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是的,我耳聞目睹了歐洲,我親身經歷了一種文化……

我能否從生命的手中獲取更多?

好吧,我在這裡告一段落,

我就像一名從慘敗的戰役中倖存的講述者語調沉重地說:

我想要記住,我想要沉默。

---馬洛伊·山多爾(1900-1989)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晚年的馬洛伊

馬洛伊.山多爾,這位二十世紀歐洲最了不起的作家之一,1948年流亡國外,由於使用"孤獨的匈牙利語"寫作,以及對文壇和社會的不合流的態度,他幾乎被這個世界遺忘了。但如果你走上匈牙利的街頭,隨便問一個當地民眾:"匈牙利最偉大的作家是誰?" 他首先提到的一定是馬洛伊.山多爾,而不一定是諾貝爾獎獲得者凱爾泰斯·伊姆雷。究其原因,是因為馬洛伊不光是匈牙利的國民作家,更是一位特立獨行的自由鬥士。也因此,他被凱爾泰斯稱為"民族精神的哺育者"。無論他的作品,還是他的人格,對匈牙利現當代的精神生活都影響深遠。

1942年問世的《燭燼》在馬洛伊的作品中舉足輕重,但自馬洛伊流亡以後,他的作品被匈牙利查禁。直到1998年,由於著名作家和出版人羅伯託·加拉索的舉薦,《燭燼》登上了意大利的暢銷榜。在德國,憑著"文學教皇"馬塞爾·賴希–拉尼茨基的熱烈讚揚,此書成了現象級的暢銷書,僅硬皮本便賣出了七十萬冊。德國《時代》雜誌將馬洛伊奉為"新的大師……在未來我們必將把他和約瑟夫·羅特、施特凡·茨威格、羅伯特·穆齊爾,以及我們其他暗淡了的半神並列,甚或與托馬斯·曼和弗朗茨·卡夫卡比肩

"。藉此東風,2001年,由德譯本轉譯的英文版《燭燼》終於問世,馬洛伊成了被重新發現的大師,《燭燼》也成了被重新挖掘的傑作。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在馬洛伊的長篇小說中,《燭燼》是語言最精美考究、故事最動人、情感最深沉、風格最強烈的一部。小說的故事看起來很簡單:兩個至交好友友誼的破裂,中間還夾雜著一個女人。小說除了前三分之一主人公——被背叛的將軍——的回憶之外,就是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在四十一年後重逢那一天,為了一個真相,在燭光下大段大段的對話。

然而,這注定不是一部簡單的小說。正如《燭燼》中文版譯者餘澤民先生在後記中所述:"馬洛伊講故事,但不僅講故事,還用莎士比亞式的語言懷念逝去的帝國時代,以及隨之逝去的貴族品德和君子情誼,他通過兩位老人的對話告訴讀者,悲劇的根源不是一時的軟弱,而是世界秩序坍塌時人們傳統道德觀念的動搖。"

蠟燭燃盡,客人離去,生命中許多困惑都有了安放之處。

為了更好地理解這部經典名著,本文將通過作者生平、敘事結構、語言特色、不朽主題四個角度進行解讀,仔細聆聽這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1. 流浪的骨頭:馬洛伊.山多爾的一生

要更好地理解《燭燼》中蘊含的主題,我們需要用較大的篇幅來回顧作者的一生。這位偉大的匈牙利作家一生顛沛流離,但從未喪失對祖國的牽念、對自由和理想的不懈追求,就像《燭燼》中的兩個風燭殘年的老人對末日帝國縈繞不去的追憶。

  • (1)1900-1918,童年和青少年時期的馬洛伊,盡享帝國黃金時代的輝煌餘韻

1900年4月11日,馬洛伊•山多爾出生在匈牙利王國北部的考紹市,馬洛伊的家族原姓"格羅施密德",是當地一個歷史悠久、受人尊重的名門望族,家族中出過許多位著名的法學家。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1900年,嬰兒時期的馬洛伊

在馬洛伊生活的時代,考紹是一個迅速資本主義化的古老城市,孕育了生機勃勃的"市民文化"這個"市民"不是我們通常理解的城市居民,而是指在20世紀初匈牙利資本主義的黃金時代形成的一個特殊社會階層,包括貴族、名流、資本家、銀行家、中產者和破落貴族等。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童年時代的中產市民家庭

當時的奧匈帝國,曾是一個匈牙利人,日耳曼人,莫爾瓦人,捷克人,拉茨人,克羅地亞人和意大利人的大家族,國王勤政親民,人民也愛戴他,整個帝國看起來和平、富足、安寧。在東歐社會主義思潮開始逐漸蔓延的背景下,整個歐洲籠罩在一層歌舞昇平、盛世永晝的落日氛圍中。

當時的市民階層都會多種外語,他們有自己的道德準則,對社會底層的人也彬彬有禮。在市民家庭中的成長經歷,為馬洛伊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形成了他的作品基調,並決定了他的生活信仰。對於童年的家,馬洛伊在《一個市民的自白》中,工筆描繪了帝國末年和兩次世界大戰之間東歐市民生活的全景畫卷。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在《一個市民的自白》中描寫的中央廣場,,他少年時代在家裡窗口前俯瞰的“大世界”


  • (2)1918-1928,反叛精神指引下的青年時期

1918年1月,步入成年的馬洛伊應徵入伍,但由於身體羸弱沒被錄取。而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布達佩斯,則陷入革命風暴和反革命屠殺。為了遠離血腥,並徹底逃離家庭的管束,馬洛伊決定去西方求學。

在西方求學的經歷,與其說留學,不如說流浪,馬洛伊有生以來第一次作為一個不屈從於他人意志的個體人,在地球上走,看,聽,寫和思考。十年的留學經歷,奠定了他桀驁不馴、追求自由的人格和思想基礎。

然而,熱愛文學的馬洛伊瞭解自己與生俱來的"匈牙利作家的命運"。他離開家鄉,是為了找到自己;回到家鄉,則是為了成為自己。1928年春天,馬洛伊回到了布達佩斯。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青年時代的馬洛伊


  • (3)1928-1948,一顆渴望自由的靈魂和匈牙利一起備受煎熬,開啟創作的黃金時代

1928年的匈牙利,早已不是馬洛伊離開時的那個祖國。《特里亞農條約》的簽訂,使原來的"大匈牙利"四分五裂,喪失了72%的領土和64%的人口;考紹也被劃歸給捷克斯洛伐克。馬洛伊沒有回家鄉,而是留在了布達佩斯。這時的他,已經是著名的詩人、作家和記者了,他的文學素養、獨立精神和世界眼光,都使他很快躋身於精英階層。1930年,隨著青春小說《反叛者》的問世,開啟了馬洛伊小說創作的黃金時代。

從1928年回國,到1948年流亡國外,馬洛伊小說的黃金時代持續了整整二十年。他先後發表了《燭燼》、《真愛》、《一個市民的自白》等經典小說以及散文集《草葉集》。與馬洛伊同時代的大詩人尤若夫·阿蒂拉對他讚賞有加,稱他為"匈牙利浪漫主義文學偉大一代的合法後代"。

但是,這位浪漫主義作家所擁有自由主義思想、堅定的反法西斯立場,與主流文化的衝突和他桀驁不馴的個性,以及他犀利的語言和獨立的人格,都是他註定比常人更多一層憂患。但他在亂世之中從不動搖意志,從不依附任何勢力,也從不被任何思想衝昏頭腦。因此,無論哪派都視他為"難斗的天敵"。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和托馬斯-曼在布達城堡裡見面,1935年

馬洛伊被左派、右派先攻擊,後拉攏,拉攏不成,打壓噤聲;最後,連他的肉身存在都會令當權者不堪容忍,於是逼迫他流亡西方……不過有趣的是,馬洛伊在文學上卓越的造詣、優雅的風格和高超的水準使他的作品充滿了魅力,令人慾罷不能,不管持有哪派觀點的人都忍不住會去讀他的書。因為不管他寫什麼都會獨樹一幟,都會觸動人心,都擁有不容否認的文學價值和人文思想。

1947年,馬洛伊雖然當選為匈牙利科學院院士,擁有名銜和勳章,但由於他的文學風骨、他的抗拒性沉默、他與主流文學保持清醒的距離,最終仍難逃脫當局的打壓。1948年,馬洛伊永遠地離開了故鄉。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山多爾拿著這本護照永遠地離開了家鄉


  • (4)1948-1989,流亡的骨頭,不屈從於任何勢力的高貴精神

1948年,馬洛伊和妻子羅拉流亡瑞士,匈牙利使館的人找到他問:"您是左派的自由主義作家,現在95%您想要的都得到了,為什麼還要離開?"馬洛伊回答:"為了那5%。"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1952年,馬洛伊和羅拉移居美國紐約。他在中央公園的長椅上寫下了詩歌《我這是在哪兒?》

我坐在長椅上,仰望著天空。

是中央公園,不是瑪格麗特島。

生活多麼美好——我要什麼,就得到什麼。

這裡的麵包有股多麼怪的味道。

怎樣的房屋和怎樣的街道!

莫非現在叫卡洛伊環路?

這是這樣的民眾啊!——能夠忍受匆忙的腳步。

到底誰在照看可憐祖母的墳冢?

空氣醉人。陽光明媚。

上帝啊!——我這是在哪兒?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身在紐約的馬洛伊

20世紀,歐洲有許多文人過著流亡生活,但很少有誰流亡得像馬洛伊這樣決絕和孤獨,流亡更把它磨礪成了鋼鐵。

在馬洛伊流亡後,他的作品被匈牙利查禁,世界上除了妻子羅拉,沒有人讀他新的的作品。但在四十一年的流亡生活中,他一直堅持用母語——孤獨的匈牙利語寫作,因為他對於祖國的初心一直未改。對於他來說,匈牙利語是他與祖國之間維繫著的堅實的紐帶。

從70年代開始到1988年,隨著東歐局勢的改變,匈牙利政府、匈牙利科學院和匈牙利作家協會先後向馬洛伊示好,不僅解禁了馬洛伊的作品,還邀請他回國,落葉歸根。然而,硬骨頭的馬洛伊表示,只要自己的家鄉還不自由,他就決不返鄉,甚至禁止自己的作品在匈牙利出版。

失去祖國,身邊至親的接連離世,讓馬洛伊倍感孤獨。1989年1月15日,他在日記裡寫下了最後一行:"我等著死神的召喚,我並不著急,但也不耽擱。時間到了。"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山多爾的遺書

2月21日,馬洛伊在異國他鄉——美國的聖地亞哥家中用一枚子彈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他以自由地選擇死亡這個高傲的姿態成為不朽。

就在馬洛伊離世那年的秋天,東歐劇變,柏林牆倒塌,匈牙利也發生了體制改革,蘇聯從匈牙利徹底撤軍。他自由的夢實現了,但遺憾的是,馬洛伊未等到祖國自由,他太老了,太孤獨了。

有靈魂的人是孤獨的,

他們被迫鑽進各地的塋窟,

就像在中世紀懷揣密文、到處藏身的僧侶們躲避征服者的迫害那樣。

重新被發現:二十世紀文學大師被重新排序

重新發現馬洛伊,就像在閣樓上發現一幅古老的大師畫作。

——《星期日電訊報》

2.精巧的敘事結構,令人慾罷不能

《燭燼》之所以成為經典,除了其深刻的思想性、特點鮮明的語言風格等原因,在我看來,其獨具特色的敘事結構精彩也極具魅力,讓讀者不由自主地深陷其中。

  • (1)極具張力的解謎結構

小說開篇,一封來信開啟了退休將軍亨利克73年的回憶。小說用了三分之一的篇幅,回憶了亨利克和好朋友康拉德的友誼,這兩個出身、性格迥然不同的孩子,在他們上軍校的第一天,10歲開始,就成為好朋友,形影不離。他們的友誼是如此密不可分,以至於最早被同學們笑話為同性戀,稱為"亨利克兩口子",但是大家並不再嘲諷這種關係。“在他倆的關係裡,有著某種柔情、嚴肅、無條件和悲劇性,這種友誼的光芒讓嘲諷者繳械。”

然而,在一次打獵時,康拉德卻對不知情的將軍舉起了槍口,第二天便不辭而別,整整四十一年的時間音訊全無。將軍在這四十一年裡,每天都在內心推演往事,尋求事實表象之下隱藏的真相。而這個真相,只有康拉德知曉。

於是, 四十一年後的這次重逢,實際上是受害者與背叛者的再見,同時也是審判者與被審判者的對峙。那麼,謎底會被揭開嗎?讀者的心就這樣揪著,直到蠟燭燃盡的一刻。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 (2)兩種截然相反的氣息,形成敘事結構中的一對矛盾,糾纏不休。

《燭燼》中的故事發生在上世紀40年代,二戰還沒有結束,匈牙利還在納粹的鐵蹄之下。提前退休的將軍亨利克與世隔絕地生活在一個像唐頓莊園那樣的城堡裡,將自己與世界完全隔絕開來。家裡不裝電話,沒有收音機,不接待客人,和外界沒有信件往來。莊園中有過去的輝煌,但現在卻像一個墳墓一樣冷寂,充滿衰老的陳舊氣息。

但另一方面,不管是老人的回憶,還是燭光中的長談,都洋溢著青春年少的金子般的氣息。那些帝國黃金年代的美好往事,正因為已成為過往,反而更閃爍著璀璨的光芒。

這兩種氣息融合在一起撲面而來,大大增強了小說的歷史縱深感。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看到的柏林

3. 質樸、節制、冷靜,富含詩意和哲理的語言風格

馬洛伊既是偉大的作家,也是一位傑出的詩人。他質樸的文字蘊藏著千軍萬馬,情感磅礴而表達節制。他寫婚姻與家庭的關係,友情與愛情的辯證,階級和文化的攻守,冷靜的敘述下暗流洶湧,富含詩意和深深的哲理。

《燭燼》中對很多和生命相關的命題都進行了深入探討,引入深思:

  • (1)什麼是衰老

有一天你醒來後,揉揉眼睛:你已經不再知道,你到底為什麼醒來了?日子所呈現的一切,你都精確地知道:春天或冬天,生活的場景,天氣,日常程序。不會再發生任何意外之事:即便有突然發生、不同尋常、令人恐怖的事情也不會讓你感到意外,因為你知道所有的可能,你能預算一切,無論好事壞事,你都毫無期待……這就是衰老。

一個垂暮老人對人生的絕望躍然紙上,讀之令人落淚。

  • (2)人與命運的關係
  • "因為,不僅是事情發生在人的身上,"現在他(亨利克)抬起頭來果斷地說,蠟燭在他們的頭頂上燃著長長的火苗,冒著煙;蠟燭的棉芯已經變黑。窗下的風景和城市已經昏暗,黑夜中不見一點燈火,"人自己也製造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人制造了應該發生在自己身上的事後,又守在身邊不肯放走。人就是這樣。即使他在開始的一刻就立即感到並且知道自己所做的事情是致命的,但他還是照做不誤。人跟命運相互依存,相互召喚,相互創造。”

    這些探究人和命運之間相互依存關係的睿智之言,讓我們從一個側面明白,在這四十一年的歲月裡,這個孤獨的老人曾經怎樣反覆地追問命運:人活著到底是為了什麼?我們做人是為了什麼?人生到底是什麼?

    • (3)音樂的功效


    看起來音樂好像沒有任何詞語表達的功效,實際上很可能有另一種更危險的功效,既然音樂能夠如此觸動人心,那麼這些人不僅根據對音樂的欣賞力,還根據血緣和命運凝聚到一起。你不這樣認為嗎?

    • (4)什麼是忠誠

    “究竟什麼是我們對所愛之人期待的忠誠?我老了,在這個問題上我已經想過很多很多。忠誠難道不是某種自私?自私和虛榮,就跟生活中人們絕大多數別的事情和需求一樣?當我們要求另一個人忠誠時,我們有沒有想過讓那個人幸福?如果在忠誠的溫柔囚禁中不能夠幸福,我們是否還愛這個我們要求他忠誠的人?假如我們愛另一個人卻不能讓他幸福,我們有沒有權利要求他什麼,要求他忠誠或者犧牲?”

    • (5)自尊的含義

    “有的東西能讓人如此疼痛、受傷、焚燒,或許連死亡也不能解脫它:比如一個人或兩個人傷害了我們心底的自尊,一旦失掉這種自尊,我們再不能作為一個人活下去。你會說,那是虛榮。是的,是虛榮……不管怎樣,這種自尊終歸是人類生命最深刻的內容。”

    夠了,我不能再舉例了。這種讀之令人擊節和深思的語言層出不窮,在小說中比比皆是,彷彿一個充滿謎題和驚喜的繁茂森林,等待你前去探險。你會發現,每一處景緻都將和你的內心和靈魂產生深深的共鳴。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馬洛伊50、60年代在紐約的住宅大門

    4.不朽的主題


    • (1)對已逝輝煌盛世的懷念

    《燭燼》的兩個主人公中,將軍亨力克家族顯赫,住在唐頓莊園那樣的巨大莊園中,是當時顯赫的貴族,在上流社會如魚得水,也屬於典型的市民階層;而他的至交好友:康拉德,則是一個有波蘭血統,和肖邦有親戚關係的貧困家庭出身的孩子。這兩個身份懸殊的孩子之間結成了比兄弟更親密、莊重的友誼。他們的少年至青年時代,都置身於奧匈帝國的黃金時代。

    在《燭燼》中,我麼可以藉著兩位風燭殘年的老人對過去的追憶,看到帝國首都維也納——這個壯觀的環形大道環繞的城市,看到她的街景,聽到她的聲音,聞到她的味道:

    在市中心充滿潮溼黴味的拱券結構的啤酒館裡,可以喝到世界上最好的啤酒。當正午的鐘聲敲響時,土豆牛肉湯的香味充滿整座城池,在街巷和人們的心靈裡湧流著一股親密和溫柔,彷彿生活的平靜是永恆的。女人戴著黑色的毛皮手套和飾有翎毛的帽子,她們的鼻子和眼睛在雪中閃亮,臉上罩著面紗。下午四點,在咖啡館裡點燃煤火,端上浮著泡沫的咖啡,將軍和官員們坐在自己常坐的桌前,女人嬌紅的面孔隱在出租馬車的轎廂內,匆匆趕向燒木柴取暖的小夥子家,因為她剛剛參加完假面舞會。愛情在城市裡燃燒,蔓延,猶如一張巨大的、覆蓋了社會各個階層的、策劃陰謀的間諜網在燃燒,燒得連幽魂都不得安寧。

    不僅書中提到的假面舞會,那個時代的整個歐洲,都沉浸在約翰.施特勞斯父子的圓舞曲中,併為之瘋狂。1913年,鎢絲電燈讓歐洲變成了不夜城。這是奧匈帝國最光輝的剎那,也是落日的餘暉。整個帝國充滿了樂觀的情緒,歐洲幾十年不曾打仗,人們沉浸在盛世永晝的幻像中,人類好似要永享太平。但是,一戰爆發了,令所有歐洲人莫名其妙,卻讓世界失去了一千多萬人口。奧匈帝國四分五裂,像一位垂暮的老人走到了生命的盡頭。

    《燭燼》中洋溢著對黃金時代的懷念,在懷念的追思中閃現的,不光有盛世的繁華,還有帝國時代特有的貴族品德和君子情誼。這些元素的加入,對友誼、生命本真的反覆追問,使整本書染上了一層沉鬱的底色,厚重無比。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 (2)對貴族品德和君子情誼的優雅體現
  • 馬洛伊一生記錄、描寫、崇尚並踐行的的精神人格,用凱爾泰斯的話說是"一種將自身與所有理想息息相牽繫的人格"。

    《燭燼》的主人公亨力克將軍與馬洛伊有相似之處,都具有那個時代歐洲的貴族品質。這種貴族精神,用通俗的話來說,男人應該忠誠,對人忠誠,對他的階級忠誠,對祖國忠誠。他們要誠實,不能背叛任何人。但如果他們被背叛了,只能很體面地沉默。於是,那個階層的很多人都沉默地過完了一生。

    而那個時代一言既出、駟馬難追,至死不渝的君子情誼,在亨利克的父親與康拉德的第一次見面中,有生動的體現:

    我能看到我在軍校院子裡把你介紹給我父親的那個時刻。當時,他是作為朋友接受的你,因為你曾是我的朋友。要他作為朋友接受誰,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他一言既出,至死都算數。你還記得那一刻嗎?……我們站在栗子樹下,高臺階前,我父親跟你握手。'你是我兒子的朋友,'他說,'你們要珍重這份友誼。'他語重心長地叮囑。


    • (3)對友誼、生命本質的永恆追問

    《燭燼》揭示了男人之間友誼不同於親情、愛情的獨特性。在男人的浪漫想象中,願意耗盡自己的整個生命,甚至因為友誼的存在,生命也被賦予了意義。

    但是,在末日帝國永遠輝煌的幻影之下,貴族和平民之間,多民族之間暗藏著不可調和的矛盾,在當時日漸興起的社會主義浪潮中被放大,一戰作為導火索,最終導致帝國的衰亡。就像亨利克和康拉德這對好朋友之間,由於階級的不同,這個暗藏在兩人心中最深層次的隱患,從一開始就已經揭示了他們必將分裂的宿命——他們只可能是帝國時代的朋友。克里斯蒂娜只是情感破裂的催化劑,讓他們徹底分裂的因素,在他們剛開始見面的時候,就已經被深深地埋下。

    那麼,友誼到底能否超越階級,超越背叛,甚至超越生命而存在呢?小說中有一段極為經典的敘述,我不忍縮減一詞,原文列示如下,從中或可窺見友誼的真正含義:

    “我們始終是朋友,這個詞的含義裡充滿了只有男人才會理解的責任。現在,你應該瞭解這個詞所包含的全部責任。我們曾是朋友,不是夥伴,不是同僚,不是稱兄道弟的哥們兒。我們曾是朋友,生活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補償友誼,即使自我蛀蝕的隱僻也無法帶來這種由無言、體貼的友誼帶來的快樂。因為,假如我們不是朋友,你就不會在那天早晨打獵的時候,在森林裡向我舉起槍口。假如我們不是朋友,我就不會在第二天趕到你從未邀請我去過的住處,你在那裡隱藏了秘密,隱藏了令人費解、玷汙我們友誼的邪惡秘密。假如你不是我的朋友,你就不會在第二天如兇手或歹徒逃離作案現場一樣從城裡逃走,從我身邊逃走,而是會留下來騙我、背叛我,那樣會讓我更痛心,會對我的自負和自尊造成更大的傷害,然而事實上,無論你做什麼都不會比你所做的更糟糕,因為你是我的朋友。另外,假如我們不是朋友,你就不會在四十一年後回到這裡,就像兇手或歹徒悄悄溜回到作案現場。因為你不得不回來,你看,因為你心知肚明。現在我必須告訴你,告訴你一個我曾經不肯相信、對自己否認,但用了相當長的時間才慢慢知道的事實,我必須告訴你這個可怕的、令人驚詫的發現:我們現在也是,而且永遠都會是朋友。”

    關於生命的本質,我們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是勇敢還是懦弱?是否誠實和正直?這些僅憑語言不能回答的命題,《燭燼》給予了振聾發聵的解答:

    只有生命本身才能回答,只有一個死去的人,才能給世界答覆。

    結語

    可以說,《燭燼》中那根蠟燭點亮的,不僅是兩個垂暮老人的人生歲月、更是一個輝煌時代落幕時的慷慨悲歌,從那微弱的燭光下,我們可以窺見那個時代和平的幻影,戰爭的殘酷,友誼、愛情、精神、生命的本質,也被靜靜照亮。


    《燭燼》|從四個角度解析一曲為已逝帝國黃金時代唱出的輓歌

    書桌前的馬洛伊

    縱觀馬洛伊的一生,他用生命對世界做出的答覆——他追求自由、公義,堅持獨立、高尚的精神人格,必將和《燭燼》等不朽名著一起,不斷影響著後世。這根在幽暗的歷史隧道里倔強燃燒的蠟燭,永遠不會熄滅!



    參考文獻

    《燭燼》

    《逝去的黃金時代,被遺忘的大師 | 馬洛伊·山多爾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