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為教你怎麼製作養豬自配料

自配料配比“十大要素”

養殖戶自己配制飼料,不但能充分利用本地飼料資源,有效降低飼養成本,在飼養當地畜禽品種時,還有更好的適應性,能使肉蛋更有風味,滿足消費者追求綠色、自然的時尚需求,能更好地佔領一方消費市場。


賽為教你怎麼製作養豬自配料


但在具體操作中,許多養殖戶缺乏飼料配置方面的技術和設備,自配飼料往往營養不均衡,養殖效益不太理想。為此,筆者總結了自配飼料需要掌握的10大訣竅應用注意事項,現介紹如下,希望能給廣大養殖戶提供幫助。

1.能量單位

在營養需要量表中,消化能(DE)是適用於豬的能量單位,代謝能(ME)適用於禽,淨能(NE)適用於牛。過去使用的能量單位為千卡(KC),現已改為兆焦(MJ)或千焦(KJ),換算關係是:


1千卡(KC)=4.184千焦(KJ)

1兆焦(MJ)=1000千焦(KJ)

2.需要調整的成分

需要調整的營養成分主要包括四大項,即:能量、粗蛋白質、氨基酸、礦物質(主要包括食鹽、鈣、磷等)。

3.需要優先補充的氨基酸

依據氨基酸的重要性排位,產毛家畜優先補充的依次是:胱氨酸、半胱氨酸、蛋氨酸;家兔:蛋氨酸、胱氨酸、賴氨酸;豬: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家禽:賴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蘇氨酸、胱氨酸。

4.根據飼料特點調整氨基酸

玉米中缺少賴氨酸、精氨酸,但蛋氨酸較多;豆餅中賴氨酸較多,但缺少蛋氨酸;棉籽餅中缺少賴氨酸,而其中的蛋氨酸、色氨酸卻明顯高於豆餅;魚粉中含有多種氨基酸,尤其是賴氨酸十分豐富。

5.重視必需脂肪酸

三種脂肪酸必須由飼料供給:18碳二烯酸(亞油酸)、18碳三烯酸(亞麻酸)、20碳四烯酸(花生四烯酸)。

6.添加維生素

畜禽一般不需要補充脂溶性維生素(包括A、D、E、K)。但VE有代替硒的作用,在缺硒地區,可在畜禽飼料中添加適量的VE。豬、禽的飼料中需要添加VB族,包括VB1、VB2、VB6、VB12以及生物素、泛酸、煙酸、膽鹼、肌醇、葉酸等。

7.礦物質用量合適

礦物質用量雖然不多,但要遠遠高於維生素,因此,應在配方中留有調整的餘地。豬、雞對食鹽比較敏感,一般用量為0.4%,標準用量為0.37%。高產蛋雞對鈣要求較高,可以達到8%,要滿足鈣的需要,是無法在飼料中添加的,因為這樣多的鈣質會影響飼料的營養平衡和雞的採食量,可以另用飼槽專門補飼碎貝殼,也可使用碎骨骼。家兔對鈣有較好的耐受性,但不耐高磷,應控制磷的含量。

8.添加動物蛋白

血粉、羽毛粉都是很好的動物性蛋白飼料。魚粉更好,但價格較高,用量不宜超過5%,一般用1%~2%。棉籽餅用量也不宜超過5%,防止棉酚蓄積引起中毒。桑蠶產區應充分利用蠶蛹,河湖地區可以充分利用淡水魚蝦。

昆蟲、蠅蛆中含有抗菌肽和甲殼素,不但能提高雞的抗病力,防止大腸桿菌和麴黴菌的危害,還能使雞蛋色澤加深、膽固醇降低,使雞蛋品質得到提升。

9.合理利用當地資源

粉渣含水量高,含粗纖維較多,應曬乾後再按一定比例配用。豆腐渣含有抗胰蛋白酶,影響畜禽對蛋白質的吸收,應該蒸煮後再用。高粱含單寧較多,要控制用量,一般不超過10%,用量過多會導致便秘。

甘薯幹中含澱粉較多,豬、禽生食消化率不高,宜蒸煮後再用。槐葉含維生素、蛋白質較多,可採集曬乾後磨粉,按2%左右的用量配入飼料中喂 養豬、禽。

10.精心選擇抗菌藥物

我國批准在飼料中使用的抗生素類藥物主要有桿菌肽鋅、恩拉黴素、維吉尼亞黴素、泰樂菌素(進口產品叫磷酸泰樂菌素)。養殖戶可以根據當地中草藥分佈情況,選擇合適的抗菌中草藥如金銀花、野菊花、蒲公英、魚腥草、紫花地丁、蒼朮、薑黃、大蒜、大蔥葉等作為添加劑

自配豬飼料應用的“九大要素

一、首先要選用適宜的飼養標準。在自配飼料時一定要先根據豬的品種、年齡、生長髮育階段及生產目的和水平,選擇適當的飼養標準,把豬的營養需要和飼料對營養的供應統一起來,確定營養需要,以滿足豬的營養需要,最大限度地發揮飼料的轉化率,提高飼料報酬。

二、保證飼料品質。要求選用的飼料要新鮮,嚴禁使用發黴變質飼料,對有毒的飼料(如棉籽餅)要嚴格控制喂量,並做好去毒處理,黴菌在適宜 的條件下可汙染各種飼料及糧食,併產生多種黴菌 毒素沉積於糧食與飼料中。黴菌毒素可通過 飼料進入動物機體,引起肝腎和腸胃損傷。有實驗研究中檢測到黃 曲 黴 毒 素 B1、玉 米 赤 黴烯酮和脫氧雪腐鐮刀菌烯醇檢出率分別是 87. 8%、95.0%和98.3%,表 明 這3種黴菌毒素在當 前飼料及 原 料 中 的 汙 染 很 普 遍。因此需要定期對飼料進行脫黴處理。定期在飼料中添加脫黴劑賽黴淨s(母豬專用)一噸料1kg,賽黴清(肥豬用)一噸料1kg,西東毒散或者茵梔解毒顆粒減輕黴菌毒素對豬群的影響,否則即使在理論上符合標準,實際上卻保證不了生豬的營養需要,還會影響豬的生長和飼料利用率。


賽為教你怎麼製作養豬自配料


  三、注意適口性。適口性的好壞直接影響著豬的採食量。因此,在配合飼料時,適口性好的飼料要多用些,差的少用些;對有異味、適口性差的飼料要由少到多,逐漸增加給其一個適應過程,儘量使豬在短時間內吃淨。另外,改變飼料或比例時要緩慢進行,驟變會降低適口性,造成消化不良,影響生長。可以再飼料中添加益生菌或者飲水中配合賽為酸,促進食慾,增加採食量。


賽為教你怎麼製作養豬自配料


  四、品種要多樣化。為了保證營養完善、飼料消化利用率高,最好選用多種飼料進行配合,至少4種~5種精、粗、青料合理搭配,以發揮各種飼料的互補作用,提高飼料的利用率。


  五、搭配要合理。在配合飼料時,精粗飼料搭配比例要適當,配合好的日糧要達到營養合理、體積適中、適口性好,保證豬吃得下吃得飽,又能滿足營養需要。否則,體積過大,營養濃度不夠的飼料,豬吃得再飽,也不能滿足營養需要;若飼料體積過小,營養濃度雖大,但豬吃後沒飽感,不安靜,也影響生長。


  六、注意飼料的纖維素含量。豬是單胃動物,對粗纖維消化能力差。因此,應按飼養標準的限量控制飼料中纖維素的含量,仔豬不超過4%,生長育肥豬和種公豬不超過6%~8%,種母豬不超過10%~12%。


 七、配合要均勻。各種原料按照配合比例稱好後,先把玉米、麩皮、餅類等數量多的基礎料混合均勻,再加入量少的其它原料混合均勻,在配合過程中要反覆摻拌,特別是對日糧中使用的各種添加劑,要採取分次預混的方法,即先與少量輔料混勻,然後與更多輔料混合,再混入整個日糧中反覆摻拌均勻,否則會發生中毒事故。


  八、加工調製要合理。搞好原料的加工調製是提高飼料消化率的關鍵,自配飼料一般為粉狀飼料,除麥麩、米糠外,玉米、餅類、稻穀等籽實原料均要粉碎,其程度為1.5毫米為宜外,豆類餅、棉餅等均要煮沸,破壞胰蛋白胺抑制素和棉酚毒素,菜籽餅要去掉芥酸,以提高飼料的消化率。


  九、存放管理要科學。自配的飼料應遵循隨配隨用的原則,因為混合後的飼料不易長期保存,一次不要配得過多。一般情況下3天~5天左右配一次,時間過長會使某些營養物質損失;存放時要設立專門庫房,室內通風透光乾燥,切忌潮溼,防止發黴變質,降低飼料的消化率;並要防汙染,存放地點和包裝飼料用具一定要乾淨、無毒,切忌老鼠亂拉亂咬或與農藥、化肥等存放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