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野是武斷的,野味是人類剛需”,關鍵時期,這個組織逆流發聲?


新冠肺炎疫情將“野味產業”推上前臺,禁食野生動物的觀點漸成社會主流。此時,一個商業協會16日發文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此番言論引來不少爭議。

16日,蛙類養殖委微信公號一篇原創文章《野生動物養殖是人類祖先的偉大創舉》,引發了人們對這一專業委員會的關注。這個專業委員會的全稱是“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保護繁育與利用委員會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簡稱“蛙類養殖委”),於去年3月29日在東北林業大學成立。

上述文章稱,“因一次疫情就全面‘禁野’將是武斷的,不科學、不理性”“對於人類而言,對野生動物產品的需求從未停止,某種意義上說已經成為‘剛性需求’”。

但對於這些說法,動物保護界人士反問道:難道非典、新寇肺炎所帶來的教訓還不夠嗎?還需要來幾次?對野生動物的“剛性需求”,究竟是誰的需求?

蛙類養殖專業委員會成立大會。

根據蛙類養殖委成立大會的公開消息,該專委會要堅持以“保護優先、規範利用、嚴格監管”的原則為根本出發點,團結好、帶領好、服務好廣大蛙農,用實際行動為野生動物保護與繁育利用事業做出新的貢獻。

成立大會上,黑龍江省四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張鳳春當選為第一屆主任委員。記者在啟信寶上的查詢結果顯示,該公司於2000年3月23日成立,經營範圍包括林蛙養殖、山特產品、畜產品、化妝品製造與銷售、生物科學技術研究服務等。

吉林市永發蟾蜍養殖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趙文強擔任了蛙類養殖委副主任一職。成立大會上,趙文強在發言中曾建議各部門放寬蟾蜍養殖批證複雜手續和門檻,使用土地及相關補貼扶持政策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