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历来人们听到“欺骗”这个词,首先就会觉得这是一个不好的词,因为欺骗这个词本身就是贬义的。但任何事物都是具有两面性的,它的好坏不在于事物本身,而在于谋事之人。如果是正直之人所用,那么所反映出来的肯定是积极的一面,反之,则是消极的一面。所以最终的效果是由人所决定的,而不是事物本身所产生的,欺骗这个事物也是如此。

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历史上也曾有许多名人,巧妙地运用欺骗的手段,为自己和国家谋取利益。 《孙子列传》中记载:“使齐军入魏地为十万灶,明日为五万灶,又明日为三万灶。”......孙膑以此名显天下,世传其兵法。”孙膑就曾经与庞涓在马陵之战中,巧妙的运动欺骗的手段,利用灶的数量减少来误导庞涓的判断。最后庞涓上当且自刎,孙膑这一仗赢得很漂亮,齐国也因此称霸东方,这便是正直之人运用欺骗手段所反映出来的积极意义。所以说,巧妙的运用欺骗这个事物,它所带来的价值是无穷大的。

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除此之外,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人们也学会了运用欺诈来谋取双方各自的利益。蔺相如和秦王就是很好的例子,《史记》中记载:“相如既归,赵王以为贤大夫使不辱於诸侯,拜相如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秦昭襄王原本就不愿意将城池给赵国,说要用城池来交换和氏璧,不过是一个谎言。

而蔺相如自然也看出了秦王的别有用心,他带着和氏璧来到秦国,肯定也不会将和氏璧给秦王的。就这样,二人相互欺骗,各自都将自己的智商运用到极致,最终谁也没占到便宜。蔺相如完璧归赵这件事,完美的说明了,要想将欺骗手段发挥到极致,是肯定离不开一个拥有高智商头脑的人。所以说欺骗这个事物,其实它本身也不具好坏之分,倘若能将它的积极作用发挥到最大,他还能保护双方各自的权益。

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春秋战国时期的战乱是永无休止的,各国都想尽了办法去削弱其他国家的国力,以此来达到强大自己国家的目的。张仪就是齐国所选中的用于达到这个目的的棋子之一,《史记·卷七十·张仪列传第十》中记载:“张仪既出,未去,闻苏秦死,乃说楚王……于是楚王已得张仪而重出黔中地与秦,欲许之。许仪而得黔中,美利也。后而倍之,不可。”故卒许张仪,与秦亲。”张仪就到楚国,口头承诺秦王愿意将女儿许配给楚怀王并且还会划分城池给楚国。

但这一切都只是张仪的口头承诺罢了,说白了就是一个骗局,就是为了让楚怀王信任他,从而退出合纵攻秦的盟约。而楚怀王竟然轻而易举的就上当受骗了,张仪真的是将“兵不厌诈”这一计谋,在楚怀王身上施展得非常完美。所以欺骗用在作战用兵方面,那就是叫兵不厌诈,而能将这一作战策略巧妙地用在国家纷争上,也能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

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欺骗手段不仅广泛运用于军事领域,在同样存在于政治方面。《韩非子·说林上》中记载:“鲁季孙新弑其君......及其土也,无可为者矣。今季孙乃始血,其毋乃未可知也。”吴起因去之晋。”吴起真的是很不得志,拼死拼活的为魏国奋战沙场。但每到论功行赏之时,却总是轮不到他, 所以他郁郁不得志,怒气很盛。

公叔因为担心自己的位置被吴起夺去,因为吴起想要相位的表现实在是太明显了,所以想要将他除去。于是就对吴起施展了欺骗之术,将吴起骗的团团转,愚昧的吴起最终一步步地走入公孙为他设好的陷阱中,最后真的被迫逃离了魏国。所以说有的时候,在政事方面,阴险狡诈的小人也善于利用欺骗之术来陷害有能之人。这便是欺骗被不怀好意之人加以利用,用来陷害忠良之人,最后所产生的的消极意义。

谎言是对还是错?历史的案例说明,人才是谎言的裁判


总之,欺骗这个事物,它本身是不带有鲜明的褒贬色彩的。就像上文中所提及的各类人和事物,它既可以用在作战用兵上,用于维护各个国家自身的利益,也可以用来强大国家的利益。欺骗被用在积极的事物上面,若出发点是为了国家和百姓,那么这个出发点自然是好的,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也是积极的。

另一面,倘若把它用在消极的事物上面,比如为了一己私利而去损害他人的利益,那么这个出发点自然是不好的,它所起的作用自然也是消极的。所以说,如果人们能够巧妙的来运用欺骗这一事物,用来谋取国家或是百姓,亦或者是用在美好的事物方面,那它就不再是贬义的了。因此我们看待任何一个事物,都应从它的正反两个方面去评判,不能一概而论,那样是不全面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