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沈周的《魏園雅集圖》軸為沈氏四十三歲時的畫作,是一幅典型的寫實性作品,從魏昌的題跋可以瞭解當時雅集的情景和經過。

畫中營造了一種山水亭榭,林泉雅集的氛圍。遠處峰巒陡起,輕披薄霧;近處山頂與中部山腰,露出多處緩緩向上的臺地,泉水從山澗飛流直下,匯成棕棕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橋,茅亭內四人席地而坐,書童側立一旁正聽候主人吩咐,一老者拽杖而來。山上山下,草木蔥蘢,葉紅似火的楓葉點綴其間,更添幾分勝地雅集美景。畫家皴染兼施,構築的畫面氣魄雄渾沉靜,畫心連畫家共六人題詠,實為詩書畫熔為一爐的山水佳作。

《魏園雅集圖》取材於五人山亭雅集之事,故這一場景被安置於圖中極為醒目之處。茅亭位於溪旁,周遭雜樹數株,隔水山巒聳立,山壑間若有溪泉湧來。此是沈氏四十三歲時的畫作。這是一幅典型的寫實性作品,從魏昌的題跋可以瞭解當時雅集的情景和經過。還有參加牙雅集的陳述、周鼎、劉珏等人的題詩,更使畫作具有重要的紀念意義。此圖歷經程茂、羅振玉等人收藏。祝顥的題詩“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結廬。行藏循四勿,事業藉三餘。留客嘗新釀,呼孫倍舊書。悠悠清世裡,何必上公車”正是畫家借描繪自然景色來傳達自己想隱逸山林、過一種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寫照。

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明 沈周《魏園雅集圖》

《魏園雅集圖》主要沿襲董源、巨然的畫風,輔以黃公望式的平臺構圖,佈局實中有虛,有疏朗之感。從畫中可以明顯地看出畫家對塊面因素的苦心經營:山石施以 披麻皴,顯得粗獷有力;皴筆的疏密變化,加強了畫面的黑白對比。尤其是畫面中間那塊留白較多、向右上方層層疊加的石坡將四周較暗的部分撐開,形成一種張 力。在描繪山體的局部層次上,沈周採用視點移動的方法。這是他慣用的手法。他中年創作的《廬山高圖》就採取了這種方法。《魏園雅集圖》中,他取法王蒙,以濃墨點苔,用墨濃淡相間。沈周的山水畫在表現形式上呈現早年細、晚年粗的特點。《魏園雅集圖》的畫風正處於由細變粗的時期,是他畫風轉變期的作品。

《魏園雅集圖》上端題有沈周、祝顥、劉珏、陳述等人的所題詩文。按文後所題得知當時的情況是:沈周、陳述、劉珏、祝顥、周鼎等人在魏昌(公美)家中相聚飲酒,陳述最先吟了一首詩,然後大家紛紛依陳述的詩韻相和起來,遂各作詩一首。沈周借酒興畫了一幅畫,讓大家把各自作的詩題寫在畫上,但題於畫上時並沒有按成詩的先後排列。最後由主人魏昌收筆,還寫了小序(跋語)。序中的“成化己丑”是公元1469年。

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明 沈周《魏園雅集圖》局部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一、城市多喧隘,幽人自結廬。行藏循四勿,事業藉三餘。留客嘗新釀,呼孫倍舊書。悠悠清世裡,何必上公車。”表現了沈周借描繪自然景色來傳達自己想隱逸山林、過一種悠閒的田園生活的寫照。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二、抗俗寧忘世,容身且弊廬。聲名出吳下,風物似秦餘。畫壁東林贈,銘堂太史書。雅懷能解榻,緩步即安車。侗軒文命應禎寫高作公美強予填空。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三、青山歸舊隱,白首愛吾廬。花落晚風外,鳥啼春雨餘。懶添中後酒,倦掩讀殘書。門徑無塵俗,時來長者車。練川陳述為公美賢契題。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四、故人棲息處,花裡一茅廬。地僻塵無到,身閒樂有餘。芙蓉池上石,蝌蚪壁間書。我為耽幽賞,時來駐小車。彭城劉珏。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五、擾擾城中地,何妨自結廬。安居三世遠,開圃百弓餘。僧授煎茶法,兒抄種樹書。尋幽知小出,過市即巾車。沈周。

沈周《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六、魏氏園池上,重來非舊廬。松添五尺許,堂構十年餘。不貴連城璧,惟耽滿架書。諸公皆駟馬,老我一柴車。桐村老牧周鼎。

《魏園雅集圖》題詩釋文七、邂逅集群彥,衣冠光弊廬。青山供眺外,白雪倡酧餘。興發空尊酒,時來閱架書。出門成醉別,不計送高車。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劉僉憲、石田沈啟南過予,適侗軒祝公、靜軒陳公二參政、嘉禾周疑舫繼至。相與會酌,酒酣興發,靜軒首賦一章,諸公和之,石田又作圖,寫詩其上,蓬蓽之間,爛然有輝矣!不揣亦續貂其後,傳之子孫,俾不忘諸公之雅意雲。吳門魏昌。

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明 沈周《魏園雅集圖》局部

在《魏園雅集圖》中,沈周採取了不同於同類題材的處理手法。畫中,會晤場景佔很小一部分,人物多為點景式。畫家主要借寓意性的自然景色來抒發友情。這幅畫以山水為主:遠處峰巒陡起,輕披薄霧;近處山頂與中部山腰,泉水飛流直下,匯成淙淙小溪;溪水旁有一小橋,岸畔置一茅亭。茅亭內,四人席地而坐,書童抱琴侍立一側。山徑上,一老者執杖而來。山上山下,草木蔥蘢,葉紅似火的楓樹點綴其間,為魏園增添了幾分秀色。

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明 沈周《魏園雅集圖》局部

精品力作!沈周《魏園雅集圖》


明 沈周《魏園雅集圖》局部

以詩酒文會、琴棋書畫為主的雅集,是明朝盛行於蘇州文人士大夫之間的高尚娛樂,也是文人畫的一個傳統題材。畫面的內容和雅集參與者留在畫上的題跋,如果從今天的眼光來看,就是一部無聲的紀錄片,具有相當的寫實性,也因此具備了相當的研究價值。《魏園雅集圖》 記錄了成化五年(1469)十一月,沈周與劉珏同赴蘇州訪友人魏昌,祝顥、陳述、周鼎、李應楨也相繼而至,雅集於魏昌園墅。主人魏昌在畫上的題跋中說:“成化己丑冬季月十日,完庵劉僉憲、石田沈啟南過予,適侗軒祝公、靜軒陳公二參政、嘉禾周疑舫繼至,相與會酌,酒酣興發,靜軒首賦一首,諸公和之,石田又作圖,寫詩其上。蓬蓽之間,爛然有輝矣。”六位好友都在畫上留下了墨跡,其中沈周的題詩如下:“擾擾城中地,何妨自結廬。安居三世遠,開圃百弓餘。僧授煎茶法,兒鈔種樹書。尋幽知小出,過市即巾車。”《魏園雅集圖》詩、書、畫三位一體,傳遞出吳中文人士大夫鍾情於結廬塵世,以表達隱逸之情懷。這種濃郁的文化氣息氤氳、傳承,以致主人魏昌頗有預見性地要以此圖“傳之子孫,俾不忘諸公之雅意雲”。

沈周(1427-1509),字啟南、號石田、白石翁、玉田生、有竹居主人等,明朝畫家,吳門畫派的創始人,明四家之一,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二歲(虛八十三歲)。不應科舉,專事詩文、書畫,是明代中期文人畫“吳派”的開創者,與文徵明、唐寅、仇英並稱“明四家”。傳世作品有《廬山高圖》、《秋林話舊圖》、《滄州趣圖》。著有《石田集》、《客座新聞》等。

注:圖文來自網上,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