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美國的醫院不賣藥?

孕媽旅美孕產


美國醫藥分家,醫生只管看病開處方,不賣藥,診所裡也沒有藥房。即使在醫院,也只提供住院病人的藥品,不提供門診病人的藥品。

醫生開了處方,病人必須自己去外面的藥房買藥。一般大型超市如沃爾瑪內也有藥房的部門,再不就去常見Walgreens、CVS、Rite Aid 藥房買。

看完醫生的處方,去藥房給藥劑師,就等著拿藥交錢。一般醫生可以把處方傳給你要去的藥房,你直接去報上名字和出生日期就等著取藥了。

一般醫生有處方權,為了避免藥物的濫用,每種藥物都需要一張標籤貼在瓶子上。標籤註明了藥物的名稱,處方單號碼,病人名字,劑量,用量,等…

歸納起來為:

1 職業道德和醫療成本 美國的“以藥養醫”、“以械養醫”所賺取的利潤完全是藥房的,與醫護人員無關。這樣可以減少醫生與患者的利益衝突,醫生無道德壓力。

2 政府不干預 ,一般美國人的醫療費是保險公司支付,醫院收留病人,保險公司付錢,要是保險公司不付錢,醫院就拒收保險公司的客戶,也就是病人。

3 各司其職、確保效率。去藥房拿藥,就把醫院的醫生解放了出來,醫生可以把精力放在病人身上,病人去藥房那裡,會有負責人跟病人講解病歷,如何吃藥等…

4 醫療服務的碎片化。美國人一般先是看家庭醫生,家庭醫生醫療器械一般不可能都很齊全,所以要跑幾家醫院最終的醫生看了結果,最後集中的處方去最齊全的藥房取藥。

美國的醫保費用是全球領先的,因為美國有著龐大的醫療保險公司和金融保險公司,藥房的利益最終還是被資本家操控著,而醫院醫生只是得到了為醫療服務而開的賬單。


飛鴿創美


聽說家庭醫生和藥品之間有行為上的隔離。有點像古代拿著方子抓藥的類型。患者如院講究先醫治再其他的。不過在美國如果沒有保險可是看不起醫生的。


131大事件


大概是,他們的醫院光靠“賣”醫生就夠了。

也許人家是診斷費貴,藥品反爾不賺錢,或有什麼制度限制吧。


傻逼淨說實話


不差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