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政治人物为啥爱爆粗口?学者:塑造亲民形象,想圈更多粉

针对台湾政治人物爆粗口,屏东大学社会发展学系助理教授张义东表示,选举语言都是在诉求一种强而有力、领导者、神圣魅力的形象,不雅语言其实也展现了不受限制、挣脱束缚的意思,传达政治人物当时的心理想法。会有这种表现,也跟台湾历史挣脱威权压迫的背景有关。

台湾政治人物为啥爱爆粗口?学者:塑造亲民形象,想圈更多粉

张义东

张义东,生于1966年,台湾台中人,德国马堡菲利浦大学社会学系博士,现职为屏东大学社会发展学系助理教授,专长为社会心理学、社会学理论、文明化过程理论、台湾电影与媒体识读。

国民党2020参选人、高雄市长韩国瑜市长近期造势呛“他奶奶的”,引起热议,为何台湾政治人物常会脱口说出“不雅语言”现象?

张义东表示,选举语言上,除了本身政治上的语言,譬如政策、政治规范之外,有很多语言会诉求一个强而有力的形象,一种领导者的形象,也是所谓神圣的天赋(charisma)形象。

张义东认为,台湾之所以有比较多的通俗语言,或者偶尔有比较不雅语言,可能是要营造出突一个破限制的形象、一个亲民的形象。用不雅语言可以表达不受限制、挣脱束缚、展现直来直往的气魄,也达到拉近距离,你我不分彼此的用意。

张义东提到,另外台湾有很多比较像是战斗性的语言,这在全世界几乎都看的到,譬如说把选举当作战争,选举说成是选战,选举就是要战胜对手等等,当然这只是比喻,否则要战胜对手,选民难道是战利品吗?打赢选战难道选民就归谁吗?当然不是,在现实上,选举过程是选民来投票,候选人则是被动看自己得到多少票,所以只是比喻而已。

张义东解释,虽然是一种比喻,但是语言会产生出一种效果,“我是强而有力的”、“我是能带领大家的”,就像带领军队的将军一样,所以选民支持这个人,这个人就会带领大家去战斗,把政策、法令阻碍扫除,带大家迈向一条康庄大道。

张义东说,所以强而有力的语言塑造强而有力的形象,通俗的语言诉求的是亲民的形象。不雅的语言也许就是诉求一个突破限制的形象,只是部分没有人去研究证实过。另外,各种语言和姿态都在塑造形象,Q版的语言则是亲近特定族群。

张义东表示,藉由强而有力的语言,诉求强大领导者形象,希望这样可以圈到很多期待有人可以领导他们的选民,都是想要圈到更多的粉。

此外,张义东举例,这几年被政治人物爱用的“接地气”,代表更爱护台湾、更亲民,只不过台湾政治人物喊的这么开心,其实接地气根本是大陆用词,也是十分有趣的一点。

"


分享到:


相關文章: