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沈周的《魏园雅集图》轴为沈氏四十三岁时的画作,是一幅典型的写实性作品,从魏昌的题跋可以了解当时雅集的情景和经过。

画中营造了一种山水亭榭,林泉雅集的氛围。远处峰峦陡起,轻披薄雾;近处山顶与中部山腰,露出多处缓缓向上的台地,泉水从山涧飞流直下,汇成棕棕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桥,茅亭内四人席地而坐,书童侧立一旁正听候主人吩咐,一老者拽杖而来。山上山下,草木葱茏,叶红似火的枫叶点缀其间,更添几分胜地雅集美景。画家皴染兼施,构筑的画面气魄雄浑沉静,画心连画家共六人题咏,实为诗书画熔为一炉的山水佳作。

《魏园雅集图》取材于五人山亭雅集之事,故这一场景被安置于图中极为醒目之处。茅亭位于溪旁,周遭杂树数株,隔水山峦耸立,山壑间若有溪泉涌来。此是沈氏四十三岁时的画作。这是一幅典型的写实性作品,从魏昌的题跋可以了解当时雅集的情景和经过。还有参加牙雅集的陈述、周鼎、刘珏等人的题诗,更使画作具有重要的纪念意义。此图历经程茂、罗振玉等人收藏。祝颢的题诗“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结庐。行藏循四勿,事业藉三余。留客尝新酿,呼孙倍旧书。悠悠清世里,何必上公车”正是画家借描绘自然景色来传达自己想隐逸山林、过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写照。

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

《魏园雅集图》主要沿袭董源、巨然的画风,辅以黄公望式的平台构图,布局实中有虚,有疏朗之感。从画中可以明显地看出画家对块面因素的苦心经营:山石施以 披麻皴,显得粗犷有力;皴笔的疏密变化,加强了画面的黑白对比。尤其是画面中间那块留白较多、向右上方层层叠加的石坡将四周较暗的部分撑开,形成一种张 力。在描绘山体的局部层次上,沈周采用视点移动的方法。这是他惯用的手法。他中年创作的《庐山高图》就采取了这种方法。《魏园雅集图》中,他取法王蒙,以浓墨点苔,用墨浓淡相间。沈周的山水画在表现形式上呈现早年细、晚年粗的特点。《魏园雅集图》的画风正处于由细变粗的时期,是他画风转变期的作品。

《魏园雅集图》上端题有沈周、祝颢、刘珏、陈述等人的所题诗文。按文后所题得知当时的情况是:沈周、陈述、刘珏、祝颢、周鼎等人在魏昌(公美)家中相聚饮酒,陈述最先吟了一首诗,然后大家纷纷依陈述的诗韵相和起来,遂各作诗一首。沈周借酒兴画了一幅画,让大家把各自作的诗题写在画上,但题于画上时并没有按成诗的先后排列。最后由主人魏昌收笔,还写了小序(跋语)。序中的“成化己丑”是公元1469年。

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局部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一、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结庐。行藏循四勿,事业藉三余。留客尝新酿,呼孙倍旧书。悠悠清世里,何必上公车。”表现了沈周借描绘自然景色来传达自己想隐逸山林、过一种悠闲的田园生活的写照。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二、抗俗宁忘世,容身且弊庐。声名出吴下,风物似秦余。画壁东林赠,铭堂太史书。雅怀能解榻,缓步即安车。侗轩文命应祯写高作公美强予填空。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三、青山归旧隐,白首爱吾庐。花落晚风外,鸟啼春雨余。懒添中后酒,倦掩读残书。门径无尘俗,时来长者车。练川陈述为公美贤契题。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四、故人栖息处,花里一茅庐。地僻尘无到,身闲乐有余。芙蓉池上石,蝌蚪壁间书。我为耽幽赏,时来驻小车。彭城刘珏。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五、扰扰城中地,何妨自结庐。安居三世远,开圃百弓余。僧授煎茶法,儿抄种树书。寻幽知小出,过市即巾车。沈周。

沈周《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六、魏氏园池上,重来非旧庐。松添五尺许,堂构十年余。不贵连城璧,惟耽满架书。诸公皆驷马,老我一柴车。桐村老牧周鼎。

《魏园雅集图》题诗释文七、邂逅集群彥,衣冠光弊庐。青山供眺外,白雪倡酧余。兴发空尊酒,时来阅架书。出门成醉别,不计送高车。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刘佥宪、石田沈启南过予,适侗轩祝公、静轩陈公二参政、嘉禾周疑舫继至。相与会酌,酒酣兴发,静轩首赋一章,诸公和之,石田又作图,写诗其上,蓬荜之间,烂然有辉矣!不揣亦续貂其后,传之子孙,俾不忘诸公之雅意云。吴门魏昌。

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局部

在《魏园雅集图》中,沈周采取了不同于同类题材的处理手法。画中,会晤场景占很小一部分,人物多为点景式。画家主要借寓意性的自然景色来抒发友情。这幅画以山水为主:远处峰峦陡起,轻披薄雾;近处山顶与中部山腰,泉水飞流直下,汇成淙淙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桥,岸畔置一茅亭。茅亭内,四人席地而坐,书童抱琴侍立一侧。山径上,一老者执杖而来。山上山下,草木葱茏,叶红似火的枫树点缀其间,为魏园增添了几分秀色。

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局部

精品力作!沈周《魏园雅集图》


明 沈周《魏园雅集图》局部

以诗酒文会、琴棋书画为主的雅集,是明朝盛行于苏州文人士大夫之间的高尚娱乐,也是文人画的一个传统题材。画面的内容和雅集参与者留在画上的题跋,如果从今天的眼光来看,就是一部无声的纪录片,具有相当的写实性,也因此具备了相当的研究价值。《魏园雅集图》 记录了成化五年(1469)十一月,沈周与刘珏同赴苏州访友人魏昌,祝颢、陈述、周鼎、李应桢也相继而至,雅集于魏昌园墅。主人魏昌在画上的题跋中说:“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刘佥宪、石田沈启南过予,适侗轩祝公、静轩陈公二参政、嘉禾周疑舫继至,相与会酌,酒酣兴发,静轩首赋一首,诸公和之,石田又作图,写诗其上。蓬荜之间,烂然有辉矣。”六位好友都在画上留下了墨迹,其中沈周的题诗如下:“扰扰城中地,何妨自结庐。安居三世远,开圃百弓余。僧授煎茶法,儿钞种树书。寻幽知小出,过市即巾车。”《魏园雅集图》诗、书、画三位一体,传递出吴中文人士大夫钟情于结庐尘世,以表达隐逸之情怀。这种浓郁的文化气息氤氲、传承,以致主人魏昌颇有预见性地要以此图“传之子孙,俾不忘诸公之雅意云”。

沈周(1427-1509),字启南、号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画家,吴门画派的创始人,明四家之一,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生于明宣德二年,卒于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岁(虚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注:图文来自网上,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