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對醫藥創新的作用和改進


資本市場服務體系對醫藥創新的作用和改進

首先說醫藥對資本創新的作用,我們可以看一下成熟市場的一些做法,以及它的一些效果。第二個我們再回到中國的環境和中國的市場,來分析我們中國市場現在存在哪些需要改進和完善的地方。

這是一個大家都知道的我們行業的現狀,也是我們這個行業的痛點,醫藥創新叫高風險、高回報,其實大家更多感受到的是長週期。新藥的研發可能動不動就是十年甚至是更長時間,投資額也是非常大,通過一些案例來看,從過程本身是很難有一個資本從前堅持到最後。那麼這個就是我們所面臨的困難。但是創新藥企必須得到資本的助力,而國內目前的現狀,我們有195家醫藥上市公司,它所有的研發投入跟一個輝瑞公司相比,差距是非常小,從這個裡面反映了什麼問題,目前我們A股的醫藥上市公司,在新的藥政背景下,絕大部分醫藥上市公司的創新潛力不足,創新潛力不足帶來的問題是雖然醫藥上市公司在那兒掛牌,但是投資者對你的長遠發展前景擔憂。大家知道新的藥政之下,創新成為企業未來成長的必須動力。但是我們很多的醫藥企業,是叫“雙無”,既無IND,又無BD。兩邊都不具備,所以這也是我們整個醫藥板塊上市公司裡面面臨最大的尷尬。在過去的5年,我們的新藥創新得到了資本非常看好的反映,在新藥領域的投資是加強的,所以體現了資本對新藥的追逐和加強,這兩者之間他會發生關係,一邊是過去的歷史、現狀,一邊是如何面臨未來。

我們看看國際資本市場對醫藥創新。一級市場非常發達,這是跟我們剛剛形成的創新醫藥的熱潮要遠遠勝過目前的體系,最主要的反應是在新藥研發是在長達十年、十五年的週期當中,每一個不同的里程碑階段有相對成熟的估值模型。這個為資本的接力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另外在這個體系當中有大量的各個階段,專注於各個階段專業化的投資機構。醫藥行業非常複雜,不光是週期長,細分的領域非常多,不同的細分領域它會面臨完全不同的商業環境,所以我們很難講一個投資機構你在一個領域很強很專業,換到另外一個領域還能含量強、很專業,醫藥投資領域有一批不是很大,但是各自領域非常專業的分工的投資機構反而是非常必要的。

美國風險投資的數字也是呈現了過去增長的趨勢。表示了國際資本市場對於醫藥創新的支持。在美國納斯達克市場,更加有寬鬆的上市條件,這個因為有成熟的投資機構,所以這樣的制度安排對於眾多的初創期的創新藥企能夠迅速地得到資本的支持,其實是有很重要的作用。這一市場也是非常高效,能夠保障你每個階段的研發能夠獲得正常的成長。百濟神州從它上市時候的只有7億左右的美金,到現在幾百億美金的這種市值。那就是說你的研發進展正常,那資本市場會在各個階段體現你估值的表現,反過來講如果你的研發一旦出現問題,你的估值也會斷崖式地下跌,這在成熟市場會被認為是一個正常的情況。

併購活躍-國際資本市場的這種操作對於醫藥創新的支持,有大量的醫藥併購。那麼我們知道很多大的藥企,你比如說羅氏,包括輝瑞,還有醫療器械裡的美敦力等其實是一個併購的歷史。這些大的醫藥巨頭、行業巨頭,他們有非常成熟的公司體系,它的品牌體系、運營體系、它的資本體系,所以它能夠支撐更大的市場運作,所以會和創新藥企形成非常好的分工。大量的創新藥企和醫藥巨頭形成了上下游的關係,所以國外醫療市場是非常活躍的,而且基本上像美敦力是靠併購撐起一家公司,做大做強,這是成熟市場的非常強有力的。結合國內市場的情況,可以思考一下,我們為什麼還在這方面存在一些困難?

最近正好我們在對國內的疫苗行業進行一個梳理,大家知道之前發生了長生生物這樣的事件,對於國內的疫苗行業怎樣面對未來?國際巨頭輝瑞、葛蘭素史克、賽諾菲還有默沙東。我們發現他們四大疫苗巨頭的形成與資本市場的支持密不可分,有大量的產品和它的生產線是來源於收購,既有兩大公司之間的合併,更多的是創新公司加入到大的平臺之下。那麼像輝瑞的成功,它對惠氏的收購就得到了疫苗之王,這是疫苗領域最大的品種,全球銷售57億,也基本上接近全球第十大品種。所以我們從這樣一個國際巨頭的成長軌跡來看,他們的產業發展之路是獲得了資本市場非常強有力的支持,當然也是因為這樣一個強有力的支持,反過來催生了更多的創新企業的這種像小苗一樣不斷地成長,有很多的創新企業,因為他們可以獲得上市公司的合作。

另外一個案例賽諾菲巴斯德更是這樣,在初期也是通過資本的合併來形成這樣的基礎。目前這四家公司他們的疫苗市場份額佔到了世界的絕大部分,應該是在80%左右這樣一個市場份額。

我們今年投資界應該最鼓舞我們的事情無疑就是香港的對未盈利的生物藥企的開放。港股從去年開始,我們瞭解的是從去年開始的這樣一個策劃,到今年已經完成了幾家公司的上市。那麼並且還有大量的企業在後面排隊。那麼應該說資本市場的創新,吸引了醫藥創新企業非常多的目光,更多的目光,已經將醫藥創新企業未來的資本之路,可以說是成為一個最主要的通道。

下面回到中國市場,首先是2019年大家最困惑的負債、減槓桿。那麼確實可能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產生了大量的負債。而且我們的負債是更多的是集中在基建和房地產,構成了國民非常大的債務負擔。我們的債務水平已經顯著高於發達國家的水平。所以我們理解管理層為什麼要去做出這樣的安排,要去降槓桿,降負債。但是降槓桿的過程帶來了很多的痛苦,首先這個流通性它有資金的這種分層效應。總負債水平要下降,降誰的好呢?我們大量的中小企業首當其衝。因為中小企業本身的融資能力和條件不強,所以降槓桿首先是一批中小企業他們的槓桿、他們的負債要被降。那麼這些中小型企業可能更多的是創業企業,是民間企業,所以大家會特別感受到降槓桿對創新、對中小型企業的衝擊力。我的投資組合裡就有這樣的案例,這個原先資金寬鬆的時候比較容易拿到錢,但是按照現在的條件它不符合貸款的標準了。那怎麼辦?銀行就要收貸,那收貸之下中小企業能夠撐得住的很小,我們從公開市場得到的信息有幾百家,可能實際數據還多,幾百家的上市公司極其它的股東體系都發生困難,更不要說中小型創新企業,所以降槓桿是帶來了巨大的衝擊。

第二個是二級市場的流通性下降。低市值、低交易量的股票現在是一大堆,那麼我們多層次的資本市場體系,我們界限有點模糊。我們醫療器械的一哥邁瑞去了深圳創業板,這個是估計一上市就會一千億市值的,才進了創業板。所以我現在就不是特別搞得清楚,上海的主板、深圳的中小板,深圳的創業板到底是怎樣分工的,哪些該去哪兒,說好的 創業板是要去支持中小型企業的,就是盈利還不是特別強,但是這邁瑞可是幾十億的利潤。當然市場現在是更喜歡大的,說實話喜歡大的對我們醫藥創新就帶來了影響,我們更多的是小的。

IPO的政策也比較頻繁,就是企業跟在後面來不及反應,到底是走貧困縣去扶貧的通道,後面又變成了獨角獸可以去邀請,邀請意味著以前還有排隊一說,現在我不知道是否邀請以後就不用排隊了。那麼相比較而言的話,香港市場成了IPO最活躍的市場。所以我們的IPO經歷了過山車,那後面又沒有了,所以現在非常困難。

併購整合的難度太大,我們知道在中國市場,企業要做大,在國際市場企業做大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併購。但是我們併購的批准週期太麻煩了,沒有大公司對創新公司資本接力的支持,創新很難堅持。

多層次服務體系的改進。我們希望我們的資本市場經過這麼多年,已經形成了新三板、創業板、中小板、中小板,但是界線越來越不清晰。我們希望創業板能否真正回到創業板,新三板真正回到新三板,將各自的條件有所區別,而不是現在動不動說一個公司上市五千萬的利潤報不進去,1000萬的利潤可以,1個億的利潤被否掉也正常。

現在,我們建立了醫藥創新全球統一的審美觀,這一點是我們巨大的進步。大家都有一個一致的認識,什麼是好的創新藥企,但是真正要得到資本的大力支持,我們的創新才能更好地做起來。

尤其是投資機構更多地是從資本市場的體系思考,第一個怎樣適應市場,第二個怎樣進而有機會去影響和改變完善這一市場,能夠使我們的創新藥企更多得到資本的助力。最後我們國家是90%的民企,提供50%的稅收,70%的技術創新,所以創新主要依靠民企,所以我們希望資本體系的完善,是對整個國家的經濟,整個國家的創新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