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私生子”一詞,特指那些未婚生子或婚外生子。但無論是哪一種情況,這些私生子們都不免遭到歧視和侮辱。雖然,出生不夠名正言順,但是,卻並不代表其未來會一直如此苟且過活。有些私生子往往會因為一些因緣際會而改寫命運,甚至,成為留名史冊的大人物。

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曾湧現出兩個堪稱偉大的私生子:

一個是秦王嬴政;

另一個是朱棣。

他們不僅是古代皇帝中的佼佼者,其所作所為更是對中國歷史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千古一帝”嬴政:

嬴政出生在趙國的邯鄲,為趙姬所生。公元前247年,當時僅有13歲的嬴政,繼位成為了秦王。在嬴政未成年之前,朝政基本上都由擔任相國的呂不韋來管理。九年之後,秦王嬴政在雍城進行了成人的加冕儀式,自此,他便開始了自理朝政的道路。

嬴政在手握大權之後,首先,除掉了呂不韋和嫪毐等人,同時,重用了李斯等臣子。公元前230年至210年,秦軍先後滅了楚、燕、韓等六國,完成了一統中原的大業。秦王嬴政建立了以漢族為主體的中央集權國家,並在咸陽定都。

公元前210年,嬴政在沙丘駕崩,因為他覺得自己的貢獻要蓋過之前的三皇五帝,所以,便在大臣的商議下將尊號改為了“皇帝”。秦王是中國歷史上首個自稱“皇帝”的君王,他對中國歷史的推進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影響,故也被思想家李贄盛讚為“千古一帝”。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但是,鮮為人知的是,建立如此大業的秦始皇,卻是一個私生子。

根據《史記·呂不韋列傳》的記載,嬴政的生母名為趙姬,她本是呂不韋花錢買回家的歌女。但是,呂不韋后來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野心,故將已有孕在身的趙姬獻給了秦異人,即:秦莊襄王。

在《史記·秦始皇本紀》中記載:“秦始皇帝者,秦莊襄王子也。莊襄王為秦質子於趙,見呂不韋姬,悅而取之,生始皇。”秦異人本來不太受寵,所以,被送到了趙國做質子。由此,可以推斷,異人在趙國的日子,應當是如履薄冰般艱難。

但幸運的是,秦異人遇到了呂不韋。當時,呂不韋還特地前往秦國為其周旋談判,最後,幫助異人認華陽夫人做了母親。後來,呂不韋又費盡心思將趙姬母子迎回秦國,使得嬴政開始了其在秦王宮中的生活。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因為嬴政在登基為帝時尚且年幼,所以,秦國的朝政便被呂不韋所控制,並且,嬴政還要尊稱呂不韋為“仲父”。但是,肆無忌憚的呂不韋不僅要越俎代庖,還與當時已然成為太后的趙姬行苟且之事。隨著嬴政年歲漸長,身為相國的呂不韋害怕醜事敗露,便準備與太后脫離關係。

當時,太后大權在手,若呂不韋輕易離開可能會使太后心生不滿。所以,為了更好的籠絡趙姬,呂不韋專門找了一個叫嫪毐的假太監,命他進宮替自己伺候太后。但是,他不曾想到的是,這個嫪毐不僅與太后禍亂宮闈,還讓趙姬與其生了孩子,以“王父”自稱。

之後,嫪毐因為太后的寵幸,不僅得到了長信侯的封號,還佔有了山陽等地區。後來,野心勃勃的嫪毐又培植黨羽,竟成為了有別於呂不韋的又一政治勢力。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公元前238年,嬴政在雍城舉行了自己的成年儀式,但是,嫪毐卻利用秦王玉璽與太后璽,擅自發動了政變。當他率兵前往蘄年宮的時候,卻全然不知嬴政早已在此佈下了天羅地網。後來,兵敗被逮捕後,嫪毐被五馬分屍,最後,他的屍身也被扔在了街頭示眾。

在這之後,呂不韋不僅被削去了相國的位子,還被流放到了巴蜀。後來,因為秦國貴族的勸說,嬴政一度想要逐出六國食客,但是,因為最後李斯寫了《諫逐客書》勸誡他,所以,他便放棄了這個想法:

“臣聞吏議逐客,竊以為過矣。昔穆公求士,西取由余於戎,東得百里奚於宛,迎蹇叔於宋,來邳豹、公孫支於晉。此五子者,不產於秦,而穆公用之,並國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風易俗,民以殷盛,國以富強,百姓樂用,諸侯親服,獲楚、魏之師,舉地千里,至今治強......”

在清楚秦國的割據勢力之後,嬴政開始重用李斯等人。從那以後,秦國開始四處征戰,吞八方,掃六合,最終,建立了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秦始皇不僅是“皇帝”尊號的建立者,還是古代皇帝制度的開創者。秦始皇讓中國首次出現了“車同軌,書同文”的統一局面,為後世的統一奠定了政治基礎。

在秦始皇建立秦國之後的一千多年時間裡,中國延用的政治制度始終比西方先進,這也為其後來的繁榮和發展提供了穩定的政治條件。文獻中提到的“漢承秦制”,“自秦以來,其制未變”便是最好的證明,而且,歷朝歷代幾乎都延用了秦朝的政治制度。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開創“永樂盛世”的朱棣:

朱棣是朱元璋的四皇子,也是第三位統治明朝的帝王。朱棣生於應天,後來征戰四方,被封為燕王。但是,這個朱棣卻並不甘於諸侯之位,他在建文帝登基之後,發動了靖難之役,最後,成功奪得皇位。朱棣死後,原本享有的太廟廟號是“太宗”,但是,卻在百年之後被明世宗改為了“成祖”。

朱棣統治明朝的時期,也被後人贊為“永樂盛世”。然而,明成祖的身世卻一直是個謎,雖然,朱棣曾說自己是馬皇后所生,但事實卻並非如此。朱元璋出生於元末,那時恰逢亂世,各方勢力爭鬥不止,很多的百姓都因戰事流離失所。

也正是這樣的世道,成就了朱元璋,他將應天作為大本營,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地盤,最後登基稱帝。之後,朱元璋在位時把兒孫分封到各地做藩王,藩王勢力日益膨脹。因太子朱標早逝,洪武三十一年,皇太孫朱允炆繼位,是為建文帝。不久,建文帝與親信大臣齊泰、黃子澄等採取一系列削藩措施。

與此同時,也在北平周圍及城內部署兵力,又以防邊為名,把明太祖第四子燕王朱棣的護衛精兵調出塞外戍守,準備削除燕王。朱棣於建文元年起兵反抗,隨後揮師南下,史稱“靖難之役”。 朱棣適時出擊,靈活運用策略,經幾次大戰消滅南軍主力,最後乘勝進軍,於建文四年攻下帝都應天(今江蘇南京)。

也因為他的皇位名不正言不順,所以,他自稱是馬皇后所生,以證明自己皇位的正統性,但後世仍懷疑不斷。以至於,明成祖的身世迷惑了世人六百年,更被討論了六百年。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朱棣曾說他是馬皇后第四子,若朱棣真是馬皇后的兒子,恐怕也是套用了古代帝王常用的伎倆。即:其她皇妃生下孩子託給皇后撫養,繼而,這些孩子便稱皇后為“生母”。所以,朱棣為了給自己的嫡出找一個高貴的身份,不得不上演“狸貓換太子”的鬧劇。

但是,根據一些人的研究,朱棣生母很有可能是一位李姓的朝鮮女子。這一點,可以從《南京太常寺志》中找到答案,其中寫道:“孝陵祀太祖高皇帝、高皇后馬氏。左一位淑妃李氏,生懿文太子、秦愍王、晉恭王;右一位碽妃,生成祖文皇帝。”可見,文中提到的“碽妃”才是朱棣的親生母親。

據說,碽妃本是高麗獻給朱元璋的美女,後來,民國的陳作霖便在其《養和軒隨筆》提到:

“予幼時遊城南大報恩寺,見正門內,大殿封閉不開。問諸父老,雲:‘此成祖生母碽妃殿也。妃本高麗人,生燕王,高後(馬皇后)養為己子。遂賜(碽妃)死,有鐵裙之刑,故永樂間建寺塔以報母恩。’與史志所載皆不合,疑為讕言。”

可見,當時碽妃確實生了朱棣,而她後來也正是因為朱棣才被賜死的。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李氏在生產的時候,還沒有到預產期,就因為這一點,朱元璋便懷疑李氏跟別人有私情,於是,他十分生氣,便馬上賜了她“鐵裙”之刑。而這個可憐的女子,在生產過後,便被殘忍地折磨死了。朱棣在奪回皇位之後,為了報答李氏的恩情,為其建造了南京的大報恩寺。

當然,還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朱棣的父親並非朱元璋,而這個敢於給朱元璋戴綠帽子的女人,便是元順帝的妃子洪吉喇氏。元朝至正年間,彼時的朱元璋,還在跟著郭子興舉兵反抗元朝。郭子興死後,朱元璋便成了這支起義部隊的領頭人。他帶著士兵四處征戰,最後,直至拿下大都才肯罷手。

元順帝看到木已成舟,便棄城而逃,退回了蒙古。此時,朱元璋進入元朝後宮,在被圍困的人群中看到了一名容貌嬌豔的女子,於是,他便將其納為了自己的妃子。這位美女名為格勒德哈屯,是元朝洪吉喇託太師的女兒,也是元順帝的第三個妃子。

當時,元順帝在逃難時,因為格勒德哈屯已有七個多月的身子,不方便帶著逃跑,所以,便將她拋棄了。雖然,她已經懷有身孕,但是,朱元璋卻被她的美貌所折服。過了兩個月後,洪吉喇氏誕下了朱棣。雖然朱元璋一開始就知道這個兒子不是自己的,但是,看到朱棣不凡的相貌後還是喜歡上了他。

其實,朱元璋不想承認這個兒子也沒辦法,畢竟,是他後宮中的妃子所生,若是傳了出去豈不成了皇室的天大丑聞。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其實,後世關於明成祖朱棣的身世,還有許多版本,但無疑都是霧裡看花的猜測。

雖然,朱棣後來成為了九五至尊,但是,卻依舊沒辦法擺脫其私生子的身份。然而,無論朱棣是否是私生子,他的明君地位卻是難以改變的。

朱棣的才能從小就顯露了出來,十一歲時被封為了燕王,之後,又被朱元璋分封在了燕京。當時,蒙元勢力在退守草原之後,不僅對中原虎視眈眈,還長期在明朝邊境騷擾作亂。但燕京卻是明朝的軍事重鎮,使得受封在此處的朱棣,自然成為了打擊蒙元勢力的關鍵。

朱元璋此意本來是為了避免武將功高震主,但令他沒有想到的是,這位四皇子後來居然會藉助自己身為藩王的勢力奪取皇位。當時,受封在燕京的朱棣,在諸多能兵猛將的影響之下,快速蛻變成了一名優秀的軍事家。在與蒙元的交戰中,朱棣不僅取得了巨大的勝利,還讓自己的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歷練。

在一次又一次的征戰中,朱棣成為了北方最強的諸侯。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朱元璋死後,他的皇太孫朱允炆繼位為帝。

在剛剛登基之初,建文帝是意氣風發,不僅做了許多的改革,還在大臣們的建議下著手削藩。明朝的藩鎮勢力看似容易清除,其實,卻是牽一髮而動全身的關係。

當時,建文帝雖然削掉了五個藩王,但是,卻難以啃下燕王這個硬骨頭。朝廷的矛頭直指朱棣,所以,為了保全自己的勢力,朱棣便派人殺死了朝廷派出的大臣,並隨後發動了靖難之役。建文四年,朱棣拿下了南京城,但是,此時的建文帝卻不知所蹤。於是,在臣子們的建議下,朱棣在南京登基為帝。

明成祖在位時期,做了許多事情,像鄭和下西洋就極大推動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不僅如此,朱棣還下令要建造紫禁城,因為,當時的北方依舊不太平,而定居在南京又難以看顧,所以,他便準備將都城遷往北京。1416年,北京的宮殿開始修建。1421年,明朝遷都北京。

除此之外,朱棣的政績還體現在文治方面,像《永樂大典》便是最好的證明。

“私生子”當了皇帝后,往往都很厲害,看這兩個人就知道了

眾所周知,《永樂大典》與《四庫全書》,都是對古籍文獻的整理和收錄。但是,研究者通常認為,《永樂大典》更具學術價值,因為,其在收錄古籍文獻的時候往往遵從事實,並沒有什麼隨意篡改的行為。而清朝時期製成的《四庫全書》,則被統治者修改的面目全非。

它不僅刪掉了許多對清朝不利的文獻資料,還大肆修改了許多名家的作品,所以,並不具備什麼研究價值。而選擇尊重古籍的《永樂大典》,也被冠以“古代類書之冠”的美稱。在明成祖統治後期,他為了追擊蒙元殘部,便開始了數次的北征之路。

年事已高的朱棣,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衰老,他北征的次數越來越多,最終,在公元1424年,第五次北征的時候,朱棣病逝了。

朱棣統治明朝長達二十多年,死後,被葬在了北京昌平的長陵。

【《史記·秦始皇本紀》、《史記·呂不韋列傳》、《明實錄·太宗實錄》、《明史·本紀第五·明成祖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