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关于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点,一般都认为是在东汉明帝的时候。据说汉明帝梦见金人,经大臣解说,知道这是西方的佛。于是明帝派人往西域求佛,这才有了白马驮经,佛教在中国的发展。这个正史有明文记载的佛教在中国的源头,其实也只是后人添油加醋的说法。

据《三国志》记载,早在公元前2年的西汉末,就有西域月氏国使者伊存向博士弟子景庐口授佛经。可见西汉时,佛教的思想在中国已经有流传。东汉时,佛教进一步在中国流传。汉明帝的弟弟楚王刘英就信仰佛教。可见佛教在中国早已有流传,汉明帝感梦遣使求法,只是附会而已。不过佛教在传入中国后的一两百年间,基本上只在统治阶级上层流传,还没有深入到民间。那佛教后来又怎么轰轰烈烈地在全社会发展起来了呢?

首先,还是当时的社会现实需要一种宗教的抚慰。东汉末年的时候,整个社会经济陷入崩溃之中。世家大族无限制地发展,而底层的老百姓普遍陷入赤贫。富者田地广漠,而穷人终日劳作还不能填饱肚子。整个社会贫富差距越来越大,身为统治金字塔最顶端的皇帝如汉桓帝、汉灵帝这些人根本不顾老百姓的死活,反而卖官鬻爵,加速腐败。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整个东汉统治阶层都只想着享受,社会一片黑暗。这时战争就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全国一片混战,死亡的阴影无时无刻地笼罩在人们的头上。

在这种生存环境下,老百姓只有两个出路。一条是接受,另一条是反抗。反抗的风险巨大,要冒着抄家灭族的风险。可是日子过不下去,怎么能够接受呢?宗教正好提供了理论依据。佛教带来了“业报”和“轮回”等观念。今生所受的苦,不过是以前所造的“业”在自己身上的报应而已。压迫自己的那个张大财主无恶不作,为什么还过着锦衣玉食的逍遥生活呢?那是受到了前世的福报。不过放心,张大财主后世将进入轮回,下一世将受尽万般痛苦。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而已。至于自己这一世受尽了无尽苦难,只要向善念佛,下辈子就能投生到好人家。

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当时人们过着猪狗般的生活,人生一片黑暗,往往看不到任何希望,只有佛教才能给人们些许慰藉。既然不能修今生,那就好好地“忍”着过完今生,寄全部的希望于来世,寄希望于福报和“轮回”。

其实,草创于东汉末年的道教,提出的“承负”说,与佛教的“业报”比较相似。道教的承负说也可以解释生活现状。为什么张大财主生来荣华富贵呢?这是因为他的祖先行善积德的缘故。别看现在蹦得欢,就怕将来拉清单。张大财主的子孙后代可以背负他所做的恶。具体来说,前六代祖先所作所为的影响要自己来“负”,自己的所作所为,要由后六代子孙来“承”。在中国这样一个重视祖先崇拜的国度,道教的“承负”说,为自己吸引了众多的信众。在东汉末年那样一个乱世,道教本可以取得巨大的发展。

可是福兮祸之所伏。道教的这种凝聚力,被反抗运动的组织者张角所利用。张角是早期道教太平道的教主,他利用道教组织,很快就聚积了数十万信众,并于公元184年发动了举世震惊的黄巾起义。只是起义后不久,张角就病死了,后来黄巾起义也被镇压。但这场撼动东汉根基的起义,给统治阶层巨大的震撼,由此统治者见识到了道教巨大的组织作用。于是统治者一声令下,禁绝了道教在中国的发展。

这给了佛教巨大的机会。当时的人们并不能完全分清楚道教和佛教的差别,但统治禁绝道教时特别声明:浮屠佛教并不在禁绝之列。于是受苦受难的人们纷纷转而抓住佛教这根救命稻草,寄希望佛陀帮助自己解脱。佛教于是迎来了第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佛教为什么能在中国发展起来?

总之,佛教能在中国取得巨大的发展,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一是因为东汉末年的社会困境,使得人们纷纷追求一种宗教教义,使得自己能够获得解脱,哪怕是在来世解脱。二是佛教的教义,恰好能满足当时人们的这种需求。三则是由于道教被禁止,在当时社会没有一种宗教能够和佛教去竞争,佛教取得了“垄断”发展的地位。当然,佛教为了发展,也在不断地进行“中国化”。这才有了后来中华文化儒释道的三足鼎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