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一生都在飲酒作詩遊歷山水的李白,他到底是哪裡來的錢?

李白作為詩人他的詩詞可謂是流傳千古文采斐然,後人因欽佩其詩文風采故稱其為“詩仙”。而李白除了擅長詩詞之外也有一身不弱的武藝,他好行俠仗義劍術就十分了得,所以李白又有個“青蓮劍仙”的美稱。而李白給人們的印象是灑脫自由,他酷愛飲酒作詩而且大半生都是在遊山玩水,想必他的這些花銷都是很大的。而李白一直以來貌似也沒有什麼穩定的工作,那麼他的錢又是哪裡來的呢?


幾乎一生都在飲酒作詩遊歷山水的李白,他到底是哪裡來的錢?


從李白的身世上來看,李白之父李客是城尉(現在的公安局長),雖然級別不高但卻有實打實的權力,想必也是富裕家庭。而且李客曾帶領全家不遠萬里從中亞地區的碎葉城回到四川盆地,這一路耗資巨大當時絕非是平常人家能負擔起的。在回到蜀地後李客又從事經營長江上的鹽運生意,從古至今和鹽沾邊的生意都是特別賺錢的行當,所以李白可以說是一個妥妥的“富二代”。有父親留下如此家底,李白遍交巴蜀名流、朝廷要員,訪名山大川修仙練劍,到後來出川雲遊天下,想必在花錢用度上手機根本不用操心的。當然,即便是父親李客給李白留下豐厚的家財,但按照李白的性格可能也不一定夠,不然哪裡會有“千金散盡還復來”的灑脫豪邁。那麼,李白除了家財之外還有別的經濟來源麼?

在李白二十七歲的時候他就已經是聲名遠揚享譽大唐了,據說當時有很多的達官貴族都想將自家的女兒嫁給他。李白在襄陽時,就經好友孟浩然的介紹娶了前宰相許圉師的孫女,他也就一直住在了岳父的家中花銷自然有著落。而此期間李白也沒放下游歷的腳步,開封、洛陽等地都有他的足跡。


幾乎一生都在飲酒作詩遊歷山水的李白,他到底是哪裡來的錢?


不久後李白就進了入了長安,結識了賀知章(時任秘書監)和玉真公主(唐睿宗之女、唐玄宗妹妹),而且憑藉自身才學很快被兩人賞識。天寶二年,李白就被唐玄宗詔進了翰林院,開始了吃皇糧的工作。天寶三年唐玄宗想要讓李白寫詩歌頌盛世,但李白骨子的驕傲不屑去做。於是李白和好友整日喝酒作詩,甚至有了“天子呼來不上船”的灑脫。後來唐玄宗慢慢疏遠了李白,不久之後隨便找了個理由就“賜金放還”了。想必盛唐之下以唐玄宗的氣度,再加上李白的“名人效應”所賜之金定然不少。

從長安離開後,李白又與在武則天時期做過宰相宗楚客的孫女結婚。這就能看出李白是聞名於整個盛唐時期大名鼎鼎的人物,身價之高根本不是什麼一般的人家高攀的起的。兩次結婚的對象都是宰相之後,如此的名門望族又豈能在金錢上怠慢李白。


幾乎一生都在飲酒作詩遊歷山水的李白,他到底是哪裡來的錢?


後來安史之亂爆發,李白在遊歷過程中還做過永王府的幕僚,永王犯謀反罪導致李白也受牽連被唐玄宗流放到夜郎(今貴州西部)。即便是在流放途中但還是有不少的人盛情款待他,這樣看來李白也不會受什麼苦。兩年後朝廷大赦,李白又去到江淮地區遊歷。可見李白在大唐聲望之高,不僅名門望族對他青睞,更有許多人都願意資助他遊歷都以“一識李太白”為榮。當然遇此平常的情形,李白也不做忸怩作態紛紛笑納。

所以說李白既有父輩留下的豐厚家財,又有自身無可比擬的詩情才學,對於李白來說“千金散盡還復來”想必真的不是一句空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