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疫情期間,頭條發起了宅在家裡看歷史的徵文活動,確實也是豐富自己知識的好方法。就我個人來說,小時候就對歷史感興趣,上學的時候歷史是我成績最好的一門學科,在生活中,也受到身邊人的影響,我的爺爺就對歷史很瞭解,小時候經常看他帶著老花鏡看一些歷史書籍。上學以後,鄰居家的一個二大爺有次閒談聊起,他自己就買了一套《二十四史》放在床頭,每天晚上睡覺前翻一翻,看一看,僅僅是一種興趣和愛好。我自己沒事的時候也翻一翻書,現在網絡傳媒很方便,沒事更多的時候是拿起手機閱讀一些歷史事蹟、名人軼事什麼的,很少系統去讀歷史典籍。沒有很系統的去讀一讀歷史性的典籍,也算是一種遺憾,只能在這裡發表一些自己不成系統的歷史感想和心得,不過是讓大家一笑。

我對中國歷史上的王朝最感興趣的是明朝,其次是宋朝,對現在電視上充斥的清朝劇不是很感興趣,畢竟是因為清朝末年的落後、腐敗讓我們堂堂華夏受辱百年吧。今天先談談明朝,明朝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他的建立本身就是一個草根逆襲的傳奇,看看明太祖朱元璋的生平就知道了。


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明太祖朱元璋的畫像

這是朱元璋的生平事蹟,大家可以看一看:朱元璋(洪武帝、明太祖,1328年10月21日-1398年6月24日),字國瑞,生於濠州鍾離,今安徽鳳陽人,政治家,戰略家,軍事統帥,明朝開國皇帝。

1344年,入皇覺寺,25歲時參加紅巾軍起義反抗元朝,1356年,被奉為吳國公。1368年初,朱元璋在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同年秋攻佔大都,結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治,後晉割讓的幽雲十六州也被收回。1398年,朱元璋病逝,享年71歲,廟號太祖,諡號開天行道肇紀立極大聖至神仁文義武俊德成功高皇帝,葬明孝陵。(來自搜狗百科)

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明太祖朱元璋畫像

這是另一張朱元璋的畫像,和上面一張簡直是兩個人,而不同影視劇中朱元璋的形象也各不相同,民間的說法也各不相同,我奶奶給我說朱洪武(朱元璋)臉上有很多麻子,估計就是說的第二幅畫像。但我個人認為,第一種應該更可信一些,畢竟中國古代對帝王將相的長相是很看重的,如果沒有比較令人信服的長相,估計在亂世很難讓大家拜服的。同時,朱元璋這個人本身也喜歡長相好看的,歷史上明朝第一個狀元產生就能夠看出來:明洪武四年(1371),明朝第一次開科舉,郭翀高中第一,被擬為狀元。因為是明朝第一個狀元,所以選拔很是嚴格,於是在殿試時極為仔細,朱元璋喜歡長得好看的,因此容貌更為出眾的吳伯宗則從第二名被提為了狀元。從這個事上就能看出,朱元璋本身應該長的不錯,如果本人是歪瓜裂棗估計對人的外貌就沒有這麼挑剔了。

朱元璋本身能夠在元朝末年的亂世中能夠逐北元、戰群雄,個人的能力也是很強的,當時的元朝雖然在後期已經是腐敗不堪,但是本身的軍力和國力還是很強的,在國外史書上就記載了一個例子。西班牙歷史看帖木兒朝貢明朝:奧斯曼一直是歐洲和拜占庭的夢魘,但帖木兒在1402年居然打敗了奧斯曼,巴耶濟德一世都被俘虜,差點滅 國。當時歐洲對帖木兒佩服得五體投地,於是西班牙等國紛紛遣使交好。西班牙使者克拉維約將自己覲見的經歷寫入《克拉維約東使記》,書中記載帖木兒對自己很客氣,還認了幹 兒子,又親眼目睹了帖木兒軍容強盛,覺得吾父果然厲害!但克拉維約遇見了明朝使臣,發現了一個史實,這個史實也被記錄在了《克拉維約東使記》中,“我們尚在撒馬爾罕時,中 國 皇帝的使臣也在此地,遣使之意,帖木兒為藩屬,例應按年納貢,近七年來,迄未獻納,特來責問,中國使臣對帖木兒此種不遜,深為不,,,”。後邊還有就不講了。意思就是克拉維約在帖木兒國期間,遇到了大明使臣責問帖木兒為何七年不朝貢?話裡話外一點面子都不給。當然後續的發展就是,帖木兒實在受夠了,覺得翅膀硬了,對明朝斷貢,於明永樂2年帶20萬御駕親征,次年病 死在東征路上,帖木兒國 陷入繼承人爭奪,永樂11年恢復朝貢。

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帖木兒和明朝

就是這樣一個元帝國的分支就 讓整個歐洲顫抖,更別說元帝國了,當時的朱元璋能夠打的元順帝北逃,確實厲害。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確實也對中國古代王朝的一些制度做出了很多的修改,現在人最感興趣的就是明朝的特務機構——錦衣衛,在各種電視劇中都充斥著錦衣衛的身影。

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錦衣衛的錦衣衛飛魚服實物圖

我最感興趣的明朝(一)

錦衣衛圖片

錦衣衛是明朝專有軍政蒐集情報機構,前身為明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拱衛司”,後改稱“親軍都尉府”,統轄儀鸞司,掌管皇帝儀仗和侍衛。洪武十五年(1382年),裁撤親軍都尉府與儀鸞司,改置錦衣衛。可以逮捕任何人,包括皇親國戚,並進行不公開的審訊。朱元璋為加強中央集權統治,特令其掌管刑獄,賦予巡察緝捕之權,下設鎮撫司,從事偵察、逮捕、審問等活動。也有參與收集軍情、策反敵將的工作,如在萬曆朝鮮戰爭中收集了大量的日軍軍情。洪武二十年(1387年),朱元璋為太子朱標繼承大統而鋪路,朱元璋下令焚燬錦衣衛刑具,所押囚犯轉交刑部審理;同時下令內外獄全部歸三法司審理,將錦衣衛廢除。明成祖時,錦衣衛又得以恢復,並由北鎮撫司專門處理詔獄。有明一代,錦衣衛一直存在。延續至1661年南明永曆帝的錦衣衛指揮使馬吉翔與掌衛事任子信於咒水之難被殺才可說是正式結束長達290年的歷史。清朝入關以後,仿效明朝制度,仍然設立錦衣衛。順治二年(1645年),改稱鑾儀衛。清朝的錦衣衛僅存在一年。(來自搜狗百科)

我覺得當時朱元璋設立錦衣衛更多的還是覺得自己的王朝還有威脅,這種威脅始終在王朝建立以後就存在,所以他把錦衣衛看成了自己手中的一把刀,這把刀也很好使,明朝初年的“ 胡藍之獄” 、“ 郭恆案” 、“空印案” 都有錦衣衛的影子參與其中。同時這也是朱元璋洪武一朝沒有出現大的叛亂的一個原因,朱元璋登基以後,藉助錦衣衛殺死的官吏及其加入達到十幾萬人,這也是一般人所想不到和做不到的,而且把人殺掉在順利把皇位傳給自己的孫子,順順當當,這也很不一般。

囉囉嗦嗦寫了一些東西,才發覺自己在歷史面前太渺小,淺顯的文字都不能描述歷史的萬一之處,不當之處也請大家諒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