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哪些巧合,巧到让你不敢相信?

汉史趣闻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巧合事件真的是太多了。我觉得最为巧合的一件事是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大家都知道抗日战争时期,日军对中国发动了侵略战争。其中日军有一支臭名昭著的第五师团。

可以说这个师团的失败,就是被黄埔军校毕业的学生给歼灭的。

十分巧合的时候,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的人,正是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林彪将军和杜聿明将军。

下面我们说一下,他们是如何歼灭日军第五师团的。

大家都知道日军第五师团是侵略中国的一个主力军,他们在中国犯下了滔天罪行。中国军队,在面对他们的时候,也都是恨不得扒其筋骨,食其肉。

在日军占领东北之后,第五师团又开始准备南下,想要占领华北地区。正是他们在南下的时候,林彪在太行山一代,想要对他们实施阻击。

林彪打的这一次战役,在历史上被称为了平型关大捷。在这一次战役中,林彪带领的中国八路军打的正是日军第五师团。

这一次林彪取得的胜利,是中国全面抗战以来,取得首次战役的胜利。它标志着日军并不是不可战胜的,此次战役的胜利,大大的鼓舞了中国抗日的士气。

日军第五师团,在平型关短暂受挫之下。他们又开始大规模的南下,此次他们的目的,就是想要占领广西,切断滇缅公路。

要知道当时的滇缅公路,是中国对外联系的唯一一条公路。外国对中国的援助,都是从滇缅公路上运输进来的。

若是日军切段了滇缅公路,后果真的是不堪设想。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毕业于黄埔军校的杜聿明临危受命,他带着自己的黄埔军开始阻击日军第五师团了。

结果两军在昆仑关这个地方相遇,争夺制高点。中国军队誓死不退的态度,让日军第五师团感到后怕,他们从来都没有遇到如此强的对手。

最后激战几十天,日军少将旅团长中村正雄被击毙。日军第五师团的85%以上的兵力全部被消灭。

就这样不可一世的日军第五师团,先后在林彪和杜聿明的打击下,走向了灭亡。这件事也证明了,日军武士道精神,彻底了败给了黄埔军校毕业的学子。

所以说日军臭名昭著的第五师团,先后败给了黄埔军校毕业的林彪和杜聿明,就是一件看起来十分巧合,甚至是巧合到让我们不敢相信的事情。


汉史趣闻


先说说一个距离我们比较近的历史巧合。

我们都知道蒋介石在1938年炸开了黄河的花园口大堤,造成了黄河泛滥区,而最后蒋介石也因为黄河的泛滥区的阻碍最终导致淮海战役的全面失败。

那么来说说蒋介石为什么决定炸开黄河花园口的。

在1938年,日军侵华,在著名的台儿庄会战后,国民党第五战区部队向西撤退,而日军主力攻占了商丘,使得在开封的十多万前线主力部队面临被包围的危险,没过多久开封被攻占了,郑州岌岌可危。

最后在参谋长的建议下,蒋介石下令炸开黄河堤,但是由于此时的军队大多是河南子弟兵,所以这支军队从上到下都不愿炸堤,于是蒋介石换了另一只军队下执行——史称花园口决堤。

花园口决堤,虽然避免国军被日军全歼命运,在一定的程度上缓解了日军进攻中国的速度,但是此举也造成了相当大的影响,直接使得河南地区将近两千万人流离失所。

而偏偏祸不单行,在河南决堤后,到1940年开始河南面临着连续的干旱,后面直接出现了粮食危机。(有兴趣谅解这一段历史的人,可以去看看《1942》这部电影)这场危机的到来使得局势更加雪上加霜,河南百姓纷纷出逃,单单是饿死的就不下几百万人。

也正是这场黄河大决堤,使得在1948年淮海战役的时候,国军的五大主力部队黄维军团因为黄泛区的道路泥泞,几乎是寸步难行,最后被刘邓大军的中原野战军和华东野战军歼灭。

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蒋介石造下的恶果,最终还是要还的,只是代价有点大,用他的蒋氏王朝来偿还。


这个历史很正


“毛、邓、刘、朱,驰骛乎咸和之后。虽人不逮古,亦足列于当世焉。”

这段话翻译过来就是:毛将军、邓将军、刘将军、朱将军等四人,自从咸和年间飞黄腾达之后,虽然比不过古人,在当时看来,却无出其右者。

看清楚咯,是咸和年间,可不是民国年间!

这句话摘自唐朝名相房玄龄(晋书编者)点评的《晋书》,在这里,毛指的是毛宝、邓指的是邓岳、刘指的是刘遐、朱指的是朱伺。这四人在都是东晋有名的戡乱名将,数次扶大厦于将倾,各自结局令人唏嘘。

当然了,在每个历史时期内,找到四个这样的姓氏,并非难事。

比如,大约在100年前,就有4个这样的姓氏的伟人带领无数华夏儿女凑在一起,做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

为什么单独将此四人拎出来呢?

因为,《晋书》将此四人合在同一传记里,排名不分先后的紧挨着,这就非常玄奇了。

1600多年前,毛邓朱刘四人没有“逮古”,是因为天不时予;1600年后,他们的后人做到了,而且,他们的功绩足以震慑古今。

ps,值得一提的是,毛的家谱就曾追溯到毛宝,不知道算不算个巧合。

《晋书》中的那个叫邓岳的名字,这个名字不仅是东晋名将,他的名字也出现在了共和国开国将领名单上——开国少将!

邓岳少将曾参加过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红军成立之后几乎所有有名的战役,邓岳都参加过。解放海南岛的战役里,邓岳所率领的部队也是冲锋在前,海南岛解放后,又是第一批参加抗美援朝的部队。

东晋的邓岳的顶头上司乃是陶侃,而陶侃是陶渊明的曾祖父,跟着这样的大牛混,邓岳能在史书上留下一笔,自然不太容易。

事实上,东晋的邓岳也一样生猛无比。

最开始,邓岳并非跟着陶侃混,而是跟着叛军王导王敦兄弟混,曾经一起攻入当时的首都建康。王敦认怂之后,邓岳因为靠山不稳,只好投靠巴蜀之地的蛮王向蚕;后来,朝廷大赦天下,邓岳也在此列,就回到了建康,过了一段被软禁的日子。

公元328年,即咸和三年,邓岳二次获释,正式踏上人生巅峰之路。

邓岳先是在平定苏峻之乱中,屡立战功;后来,交州、广州发生叛乱,邓岳随即率领邓家军杀过去平定;交广之乱刚刚平息,夜郎国又皮痒了,邓岳还没来得及喘气,就直扑夜郎而去……

夜郎之乱平息后,邓岳又被任命去克复成汉(成汉是南北朝一国名,在今成都)。

所有的这些战争,邓岳败少胜多,每次都冲锋在前,不可谓不勇猛;与1600年后的邓岳相比,东晋的邓岳,也是一位转战全国的大功臣。

哎!历史真有趣。


祗树


在中国历史上,无论在什么时期,都有不少让人惊叹不已、莫名其妙的巧合。有的巧合让人百思不解,似乎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下面的几件巧合之事,就很让人迷惑。

  1. 刘伯承、邓小平按照主席的指示,挥师挺进大别山,插入蒋军腹地,将战火引向敌占区。蒋校长闻讯大为惊惶,急派重兵对刘邓大军进行围追堵截。敌人重压之下,刘邓大军艰难孤军突进,在突破蒋军重重围堵,到达淮河岸边。 但此时无船无桥,并且淮河水深,往年没有徒涉过河的先例,而身后的大批敌追兵即将到达,刘邓大军似乎已陷入绝境。但事情往往令人难以琢磨,危机之下的刘邓大军机缘巧合下竟找到了水浅之处,部队短时间内己全部徒涉过河,更让人不能相信的是,刘邓大军刚刚过河不久,敌军追到岸边,就在他们也想徒涉过河时,淮河上游因降雨形成的洪峰却骤然而至,水位猛然上涨,冲走不少已下河的追兵,上涨的河水不早不晚的刚好把敌军全部拦在对岸,刘邓大军在老天的帮忙下安然脱险。


  2. 淮海战役中,我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联手以少胜多,特别是在围歼敌黄维兵团时,双方以命相搏,在都付出极大代价后,黄维兵团损兵折将、溃不成军,黄维也只好自顾自保,乘坐坦克出逃。但不久坦克陷入泥沼熄火,又只能徒步逃亡,可没跑多远就被我军俘虏,而黄维被抓的地方叫黄沟,当地百姓都说:‘黄维摔进黄沟里’。也不知是巧合还是天意。

  3. 孟良崮战役,华东野战军与蒋军‘五大主力’之首、整编74师杀得难解难分,74师被困在山上,因为缺水,士兵们口渴难耐,让战斗力大打折扣,更重要的是水冷机枪也因无水而成为废铁。战役打了四天滴雨未下,但战斗刚结束,大雨却倾盆而至。这让被俘的74师高级军官们不仅仰天长叹:‘这是老天要灭74师啊!’

  4. 金门之战。我华野28军以三个团分别向金门发起攻击。当我244团在夜里偷渡到登陆点,刚要开始登岸时,却不想不远处一个查哨的敌军官误触了自家的地雷,一声巨响,惊醒了已安睡的守敌,惊惶之后,他们很快发现了正要登陆的我军,继而发起猛烈反击,使我登陆部队受到极大损失。在我军刚要登陆时却碰巧有人误触地雷,成为报警器,这巧合也着实让人无语,难以相信。


在中国数千年历史长河中,那些看似偶然的巧合,都是社会发展中的一些不可避免的现象,不管人们怎样看、相信与否,这些难以置信的巧合都可能随时会发生。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历史微点


  第一个巧合是有关朱元璋的。众所周知,朱元璋出生在一个贫农家庭,那个年代连肚子都吃不饱,所以起名也非常随意。朱元璋父亲叫朱五四,爷爷叫朱六九,朱元璋因为在家里排第四,在家族弟兄中排第八,所以就名叫朱重八。

  巧合的是,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明朝真的只是经历了二八十六个皇帝,这真是匪夷所思。

  第二个巧合是隋炀帝杨广的。杨广本来不是太子,他的哥哥杨勇好学,善于写诗,可惜不会表演。在独孤皇后、杨素、杨广的陷害下,杨勇被废。等到杨广继位后,立刻伪造杨坚的诏书,将杨勇赐死。

  巧合的是,几千年后,一个扬州的开发商为自己的商场挖地基,一不小心就挖出了杨广的墓地,而这个开发商,正好叫杨勇。这可真是“不是不报,时候未到”啊!

  第三个巧合是诸葛亮和汉献帝的。史书记载,诸葛亮和汉献帝是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还是在同年同月同日死,两人名字还都带一个“龙”字。不过不同的是,汉献帝年少出名,之后默默无闻;诸葛亮年少隐居,成年后出名。

  所以,现在史学家都猜测,汉献帝是便衣跑到南阳,隐居避世,等待刘备的召唤。原来的诸葛亮,早已被掉包了。

  第四个巧合是关于刘邦的。早前刘邦起义时,遇见一条蟒蛇,将它从中间劈成两半。蟒蛇不服气,临死前还说要报仇。最后,果然汉朝分为西汉、东汉两半,中间夹着王莽。真是太巧合了。


手机用户81182905331


历史上总有很多巧合让人匪夷所思,巧到让你不敢相信。

今天我们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待历史,看看那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历史巧合,其实想想还是非常有意思的。


故事一

我们都知道在中国有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但是却很少有人知道,在唐朝那个时间周期,整个东亚地区也发生着类似的变化。

几乎在同一个时间段里,东亚大权正在悄悄的被女人们控制,日本在当时出现了连续三任的女天皇,分别是推古女王、齐明女皇、持统女皇。

朝鲜半岛也同时出现了史上的第一位女王聂政太后赤玛伦。

看到这里有没有虎躯一震,这些呼风唤雨的女强人差点合力颠覆了整个世界......

故事二

朱元璋的子孙名字和元素周期表呈现高度的相似,作为明朝的开国皇帝,一生可谓经历坎坷,真正做到了从无到有,一身充满了传奇。

就连他的子孙后代也被后人常常提及,今天我们就以名字的这个角度来做神奇的探讨吧。

我们都知道元素周期表吧,化学家门捷列夫的重大发明,也是我们学校的必学课程之一。

但是我们看下图可以发现很有意思,明朝子孙的名字竟然和我们所学的元素周期表高度相似。难道朱家当时是发现了什么天外来石吗?

故事三

还是明朝的故事,最近《大明风华》很火,我对明朝的历史也去做了更深一步的研究,其中不乏发现一些有趣的故事,发现了一个我国史记删除却被朝鲜史料记载的事情。

当年一场科举考试,考生王越正要交卷子,突然天色大变刮起了狂风,王越的试卷不翼而飞。

时隔三月,朝鲜史臣前来进贡,说出了一件奇事,三月前,朝鲜国王上朝时,突然一阵狂风后,天空飘下一份试卷。

朝鲜大臣点评试卷后都纷纷点头称赞,后来经过皇帝仔细查验,这份试卷的确就是考生王越被风刮跑的那张卷子。看来我们和朝鲜的关系真是秘密相连啊。

故事四

说一个近代的,1995年10月,新疆一处古墓被考察队发现,其中有一块汉代织锦保存完好。其中记载了一句话: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该织锦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属于一级文物。

这块织锦的出土的确让中国在那个时刻起进入了飞速的发展中,如今已经在国际上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更加巧合的是,当时的那一个考察队的队长叫做:齐东方。

考察队的全名叫做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感兴趣的朋友可以查阅更多资料,这件事在当时有很多的报道。


东方大史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巧合。例:

(一)1908年11月14日、15日,清朝光绪帝与慈禧太后在二十四小时内先后去世。

光绪帝是名义上的一国之君,慈禧是实际上的最高执政者,他们两人几乎同时离世,而且,这个时刻恰恰是清朝新政正处在最关键、最敏感的阶段——体制改革阶段,是最需要强有力领导人稳稳把控清王朝全局的时刻。

慈禧、光绪帝的亡故(尤其是慈禧之死),使得清朝权力中枢在最关键时刻突然缺位,青黄不接,“填空者”载沣青年贵族集团在政治威望与执政能力两方面都远远不及慈禧,种种手法拙劣幼稚,因此,根本无法平稳驾驭“大清帝国”这艘千疮百孔的老舰继续前行。

慈禧、光绪帝死后仅过了不到三年,武昌首义,大半个中国群起响应,清朝这艘破旧巨舰迅速沉沦,被新生的民国取代。

(二)1942年12月18日,侵华日军第11军司令官冢田攻乘飞机从南京到武汉、途经安徽省太湖县上空时,飞行高度过低,被中国第48军138师412团3营9连的高炮击中,机上人员(包括冢田攻)全部毙命。

在被中国军队击毙的侵华日军陆军将领里,冢田攻是职务最高者。他的死亡不乏巧合性,甚至颇具戏剧性,真可谓“不作死,不会死”、“多行不义必自毙”。

(三)明朝靠农民武装(红巾军等武装)在南方起家,通过推翻少数民族君主的北京政权(元朝政权)而确立了全国统治;同样是明朝,200多年后,其北京中央政权被农民武装(李自成军队)所推翻,其南明政权被少数民族君主的政权(清政权)所灭。

历史画了一个两百多年的巨大的圈,仿佛回到了原地。


晓帆轻舟


有些历史巧合,连演义小说都不敢这么写,但是,这种巧合就这么发生了。

比如说,“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发现,如果不是因为有充足的历史证据,加之考古现场有外国专家,它的真实性很难让外国人信服。

1995年10月,中日尼雅遗址学术考察队在新疆尼雅遗址进行考古。

此时,这支联合考古队在这里已经连续几个月的发掘,除了满目疮痍的盗洞和漫天遍野的黄沙,考古队一直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就在所有人垂头丧气之际,考古队打开了一座汉晋时期的精绝国古墓——即尼雅遗址8号墓。

这座古墓是一座夫妻合葬墓,男墓主人约45岁,从体貌特征来看,是深目高鼻的当地人特征。他上身着锦缘毛布袍、下着白色毛布裤子,足穿皮鞋,与当时的西域贵族服饰没有太大差异。

考古队小心翼翼地清理8号墓,在这片被盗墓贼光顾了无数次的遗址里,能有保存如此完好的汉晋古墓,真真不容易。

很快,有一位眼睛比较尖的日本考古队员发现:男主人的右臂服饰上有铭文!

这一发现,立刻引起所有队员的注意,考古工作者更加小心地清理8号墓。经过几个小时的仔细清理,男墓主人右臂的护膊显露出来了。

男子右臂上的护膊,是一块色彩鲜艳的织锦,上面有白、赤、黄、绿四色在青地上织出的鸾鸟神兽云纹,在这些图像之外,还隐约可见几个小字: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

“五星”、“东方”、“中国”,这些字眼,放在现在再熟悉不过了!

可是,这件锦护膊的年代,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彼时,又有几人知道,2000年以后的今天,还是在这片繁沃的土地上,有一个名叫中国的国家屹立于世界东方呢?

更加巧合的是,这个名叫中国的伟大国家,她的国旗恰好是五星红旗。

因此,这件锦护膊刚刚问世,就引起了巨大的轰动:一方面,护膊精湛的工艺让世人惊叹;另一方面,护膊上的文字内容也太巧了吧?如此巧合,即便“历史发明家”都不敢这么写!

轰动之外,是不怀好意的质疑。

有国外专家声称: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是中国考古造假行为。

就在这些“外国专家”自诩找到真相时,日本考古工作者站了出来,及时为锦护膊的真伪佐证,并展示了联合考古的考古报告,以及大量现场照片资料等等。

与此同时,中国学者也没有闲着。他们查阅了大量史料,在《史记》中,历史学家找到了这样的资料:

“五星分天之中,积于东方,中国利。”

翻译过来就是:当岁星、荧惑、填星、太白和辰星五星汇聚东方时,有利于中国(文中指汉朝)对外作战。

《汉书赵充国传》中也有相似的记载:

“今五星出东方,中国大利,蛮夷大败。”

当这些史料摆出来时,那些外国专家再也不叫嚷了。

在这些巧合之外,还有另一个巧合,即,当时的中日联合考古队队长名叫齐东方。

五星出东方利中国锦护膊的发现经历,足以配得上“传奇”二字;织锦上的图案乃是瑞兽祥云,它的出土,又或许是一祥瑞之兆?


记者李满


解放战争中的孟良崮战役,国军“五大主力部队”之首整编74师被粟裕率领的华野全歼,对华东战局产生了重大影响。而在孟良崮战役战役中,其中的一些巧合,也对战局的走向产生了影响。

孟良崮战役中所经历的几次让人不敢相信的巧合,导致了整编74师最终走向灭亡。我军取得全面胜利。

在孟良崮战役的10多天前,王必成纵队被派到敌后去执行其它任务,但决定歼灭74师时,计划改变,可是粟裕并没有将王必成纵队撤回,而是令他隐蔽待命。

在需要在垛庄截住74师退路时,王必成纵队刚巧就可以顺势完成。而张灵甫在垛庄这个74师的后方补给点,却只留下了一个连的守军,王必成纵队2万精兵占领垛庄成为孟良战战役中最关键一步棋。

整编74师的国民党援军中,李天霞的83师隔岸观火不同,黄百韬所部则是拼命想把张灵甫救出去,他不顾一切向其74师靠拢,在距离孟良崮十余里的黄崖山与王必成纵队抢夺山顶时,在东西两侧,两军展开了登山比赛。

当解放军抢先一步到达山顶时,往下一看,敌人距离山顶也只有四五十米的距离。但就是这四五十米,黄百韬竭尽全力也没过去。要知道,越过黄崖山就能与74师连成一片,完成救其于水火之中。

当74师选择孟良崮固守时,黄百韬曾提醒过注意水源问题,但张灵甫孤注一掷,没有理会,本来控制的山下两个水塘,在解放军围攻下,不久便告失守。 造成74师官兵无水可饮,士气大受影响。

整编74师的许多重机枪是水冷式的,因无水制冷也无法使用。孟良崮战役前曾下了场大雨,孟良崮战役打了3天3夜没下雨,可是孟良崮战役刚结束,大雨倾盆而至。被俘的整编74师官兵都在感叹这是老天爷要整编74师灭亡。

黄百韬除了在王必成驻守的黄崖山攻击,另外还在天马山一带进行突破。当时天马山是地方部队驻守,力量相对薄弱,在黄百韬的拼命进攻下,眼看就要失守。

情况危机万分之时,陶勇纵队的一个营执行任务路过,被驻守天马山的指挥官截住,在知道事关全局成败后,这个营加入了驻守部队,使天马山阵地化险为夷,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在5月16日凌晨,解放军又对孟良崮发动新一轮进攻,粟裕知道,如果今天再攻不下来,就不得不撤兵了,因为外围大批敌军即将到达,如不尽快结束战斗,我军将陷入敌重兵包围之中,随时有被消灭的危险。

但经过解放军官兵的浴血奋战,终于在16日傍晚结束了战斗,74师全军覆没。战役结束的时间也巧如事先设计的一样,就在华野部队刚刚撤出战场,74师的大批增援部队就陆续到达了。


袁卫宇


1908年11月15日,在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后五十年叱咤政坛的慈禧太后陨落,魂归西天,生老病死乃人之常理,但是让人意外的是她一生的冤家也是她指定的皇帝光绪帝却在早她的一天。


也就是1908年的11月14日去世,正值壮年的光绪帝,三十四岁阖然长逝,与七十四岁的慈禧太后前后不差四十八小时,而且光绪帝死前一直叫喊肚子痛,死后脸色黢黑,双唇发紫。

当时的他的确有病在身,但死壮却决不该是光绪帝的病疾所致,光绪帝本身的疾病得的就有点让人不明所以,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这玩意有可能是被人喂了慢性毒药,一点点喂出来的病。

直到最后光绪帝暴毙达到高潮,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不合,众所皆知,光绪帝四岁就被慈禧太后抱到了龙椅上,为的就是弄个儿皇帝,好控制,但是人总有长大的一天,皇帝大了,掌握实权的太后甚至是皇太后。

要么交权要么弄死大皇帝再弄个小皇帝,要不然就不会消停,平日里慈禧太后想着法折磨光绪帝,甚至把光绪帝他爸爸坟前的伞盖大树都给刨了,光绪帝则在戊戌变法中支持康有为,甚至支持谭嗣同弄死慈禧太后。

帝后矛盾直接到了剑拔弩张你死我活的地步,但是不管慈禧太后多么掌狂,唯一改变不了的事实是她年老,光绪帝年轻,不出意外的话光绪帝绝对能活到慈禧太后死,关键是他还是皇帝。

这是不容否认的事实,哪一天慈禧太后一命呜呼了,没有实权的光绪帝将名正言顺承继大统,谁也拦不住谁也说不出辩驳的理由,关键是慈禧太后想着法折腾光绪帝,谁知道光绪帝会不会有心理阴影,做出更极端的事情。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光绪帝一起带走,因此光绪帝的死,与慈禧太后必然有莫大的联系,现代科技已经证明了光绪帝死于砒霜中毒,慈禧太后生前一直在监视光绪帝,光绪帝衣食住行都在她的掌握中,如果不是慈禧太后,难道谁还有神不知鬼不觉的除掉皇帝的本事?


因此看似巧合的光绪帝、慈禧太后四十八小时内死亡,其实一点不巧合,这就是赤裸裸的阴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