歷史不能用黑白的角度去看歷史問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是因為一件事才興亡的,都是因為內部外部犬牙交錯的相互影響才形成的局面。

那麼西漢為什麼看似普世價值高的好皇帝比東漢多膩?其實原因很簡單。那麼我們具體說說:

一、政治格局不一樣。漢朝是我國第一個農民起義建立的政權,劉邦一個流氓出身幹這麼大事業確實另人佩服,但是我們知道漢朝的建立套用了秦朝的制度,他保留了所有秦朝好的東西,包括皇帝得禮儀官員的職級,郡縣的設立,比如什麼車同軌,書同文等,只不過是劉邦覺得秦朝亡國有很大原因,是因為沒有分封同姓王在各地方為劉姓皇權坐鎮,所以在這點上西漢早期實際上是分封制與郡縣制雙軌制並行的模式,這樣呢,國家的矛盾主要是中央政府與地方藩王之間的矛盾,通過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對藩王的打壓和制裁,到武帝后期實際上皇帝已經高度集權,地方藩王再無力對抗中央政權,那麼歷史都是勝利者書寫的,很明顯武帝需要一些宣傳語調來粉飾他以及他前幾任皇帝的英明,特別是漢武帝窮兵黷武以後,留下空虛的國庫,被漢昭帝以及顧命大臣霍光,再加上宣帝幾代人的勵精圖治,所以縱觀西漢史,政治環境較之東漢惡劣,所以皇帝的能力就要值得肯定,需要做的事情也就比較多,摸著石頭過河嗎,畢竟很多政治體制也是在古人那沒啥值得借鑑的地方,反正這種事就是你如果成功了,放屁都是香的。



而東漢則不然,因為西漢末年土地兼併異常嚴重,土地全都掌握地方地主階級和豪門大族手裡,王莽上臺以後國家恢復均田制,也就是土地歸國家所有,這樣大地主階級就不幹了,光武帝劉秀的上臺就是藉著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豪門望族來重整河山的,那麼對於支持者來交換的利益就是,劉秀請他們的兒子們上朝廷上來做官,這樣一是可以平衡豪族地主階級的政治利益,第二也方便皇帝對地方豪族們的控制,因為你們兒子在我手裡控制著膩,你不敢造次吧!但是隨著幾代皇帝以後,地主家兒子在朝中政治體系中的作用越來越重,根深蒂固了以後,國家再無力控制地方豪族了,以至於東漢有一句諺語“皇帝詔、掛牆壁”,中央政權的命令到了地方可以不管不顧掛牆上的局面,這也就是說後來為什麼東漢末年出現軍閥割據的局面。那麼你皇帝控制不了地方,自然有作為的皇帝就少,你想呀!皇帝有啥想法,有啥英明決策到地方執行不了,一個公司執行力不行,你還發展個毛,你還能有啥英明的皇帝呀!


二、皇帝材質不一樣。這就很好理解了,西漢中早期的皇帝確實能力水平和才能都不錯,文帝、景帝、武帝、詔帝、宣帝,因為國家局面不容許你這幾人皇帝有昏庸的,不過確實自身也足夠優秀。那麼東漢正好相反,除了開國皇帝劉秀和明帝劉莊以外,皇帝材質都不怎麼樣,想有點作為也不可能了!


巴顏鵠09


皇帝都是依靠王朝存在的,要比較西漢和東漢的皇帝的好壞,就要說明西漢和東漢兩個王朝的異同。本人認為可以從漢代社會的底層結構來看王朝的興衰。

西漢的社會是一個平民社會,呈散沙狀,這樣的社會是有利於統治的。西漢之所以是這樣的社會,應歸功於秦朝的統一。當年秦孝公在任用商鞅變法時,為了控制全國,實行了一項措施,就是把大的家族強拆成小的家庭。這種措施之所以能實行,是因為當時秦國有大量的無主土地,吸收了大量的流民和慕名而來的各種人才,商鞅也是外來客卿。小的家庭是有利於政府統治的,既有利於生產,也有利於收稅,而且由此發展起了地主階級。秦國在此基礎上,建立了郡縣制和九等軍功爵制,逐漸統一了全國。這種措施雖然,但是秦國搞的太倉促,統一天下的時候一直在推行。到最後,激起了農民起義,二世而亡。

秦朝雖然亡了,但是它所創造的社會形態,卻被漢朝繼承了下來,也就是說漢初時是一個比較散沙化的社會。與散沙社會相對的是豪族社會,即是地主豪族力量強大,把持地方權力的情況。漢朝又吸取了秦朝的教訓,在以關中的核心的地區建立郡縣制,其他地方封給功臣,又來又消滅了功臣,封給了宗親。同時將關東的豪族遷入關中,由中央直接控制,維持了國家穩定。到文、景、武帝時,又陸續削弱了各個封國,建立了中央一統的集權社會。一個皇帝之所以有作為,是他的集權程度密切相關的,只有地方沒有足以牽制皇權的力量,這個皇帝才能有大的作為。漢武帝的經歷就說明了這一點。當時,國家實行了空前的統一,北伐匈奴,南征甄越。建立了大的功業。

一切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漢朝衰落的根也就是在漢武帝時種下的。匈奴被打得很慘,但不要以為漢朝的老百姓就很滋味,長期的戰爭需要不斷地收稅,當時的生產力薄弱,根本不可能禁得起漢武帝的長期折騰。所以很多的老百姓因為交不起稅收就逃離了土地,成了流民。這些流民又要吃飯,於是很多人就投靠到了某些豪強的家裡作了長工和奴僕。這些豪強本來被漢武帝打擊得很厲害,這回又死灰復燃重新強大起來。漢政府一直在收稅,豪強就越有機會擴大的自己的勢力。這樣就在漢武帝后一百年,西漢的豪強勢力已經非常強大。

到了西漢末年,豪強已經和官員勾結到一塊,嚴重威脅到皇權。王莽在位時就想解決豪強問題,實行了一系列看似荒唐的改革措施打擊豪強。這次豪強不幹了,直接選擇推翻了王莽,後來又擁立了劉秀作皇帝,建立了東漢。

所以說,從東漢的建立開始,就意味著他的皇權不可能太強。因為劉秀是在得到各地豪強支持的情況下才建立東漢的。他不可能把支持他的人一一滅掉,劉邦之所以能滅掉韓信,是因為一起發家,韓信等功臣沒有在民間建立起足夠的威望和利益。而劉秀不一樣,此時的豪強已經深深扎到社會里了,再滅掉他們又會是無休止的戰爭。所以,劉秀建國後沒以消滅一個功臣,只能跟合夥人共享權力。這就決定了東漢的皇權不可能強大,皇帝無法很好地集中資源,自然也就不會有大的作為。東漢的皇帝也想過振興皇帝,最好的辦法就是從士族之外尋找政治力量,就是外戚和宦官,所以我們看到了,外戚和宦官一直活躍在政治舞臺上,他們實質上是皇上的爪牙,是皇帝打擊士族和豪強的工具。諸葛亮在出師表裡說:“親小人,遠賢臣,此後漢所以傾頹也。”其實所謂的賢臣就是以士族為代表的豪強,他們控制了朝廷的官僚階級,而小人就是皇上作用的外戚和宦官。皇上要和士族爭權,自然會表現出所謂的“親小人,遠賢臣”的姿態,至於這些賢臣是不是真賢,是另外一回事,文化掌握在他們手裡,自己可以抬高自己,貶低皇帝。當然,外戚和宦官也不都是一無是處,其中也不乏為國家作出貢獻的人。


歷史中簡堂談古說金


這個問題有三點原因。

第一,從政治體制上說,西漢王朝建立在布衣將相基礎上的平民政權,中央權力相對更高度集中,所以皇帝一般來說更能有所作為。而東漢是建立在豪族地主基礎上的貴族政權,中央權力相對來說就要弱一些。所以西漢前期能夠經常消滅豪族壓制兼併,但漢光武帝都解決不了西漢中後期以來的土地兼併的問題。

第二,從皇帝年齡上看,西漢的皇帝長壽的比較多,而東漢的皇帝大多短命。文帝在位24年,景帝在位16年,武帝在位54年,宣帝在位26年。而東漢從漢光武帝到漢桓帝之間,一個在位超過20年的皇帝都沒有,桓帝靈帝倒是在位22年,但是什麼素質大家都知道。這也使得東漢皇帝難有所作為。

第三,從對外戰爭上看,西漢與匈奴的戰爭比東漢與匈奴的戰爭更為精彩。西漢時期匈奴還比較強盛,漢朝也是從和親到戰爭到徹底擊敗,其中歷程跌宕起伏,又經過了《史記》《資治通鑑》這些文獻的大力刻畫。但到了東漢,敵人的實力整體較弱,故事當然也沒有這麼戲劇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