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安史之乱,也称天宝之乱,是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场内战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丧失,国力锐减。因为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所以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禄山以河北三镇之力造反,对抗唐朝中央以及河东、西北节度使的联合,安禄山为何会在双方实力对比悬殊情况下,悍然造反呢?这就要从安禄山与太子的关系来说起了。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唐玄宗李隆基前期重用贤臣,励精图治,社会经济继续发展,出现了封建社会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但他在位的后期,沉湎酒色,荒淫无度,重用奸臣,政治腐败,终于爆发了安史之乱,唐朝由此转衰。所以说,唐玄宗是一位功过都很突出的历史人物。

原本,唐玄宗的太子是李瑛,但唐玄宗的新宠武惠妃想把自己的儿子李瑁扶上太子之位,为此,武惠妃便与女婿杨洄、心腹李林甫等人多次密谋,准备将太子李瑛,以及跟他关系最为亲密的两位皇子鄂王李瑶(皇五子,生母为皇甫德仪)、光王李琚(皇八子,生母为刘才人)一网打尽,以便彻底为李瑁上位肃清道路。

武惠妃利用太子天性仁孝、毫无心机的“短板”,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四月使出阴谋诡计,以宫中有盗贼为由,召唤李瑛、李瑶、李琚入宫捕捉。与此同时,武惠妃特别叮嘱李瑛等人,称宫内盗贼人数众多、身怀利器,需要他们身披铠甲、携带武器前来。李瑛等三人不知是计,果然按照武惠妃的要求前来缉盗,结果刚一入宫,便发现中了圈套。

原来,李瑛等人进宫后并未发现盗贼的踪迹,反而看到大批禁军守护在宫中,并且明显对他们态度不善。正当李瑛狐疑之际,武惠妃却趁势发难,以三人身披铠甲、携带武器入宫,有图谋弑君的嫌疑为由,喝令禁军将他们全部拿下。紧接着,武惠妃又派人禀报唐玄宗,坚称李瑛等三人意图不轨。

唐玄宗素知李瑛、李瑶、李琚恭谨孝顺,不大可能会做出“谋逆”之事,但是在“事实”面前,却又不得不怀疑自己的判断。皇帝深知兹事体大,便将奸相李林甫召来,向他征询处理意见。作为武惠妃的心腹,李林甫并没有正面表达意见,只是说此事纯属皇帝家事,人臣不得干涉。李林甫这样讲,明着是要求皇帝自己拿主意,但暗含的意思却是鼓励他重罚李瑛等三人。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听后李林甫的意见后,唐玄宗最终做出决定,废黜太子李瑛及两位王爷李瑶、李琚为庶人,并将他们囚禁起来。不久,在武惠妃的进一步煽动下,唐玄宗又下令将李瑛、李瑶、李琚三人赐死(李瑛的妻兄薛锈,也一并被诬杀),此即“一日杀三王”事件。

李瑛被杀后,结果忠王李亨继承了太子之位。有了兄长的前车之鉴,李亨自然处处小心、事事恭谨。然而即便如此,李亨仍免不了被唐玄宗威胁,屡次遭到敲打,好几次都差点被废。

李亨当上太子后,和王忠嗣关系非常要好。王忠嗣是谁呢?王忠嗣是河西、陇右、朔方、河东四镇节度使。可以说,整个唐朝西北乃至河东军区,都是太子李亨的支持者。

太子李亨有西北乃至河东军区的支持,唐玄宗就不愿意了!于是,唐玄宗和太子李亨的政敌李林甫就将目光投向了河北军区,把安禄山扶植为统领三个军镇,拥有20万大军的强力节度使。唐玄宗对安禄山可谓是宠信到极点,不但一再加封官位,甚至还将他封为东平郡王,开启了异姓节度使封王的先河。

有了安禄山这支枪杆子的支持,唐玄宗便可放心大胆地敲打太子以及他背后的西北军头们。公元749年,王忠嗣获罪,最终忧虑而死。太子失去了最大的靠山,安禄山也失去了一个最大的对手。毕竟有王忠嗣在,安禄山根本无法叛变。

除此之外,安禄山还配合唐玄宗侮辱太子。《旧唐书·安禄山传》记载:安禄山在朝时,玄宗命见太子,“禄山不拜。左右趣之拜,禄山拱立曰:‘臣胡人,不习朝仪,不知太子者何官?’上曰:‘此储君也!朕千秋万岁后,代朕君汝者也。’禄山曰:‘臣愚,向者惟知有陛下一人,不知乃更有储君。’不得已,然后拜。上以为信然,益爱之”。

简单翻译来就是,唐玄宗命安禄山向太子下拜,安却故意装傻说自己是胡人,不知道太子是啥官,不能下跪。此后他更是拍着胸脯宣称:“我心里只有陛下之人,储君太子是什么鬼?”虽然得罪了太子,但是却能讨好皇帝,这笔买卖暂时还是划算的。

至此,安禄山是把太子李亨得罪死了,同时,安禄山以为李林甫一定能扳倒太子,另立新的储君,那么,现在得罪了太子也没什么。

谁知,在公元753年,李林甫一病呜呼,安禄山的政治盟友挂了!

此时,唐玄宗已经68岁,垂垂老矣,眼看皇帝之位马上就会落入太子李亨手中,要是太子李亨当了皇帝,那安禄山日子还会好过吗?

安禄山于是暗地准备叛乱,在范阳郡城北边筑起了雄武城,表面上看来是防御侵略,实际上是储藏兵器、粮食做坚守范阳的部署,战马有一万五千匹,牛羊也相当于这个数目。他一身兼任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进朝奏请没有不答应的。他把张通儒、李庭坚、平冽、李史鱼、独孤问俗罗致身边,让高尚主持书记工作,刘骆谷潜伏在长安当情报人员,安守忠、李归仁、蔡希德、牛庭玠、向润客、崔乾祐、尹子奇、何千年、武令珣、能元皓、田承嗣、田乾真等心腹将领从军队里选拔出来。每个月向他进献驴子骆驼战马猎鹰猎犬的人络绎不绝,百姓被弄得无以为生。

受到唐玄宗如此厚待,安禄山为何还要反?学者:换作是你也要造反


右相杨国忠多次对唐玄宗说安禄山一定会叛乱。天宝十二载(753年),唐玄宗派中官辅趚琳去侦察,他接受了安禄山的贿赂,回来后大讲安禄山忠心耿耿。杨国忠又对唐玄宗说:“召他进京,他一定不会来。”下令召见,他却来了。天宝十三载(754年)正月,安禄山到华清宫拜见唐玄宗,乘机哭着说:“我是外族人,不识汉字,皇上越级提拔我,以致杨国忠想要杀我。”唐玄宗对他更加亲密宽厚,于是任命他为左仆射的高官,才让他离去。当月,安禄山又呈奏章请求任命自己为闲厩使、陇右群牧等都使,任命吉温为武部侍郎、兼中丞,当他的副手,又请求主持总监事务。他当了闲厩使、群牧等使之后,上等好马都暗地挑选出来,夺得了楼烦的监牧之后接着夺取张文俨的马牧。这年三月一日,他离开长安回范阳,急忙出了潼关,每天赶路三四百里,到了范阳。这时只要有人说安禄山要造反,唐玄宗一定会大发雷霆,把他捆绑起来送交安禄山。

天宝十四年(755年),唐玄宗又召安禄山进京,他推说生病没有来。给他的大儿子安庆宗赐婚,命令他出席观礼,又推辞了。

公元755年12月16日,安禄山从范阳起兵造反,安史之乱开始了!

因此有学者说,安禄山造反是唐玄宗一手造成的。在他看来,安禄山不过是自己的一枚可以丢弃的棋子。别说是安禄山了,换做是你,或许也要造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