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楚地多名山,湘山为之冠。湘山有祭祀湘江之神“湘君”,所以此山又被称作“君山”。


秦始皇曾在湘山遭遇大风,几乎不能渡江。他以为这是当地神灵在作怪,便询问随行之秦博士,方得知“湘君”就是“尧女,舜之妻”,死后葬在此地。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秦始皇剧照

秦始皇将遇到的大风,归罪于楚地神灵,盛怒之下,“使刑徒三千人皆伐湘山树,赭其山”。

秦始皇“赭其山”的疑点

这则故事被记录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之中。其中有几个疑点,需要我们进一步论证。如“湘君”究竟是谁?何为“赭其山”?

有关“湘君”的身份,如秦博士之言,“湘君”就是“尧女,舜之妻”。《史记正义》引《列女传》云:“舜陟方死于苍梧。二妃死于江湘之间,因葬焉”。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舜画像

此种说法出现最早。先秦时期文献中凡称“君”者,皆是男神。如果“湘君”是指舜之二妃,那么《楚辞》之中的“湘夫人”又是谁?因此这一说法,仅仅是民间的说法,却是不足信的。

《史记索隐》则以为《楚辞》中有“湘君”、“湘夫人”,那么“夫人”即是尧女,“湘君”应该是舜。近代楚辞专家多主此说。传说中的舜,崩于苍梧之野,葬于九嶷之山,其庙宇遍布整个湘水流域。所以说,“湘君”便是舜,这种解释是相对合理的。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秦始皇剧照

在笔者看来,秦博士想必也很清楚“湘君”就是舜,然而他却答非所问,窃以为是因为他有难言之隐。舜是万世景仰的圣王,秦博士自然不能将兴风作浪之罪扣在圣王的脑袋上,但是又能不能回答秦始皇的提问,所以就将“替罪羊”——“尧女,舜之妻”搬了出来。

秦博士的回答可谓十分巧妙。然而,此言就能瞒过秦始皇么?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秦始皇剧照

我们都知道,秦、楚之间有着密切的文化交流,秦始皇对楚国的历史文化也是颇为熟悉的。湘山祠主祭“湘君”,“湘夫人”配祭,秦始皇亲临此地,自然不会熟视无睹。

秦始皇“赭其山”的行为,就是因为仇视舜,而采取的报复行动。他为何仇视舜?齐、楚、吴是舜之传说比较集中的地区,此三地亦是当时反秦呼声最高的地区。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楚之项羽剧照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秦始皇赭其山”——他将湘山上的树木统统砍掉,使山体呈现出土壤的“赭色”,就是为了发泄心中的怒火,以示“湘君”也成了大秦王朝的手下败将。

76枚珍贵的秦简,展现出另一个“秦始皇”之形象

近年来,湖南岳麓书院获得了76枚珍贵的秦简,而这些竹简所记载的内容,表现出与《史记》不同的秦始皇之形象,颠覆了我们的认知。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秦始皇剧照

秦简公布了一条“秦始皇禁湘山”的诏书。其中说秦始皇看到湘山之上,生长着许多的树木,十分“野美”,因而他下达命令禁止伐湘山树。

秦简中的“爱好自然、保护自然”的秦始皇形象,与《史记》之中狂妄至极、“赭其山”的秦始皇形象,此二种截然不同的形象,究竟哪个才是真实的?

湖南发现76枚竹简,内容颠覆认知,学者: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秦始皇剧照

在许多学者们眼中,相比于史书,考古资料显然更有可信度。相信随着人们不断挖掘帝王之墓穴,进一步整理相关文物,秦始皇的“暴君”形象将会被不断地颠覆。因此有学者已经开始呼吁:请停止对秦始皇的污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