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的杀手锏

作为中国的一家民企,能被全球如此关注,本身就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儿。

2月25日,华为余承东,拿着华为首款5G折叠屏手机HUAWEI Mate X,走上巴塞罗那的世界级舞台,全场欧洲观众呐喊尖叫、中国国内一片沸腾!

它的外观及性能,令国内外媒体感叹,华为首款5G折叠屏手机成功发布,强势加深华为已是全球5G通信技术领军者的印象。

华为的背后,其掌门人任正非,是什么样的人?任正非究竟以什么力量推动华为成为影响世界级企业?任正非凭什么令这个世界为华为尖叫?

1、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时代周刊》曾经这么评说他:任正非是一个为了观念而战斗的硬汉。

风靡图书市场的《下一个倒下的会不会是华为》这本书,里面这么评价任正非:

中国历来都不缺乏政治家、企业家,但从来都缺乏真正的商业思想家—在当代中国,任正非算是一个。

在华为深圳坂田基地的华为大学的墙上有这么一段醒目的话:

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一切工业产品都是人类智慧创造的。

华为没有可以依存的自然资源,唯有在人的头脑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矿……。

精神是可以转化成物质的,物质文明有利于巩固精神文明。

我们坚持以精神文明促进物质文明的方针。

这句话源自《华为基本法》,是任正非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八易其稿,在1998年3月完成。

全文长达16000多字,是华为企业文化纲领性文件,包括华为的核心价值观和一般的管理政策,规定了华为的基本组织目标和管理原则,是所有制度的起源。

2月22日,任正非在华为武汉研究所发表最新讲话:“公司已进入了战时状态,战略方针与组织结构都作了调整……

我们不管身处何处,我们要看着太平洋的海啸,要盯着大西洋的风暴,理解上甘岭的艰难。

要跟着奔腾的万里长江水,一同去远方,去战场,去胜利。”

我们从任正非的讲话节奏与风格中,感受到战斗的气息,一个七十多岁的男人,依然如此斗志昂扬,令人肃然起敬。

“为了观念而战斗”、“商业思想家”、“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

显然,任正非是一个有自己独到观念、坚定价值观,以及深刻经营哲学的企业家,而且极度重视企业文化的力量与价值,而且为价值观而战!

否则,就不会有“资源是会枯竭的,唯有文化才会生生不息”这句振聋发聩的话了。

2、文化赋能的高手

美国《时代》杂志曾这样评论华为任正非:任正非以高超的艺术,把十几万的高级秀才锻造成有统一意志的战士。

任正非在华为之外是极度低调的,甚至几乎不接触媒体。

但是,在华为内部,任正非是有一种非常独特的高调,

华为创立至今,任正非以一种非常特殊又普通的方式——写文章,写了近百篇,以此不断布道,

以生动而且充满战斗力的文风,以及极其感染他人的笔触宣讲华为的价值观导向。

这种方式,在中国所有企业家中,是比较少见的。

任正非的文章,不仅在内部被争相阅读,而且传播甚广。

诸如《华为的冬天》、《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我的父亲母亲》、《北国之春》等众多文章脍炙人口。

而且每篇文章都有明确清晰的价值导向,

《华为的冬天》警告团队必须充满危机感;

《华为的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生动讲述了企业的治理之道;

《我的父亲母亲》是任正非通过回忆自己曾经的艰难生活,引申出华为的奋斗文化。

任正非对企业文化有多重视?

或者说,他何时开始用文化的力量,驱动团队凝心聚力,赋能团队为同一个“城墙口”发起冲锋?

这事儿得说说《华为基本法》出炉的故事。

为什么会有《华为基本法》呢?根据华为内部人士的说法,

大概在1994年的时候,华为已经在高速发展了,但当时团队属于山头林立,各自为政的状态,大家都觉得自己是英雄,谁也不服谁。

面对这种情况,任正非邀请中国人民大学的几位教授,花大力气梳理华为企业文化体系,并模仿《香港基本法》,把华为企业文化纲领命名为《华为基本法》。

据说,当时华为的团队状态,在《华为基本法》还没有出台之前,是属于“基本没办法”,基本法出台之后,大家做事慢慢有了共同的价值导向,并以此形成强大的凝聚力。

以发布《华为基本法》为契机,华为花巨资引进了包括IBM等公司在内的管理工具,形成了均衡管理的思想,完成了公司的蜕变,成为中国最优秀的国际化企业之一。

《华为基本法》,处处充满了任正非的思维与风格。

《华为基本法》是中国企业第一个完整系统地对自身价值观的总结。

华为基本法对内凝聚了人心,形成上下同欲的战斗力,而且对外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品牌价值。

任正非曾说,《华为基本法》为华为至少产出了10个亿的价值。

《华为基本法》中有个小细节非常值得一提,里面明确说到“《基本法》是公司宏观管理的指导原则,是处理公司发展中重大关系的对立统一的度。

其目的之一是培养领袖。高、中级干部必须认真学习《基本法》,领会其精神实质,掌握其思想方法。”

很多人在关注华为的接班人。

任正非在1998年发表的文章《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中,对接班人提出了两项基本要求:“一个企业能长治久安的关键,是它的核心价值观被接班人确认,接班人又具有自我批判的能力。

《华为基本法》已经阐明了我们的核心价值观,我们的数千员工现已认同它,并努力实践它,在实践中把自己造就成各级干部的接班人。”

的确,一家基业长青的企业,员工并非忠诚于创始人或老板,而是忠诚于公司的核心价值观。

3、没有理想的沸腾,就没有胜利的动力

一个企业,如何才能有未来?

如何才能面对市场的惊涛骇浪依然屹立不倒?

如何面对一个城墙口坚持十几年几十年的冲锋?

非常重要的因素,就是企业掌门人有深刻洞察力,找到适合自己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使命,

并坚持不懈推行,让团队认同,并以此形成强大的力量,凝聚所有人的力量向目标“城墙”发起冲锋,奇迹就此产生。

用任正非的话来说“没有理想的沸腾,就没有胜利的动力。”

理想、或价值观,或思想,或哲学,或观念,不同的表述,同样的本质,这在一个企业来说,可以归类到“企业文化”。

任正非以文化赋能的方式,以领袖的坚韧和气魄,成就华为,令世界为之惊艳。

任正非的杀手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