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華“院士教授”錢易:一生奉獻給三尺講臺,環保和教育利在萬世

她身材瘦小,卻被尊稱為“大先生”;

她一輩子從事教育事業,耄耋之年仍躬耕於三尺講臺;

從青絲到白髮,她是幾代清華人的記憶。

她,就是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錢易。

清華“院士教授”錢易:一生奉獻給三尺講臺,環保和教育利在萬世

生在書香門第,從小有個教師夢

提起錢易,很多人都會想到那句“一門六院士,半門皆教師”。1936年12月,錢易出生在江蘇蘇州的一家書香門第,她的父親是著名的國學大師錢穆,堂兄錢偉長是著名的力學家,除此之外還有包括錢易自己在內的四位院士,分別是物理學家錢臨照,工程力學家錢令希和經濟學家錢俊瑞。

錢易的童年時期顛沛困頓,父親錢穆受聘到昆明的國立西南聯合大學教書,和家裡失去了聯繫,一家人都靠做小學教師的母親支撐。

當時,錢易家住在有十幾戶人的蘇州大院裡,鄰居們知道錢易的母親是教師,就把放學後無人看管的孩子送到她家上晚自習。母親給每一個孩子輔導功課的樣子被錢易看在眼裡,雖然那段日子很清苦,但母親的教師形象卻在錢易內心生根發芽。

1952年,錢易考入上海同濟大學,學習上下水道專業,四年後,她畢業留校擔任助教,從此開始了教師生涯。這一教就是60年

,一生奮戰在教學一線。

清華“院士教授”錢易:一生奉獻給三尺講臺,環保和教育利在萬世

情繫清華,桃李芬芳

1957年2月,錢易進入清華大學土木工程系,讀碩士研究生,拜環境工程專家陶葆楷教授為師,獲得碩士學位後,錢易留在了清華環境學院任教。說起來,錢易的一家與清華頗有緣分,父親錢穆、堂兄錢偉長、三哥錢遜都先後在清華執教。1994年,錢易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院士,成為了當時清華唯一的女工程院院士。但對錢易來說,相對於院士等頭銜,她更喜歡別人稱呼她為老師,因為在她心裡,做老師是她真正喜歡的事情。

上個世紀90年代末,錢易主編教材《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並擔任中央電大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課程主講教師。這門課程在2006年被評為了國家級精品課程,由於報名人數太多,也從一年開設一次改為兩次。

錢易曾說過,老話說“後生可畏”,用“敬畏”的“畏”是肯定年輕人的成績,但我更願意說的是“後生可慰”,“欣慰”的“慰”,因為看到學生們取得了驕人的成績,一個一個超越了我,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錢易熱愛教師這份事業,也深受學生們的愛戴,不僅因為她學識淵博,更源自於她平易近人的性格和對學生無微不至的關懷,連續兩次被學生評為清華大學研究生的“良師益友”。她總是說“教師是個幸福的職業。在傳授知識中,總能看到新的希望,感受到新的力量。”

清華“院士教授”錢易:一生奉獻給三尺講臺,環保和教育利在萬世

60多年來,錢易累計培養碩士31名,博士47名,他們在我國的環境保護管理、教學、科研、產業等方面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2000年,錢易被選為富爾布賴特傑出學者;2007年,她獲得第三屆高等學校教學名師獎;2015年,獲得"尋找最美教師公益活動"最美教師榮譽稱號;2017年獲得全國教書育人楷模稱號。

投身教育事業半個多世紀以來,錢易以自強不息的奮鬥精神、厚德載物的大師風範,影響和培養了我國環境科學與工程領域的幾代人,造就了一大批學術骨幹。成為了中國高等院校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素質教育的先行者。

正如她所說:“一個人終身為之奮鬥的事業,應該是利在天下、利在萬世。我這一生,不求金錢,不求地位,但是每次一想到,自己為之努力的這兩項事業:教育和環保,都是利在天下、利在萬世的,我就感到非常欣慰滿足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