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傷寒雜病論》中煎藥方法有哪些

主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

承辦單位: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臨床教研基地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中醫門診

河南經方醫藥研究院張仲景學術研究中心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傷寒雜病論》中煎藥方法有哪些

全國著名經方大師王付教授闡述《傷寒雜病論》中煎藥方法有12種

1、水煮湯劑:以水煎煮方藥,並根據治病需要及藥用特性而選擇煎藥時間與方法,湯成去滓,或1次頓服、或每日分2~3服。如桂枝湯、麻黃湯、小青龍湯等。水煮湯劑是臨床中比較常用的劑型,湯劑具有用量大、吸收快、療效顯著,以及靈活性強等特點。

2、水煮散劑:先將方藥研為細散狀,再以水煮藥散,連湯帶藥一併服用,如風引湯等。權衡治病用藥而選擇用量,若用量小則不能達到最佳治療效果,而用量大則又有諸多弊端。所以選用以水煮散劑的最大特點就是加大服用湯劑用量而不加大藥用量,達到補偏救弊而能增強治療效果。

3、煎藥湯送服散劑:先將方中部分用藥研為細粉狀,再將其它藥以水煎煮,去滓,取藥湯,送服藥散,如十棗湯。如治病用藥非用毒性藥或峻猛藥則不能達到治療目的,用毒性藥因煎煮而引起療效減弱且毒性增強,所以將毒性藥(大戟、甘遂、芫花)研為散狀,再用煎藥(大棗10枚)湯送服藥散,以此服用則能增強藥散治病作用,減弱藥散毒副作用,從而使峻藥以緩攻。

4、水酒合煮湯劑:以水與酒合煎方藥,湯成去滓,以法服用,如當歸四逆加吳茱萸生薑湯、炙甘草湯、膠艾湯。用方治病無論是血瘀證,還是血虛證,若能合理選用水酒合煎方藥,則能明顯增強方藥治病作用。如辨治血瘀證,選用酒能增強行血散瘀作用;再如辨治血虛證,選用酒能使滋補藥更好地運行於經脈臟腑之中而發揮滋補作用。

5、水蜜分煮湯劑:先以水煎煮部分方藥,再以蜜煎煮其它用藥,湯成去滓,再合併藥湯,以法服用,如烏頭湯、烏頭桂枝湯等。治病用藥而分別採用水煎以使方藥有效成分充分溶解與析出;另以蜜煮毒性藥既能減弱或消除毒性,又能緩和藥性,並能兼顧脾胃,從而達到毒藥治病而不傷正。

6、水煮蜜煎湯劑:先以水煎煮方藥,湯成去滓,再以蜜與藥湯合煎,1次頓服,如甘遂半夏湯。如根據治病需要必須選用毒性藥,而選用毒性藥還必須做到治病而無毒性反應,對此就必須採用先水煎後蜜煮。

7、分煎合併服用:以水分別煎煮方藥,然後合併藥湯服用,如百合知母湯、百合地黃湯等。治病用藥選擇煎煮方藥,既要考慮治病需要,又要權衡藥用特性,只有選擇分別煎煮方藥,然後合併藥湯服用,才能達到治病用藥既能取藥用之專長,又能取藥用之共性。

8、用煎藥湯再煮藥:先以水煎煮部分方藥,去滓,再以藥湯煎煮其餘用藥,湯成去滓,以法服用,如澤漆湯、厚朴麻黃湯。採用先煎藥再以藥湯煮藥的基本用意有二:①祛邪治病:如澤漆湯中用澤漆治病有毒性,只有久煎澤漆,去滓,再用澤漆藥湯煎煮其餘用藥,以此才能達到既減弱澤漆毒性又增強治病作用;②益正治病:如厚朴麻黃湯中用小麥,只有先煎小麥再以煎湯煮用藥,以此才能使方藥既能補益正氣又能祛除邪氣。

9、用醋煎煮方藥:①以醋(苦酒)煎煮方藥,湯成去滓,以法服用,如苦酒湯用醋既清熱又斂瘡,以治咽中傷生瘡;②以水與醋合煎煮方藥,湯成去滓,以法服用,如黃芪芍桂苦酒湯用醋既清熱又斂汗,以治溼熱黃汗證。

10、用酒浸藥另蒸它藥取汁合服:以酒浸漬部分方藥,以使方藥有效成分因酒而更好地溶解與析出,去滓,取酒汁;再蒸其餘用藥絞榨取汁,以取藥物的醇厚質樸之性,然後合併調和服用,如防己地黃湯。用藥治病,只有如此製作與調服,才能既增強方藥迅速發揮治病作用,又增強方藥更好地發揮滋補作用。

11、沸騰水浸漬方藥:選用沸騰水浸漬方藥,去滓,取藥湯服用,如大黃黃連瀉心湯。治病用藥既要考慮病證又要權衡藥用特性,如用大黃黃連瀉心湯主治胃熱證、或上焦熱證,用沸騰水浸漬方藥則清洩鬱熱;假若用水煎煮方藥,則會使方藥由清洩鬱熱作用轉變為瀉下積熱而引起腹瀉。

12、先煎藥再煮藥湯:先用水煎煮方藥,湯成去滓,再煮藥湯,然後取藥湯服用,如半夏瀉心湯、小柴胡湯等。因治病不同而要求選用不同的煎藥方法,譬如方藥煎煮時間偏短,以取治病迅速峻猛之性;若煎煮選擇先煎藥,去滓,再煮藥湯,則取方藥治病緩和醇厚之性。可見,治病選方用藥而能合理選擇煎藥時間與方法,則能促進方藥更好地發揮治病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