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复工了,适合换个工作吗?

创作生活2


换工作什么时候都可以,但是你要确认一下几个方面

1、你目前的工作工作了多长时间了,什么性质的,投入收入比如何,为什么是赶上疫情结束了就想换掉?

2、或者你疫情之前就不想在这个工作岗位上了,借着疫情结束后可能大量工作岗位空缺想换一份?但是大量空缺代表的反而是竞争更大。

3、如果换工作是你之前就想好已经决定的,那建议趁着这个时候可以换。如果你是觉得可能在这个时候能选一个更好的,我建议你还是再等等。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可以帮到你。


灯塔先生


建议做社交电商,这个你做好了来💰真的快,又安全没风险。我是19年跟着朋友进入的社交电商这个圈子,先前一个月也只有个1000来块,后来慢慢有起色了,第二个月差不多3000+,第三个月有差不多8000了,现在是真的越做越好,谁也想不到,先前我就是个在工地整血汗钱的,每天真的是累得要死那种,现在搞搞副业每个月差不多都1万+了,做了差不多一年副业了,净赚了10万+。先前真的没想到能做这么好。千万不要小看了互联网的力量,毕竟这是一个互联网的时代,实体行业我虽然不想说不行,但是事实确实各大网络平台独占鳌头,。所以啊,年轻人还是要多去接触一下网络上的东西,只要不危害社会危害自己,总能学到知识的


中国男足一咸堆员


这时候确实是个换工作的好时机,我们有些人并不喜欢当前的工作,内心也有换工作的想法,但由于每天按照老习惯老的思维方式去行事,导致“换工作”这个行为经常性失败,这就是典型的“毛毛虫效应”。而当下各行业、公司、企业面临洗牌,确实是个重新规划职业路线的一个档口。下面简单给出一些建议。


我在家呆的这段时间,许多朋友没有断联系,有些不打算干去年的工作了,有些是想邀请一起做其他的事情,总之非常时期也使有些行业面临危机,同时又诞生了许多新的机遇。

为什么当下适合换工作

1.行业洗牌

在这个时期,只有不到1%的企业认为没有受到影响,65%以上的企业受到的影响严重。其中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收到的影响最大,受到停工,业务量下降,以及原材料断裂等因素影响。而一些服务行业面临的是租金负担。这些企业还面临另外一个问题,就是复工后恢复产能。大部分企业需要一个月时间来恢复,有些商场和餐饮方面,恢复人流量可能需要的时间更久。所以如果从事的是恢复比较慢的企业,那么可以考虑恢复产能较快的行业。

2.企业人事变动

大家都知道过年是人事变动最大的时间段,而今年的状况似乎还有所加剧,有些公司通知发着发着公司都没了,所以这个时期提出辞职也在情理之中。大部分的还是降工资,甚至缓发工资并且裁员。而随着陆续复工,有些企业出现了非常大的用人缺口,有些企业不惜包几十辆大巴去员工老家接他们来上班,这个时候就可以结合自己所在企业来定夺去向。

3.思考新的职业规划

前面也讲过人会受到“毛毛虫效应”影响,一直在不适合的岗位上耗费青春,那么这次是到了做决定的时候了,写下自己未来三年、五年的规划,并朝着这个方向直线前进。

建议

1.谋定而后动

找到新工作再辞职,也是用先就业再择业的方法,不然新工作还没眉目就辞掉的话基本收入都没了,多去了解想入职的行业,不要光看表面。

2.找到学习型工作岗位。有些岗位是重复性的工作,有些事创造性的工作。创造性的工作可以不断提升自身能力,不至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掉队,让自己“越来越值钱”。

3.参考行业

未来医药或者互联网是比较有前途的行业,此外这段时间大家都可以看到自媒体发展也比较快,毕竟人们待家里没事做只好写点东西或者录个视频什么的。还有网购这块,其中个人商城需求会比较大。

综上所述,现在确实是换工作的好时机,危机向来和机遇并存,结合自身条件,花时间来规划一下自己新的职业路线,要有收入还要有发展。


骛者无畏


职场是人生的大考场,每一份工作都是一个小测验。

不论你身居何职、身在何处,你如何做好属于自己的答卷。如果是因为自身原因,而做不好答卷,换一份工作的意义并不是很大,不过是低水平重复和简单轮回而已。如果是因为客观的趋势性原因,比如行业趋势、地区趋势、企业趋势向下,你可以考虑果断切换赛道。

祝你好运!



守望珞珈


首先,疫情情况影响,很多企业都停止招聘了,甚至有的公司在降薪,在裁员,所以搞得机会并不多,并且很多公司未来发展的前景不明确,所以现在不是一个好的跳槽时机,建议谨慎换工作

当然,不排除有一些公司发展还是不错的,如果真的有好的机会,公司前景不错,稳定性不错,新机会给的薪资待遇不错,可以选择跳槽的,只是这样的机会可能不多

具体操作层面上,可以把简历挂出去,先不要提离职,等真的找到合适的机会,再离职。如果没有合适的机会,就先在现在的公司待着,毕竟大环境不好,还是稳定最重要


李六万岁


你好,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问题可以分为两种情况做回答:第一种,在这个非常时期期间,相信大家通过网络信息,都看到了非常时期不要出门,不要出门。所以有的人因为没有上班连饭都吃不上,还要靠着救助过日子。所以如果复工后,我个人觉的不能随意的辞职,只有先努力的工作让家人过上正常的生活这样才行。第二种,可能在一些疫情不严重的城市,疫情没有影响到家庭生活,所以如果复工后,可以适当考虑换换工作。受疫情的影响下,萌生了很多新行业,比如快递上门,物流,食品包装,医药研发,口罩生产研发等都是比较热门的行业。

此回答供参考,还是需要结合个人的需求来做选择。谢谢!



沫良


个人认为换工作有几个基本点需要考虑:

1,不要为了小钱

Don't ever ever go for small money.

最不划算的方式,就是从现有的好平台去了一个一样的平台或者更小的平台从事一样的工作岗位,只是为了一个小幅度的收入涨幅。每个人对涨幅的定义不一样,就不说数字。但是一定要考虑好,你损失在现在平台的机会是什么,把机会成本仔细考虑清楚,再做决定。

也许你现在为了小钱换的工作,损失的收入,在长期会非常大。

2,沮丧是一件好事

Embrace the problems!

一个人职业生涯不长,特别是科技行业,发光发热的时间更短,一定要珍惜每一次机会。每个人工作中都会有沮丧的时候,例如上级喜欢并重用其他人、例如合作伙伴看不惯你、例如你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不适合现在的工作环境。

这些沮丧都不是换工作的理由。

这些沮丧反而是好事,能最准确地反映你现在的弱点。精准定位问题,仔细思考,然后再解决问题看成效。这些过程才是历练你的最好机会。

平心而论,对自己残忍些,你能列举的所有工作沮丧的理由,基本你都有自己的责任和缺失。不要逃避问题。如果你这次逃避了,换到其他公司,这样的问题很大几率会再次发生。

哪儿跌倒哪儿站起来,要变更强。

3,重视自己的价值,理解自己的价格

Always test your market value.

价值是你综合的职业水平,包括你的专业技能、业界眼光、交流能力、职场人脉、管理方式等。每个人的职业价值都是自发创造,和自己强相关的,应该时刻记得你的职业价值需要进步。

职业价值没有保持水平这件事,是不进则退的,特别是在现在激烈竞争的职场。

价格是对你价值的一个客观反映,这个会浮动,例如业界现在对你的工种特别需要,或者最近经济形势特别好,你的价格就会变高。作为一个稳定工作的职场人士,你需要全面理解你的价格,这样才能帮助你在换工作的时候进行判断,是不是值得。

除去创业的人,大部分职场人士可以理解为一个商品,就是这个意思。

4,高点跳

Be confident enough to change.

最好的一种情况,是你在你现有的平台出色了,top 5%,做得很好,得到大家认可。这个时候你对其他机会进行选择才是最好的时机。因为这个时候你的职业技能、精神状态、信心都在高点,可以面临新工作的一切挑战。





冉老师R


大家好我是波波,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我认为不适合换工作。
首先第一点是现在疫情在全国范围内还没有得到完全的控制,况且现在国外疫情也很严重,很多大的厂矿企业虽然开始高薪招工,但是真的有那么大的销售渠道吗,值得怀疑。
在一个就是现在疫情这么严重,现有的工作还没办法去按时完成,哪还有闲情逸致去开辟新的天地呢,古语说的好“穿着草鞋去找布鞋”。要先立足脚下在图后事。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所帮助。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325b6ca6f755458da24248c40a79967e\

我是波波


疫情过后适合换工作吗?

对于这个问题可能有很多人都有类似的情况我大概总结一下

  1. 换工作,那么你就需要面临着找工作,然后换住址,新环境的适应,同事之间的磨合等等类似的情况都需要考量
  2. 新工作的适应时间往往需要一个月甚至更久,这个阶段将面临着心理生理上的各种压力。
  3. 因为疫情的原因,很多企业迫于压力不得以倒闭的情况比比皆是,失业率也在上涨,面对当前的局势,个人并不建议离职换工作。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be348d6432f74b2e9c1fe6fe3a43db44\

小拾玖爱剪辑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原来有稳定工作的还是要稳定为主,因为疫情对许多的企业影响还是比较大的,许多企业即使复工了因为原材料的问题,订单的问题,销售的问题还不能一时半会完全解决,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所以现在能不换工作的尽量不换为好!当然这也是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