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身体是每天坚持锻炼好,还是隔一天锻炼好?

好酷龙仔


锻练身体和增强体质是根据个人实际状况和体质所决定的轻,重,缓,争的训练方案而制定的方式,方法。各人情况不同,有跑步,体操和球类等其它的循进而上的方法,来达到身体改善和提高的目的,当然要能坚持和持之以恒的态度和进取的方法,才能达之预定的期望和结果!


周敏康801


这个问题与个体差异有很大关系。我看楼主们都分析的特别在理。我只是分享一下像我这样个体差异的现象,我爱好运动快有20多年了,以前是爬山加羽毛球馆打球。在4年前大病一场后,就无法打羽毛球了,就是爬山竞走这俩项运动不能停止,太喜欢大山了,一天不去大山上看看就感觉缺点什么。还有更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我竞走速度特别快,越走越快,四肢走起来轻飘飘的,感觉脚下带风一样。每天从早晨5点开始到晚上10一直走,一点都不疲劳,这样连续走了近20年,感觉特别开心。我就是个体差异吧


山海省略


这个主要看个人身体素质基础,个人身体素质的强弱,决定了你的训练计划。

健身是一个广泛的概念,只要动起来,都可以叫健身。



通常大多数人的选择,基本上就三种:

1 有氧运动,包括跑步,自行车,游泳等。

2 无氧运动,包括健身房练器械,当然全力跑一百米也是,但基本上没有人那样练。

3 健身操,包括太极拳,广场舞,各种操课类。



如果选择健身操的话,那么每天练都没什么问题,累了就停,不累就多跳会儿。

如果您是一个健身小白,之前没有任何健身经历,甚至连跑步都几乎没有过

选择有氧运动和无氧运动就要隔天一练了,因为它们强度比较大,训练一次以后,转天身体恢复不过来。

尤其是无氧运动,力量训练结束以后,小肌群的恢复需要24-48小时,大肌群需要48-72小时。

继续练的话,不仅很难坚持,也容易产生伤病。

如果您是有基础的训练者就另当别论了。

有基础的人,做有氧运动,通常5-10km的训练量,基本上都可以每天训练。每个星期休息一天。


力量训练的话,就要看训练模式了,如果是以大重量复合动作为主的”综合训练模式”,

那就是杠铃卧推,杠铃深蹲,杠铃硬拉,杠铃推举,杠铃弯举,杠铃高翻,适合练一天,休息一天的训练计划。

如果采用“五分化训练模式”的话,那就是,胸,背,肩,手臂,腿,休息。然后再循环的训练计划。

总之,无论采用那种方法,都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训练量慢慢增加,也要学会休息,休息就是身体恢复的过程,恢复的好,肌肉才能增长的更好,体能也会更好。

我是老胡,我爱运动。每日健身干货分享,欢迎大家关注。


老胡爱运动


锻炼身体是每天坚持的好,还是隔一天锻炼的好?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牵扯到锻炼频次的问题,就一定要问一问自身的运动量了。

如果是一天跑步跑十公里,那么建议你隔一天锻炼的比较好;如果是每天跑步1km且没有额外的运动量,那么还是坚持每天锻炼比较好。

当然了,锻炼并不仅仅局限于跑步,如果是去健身房锻炼,那么我建议你一周三到四练就可,我个人认为,如果是每天都去锻炼这样反而不好,肌肉是需要休息的。

休息日的概念是必须要提及的,当然啦,每一个长期健身的人都是应该有了解了,当你虐完背,练完腿以后,第二天是不能做剧烈的动作的。

这类的大肌肉群,不能连续受虐,不然很容易影响增肌效率,并且拉伤肌肉。

其实现在提出这些概念相对来说比较枯燥,等真正因为伤痛影响训练计划的时候,你就会明白如何安排训练计划了。

那如果我对自己严格要求,必须要每天接受训练,应该怎么做?

1:安排好自己的训练顺序,大肌肉群不可安排在连续的两天。

2:感觉到自己状态不佳,立刻进行一些较为缓和的有氧训练或者是回家休息。

3:尊重自己的身体,了解它,倾听它的诉求,等你真正尊重它的意见时,你就是运动老手了。

对于普通人我也有这样的几点建议:

1:不管你对自己要求多么苛刻,一定要注意循序渐进,要尊重自己的身体。

2:如果你没有较强的运动能力,建议一定要多多休息(在训练中)。

3:普通人锻炼身体(强度较大)隔一天锻炼比较好,这样不至于影响正常生活的节奏。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你有帮助,欢迎关注!


健康行僧


健身的次数应该根据每个人的健身情况,身体素质、锻炼目标等方面来综合考虑,下面是我给的一些建议,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

1、0-6个月的初级健身者

建议每周锻炼3次,差不多就是一隔一的训练,就是周一、周三、周五锻炼,每次锻炼不超过60分钟。

锻炼主要以核心动作为主,如深蹲、硬拉、卧推、推举、俯卧撑等。

重量方面要循序渐进。

2、6-12个月的中级健身者

建议每周锻炼4次,分别是周一、周三、周五、周六,每次锻炼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锻炼动作还是以核心动作为主。并逐渐加入各种孤立动作。此阶段可学一些训练及营养知识。离健身房近的话,可以考虑去健身房。如果在家里的话,可以入手一套杠铃设备。提醒,在家锻炼杠铃要注意安全防护。

3、系统锻炼一年以上的高级健身者

建议每周锻炼4-6次,分别是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周六。可采用多种训练方式,锻炼部位的休息72小时。每次锻炼1.5-2小时。此阶段可系统学习人体肌肉解剖、营养学、运动生理学等内容。需保证足够的营养,并合理摄入所需的运动营养品。勿过量补充蛋白质。

欢迎评论,有评必回,我是你身边的健身YANG,

了解更多的健身知识,您可以点击上面的头像关注我!


健身教练小杨


锻炼身体到底是每天坚持进行还是隔天进行好呢?

首先每个人的身体差异情况都不同,所以并没有一个最好的锻炼时间点!再考虑这个问题时,我们更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来选择合理的锻炼时间。


以广大朋友喜爱的跑步锻炼为例,跟大家聊一聊这个问题。

每个人身体差异的不同主要体现在:性别差异、身体素质差异、身体健康差异等。 而其中的某个身体差异程度的大小都影响着我们选择锻炼的最佳时期;

比如身体素质较弱的朋友,经过第一天2公里的艰苦跑步,第二天身体的肌肉还处于酸痛的状态,甚至会持续到第三天;这时每天跑步显然是不明智的选择,而选择隔天跑步也需要我们根据当时的身体情况而定。


如果一个拥有三个月跑龄、半年跑龄甚至一年以上跑龄的朋友在第一天进行了5公里的跑步,第二天他还可以进行跑步,甚至会坚持每天进行;这其中主要的原因是身体素质强;而每一个身体素质强的朋友都是靠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锻炼所得到的。

肌肉酸痛感在我们的锻炼时期中往往起到决定性的作用,至少大多数的普通人都会因为当天身体肌肉酸痛的程度而考虑是否去锻炼。

小结:在锻炼方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时刻来表明其效果的好坏,在考虑这个问题时我们更应该根据自身的身体情况来安排运动计划。

其次再和大家一起聊一聊我们“又爱又恨”健身运动!

如果不是特别了解健身的朋友,加入健身后,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在经过练腿、练背或者练胸后的第二、第三天,都会感受到锻炼部位极强的酸痛感;而进行手臂、腹部以及小腿的锻炼后,第二天肌肉的酸痛感基本都消除了;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是大小肌肉群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所导致的,从而出现某些肌肉群酸痛感时间长与短的原因;而长期规律的锻炼能有效减缓肌肉酸痛感。

小结:不同肌肉群都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时间,小肌肉群:手臂、腹部及小腿,恢复时间一般为24小时左右;而大肌肉群(腿、胸和背)则为48小时左右。

总结:每个人都有着不同的身体状况,在考虑是否每天要去锻炼的问题时,我们更应该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综合考虑而定!

以上是小七的回答,非常感谢大家的阅读与点赞!

健身小七


关于锻炼,一般是不建议每天练。

人的身体实际上和机器一样,也是需要休息。如果你是健身的新手,一般的建议是每周3-5次;如果是老鸟,建议是练6休1。因为不管是体力还是肌肉,都需要有恢复的过程,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让肌肉生长。锻炼过程中,如果不注意休息,受伤也是迟早的事。

锻炼能提高人们的体质。运动的最佳时间是15:00~17:00, 人体活动受"生物钟"控制,此时身体津液充足(体力充沛),更容易进入运动状态。

  坚持锻炼可以逐进血液循环,提高免疫力; 瘦人可以增肥,胖人可以减肥;

  运动的好处:

在生理上:

  1、体育锻炼有利于人体骨骼、肌肉的生长,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血液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的机能状况,有利于人体的生长发育,提高抗病能力,增强有机体的适应能力;

  2、体育锻炼是增强体质的最积极、有效的手段之一;

  3、可以减少你过早进入衰老期的危险;

  4、体育锻炼能改善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提高神经系统对人体活动时错综复杂变化的判断能力,并及时做出协调、准确、迅速的反应;使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保持肌体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

  在心理上:

  1、体育锻炼具有调节人体紧张情绪的作用,能改善生理和心理状态,恢复体力和精力;

  2、体育锻炼能增进身体健康,使疲劳的身体得到积极的休息,使人精力充沛地投入学习、工作;

  3、舒展身心,有助安眠及消除读书带来的压力;

  4、体育锻炼可以陶冶情操,保持健康的心态,充分发挥个体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自信心和价值观,使个性在融洽的氛围中获得健康、和谐的发展;

  5、体育锻炼中的集体项目与竞赛活动可以培养人的团结、协作及集体主义精神。

  生命在于运动,健康的生活离不开适当的运动。避免运动损伤要掌握方法,要在运动中不断汲取理论知识,这才是长久坚持的基础。


不吃腥的猫


建议隔2~3天为好。

在进行一次高强度锻炼过后,会造成乳酸堆积以及肌纤维撕裂,二者体现为肌肉酸痛乏力,隔2~3天能够有充分时间给人体降解乳酸以及肌纤维修复,锻炼过后高蛋白饮食和适宜按摩恢复更快。



2zero19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我是一个爱撸铁的妹纸EVIN:


首先锻炼身体这个范围比较大,我们可以先细分一下,一般来说可以分为有氧运动和力量训练。


有氧运动:低强度可以持续较长时间,比如走路、跑步、游泳、打羽毛球等

力量训练:高强度持续时间短,比如健身房固定器械锻炼、自由力量区。


如果你是新手,有氧训练一般建议每周3-5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力量训练一周3次,尽量不要锻炼相同的肌肉群,让锻炼的部位有一个充分的休息时间。


一、训练频率和生活管理


我觉得是这样的,很多时候我们定了目标,比如坚持每天锻炼,但一般人是很难做到的,除非你是专业运动员,你的生活就是日复一日的锻炼,除了这个别无其它。但大部分的人都是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没有办法做到坚持每天锻炼。


所以一周训练几次,完全取决于你的工作生活情况,如果你的工作不忙,身体的恢复速度比较快,那么你完全可以每天都去锻炼。我见过有些人就是一周6练,每次的训练时间都在2小时左右,所以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把自己练的很强壮。


但绝大部分人时间上并没有那么充裕,特别是上班族,在这996横行的时代,回到家就想躺床,一周也就只能锻炼1次。其次是恢复能力,很多因素都会影响到一个人的恢复,比如训练能力、饮食营养、睡眠、工作压力、其他乱七八糟的心理因素。


像新手,刚练一次就浑身痛到不行,需要休息一个星期才可以恢复,这就会严重拖延你制定的训练计划。再者训练后如果没有补充足够的营养,保持充足的睡眠,肌肉恢复能力也会降低。还有工作不顺,心情不好,不想锻炼的各种情况发生。


所以最好的训练频率是平衡好健身和生活,状态好的时候可以提高训练频率、训练量和训练强度。状态不好的时候可以把健身放一放,适当休息个几天,反而恢复训练后更有效果。我们不是专业打比赛的,不需要对自己那么严苛,健身只是你的爱好而已。


二、新手的训练频率


一般老手都是[一周2休],[练3休1],因为他们本身有很好的训练基础,肌肉恢复能力也比较快,还有就是长期起来形成的自律。他们的目标更高,所以需要保持一个高频的训练量,什么练胸日,练背日、练腿日....

对于刚健身的新手来说,[隔天锻炼]是个不错的选择。当你的体能慢慢提升之后,可以试着增加训练频率(前提是你有时间),什么[一周2休],[练3休1]都可以,还是根据你自己的目标来定。


关于训练强度,不太建议一下子就搞大重量,很容易造成过度训练。建议循序渐进,训练量=重量✖组数✖次数,重量越重,组数降低,次数降低。新手建议每个动作,9~12下: 3~4組。(重量的话,就是练到最后一个很难提起来那种,如果很easy,说明就是太轻了)


关注我,有任何问题都可以私信给我!
码字不易,请各位老铁们点个赞再走吧!

爱撸铁的EVIN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您一些帮助。我向您推荐一个器械训练计划,您尝试一下,看看这样这样分配是否可以。

器械训练计划(训练前充分热身,训练后拉伸)

星期一.胸肌、三角肌、三头、腹肌、慢跑

星期二.休息

星期三.背阔肌、二头、腹肌、慢跑

星期四.休息

星期五.蹲腿

星期六.休息

星期日.休息

这是健身业余爱好者最合理的健身计划,您可以尝试一下。

我是一个健身几十年的健身爱好者,有一点心得和大家分享一下,现在很多人都在问如何健身怎么计划,其实大家也看到了计划很简单,那为什么有的人用简单的计划练出漂亮的身材呢,差别就在于优秀的健身者的特质,锻炼专注、锻炼刻苦。我见到过俯卧撑单次做500个、仰卧起坐单次700个、自重深蹲400次的人。他们并不比我们有先天优势,只是他们专注刻苦。最后希望大家用汗水铸就我们健美的身躯。

如果您和我一样喜欢健身,并且对于自重训练和器械训练感兴趣,请您关注我,我们共同探讨健身知识,一起进步。谢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