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享樂兩不誤——唐人的寒食與清明,成就了千古好詩文

“人間佳節惟寒食。”

宋人邵雍在《春遊吟》中把寒食作為人間佳節並非空穴來風,因宋朝繼承的是唐朝的寒食做法:改火、寒食、放假、掃墓、踏青及各種遊藝活動,同時還產生各種相對應的各種寒食美食。

恰寒食之際,正是春天,說是人間佳節一點也不為過。在大唐人心中,寒食節也是鮮明、最具格調的全民性質的節日,被納入國家正式的節日之中。唐代的寒食節節俗活動非常豐富,鮮有其他節日與之相媲美。

寒食的由來,眾所周知,與介子推有關,介子推“割肉奉君盡丹心”,不求回報,功成之後,躲進森林侍奉母親,如果有所求,便唯有“但願主公常清明……勤政清明覆清明”,只是“主公”想要回報介子推,給他大官做,甚至不惜放火火燒森林,希望介子推揹著母親出森林,不料介子推寧死不出。

“主公”後悔不已,為紀念介子推,便下令放火燒山這一天為寒食節,通曉全國,在每年的這一段時間禁忌菸火,只吃寒食。“主公”便是晉文公。

《全唐詩》卷122,盧象《寒食》:“子推言避世,山火遂焚身。四海同寒食,千秋為一人。”從此詩中可見,唐人的寒食,依然為紀念子推,只不過後來發展成多樣化風俗了。

第二年,晉文公上山祭拜介子推亡靈,發現墳墓前死的老柳樹死而復活,又長出了柳枝萬千條,隨風搖曳。晉文公仿若看到了介子推,便把這柳樹賜名為“清明柳”,把這一天定為清明節。

每年冬至後一百五、六日便是寒食節,寒食節一、二日就是清明節了。在唐代,寒食和清明緊密相連,共同構成全國性的大節日。

祭祀享樂兩不誤——唐人的寒食與清明,成就了千古好詩文


人們耳熟能詳的《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詩中提到的正是今人同樣重視的清明節,國家明文規定放假三日。但鮮為人知的是,清明節的文化品格源於寒食節。後逐漸的寒食、清明發展為一個節日:清明,即“寒食即清明”,既有寒食的禁火,又有清明的掃墓祭拜先祖,最終發展成為全國性的節日。

《資治通鑑》卷241中記載:“弘正既入鄆,悉除苛禁,縱人遊樂,寒食七晝夜不禁行人。”包括官戶、奴婢等最低下的人,也享受寒食的三日假。來自《唐六典》卷六《刑部都官》中的記載:“官戶奴婢元日、冬至、寒食放三日假。”這些年,全年辛苦,僅有的三次假休,寒食為其一。

由此可見,寒食不愧為人間佳節。

唐末江南寒士孟雲卿的《寒食》寫道:“三月江南花滿枝,他鄉寒食遠堪悲。貧居往往斷煙火,不獨清明為子推。”

從詩中可看出在特定的時間裡只吃寒食,不生火,是一件比較痛苦的事,尤其是對於老弱病殘者。正如李崇嗣的《寒食》中所寫的那樣:“普天皆滅焰,匝地盡藏煙。”

於是乎,聰明的唐人就把原先的寒食禁火逐漸發展為改火的習俗。即,在寒食節的第三天,也就是清明節這一天,要磚木取火,稱為“新火”。取新火也有一定的講究:“春取榆柳之火”,寒食正直春,應該用榆樹和柳樹來取火,記載來源於《周書·月令》中。

由於磚木取火有一定難度,故而清明節這一日,宮廷中就會磚木取火的比賽,皇帝還規定:先鑽得火的人,賞賜絹三匹,金碗一口,以表示皇帝的恩寵。皇帝還會把新火賞賜個大臣,賜百官薪火,這可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所以在孟雲卿的詩中提到的是“貧居往往斷煙火”。

祭祀享樂兩不誤——唐人的寒食與清明,成就了千古好詩文

唐詩中提到此類賞賜的恩澤為:“御賜傳香殿,華光及待侍臣。”“朱騎傳紅燭,天廚賜近臣。……榮耀分他日,恩光共此辰。”(韓濬《清明日賜百僚新火》)“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韓君平的《寒食》)獲得新火的少數達官貴人還會將柳條插在門前,炫耀一番。

老弱病殘者不宜吃冷食,可到廟裡去乞小火,但要先佔卜兇吉,倘若為凶兆,則會觸犯神靈,不可取火。故而人們想出其他辦法來使食物加熱:放在強光下曬,放到馬糞堆裡烘熱等。好在唐代的禁火寒食只需三天。

正如宋人錢易在《南部新書》中概括唐人的寒食與清明的節日習俗那樣:“長安四月以後,自堂廚至百司廚,通謂之櫻筍廚。……每歲寒食,薦餳粥雞球等。又薦雷子車。至清明尚食,內園官小兒於殿前鑽火,先得火者進上,賜絹三疋,碗一口。”

此外,大唐清明還興起掃墓之風,這是由於大唐王朝極力發展的孝道文化,不斷推進了清明掃墓祭祖這一重要習俗的發展。

在上古時代,還沒有掃墓的風俗,如果沒有趕上葬禮,則可到死者的墓前行禮,表示歉意。到了唐開元二十年要四月十九日,朝廷做了明文規定,把寒食祭募習俗作為儀制,要全國臣民執行。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可見一斑:“烏啼鵲噪昏喬木,清明寒食誰家哭。風吹曠野紙錢飛,古墓累累春草綠。棠梨花映白楊樹,盡是死生別離去。冥冥重泉哭不鬧,蕭蕭暮雨人歸去。”祭祖時還要焚燒紙錢。

若身在他處,也要“準禮望墓以祭”。“望墓以祭”即登山,朝著祖墓的方向行禮遙望,還要把紙錢撒向空中。如若沒有高山可登,可沿著河流邊上,望著祖墓的方向而設祭。詩人王建有詩描寫這樣的情景:“遠人無墳水頭祭,還引婦姑望鄉拜。”

祭祀享樂兩不誤——唐人的寒食與清明,成就了千古好詩文

如果你以為清明拜祭先祖就一定是悽悽慘慘慼戚,那就大錯特錯了,富有個性的唐人,敢於活出自我個性的唐人,是不會虛度春光大好的清明時節。更何況清明是國家規定的休假日子,儘管唐王朝政府因擔心人們看淡掃墓而著重外出遊玩而三令五申,不許在掃墓時遊玩,但放達的唐人怎麼能忍受枯燥無味的生活呢,又豈能受困於一紙條文的限令呢?

白居易寫到:“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綵球花。碧草追遊騎,紅塵拜掃車。鞦韆細腰女,搖曳逐風斜。”

寒食節,遊藝活動可真多,除了踏青郊遊,還有盪鞦韆、放風箏、鬥百草、蹴鞠、鬥雞、打馬球,插柳、植樹等等。祭祖掃墓和踏青郊遊並不矛盾,二者共同構成了寒食節的習俗。唐詩中有很多關於寒食踏青郊遊的記載:

駱賓王的《鏤雞子》:

幸遇清明節,欣逢舊練人。刻花爭臉態,寫月競眉新。

暈罷空餘月,詩成並道春。誰知懷玉者,含響未吟晨。

鏤雞子是一種刻畫花紋的雞蛋,在雞蛋上刻畫花紋,流行於唐代的寒食節。這些彩蛋可以用來互相贈送,也可以用來較勝鬥贏。元稹的《寒食夜》中就有描寫鬥彩蛋的描寫:“紅染桃花雪壓梨,玲瓏雞子鬥贏時。今年不是明寒食,暗地鞦韆別有期。”

韋莊描寫清明盪鞦韆時的情景:“滿街楊柳綠似煙,畫出清明三月天。好似隔簾紅杏裡,女郎撩亂送鞦韆。”

“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毬。”這是王建描繪宮人打球的《宮詞》。

“遙聞擊鼓聲,蹴鞠軍中樂。”此為韋應物的《寒食後北樓作》,描寫的是寒食節軍隊蹴鞠作樂的場面。

皇帝也喜歡大宴群臣,張籍的《寒食內宴二首》中有此類描寫:“朝光瑞氣滿宮樓,彩纛魚龍四周稠。廊下御廚分冷食,殿前香騎逐飛球。千官盡醉猶教坐,百戲皆呈未放休。”

至今,清明祭祖上墳,加踏青郊遊,一肅靜,一活潑,並行不悖,讓人聯想起那句標語“嚴肅活潑”,而介子推依然為後人所推崇,傳誦於悠悠眾口間。唐人就是生活在一個清明覆清明的時代。

清明,芳草青青。

但願後人常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